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深思系列(1):“我該如何更有效執行?”
產品經理是需要深度思考的職業,那產品經理該如何更有效地執行?有效執行的本質解,是一套讓決策/認知有序化的反饋過濾機制。
楊國安先生(“楊三角”的創立者)的極簡公式:「企業持續成功 = 增長戰略 x 組織能力」一直是我思考一家公司的底層框架。其實對于產品團隊、產品個人一樣適用。
如果說戰略是定方向,那組織能力就是行走能力。一個在想,一個在做。
對公司如此,根據同構性得出:
- 「產品持續成功 = 產品決策 x 產品團隊組織力」
- 「個人持續成功 = 決策能力 x 執行能力」
針對第1個因子 “我該如何做更對決策?” 一問題。上周,我總結了兩年來的感悟:一個「多元決策模型」
這次,針對第2個因子追問深思,即 “我該如何更有效地執行?”順便當作案例來解釋如何運用多元決策模型。
根據「多元決策模型」的經驗技巧:把「How」問題變「What」和「Why」,自動開啟深度思考。
- How:我該如何有效地執行?
- What:眾多因素中,執行的關鍵是什么?我更有效地執行決策的目的是什么?我更有效地執行的本質是什么?
- Why:我為什么要更有效地執行?人類為什么要更有效地執行?公司為什么要更好地組織能力?
1. 欲求答案先挖問題
直接看這些問題似乎有些空,我們賦予3個實際的執行計劃:
你進入大學兩三年,成績還行,馬上就要面臨實習/畢業,現在決定進入互聯網公司做一名產品經理,有了一些學習計劃,可一到執行的時候就無從下手,投簡歷也無回應。
你在一線城市里打拼,做PM收入還行,但不得不996,下了班身心俱疲。嘗試發展自己的興趣或副業,有想法卻遲遲沒行動,可能是懶、拖延也可能是對未知的恐懼,或者是技能的不足等等。
你在生活里,自己有了一些規劃/決定,如減肥、培養愛好、副業甚至也拆解成一些中短期的計劃,但是在執行的時候總是被打敗,心里不斷找借口,flag逐個倒下。
總結大概是:決策–>計劃–>受阻–>執行–>受阻–>放棄。行動失敗即終點,行動的目標就是完成自己定下的計劃,貫徹決策。
為什么會這樣呢?從幾個學科的「科學原理」層去思考what和why問題:
1.1 先看傳統管理學
「PDCA循環」: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改進(Action)似乎解答這個問題:理論上執行的目的是獲取Check和改Action,為了下一個Plan。
但這是傳統管理學中的概念,也是日常大家常見的計劃。它所適應的情景是外部環境十分穩定,類似事情可以反復執行。
而之前我們提過,這個世界是易變的,動蕩的(即VUCA時代),做到一半會受很多因素影響。這導致很多決策執行到一半就夭折了,正所謂計劃個“P”,“lan”了。
1.2 看軍事
對VUCA世界,美國軍事「OODA原則」:觀察(Observe)、調整(Orient)、決策(Decide)、行動(Act)
個人更傾向于這種方法。很好理解,在軍事中,所面對的是快速變化的環境,充滿不確定性。這要求了軍人的觀察、調整要十分敏銳。觀察和調整就是在執行過程中感知到的,即決策和執行是近乎同步的,甚至執行是決策的前提。
1.3 再看社會心理學
「自我知覺理論」中心觀點:人本能地會審視自己過往的行為來作為自己對事物對態度,即行為在態度之前,包括自我認知。比如:我要參加群面,計劃了周期練習,但真正第一次實戰后,無論通過與否,人這時才會真正對群面產生態度,也會進一步加深對自己的認知。
同時,人天生會「認知失調」:自己的行為不符合自己的積極認知、自我形象/自尊時,人會自動選擇a.改變行為 b.改變認知 c.加入新認知來合理化行為。
比如:我決定/計劃在秋招or實習中進入xxx大公司,這是你價值觀中的選擇。你認為沒那么困難,你只做了簡單準備學習,修改簡歷,最終你沒能進入理想的大公司。
這時你產生了認知失調,你會:
- 改變行為:以后準備面試更加努力;
- 進大公司很難;
- 我更適合在中小公司/大公司過于看中學歷….
因此,從3個領域理論上來看,執行的根性目的:獲得反饋,調整/強化/新增認知,再度決策。
回看上述三個失敗執行原因:貫徹自己的決策,沒完成就歸因問題,而沒意識到執行是為了啟動下次決策,循環無法啟動,偏離執行的根性目的。
執行沒能形成反饋!循環不了!這是最主要的問題!
