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論:產(chǎn)品“極致體驗”,用戶為什么不買單?

13 評論 18031 瀏覽 196 收藏 33 分鐘

假如你想買一臺新車,而且很在意安全性和駕乘感。

為了篩選,你登錄汽車之家,反復甄別,發(fā)現(xiàn)安全性和駕乘感綜合評定最高的沃爾沃,于是你決定買一輛S90.

當天晚上,你參加了一個小型沙龍,和朋友聊起你的購買意向。意外的是,她對你說:“我同學買了一輛S90,除了毛病毫無特色。先是漏油,然后打火失靈,輪胎還抱死了幾回,才半年已經(jīng)送去修了2回了,我建議一款車,我朋友都說那車不錯”。

你可能會想,幸虧朋友提醒,否則就買錯車了。于是,聽取意見買了她推薦的車。但你可能因此遭遇不幸。這位朋友推薦的車可能在你其他朋友眼里就是垃圾,購買之后你可能會發(fā)現(xiàn)更多問題,比如動力不足、空間狹小等等。

那么,哪種說法更接近真相呢?

你朋友只是對她認為的重點進行評價,卻忽略了其他的關鍵點。而廣泛的評價綜合了數(shù)千人的觀點,顯然更客觀??晌覀冊趯κ挛镒雠袛鄷r,卻總是參考那些更易獲得的信息,而不是更全面客觀的。

因此,我們選擇的往往不是自己想要的。

換個角度,如果遭遇評價的不是汽車而是我們自己。他人總能根據(jù)我們真實的表現(xiàn)給予公允的評價嗎?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的世界,是由評價體系構建的。我們的“存在感”存活于別人的眼中,理所當然希望得到其他人積極的評價。

學生期待父母、老師的表揚;員工渴望老板的贊許;產(chǎn)品經(jīng)理企盼用戶的認同。

有時,我們的表現(xiàn)越好獲得的肯定和獎勵越多,但有時并不是這樣。

759832997850773379

場景 I:滿分得到獎勵,不及格遭受懲罰。這是尋常的事件。

在這種情況下,人們的主觀感受和客觀存在成正比。

也就是說,成績差家長的反饋同樣糟糕,成績越好,家長的感覺越好。

681909231612705266

場景II:勉強及格獲得獎勵,而差點滿分卻遭受懲罰。在很多人看來這是反常的事件。

反常場景里,主觀感覺和客觀存在的這種關系就消失了。

家長對孩子考試成績的主觀的好惡和客觀的損益并不是正比關系。

事實上,大多數(shù)情況下,尋常的場景只會在絕對環(huán)境下存在,反而這種反常場景才是生活的常態(tài)。(因為沒有人給生活制定度量標準)

總的來說,所有人對客觀事物的直覺感官的狀況,都可以被下邊這張圖涵蓋:

