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產品經理決策的兩大模型:用戶模型和交易模型(下)

8 評論 8465 瀏覽 89 收藏 11 分鐘

用戶模型和交易模型是影響產品經理決策的兩大常用模型,將分上、下兩篇陳述。本篇聊聊交易模型。

本篇聊聊影響產品經理決策的另一重要模型:交易模型。

一、什么是交易

交易是指雙方以貨幣及服務為媒介的價值交換(來源:百度百科)。由此,我們將交易拆解為三個層次來理解:

  1. 交易的本質是一種交換;
  2. 交換的對象是價值,即產品價值;
  3. 交易的媒介可以是貨幣,也可以是服務。

圖1 交易的本質、對象和媒介

二、為什么會產生交易

我們說一個用戶在某一個產品上發生交易,可以是用戶付費購買了某種服務,也可以是根本沒有付費,直接免費享受了某種服務,而促成用戶肯用時間、精力甚至金錢去交換產品所提供的服務,最根本的動機是產品的價值,讓用戶A認為值得,也就是說用戶A認為這個產品的預期收益大于付出的代價。

而當用戶A感知到的“值得”持續越久,產品黏性越大,交易率越高,從而形成一種由“價值導向”到“交易促成”的反饋閉環,進入交易、價值拓展、交易、價值拓展…的良性循環。

圖2 交易閉環

比如,知識付費類產品。疫情期很多同學會利用閑暇時間充電。有的選擇得到、萬門大學、騰訊課堂、極客空間等專業APP,內容全面、課程質量高、搜索成本低,但是價格昂貴;有的選擇在閑魚等二手渠道淘課,10元以內就能買到自己的課程,內容與專業APP并無差異。

前者,追求的是時間成本投入、可持續性服務、拓展價值;后者,追求的是物美價廉、短期收益、一錘子買賣,但是成本(時間、 精力、售后……)投入遠超10元。

也就是說,雖說同類產品不同渠道都促成了某一次、兩次甚至多次的交易,但是,很明顯,前者打的是線,后者打的是點。前者,不斷圍繞產品核心價值,拓展周邊價值,升級運營策略和服務體驗,形成全鏈路產品服務體系,比如線下活動、社群交流、專屬禮品定制等等,從而驅動企業良性運作。

圖3 示例

再比如,社交類產品。除了日常生活溝通所需,疫情期遠程辦公成了公司的不二選擇。

微信、釘釘、飛書、QQ異?;鸨?,簽到、考勤、疫情匯報、工作交流、文件發送、視頻會議、等等集體爆發時,公司綜合人員感慨到:“沒有完美的工具”。經不斷嘗試,幾次取舍,才慢慢形成了不同場景下相應工具的選擇。

疫情匯報,最初是通過“微信”經填表→匯報“無發熱,表已填”→疫情負責人匯總,這時部門疫情負責人就遇到問題了,一是大家忙于工作,常常忘記,二是匯總按200+的信息耗費精力,于是,開始了由“微信”到“飛書”的嘗試,是因為“飛書”的“定時提醒”和“調研問卷”,這樣,部門疫情負責人就可以通過匯報人數和完成百分比,快速得到每人疫情結果,并反饋給上級疫情管理部門。

由此可見,“微信”最大的價值是前期積累的強大用戶黏性,其價值主要體現上反饋及時性方面,但是,當面臨管理或匯報層面,管理員對匯報結果的清晰明了的訴求要遠遠大于及時性,所以,疫情匯報方面,選擇了“飛書”。

工作交流,包括文字類、語音類和視頻類。疫情期,要求微信24小時,也就是平時文字溝通、緊急通知,“微信”是不二選擇,但是,遇文件傳輸、工作會議,微信對文件存儲的零散管理、會議內容無法投放再加上公司對內容的保護機制,依然公司內部自研軟件。

由此可見,專業的工作管理辦公軟件對內容的秩序要求、安全意識、人文雙重可視的訴求遠遠大于及時性,所以,疫情匯報方面,選擇了打開頻率很低的內部專業軟件。

圖4 示例

由此可見,無論是知識付費類、社交類甚至其它類產品,只有用戶預期收益大于直接代價,且預期收益大于機會成本的情況下,才會做出交易行為,交易不一定是指金錢上的,用戶在線上的每個行為都是交易。

三、交易模型是什么

俞軍說:“產品即交易”,作為產品經理就要幫助用戶創造這樣的交換。那么,怎么創造呢?