2. 再深挖一步找到根原理
我們再深挖一步:Why人類為什么要更好地執行?
2.1 生物學「用進廢退」
人類大腦占體重2%不到,卻日常要消耗20%的能量,這要求人腦有「懶惰」的本性——能不用就不用。尤其狩獵和采集時代,大腦前額葉(理性部分)未完備,人只有知覺和感性能力,大腦自動會把各類簡單行為自動化處理以降低能耗。
而這個模式一直延續至今,在《思考,快與慢》中,被稱為系統1。系統1中產生的行為往往不用思考和決策,甚至行為會自動發生,即「一……就……」的現象。
但,關鍵在于后來,我們的大腦演化出了理性,即系統2,用于抽象地理解這個世界,我們的大部分重要決策都是調用系統2即理性來思考。
生物學家 拉馬克 提出的器官「用進廢退」的機制表明:大腦更是如此,特別是理性部分。如下圖,有效的決策、執行可以充分地激活大腦。
無論是決策還是執行都是保證理性腦不退化的重要行為。這對于人類個體而言,同樣是關于生存。即人們不得不積極思考和執行,只有這樣才能對抗大腦的懶惰,不至于用進廢退。
2.2 再看物理學的「熵增定律」
孤立系統總是趨向于熵增,最終達到熵的最大狀態,也就是系統的最混亂無序狀態,即消亡。熵增定律可謂與相對論齊名的定律,完全可推導至后演的領域。
對于傳統企業來說,做戰略的制定是熵增的行為、是無序化的過程。而通過制度/流程/組織都是來進行有序化,負熵的過程。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互聯網公司的架構開始扁平化、OKR開始替代KPI,這說明:執行層員工的能動性放開,增強員工創新的可能,從下而上倒逼戰略,讓員工不僅僅處理負熵的事,也開始引入新想法,帶來熵增。所以互聯網公司更加混亂,沒有“制度”,中臺化就是承擔了負熵的職責。
而對于個人來說,熵增和負熵增的行為就是新陳代謝。其中,理性思考/決策是最典型的熵增行為。而把決策落地執行,形成「循環反饋」,是一種良好的有序化、負熵行為。
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個人的執行力需要與決策力相衡。對于個人而言,執行的過程意義在于梳理自我,幫助自我個體完成有序化的過程。
綜上兩點,有效執行的意義在于:激活理性腦,保持思維的有序化、結構化。而有效執行會呈現出反饋化、有序化、循環化的特點。
3. 作為新人PM,我該怎么執行?
回推,重新用演繹推理的方式來思考How問題、找到方法論。
有效執行的本質解:是一套讓決策/認知有序化的反饋過濾機制。讓人的認知有序化,有利于個體生存,日后不斷去做正反饋多的事。
「系統1」指導下的簡單執行/行動不在本文討論范圍,我們聚焦在「系統2」下一些費腦的決策和執行。
我們回過頭來看楊國安先生的“楊三角”組織能力理論(具體不展開):
“楊三角”是一套幫助公司戰略有序化的反饋沉淀機制嗎?能沉淀公司的戰略和文化嗎?
聽了楊國安先生親自講解海底撈和Google兩家公司不同的根性戰略決策之后,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楊三角”是很有效的執行/組織能力方法論。
認真品下圖,海底撈和Google,「超預期服務」和「創新」兩套不同的根決策所建立的“楊三角”組織能力是不同的,而他們公司新的決策、子決策在各自的組織能力下,會越發沉淀,我們說文化是干出來的。于是乎,不同公司的公司文化就沉淀了下來。
那個人而言,“如何更好地執行?”或者說“如何打造自己的執行反饋機制?”
對“楊三角”做出變式,如下圖「執行反饋三角」:
對于一個新人PM來說,你執行的比較多,Leader給的,自己計劃的等等。那我們就可以運用這個「執行反饋三角」來搭建自己的執行反饋機制。
一共3步:
- 這件事情你發自內心有多渴望、意愿度多高?
- 這件事需要什么能力/技能,你現在掌握多少?
- 這件事需要多少成本,需要什么資源支持?
執行之后,審視這3個步。
舉2個例子:
你目前大三,根據判斷后,下了一個決定即未來想進互聯網行業當產品經理,大四秋招拿到offer。
- 自己對產品經理是否了解?自己是否真的喜歡做產品經理還是因為外界因素?