779663136999741651

在圖中,橫軸代表的是事物的客觀狀態(tài),以縱軸為界,左邊是負值,右邊是正值。它代表的可能是成績的高低,金錢的得失,職位的升降等客觀事件。

縱軸反映的是人們的主觀心理狀態(tài)。在考試中得了100分會家長有多高興,投資失敗損失100萬你的感覺有多糟。

如果把把考生想象為產(chǎn)品方,家長是產(chǎn)品的使用者。

那么你提供的產(chǎn)品和用戶直觀感覺只存在這四種關系。

四種產(chǎn)品體驗關系

產(chǎn)品性能極致,使用體驗好

如果你是做餐飲的產(chǎn)品擁有獨家秘方,可以為食客提供無與倫比的口感體驗。

假如你是做手機的廠商,你可以讓做到產(chǎn)品可能極致流暢,兼容性強大,同時性價比行業(yè)內(nèi)最高。

但多數(shù)的用戶都是選擇的“最大化者(maxi-miser)”,他們總是追求“更好”而不是“最好的東西”。

就算你考了98分,你“最大化”的爸爸的目光也只集中在你丟的那2分上。

就算你有四門里有3門考了100分,他也只會因為你一門沒考滿分而大發(fā)雷霆。

就算你買到一款不錯的牛仔褲,也還是會想下個街角是不是還會有更好的牛仔褲或價錢更低的。

看電視時,即便你很喜歡正在看的節(jié)目,也會瀏覽有沒有其他更好看的節(jié)目。

最大化者喜歡這首歌,但是她要聽“最好聽”的那首,“挺好”遠遠不夠。

他們總是希望每一個決策都是最佳選擇??墒?,又有誰知道哪個選擇才是絕對的最佳答案呢?(正如他們的孩子不可能永遠考100分或門門都是滿分;他們也不可能找到一輛各方面無懈可擊的汽車。)

就算為了選擇市面上最好的產(chǎn)品,除非用戶窮盡了所有可能的選項,把所有提供此類產(chǎn)品的商家都了解一遍,否則就不會知道什么是極致。

“極致體驗”界定起來越來越模糊、周期也越來越短。可以說,極致體驗在現(xiàn)實中出現(xiàn)的幾率微乎其微。

諾基亞、柯達都曾是追求極致的典型,但他們的“極致”也都不是永恒的。

依舊追求極致的產(chǎn)品開發(fā)者卻不在少數(shù),很多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創(chuàng)業(yè)者將大部分的資金和精力用在產(chǎn)品開發(fā)上,期望把產(chǎn)品做到極致,殊不知所謂的極致不過如“空中樓閣”一樣飄渺。

正如我們不能奢求自己所選的那輛車,終身不出毛病一樣,我們不可能要求產(chǎn)品從始至終都是某個領域內(nèi)的最佳產(chǎn)品。這也不是運營發(fā)揮最大功效的場所。

產(chǎn)品性能差,使用體驗差

伊卜生看來,極差的產(chǎn)品出現(xiàn)的幾率甚至低于極致好的產(chǎn)品。

假設餐館的一道菜口味差到極點,又貴的離譜,我想它也不會存在多久。

考0分的幾率和考100分的幾率相當。當我們感覺到自己倒霉透頂,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時,往往是局限的視野造成的錯覺。

實際上,我們都處在大于0分,小于100分之間,可我們卻很難找到統(tǒng)一的評分標準作為判斷依據(jù)。

產(chǎn)品性能一般,但使用體驗好

與“最大化”對應的是“滿足者(sati- ficer)”,他們滿足于足夠好的東西,當?shù)玫胶蟛粫ハ胗袥]有更好的在后面。

  • 我買的這款牛仔不是特別合身,但也不是特別寬松或緊得穿不進去;
  • Whatapp或微信的產(chǎn)品設計有問題,比如沒法轉發(fā)語音,但是其他功能滿足我的需求了。

但事實上,沒有一個人是絕對意義上的“滿足者”,它只可能是某種特定場合下的表現(xiàn)形式。

為了幸福,我會限制自己的選擇,忠于現(xiàn)在的伴侶,即使有更好的選擇也視而不見。

但更多的情況下,“滿足者”的身份會轉變。

  • “無論現(xiàn)在的工作多么適合自己,如果有更好的工作機會仍然會動心”。
  • “現(xiàn)在開的車很不錯,但仍然關注新款轎車,如果條件允許就會換”。

作為提供產(chǎn)品和服務的人,你不能奢望用戶使了你的產(chǎn)品后就自動封閉了其他選擇的通道。

產(chǎn)品性能良好,使用體驗差

大多數(shù)時間里,人們遇到的人和事,用的東西并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差的。(介于0~100分之間)

但是同樣的一件事有時候讓你感覺良好,換個場景,你的感覺就可能很糟糕。

舉個例子:

假如你開著自己的車去加油站。

加油站的廣告牌上寫著:

現(xiàn)金支付:每升5.85元

刷卡支付:每升6.05元

另一家則寫著:

刷卡支付:每升6.05元

現(xiàn)金支付:每升5.88元

想一想,如果你在不同時間看到兩個廣告牌,分別會有什么感覺?