這時產品經理需要設計合理的機制,激發用戶做出某種行為,且這種行為是可持續的,這就是交易模型。也就是說,交易模型本質上是買賣雙方的一種雙贏機制。下面從3個方面,談下交易模型的使命。

1. 觸發條件:“價值>價格”或“價值>成本”

人性七宗罪包括傲慢、嫉妒、憤怒、懶惰、貪婪、淫欲和暴食。

在用戶認知里,只有當用戶感知到的價值>定義的價格里,才會愿意選擇這個產品,也就是說,只有產品對用戶帶來的滿足感大于用戶付出的成本或代價,就會發生交易,而且交易概率會與產品價值成正比關系、與產品價格成反比關系,即:

  • 當價格一定時,產品價值越大,用戶交易概率越大,反之,用戶交易概率越低;
  • 當產品價值一定時,價格越低,用戶交易概率越大,反之,用戶交易率越低。

如果用公式表達的話,可以定義為:

用戶交易概率=用戶感知到的價值>產品定義的價格 ?

上述公式,如果用戶成本的視角,也可定義為:

用戶交易概率=用戶感知到的價值>用戶付出的成本 ?

這樣,當用戶感知到的價值一定時,用戶付出的成本越少,用戶交易概率越大,反之,用戶交易概率越低。

由此可見,我們要提高用戶交易概率,其實核心就在于三點:一是增強用戶感知價值;二是降低產品價格;三是降低用戶付出的成本。

2. 兩大命題:創造利益、分配利益

可以看出,用戶感知價值、產品價格和用戶付出成本,這是從從用戶視角對交易模型的定義。那么,如果要激活這一交易模型的運轉,企業或產品經理被賦予的命題又是什么呢?下面我們來繼續拆解。

用戶感知的價值,可以理解為產品對這個用戶的效用組合,也是企業或產品經理以產品為介為自身和用戶傳輸的利益。一方面,用戶可以從產品中享受哪些服務(利益),比如閱讀、通訊等,另一方面,企業可以獲得哪些收益,比如金錢、社會影響力。這從這個層面講,產品經理的使命之一就是創造利益,為用戶和自身創造利益。

那創造利益之后呢?企業可以獨享嗎?當然不是。這時,企業需要為自身和用戶分配利益,既要維護自身的利益,更要權衡為用戶帶來的利益,比如物美價廉、良好的用戶體驗等,只有這樣,才能形成以產品為中心的用戶-企業良性的、可持續運作的反饋閉環。

?圖5 創造利益、分配利益反饋閉環

3?倒逼產品:以終為始,有用、可持續

那怎樣才能構建企業創造利益、分配利益的反饋閉環呢?

此時,產品經理要做的就是以終為始,一開始就奔著最后能成交去設計,持續不斷地發現市場上高于用戶支付代價的用戶價值,并設計合適的交易模型把它固化為產品,不斷是創造交易,讓用戶付出某種代價來消費你的產品,維護企業生存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本文由 @Alian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出行行業的深度思考

    回復
    1. 搜索點成了評論,抱歉

      回復
  2. 持續不斷地發現市場上高于用戶支付代價的用戶價值,這句話非常經典

    來自江蘇 回復
    1. 謝謝??

      回復
  3. 之前看書的時候交易模型這就沒咋看懂,但看完你的文文章豁然開朗,寫挺好

    來自北京 回復
    1. 謝謝支持??

      回復
  4. 看了俞軍的書?

    來自上海 回復
    1. 培養持續學習的能力????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