- 產品經理需要什么能力/技能,自己目前掌握了多少?自己的優勢是否和這個崗位匹配?
- 自己需要付出什么成本才能拿到offer?需要什么外部資源(人/平臺)才能幫助我拿到offer?自己能cover成本嘛?自己能借用資源嘛?
你剛入職,現在被要求做一份競品分析文檔,決策來了,你要去執行,甚至未來要反復調研。
- 這件事所需要的意愿很小,因為是leader扔來的。但你若抱著越大意愿,這件事執行起來越漂亮。
- 競品調研需要什么技能和知識儲備?你現在擁有嗎?你具備的技能/認知如果能夠覆蓋,這事執行才能執行起來,若超出能力,這件事會執行得漂亮。
- 你需要花多少時間/精力/資源來做這件事?需要什么人/平臺提供信息輔助調研。你如果能用很少的時間/精力/資源干成這個事,這件事會執行得漂亮。
在執行計劃當中,反復地思考這幾個問題,并將Block的地方記錄下來,這樣就能抽離自己來審視自己。也許是意愿度不高,這有助于自我認知;也許是能力不足,這有助于找到突破口或者縮小計劃;也許是成本太高,需要相當大的時間成本和學習成本。
執行不順利怎么解決?一定是3環中有一個環節出問題了。
OODA告訴我們:調整決策!有效執行的目的不是貫徹決策,而是調整決策。
- 拆意愿:把事情拆解到較小的意愿,提高意愿。如把拿產品offer拆成做產品實習生,把領導扔來的活看成是自己第一份工作的開門紅。
- 拆能力:把能力要求拆到盡可能低,如把學習心理學拆成看3本書心理學相關的書,把調研5個模塊降低為只深挖競品1個方面。
- 拆成本/資源:把所需成本最小化,如每天學習9小時拆為5小時,把調研競品數據改為用科學視角看已有產品。
總之,只有當三個角中至少有2個角做的比預期好,真實執行起來才會令人稱贊。
4. 方法論有了,再說點技巧
圍繞 “如何更有效地執行” 這個問題,從底層的科學原理探索找到了本質,再根據本質到方法論的推演,我們也找到了。
最后再講點經驗技巧:
我一直認為,經驗技巧基本都是符合大腦「一……就……」回路的,和很多動物一樣,大腦中有一個觸發機制。練習多了,自然就會從「系統2」中匯入「系統1」形成有利于人生存的自動習慣行為。
根據「執行反饋三角」和我日常行為,提煉出6個能直接用的Tips:
- 一做計劃,就拆解成短期可以做的小事,并每天堅持。
- 一旦想不清楚,就先動手執行起來。走一步,看兩步也不錯的。
- 一旦遇見阻力,就想想這個「執行反饋三角」,看看哪里有問題。
- 一旦成功執行(哪怕小事),就給自己一個小獎勵。
- 一旦在執行中感受到快樂/愉悅,心里記錄下來,鼓勵自己。
- 一要執行,就迅速判斷這是「我想做」還是「我不得不做」,前者先做,后者當作點心在大腦疲憊的時候去做,越判斷越準。
5. 總結一下
產品經理是需要深度思考的職業,哪怕僅僅針對1個問題——我該如何更有效地執行?
本文通過把How問題轉化為What和Why,在管理學、軍事、社會心理學、物理學、生物學的「科學原理」找答案,挖掘到本質:有效執行的本質解,是一套讓決策/認知有序化的反饋過濾機制。
得到本質解,內心更加篤定。從底層向上推導方法論,根據同構性,借用“楊三角”組織能力模型遷移到個人的“朱三角”(不要臉的簡稱)——「決策反饋三角」
對于一個決策,無論是自己想的,還是領導/同事甩來的。
通過「1需求意愿」「2能力水平」「3成本資源」三個環節來一一審視,審視后修改下一次決策,直到三角飛輪轉起來。
而什么是【令人夸贊】的執行力?即3個角至少有2個角出色。即執行時表達出強烈的意愿干這個事,或執行所用的能力遠遠大于這事本需要的能力,或用了遠低于預期的成本/時間和資源去做完。
最后,根據方法論和個人經驗,提煉出6條可以立馬執行的「一……就……」經驗公式,便于方法論的執行。
作者:朱魯斌,公眾號:字字朱心。
本文由@朱魯斌?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 基于CC0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