在第一家加油站,人們看到廣告牌的感覺是,現(xiàn)金所付的是市場標準價,而如果刷卡,額外的2毛錢就是就是為附加費用。

“如果我用現(xiàn)金支付不會有什么特別的感覺,但如果沒帶現(xiàn)金必須刷卡,我就會感覺每升多花了2毛錢,這很明顯是一種損失”。

在第二家加油站,人們的感覺則是,刷卡支付是市場標準價格,而如果我采用現(xiàn)金支付,則是享受了2毛錢的優(yōu)惠。

“如果我刷卡支付不會有什么感覺,但如果支付現(xiàn)金,就相當于每升便宜了2毛錢,這對我來說無疑是一種收益”。

除了表達順序上的差異,兩個加油站的價格沒什么不同?,F(xiàn)金支付和刷卡支付實際是一樣的,盡管如此,人們對兩種說法產(chǎn)生的主觀反應卻截然不同?!?/p>

你不可能讓油價一下便宜好幾塊或者免費提供給所有人。

因此,讓一件尚不完美的事顯得更好,遠比把這件事做到極致更現(xiàn)實。

事實上

412773149547785099

那么如何實現(xiàn)讓用戶對產(chǎn)品感覺更好呢?

有這樣幾種策略:

  • 重構用戶損益公式
  • 讓用戶在關注圈內(nèi)選擇
  • 喚起終點快感
  • 喚起易得記憶
  • 調(diào)整用戶選項

1-重構用戶損益公式

在加油站的例子中,人們會選擇哪一家加油,取決于他們損失-收益的計算方式。

通常情況下,人們會把第一條獲得的信息計算為既不損失也沒有額外收益,畢竟油是一定要加的。

心理上會把這類無損益的事件歸零。而從下一條信息中的線索,如果付出高于第一條則記作成本的增加:“我每多加一升油,就損失2毛錢”。如下圖:

392653937180809468

相反,如果后面的信息付出低于前一條,則記為收益:“每多加一升油,就賺了2毛錢”。如圖:

751725785403227903

類似的,想一想含5%脂肪的牛奶與95%無脂肪牛奶,哪一種更容易激活你的欲望?

前者,顯然構成你的損失,因為這可能意味著,你需要冒喝下5%脂肪牛奶的風險,而后者顯然是你的收獲,相比全脂牛奶,你享受到了少喝95%脂肪的收益。

那么,改變用戶損益計算方式的方法有哪些?

01.利用對當下?lián)p失厭惡的心理

人們對損失的反應更敏感,而且程度幾乎是收益的3倍。

用信用卡加油每升多花2毛錢明顯是成本的損失,當損失刺激足夠強烈時,人們自然會更積極的選擇0成本或有額外收益的東西。

比如:

你可能聽過這樣的論調(diào),有人為了說服別人,改變原有的商業(yè)模式。

他們會說:“你可能錯過了股市,錯過了樓市,別再錯過眼下的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機會了”。

02.利用規(guī)避損失的心理:損失放在其他賬戶

有這樣一個心理學現(xiàn)象:

假設你要去聽音樂會,門票80塊。到達音樂廳時,你發(fā)現(xiàn)自己丟了一張20美元的鈔票,這時你還再愿意付80塊買一張票嗎?

651640335467971234

大約80的人回答愿意,而另一種情況是:

你在去音樂廳的路上發(fā)現(xiàn)票丟了,這時你還愿意再花80塊買一張票嗎?

