用戶增長實驗三部曲(2):如何準確評估「產品和運營策略」的效果?

2 評論 7509 瀏覽 42 收藏 13 分鐘

在采用一套新的產品、運營策略后,我們勢必要對策略效果進行調研分析,并準確評估出效果如何、比以往好了多少等。那么除了保證評估結果的客觀與科學,有沒有一套準確的、有說服力的評估辦法呢?

如何準確評估產品和運營策略的效果,幾乎是所有產品經理、產品運營、數據分析、市場營銷等同學日常工作中都會碰到的問題。大到一個新產品上線、一次產品方向調整;小到一次運營活動、一個文案修改,我們都付出了成本,按理說我們都需要知道有沒有效果(定性),效果比之前好了多少(定量),對KPI貢獻了多少(歸因)。

數據總是有的,通常我們會不自覺的挑選利于結論的數據來說明效果。那么,有沒有一套準確的、有說服力的評估辦法呢?有的,那就是實驗(對了,這就是實驗三部曲之二——準確量化效果,從之前的數據看如果不改標題點擊率會很低)。

01 兩個常見錯誤

我們最常見的、也最容易想到的效果分析方法是前后對比。

前后對比非常直觀,比如,上線了一個新功能,配置了一個App閃屏,做了一場線下活動(便于描述我們統(tǒng)稱策略),帶來了多少效果?很多同學會直接拿這個策略“做之后”對比“做之前”得到增量,即

效果 =策略后 – 策略前

這樣對比的問題非常明顯:

活動前后一段時間,用戶的活躍度是不同的。比如,某打車APP在清明期間做了一個運營活動,用清明節(jié)三天對比清明前三天,可以看到訂單量猛增。這個效果可以歸因于這個策略嗎?

另外一種常見的效果分析,是局部對比整體或者說對比大盤。對比大盤也非常直觀,我們往往會拿需要觀察的人群(或者被策略命中的人群),來對比大盤得到增量,即:

效果 =觀察人群-大盤人群

這樣對比的問題也非常明顯:觀察人群往往是大盤中一個子集,只要不是隨機從所有用戶中抽取的,就有極大概率與大盤均值存在偏差。

比如,電商App運營活動,給進入手機詳情頁的用戶發(fā)100元折扣紅包,最后發(fā)現(xiàn)發(fā)了紅包以后,用戶群購買手機的的比例是同時間段大盤的兩倍。這個效果可以歸因于這個策略嗎?

以上兩個錯誤,在我經歷過的大廠,并且就在今天,依然有同學經常會犯,只不過沒有這么明顯。錯誤的根源是用于對比分析的兩組樣本,本身不具備“可比性”。

判斷可比性的原則:對比的人群間,是否僅存在“要評估的策略”這一個差異。一旦兩個人群本身存在差異(非隨機分組),或者其中一個人群中疊加了多個策略(非單一變量),都無法通過對比直接得到該策略的效果。

上面兩個例子,大家都能看出來是不可比的,因為很明顯存在樣本偏差。

反推其原因,我覺得除了分析時不夠謹慎外,還有就是存在惰性:前后對比、對比大盤,之前的數據和大盤數據往往都是現(xiàn)成的,拿來就比。

而科學的評估效果,則往往需要設計隨機對照實驗,成本、時間都增加了不少。而想要準確的評估策略效果,實驗盡管有些麻煩,但是繞不開。

02 正確的評估方法

正確的評估方法是隨機對照實驗。實驗的設計和下發(fā),我們在《以抖音為案例,講清楚“用戶增長實驗”在做什么》已經大概講過,涉及到隨機分組的方法,以及置信度等問題,不是本篇重點。本篇不妨先假設隨機分組完美,實驗下發(fā)理想,實驗結果置信,僅討論分析方法(這些問題可以交給實驗工具)。

接上一部分,正確的效果評估,需要拿實驗組-對照組獲得增量,即

效果= 實驗組- 對照組

假設我們已經拿到了數據,分析前需要確定分析方法。這里的分析方法包含三個要素:樣本、指標、維度。

  • 樣本:通常是實驗期間被實驗命中的用戶,含實驗組和對照組
  • 指標:根據實驗目的來定,通常包含整個人群的總體指標和人均指標兩類(如實驗組總時長、實驗組人群時長)
  • 維度:時間維度,看一天、還是完整的用戶周期;人群維度,僅看當日命中,還是累計命中 等

不同的實驗場景,需要我們組合不同的分析方法,下面我通過3個典型案例來具體介紹。

1. 流量型

流量型實驗最為常見,也最為理想。它指從整個流量(活躍用戶群)中以某些條件篩選一部分,隨機分組下發(fā)不同策略。

之所以理想,是因為整個樣本可以看著是一段時間內狀態(tài)穩(wěn)定的群體,即實驗前也是活躍的,可以進行理想的空跑期(即分好實驗組和對照組后,并不立刻下發(fā)策略,而是觀察一段時間以驗證分組的均勻性,并且可以在實驗分析時消除空跑期的差異;而拉新實驗,新用戶就沒有空跑期數據)。