在這種情況下,只有30%的人表示愿意。

實際上,這兩種情況從客觀的成本上沒什么不同,都包含兩個選項,花160塊看一場音樂會,或者花80塊但沒聽上音樂會。

但之所以造成的感官體驗不同,是因為人們用了不同的方式定義“心理賬戶”(psychological account)。假設一個人的心理賬戶中有一個音樂會的支出賬戶,在前一種情境中,買票的80塊就屬于該賬戶,而丟失的80塊則被計入其他賬戶;但在后一種情境中,計入音樂會支出賬戶的是160塊,丟失的門票和補買的門票都被計入了這個賬戶。

比如,有人會說“你已經(jīng)失去了第一次互聯(lián)網(wǎng)風口的機會,別再繼續(xù)錯過了”。

這時,他們的損失放在了之前的(第一次風口)心理賬戶里,而即將獲取的收益則放在了新開賬戶里,自然就愿意選擇了。

03.利用重獲美好的心理

你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一些美好,但似乎已經(jīng)是很久之前的事了。這時,如果能重溫美好,相信絕大多數(shù)人是愿意為此付出代價的。

147915243223754215

比如有人說,“你曾經(jīng)趕上了電商的風口期,這一次也一定能抓住網(wǎng)紅經(jīng)濟的機會?!?/strong>

04.利用害怕失去美好的心理

假如:你要去看一場球賽,突然得知通往賽場的路交通管制了,你不能開車,必須坐地鐵才能趕到,而且現(xiàn)在外邊下起了大雪,你還想去嗎?

396179486954285673

如果之前每次現(xiàn)場看球,都能帶給你美好的體驗,這一次當然不愿放棄。

相類似的,你在粗放式發(fā)展階段賺到了錢,當然希望讓這種狀態(tài)延續(xù)。

有人會對你說,“你抓住了電商的風口,也別錯過這一次網(wǎng)紅經(jīng)濟的風口”。

你聽到有人說:“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所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吧”。

為了留住“青春”的美好,自然愿意依從這種價值觀。

2-讓用戶在自己的關注圈內(nèi)選擇

假設你參與了一項調(diào)研,課題組送給大家咖啡杯和價錢相當?shù)匿摴P。一半的人拿到咖啡杯,另一半人拿到鋼筆,并被告知可以自由交換自己的禮物。預測一下,會有多少人愿意交換?

真實的結果是,只有不足3%的人原有和拿到另一種禮物的人交換。

這說明什么?

人們更愿意相信自己持有或關注的是最佳選項,也是最值得關注的。這種現(xiàn)象被稱為“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

在文章開頭例子中,想要購買沃爾沃汽車的用戶為什么關注“安全性”和“駕乘體驗”?

很可能是他原來的那輛車在這兩方面的表現(xiàn)比較突出。如果4s店的銷售員一直強調(diào),這款車如何省油、空間如何大,顯然不在他的關注圈內(nèi),也就很難刺激購買欲望。

因此,要讓用戶對產(chǎn)品感覺更好,在他們的關注圈內(nèi)參考決策,不可或缺。

3-創(chuàng)造終點快感

大部分人覺得用微型攝像機從肛門插入體內(nèi)觀察胃腸狀況的檢查過程十分難受,有些病人寧愿冒延誤治療的風險,也不愿接受例行檢查。

而在一次實驗中,?醫(yī)生要求接受胃腸鏡檢查的病人,反饋他們的感受。

醫(yī)生將病人分為兩組

正常組:病人接受標準的檢查。

對比組:病人接受標準檢查過后,醫(yī)生還把儀器停留在病人體內(nèi)20秒。這樣做還是會讓人不舒服,不過比探頭在體內(nèi)移來移去要好得多。

5年以后,當被要求復檢時,第二組病人比第一組更愿意回到醫(yī)院。

為什么會這樣呢?

這是因為,人們對一件事結束時的記憶往往強于對過程的記憶。這也就是為什么,大多數(shù)人容易回想起失戀時的不良記憶,而對過程中美好的記憶卻越來越模糊。

第二組病人記憶中的體驗沒那么痛苦,所以也就不會特別回避這件事。

相應的,你擁有一段愉快的假期旅行,返程的時候遭遇車禍,那么你對這段旅程的記憶很可能只是沮喪的。

相反,如果旅行過程平淡無奇,但結束時卻有驚喜,比如你男朋友向你求婚了。那么你對這段旅程的整體記憶就是美好的。

終點記憶對人們的影響程度是過程記憶的3~5倍,有時還會掩蓋人們在過程中的感覺。

這也就是為什么酒店退房后,顧客往往會獲得返券,一些民宿經(jīng)常在退房時送給游客小禮品。

這也正是為什么一些網(wǎng)站和APP的退出頁面設計精巧。就是為了給用戶結束記憶里留下特別的感受。

548329465438500837

4-喚起易得記憶

試著回答下面兩個問題,

  • “他殺和自殺導致死亡的概率,哪個更高”?
  • “殘暴的繼母更多,還是善良的繼母更多”?

社會學家廣泛調(diào)查后的得到普遍性的回答是:

  • “他殺的概率更高”
  • “殘暴的繼母更多”

而真實的數(shù)據(jù)卻絕非如此,全球范圍內(nèi),每年自殺身亡的人數(shù)是遭遇他殺的700倍;而善待重組家庭孩子的繼母遍地都是。

那么,造成人們判斷失準的原因是什么?

因為,他殺事件、反映繼母殘暴的情節(jié)經(jīng)常被偵探小說、媒體報道加以渲染,當人們尋找參考記憶時,它們更容易被大腦以映像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

因此,人們越容易想起的信息,以后就越有可能作為當前和未來決策的參考。

什么樣的信息更容易被想起?

答案是那些意外,反常規(guī)的信息,人們一旦獲取就會對其深信不疑。

比如:你很容易想起“長城是唯一可以在太空被觀測到的人類建筑物?!保ㄒ饬现畠?nèi),太空中看不到任何人類建筑物;意料之外,可以看到)

“在酒吧遇到陌生妖艷美女請你喝酒,千萬別喝。因為她可能是割腎團伙的。”(意料之內(nèi):喝完約,意料之外:喝完腎沒了)

許多熟諳品牌宣傳技巧的運營者,經(jīng)常會利用意外信息,將事件植入受眾的記憶中。

滴滴最新的廣告中,美女搭完專車后,發(fā)現(xiàn)司機很英俊。眼神中透露出些許留戀。這時觀眾的情緒被調(diào)動起來,意料到孤男寡女應該發(fā)生點什么,但最終卻得到意外的答案:“除了安全,什么也不會發(fā)生?!?/p>

杜蕾斯安全套用在房間里,這并不意外,但拿它當鞋套就具備了“意外”的特質(zhì)。

創(chuàng)業(yè)項目獲1000萬美金A輪融資,這不意外,但如果說創(chuàng)始人是個90后就很容易被記住。(意料之內(nèi):90后該在學校上學)

《19歲少年之不可欺》中,如果優(yōu)酷按照正常程序選用少年的視頻并給予報酬,這不意外,但如果因為盜用事件揭露了一些潛規(guī)則,就足夠意外了。

如果你想讓用戶牢牢記住你的品牌,怎樣制造意外的“易得信息”(availability ?heuristic)是必修功課。

5-調(diào)整用戶選項

01.減少選項 — 刪除干擾的比較對象

前段時間,一位朋友跟我抱怨,她去GAP買牛仔褲。當時對售貨員說:“我想買一條牛仔褲,M號的”

售貨員問她“你想要修身款、簡約款、休閑款、寬松款還是超寬松款呢?”

“您想要石洗的、酸洗的還是砂洗的?拉鏈的還是紐扣的?褪色的還是一般的?”