流量型實驗,我們可以輕易對比實驗組和對照組需要看的指標,例如:

  • 樣本:每天命中的實驗組和對照組用戶
  • 指標:根據實驗目的來定,人均值通常有意義
  • 維度:時間維度,完整的周期;人群維度,一般僅看當日即可,也可關注累積

常見的流量型實驗場景:短視頻App的feeds流推薦算法實驗、App首頁底部入口實驗、電商詳情頁樣式實驗等。

2. 喚醒型

喚醒型實驗也比較常見,比如我們圈定某App的沉默人群(不妨定義為14天內不活躍用戶),實驗組通過App下發(fā)Push,而對照組不下發(fā)。實驗的目的是評估下發(fā)Push對用戶活躍度的影響。

  • 樣本:所有沉默用戶,實驗組和對照組
  • 指標:根據實驗目的來定,處理人均值通常要小心
  • 維度:時間維度,完整的一周;人群維度,需要看累積用戶

為什么這類實驗處理人均值要小心?

人均時長為例,人均值指標通常會拿總時長/活躍用戶數。實驗組通過Push喚醒用戶后,其活躍用戶數增多,但是由于喚回了部分沉默用戶,其總體時長增加,人均時長可能反而會減少,最終可能造成“push降低了人均時長”的誤判。

為什么需要看累積用戶?(過于細節(jié),可以跳過)
這個問題很容易被忽略,相對復雜,后續(xù)可以單獨展開一篇文章,先簡單介紹:

類似Push這樣的喚醒實驗,有經驗的同學會知道,隨著Push下發(fā)次數增多,一部分用戶會轉化為主動打開用戶、而一部分用戶可能就會關掉Push甚至卸載。

當我們在分析“持續(xù)發(fā)了一段時間的Push”對今天用戶活躍度的影響時,需要看這一段時間以來所有命中過Push策略的用戶,而不僅僅看今天命中Push的用戶,否則我們會漏掉Push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很多關閉Push用戶和卸載用戶不在今天命中Push的用戶之中了)。

常見的喚醒型實驗,除了對沉默用戶發(fā)Push,還有App的圖標紅點實驗,以及某些App通過短信下發(fā)優(yōu)惠券實驗等。

3. 分享型

分享型實驗,由于涉及到分享者和接受者,會更加復雜。例如,我們想看不同的分享文案,對分享點擊率的影響,我們可以將對分享者隨機分成AB兩組,對應分享文案分別為A文案和B文案。

這里會有一個問題:A組和B組中的用戶(分享者),很可能存在共同好友(接受者);這些共同好友,有可能會在朋友圈先后看到A文案和B文案的分享鏈接。而這些用戶點擊分享鏈接,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先看到哪一條,而不是文案。所以,從看A、B兩組分享鏈接的點擊率,很可能無法發(fā)映出文案的影響。

設計實驗時,我們無法保證用戶分享給誰,也就無法預先設置“分享者-接受者”這樣的用戶對。對于這個case,我們應該設計成所有分享者隨機出A、B兩個文案,最終我們只需要分析的是A文案和B文案的點擊率,而此時共同好友的影響就被抹平了。

現(xiàn)在分享裂變做的很多,裂變的文案、卡片樣式、紅包金額,等等都是關鍵的實驗變量,由于其復雜性,我們后面可以針對具體案例來做專門的分析。

03 尾巴

上面介紹了正確評估產品和運營策略效果的方法,就是實驗,以及針對不同類型實驗的分析要點。限于篇幅,只列出三類比較有代表性的實驗類型,這些是我長期工作實戰(zhàn)中的總結,應該在任何書籍、文章中都沒見過,如有疑問還請指出~~

準確的效果,才能夠幫助我們判斷策略是否真正值得去做放大,進一步去爭取更大的資源。雖然有些復雜的地方,但是相信大家都值得一試。

最后請記?。河袟l件,快上實驗;沒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做低成本的實驗,用戶ID包隨機下發(fā)也是可以的,后端需要簡單的支持。

真的不能實驗怎么辦?——還有一招,通過因果推斷方法,近似構造實驗組和對照組,后面我們詳細介紹。

預告:實驗三部曲-3 準確量化進階版,我們將討論更多可能導致分析結論錯誤的要點,比如SRM問題(Sample Ratio Mismatch)。當然,需要看下這一篇的反饋排優(yōu)先級了~

相關閱讀

《用戶增長實驗三部曲(1):生活中需要實驗思維》

《以抖音為案例,講清楚“用戶增長實驗”在做什么》

 

作者:jinlei886;5年+用戶增長的一手經驗,前騰訊、滴滴出行用戶增長產品經理,專注增長策略挖掘、增長工具搭建、實驗設計分析。本碩博均就讀于浙江大學高分子系。微信公眾號:用戶增長實戰(zhàn)筆記

本文由 @jinlei886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小編把這篇分成了產品設計,感覺不太對

    回復
  2. 作者簡介真大神了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