402669210097761444

她向我表示無奈:“我不過是想買一款好看合身的褲子罷了,為什么要做這么多選擇,我以后再也不去那家店買東西了”。

事實上,過多的選項并沒有助于用戶決策,反而造成了決策癱瘓(decision paralysis)。

為了表現(xiàn)產(chǎn)品的“大而全”,產(chǎn)品經(jīng)理經(jīng)常會盡可能增加用戶選項。

我們經(jīng)常能看到商品類的網(wǎng)站和APP上看到這樣的篩選項。

電商

845643642387178096

手機官網(wǎng)

9062398613827278

這類產(chǎn)品忽略的一點是,如果選擇過多,用戶就會比較盡可能多的選項,激活他們內(nèi)在“最大化者”的潛質(zhì),即便作出選擇,也會去想也許還有更好的、更便宜的產(chǎn)品等著我。最終不自覺地拖延作決策的時間,以致放棄任何一款。

這時候為了避免用戶在過多燒腦選擇后決策癱瘓,一些品牌采用基本款產(chǎn)品的策略。

比如蘋果一段時間只推出一款手機,而不是同時間推出滿足各種細分人群的型號。

再比如,香奈兒1921年創(chuàng)立的5號香水,雖然制作工藝一直在演變,但這個品牌依然延用至今。

787760084303276072

因此,很多時候盡量減少用戶選項、縮短選擇到?jīng)Q策的路徑往往比滿足繁多的需求更有助于用戶記憶和品牌傳播。

02.增加選項 — 添加比較對象,降低現(xiàn)實狀態(tài)

無限增加選項讓用戶難以決策,選項過少同樣會造成“決策癱瘓”。

舉個例子:

某天晚上,一位傾慕已久的教授演講要到你所在的學校演講,但你明天要參加重要考試,所以原計劃今晚要去自習。

去聽演講還是去自習?

在這兩者之間抉擇顯得尤其困難,因為它們對你來說都比較重要,一時間難分伯仲。

770303689453780696

假如能添加一項比較對象,選擇起來也許就沒那么困難了。

試試看,我們給自己多一個選擇,去看電影。

  • 自習
  • 聽演講
  • 看電影

自習是最緊要的事情,聽演講其次,看電影最次。

這種結論是怎樣通過比較得出的?

178657419621530585

看電影對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沒有什么影響,而聽演講可能會影響你的長期目標,但眼下最緊要的是為明天的考試做充分準備。

也許不添加選項的情況下,你也會去自習,但因為錯過了演講,很可能會產(chǎn)生失落感,自習時可能會分心。添加看電影的選項并沒有改變客觀的事實,但能讓你明確你的選擇是最明智的。

產(chǎn)品促進用戶作決策時,常常用到添加“價格比較”對象的方式。

比如:一款800塊的外套掛在均價500塊的商店里,很少有人選擇購買,因為在顧客的潛意識里能花500塊在更多的范圍內(nèi)選擇,多花相當于損失了300塊。

如果在展示柜中添加幾款樣式和做工都差不多,卻賣1500塊的外套,顧客也許會很快作出決策,在計算損益過程中,顧客會把它們間的700塊差價計入自己的收益賬戶。

除了引導用戶在使用成本上進行比較,還可以引入“功能比較”對象。

再舉個例子:

一家企業(yè)將龜苓膏推向全國市場,收集了很多消費者的數(shù)據(jù),用戶普遍的體驗是龜苓膏口感不錯,但是味道微苦,食用起來不習慣,況且不算便宜。

這家企業(yè)想到,缺少比較對象用戶就沒有參考標的,于是他們拿龜苓膏產(chǎn)品與媽媽們每天給孩子準備早餐做對比。龜苓膏可以提供一般早餐提供不了的營養(yǎng),更重要的是可以省去很多做早點的時間,再也不用擔心孩子上學遲到了。

添加比較對象的目的,是為了降低用戶的現(xiàn)實狀態(tài),以便他們選擇產(chǎn)品補平心理落差。

03.創(chuàng)造不可逆選項

與可以重新選擇的事情相比,在面對不可逆選擇時,人們往往會更堅定。

比如,某種程度上,婚姻關系是不可逆的。

基督徒在結婚前立下信念上的契約,無論生老健康疾病都不棄不離。

很多時候,限制選擇往往比無限選擇更容易收獲幸福,一旦必定為之付出高昂代價。這種情況下,人們做選擇就做好了心理準備,也就會更堅定了。

再如,在北京要買車就得搖號,這個過程是不可逆的。如果搖中了,勢必要買車,而如果政策寬松,人們一定不會這么堅定的選擇購買(也許還可以等一等,看一看或者等經(jīng)濟寬松一點再做決定)。

一旦選擇了,就沒有重做決定的余地了。

品牌運營時也經(jīng)常采取“不可逆策略”。

比如:耐克旗下喬丹籃球鞋,小米手機購買流程都采取搖號的方式。言外之意,這款產(chǎn)品(復刻籃球鞋、相等價位的同款手機)不會再重復銷售了,即使還有機會,下次你也不會這么幸運一次抽中了。

類似的例子還有,香榭麗舍大街上的奢侈品店在售賣皮包時,時常會限制游客的購買,他們宣稱每一個護照最多只能購買兩支限量皮包,這就意味著一旦你選擇購買這兩款,就沒有機會購買其他的了。據(jù)Dior公司官方統(tǒng)計,進行限制時期的銷售額是之前的8倍。

753126138304521217

因此,當你的用戶猶豫不決時,不妨限制使用和購買,這樣不僅有助促進用戶增長,還能使他們決策后不至于迅速后悔,從而增強受眾的幸福感。

總結

“極致體驗”如幻象一般,魅惑初次創(chuàng)業(yè)者投入巨量資金和精力打磨自己的產(chǎn)品。

但用戶決策并不會被所謂的“極致體驗”所左右。他們中的絕大多數(shù)都是“最大化者”,永遠不會滿足現(xiàn)狀,永遠都在追尋“更好的”。(產(chǎn)品迭代的速度永遠滿足不了需求上的迭代)

而大多數(shù)時間里,追求極致往往讓人痛苦,人們要做的恰恰是讓那些不太好也不甚糟糕的事情看起來更好。運營者要做的是讓產(chǎn)品的使用者感受到,他們現(xiàn)在擁有的就是最好的。

順利實現(xiàn)這點,有5種策略:

  • 重構用戶損益公式
  • 讓用戶在關注圈內(nèi)選擇
  • 喚起終點快感
  • 喚起易得記憶
  • 調(diào)整用戶選項

Q & A

Q:利用5種手段左右用戶決策的行為,是道德的嗎?

A:事實上,對于道德的界定,其實可以很簡單。那就是如果做一件事能大多數(shù)人過得更好,那么它就是道德的。過多的、模糊的選擇會導致決策癱瘓,當人們面臨選擇時無從決定時或是決定后立馬后悔時,痛苦大于收獲的快感。

而如果能通過一些策略,讓人們感受到“我的選擇就是當下最好的選擇”時,幸福感大于痛苦抉擇時的身心煎熬。

因而,從這種意義上來說,運營手段的介入是對產(chǎn)品方和用戶利大于弊的事情,因此它就是道德的。

 

本文已在初探網(wǎng)版權登記,轉載請聯(lián)系kangjian0705,如有抄襲,吐血也會追究。

本文由 @伊卜生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通讀下來兩點論題提煉,非喜勿噴!

    1.評價體系
    評價體系最起碼含有兩個論題:a.評價與客觀情況的吻合程度;b.評價本身的客觀程度
    a.文中例子說的很清楚,評價高低與客觀情況好壞,并不成線性關系,其中或受到各種干擾變量的調(diào)節(jié),比如小明成績由50分提高至65,受到嘉獎;而小紅由98下降至90,卻受到批評,顯然受到了歷史成績的調(diào)節(jié)。這個邏輯在運營和設計里面是非常常見的,比如獎品或價格甚至產(chǎn)品服務的曝光,需要循序漸進的調(diào)整,有節(jié)制有順序地去驅動;產(chǎn)品的用戶體驗也需要按照階次迭代,一點一點順著體驗流走,畢竟用戶主觀的感覺才是獲得好評的關鍵。致此,我們明白用戶是上帝,又未必是上帝。哈哈。
    b.評價出自主觀,內(nèi)含態(tài)度、期望、動機、經(jīng)驗水平等的影響,由此你可以看到“偏聽偏信”在調(diào)研和設計里面是多大的一個坑,于是我們需要大樣本,需要統(tǒng)計技術清洗數(shù)據(jù)和信息。這個我深有體會,比如當我聽到用戶在敘述列表查看大盤的體驗時,其實背后暗藏了用戶并不知道列表頭部banner處的大盤可以點擊查看這一事實。

    2.調(diào)節(jié)評價體系
    a.切斯特·巴納德用“有限理性人假設”告訴我們,傳統(tǒng)經(jīng)濟學假設的完全理性人并不存在,就如牛頓力學體系里的前提在自然世界里并不成立一樣。可我們的設計師,工程師,計算機都是按照計算(理性)原則來構建世界,“簡化”和“極端化”有助于我們理解世界,可這不是世界運行的真實方式。
    人的主觀世界更是如此,對評價體系的調(diào)節(jié),只要認準“有限理性人”這一事實,就能成功大半。“重構損益公式”—打破大腦理性計算原則,人的大腦數(shù)億個神經(jīng)元支撐,有時候依然“蠢萌蠢萌”的(至于原因,篇幅太大,先略過哈哈);“讓用戶在關注圈內(nèi)選擇”—篩選神經(jīng)網(wǎng)絡計算規(guī)模,人不是計算機,并不能全統(tǒng)計算,我們只能focus有限內(nèi)容;“喚起重點快感”—顛覆完全理性記憶原則,你以為你能記住所有記憶么?并不,為防信息爆炸,我們只記我們想記住的;“調(diào)整用戶選項”—決策的非理性在這點上顯露無疑,不好意思再多說什么了。

    不知不覺碼字有點多了,伊卜生同學寫的比較具象生動易懂好用,我試圖深挖了下背后暗藏的原理,有了班門弄斧之嫌疑,總之,在學以致用的路上,我才剛開始。
    ——感激能夠分享自己
    態(tài)度:贊贊贊

    來自浙江 回復
  2. 大神,真正的大神。這篇文章是非常具有思維引導性的。對于經(jīng)常做產(chǎn)品運營來說,用設計過的思維去引導用戶才能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對于這篇文章,我非常敬佩,樓主辛苦了

    來自四川 回復
  3. 下班看,看了一半,讀起來很舒服,不費勁,心理學案例的描述也很寓教于樂

    來自四川 回復
  4. 果斷收藏~

    回復
  5. 收益匪淺,看了兩遍

    來自廣東 回復
  6. 看到了沉沒成本效應 ??

    來自天津 回復
  7. 文章應該蠻干貨,但是寫得似乎沒那么順暢,讓人不能一鼓作氣的讀完!

    回復
  8. 贊贊贊,干貨

    來自北京 回復
  9. 寫的真好 加油站的例子讓人記憶深刻

    來自四川 回復
  10. zan

    來自江蘇 回復
  11. “滴滴最新的廣告中,美女搭完專車后,發(fā)現(xiàn)司機很英俊。眼神中透露出些許留戀。這時觀眾的情緒被調(diào)動起來,意料到孤男寡女應該發(fā)生點什么,但最終卻得到意外的答案:“除了安全,什么也不會發(fā)生?!?/p>

    這兒應該是神州專車的最新廣告吧,難道滴滴也有這個廣告?求指正。

    來自廣東 回復
    1. 是深圳專車的 :mrgreen:

      來自廣東 回復
  12. 寫的真好,雖然我是做產(chǎn)品的,雖然文章很長,但看起來不累。

    來自上海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