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雞生蛋”問題 | 產品經典邏輯陷阱

6 評論 9281 瀏覽 91 收藏 10 分鐘

此文獻給沒有遇到、將要遇到或者已經遇到此類問題的PM臨時工們,希望再遇到該問題時能夠輕松應對。

究竟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如何應對投資人質問,老板拍磚,如何分析自身產品問題?讓我們用產品的思路來分析其中的邏輯,跳出陷阱。

無論是路演時投資人的質問,內部討論時老板的求證,還是執行之前的運營分析,跳槽面試時的考題,許多PM都會遇到此類問題(O2O平臺類產品較多)—-到底是先有商戶/服務者還是先有用戶/消費者?到底是商戶/服務者重要還是用戶/消費者重要?我們把這類問題稱之為“雞生蛋,蛋生雞”問題。

問題還原

此類產品面向B端商戶/服務者和C端用戶/消費者,為商家帶來用戶,提高銷售額的同時,為用戶提供更多可選商品和個性化的服務。在產品運營初期,平臺上既沒有商戶也沒有用戶,某種程度上講商家和用戶的增長率都是有無限提升空間的,但公司的資源是有限的,那么如果在一側投入資源另一側會不會自然增長呢?如果有這樣的情況,我們應該投入商戶側還是用戶側呢?

pingtai

這類問題往往針對平臺類產品在運營策略上的執行步驟資源傾斜,且在B2C/C2C/O2O模式較多。從提問的場景上講,這類問題在產品戰略層面討論時出現較多,比如路演、BOSS匯報等。PM們往往將產品描述的前途無限,且能夠附上相關數據為之佐證(XX萬用戶時,則XX千萬交易流水),當投資人或者老板看到這么“優秀”的產品,而你又能為他們提供一種砸錢最少的運營方式時,基本上就堪稱“完美”了。

商家服務吸引用戶消費,用戶消費流量帶來更多商家服務,我們分別將商戶/服務者稱之為“雞”,將用戶/消費者稱之為“蛋”,雞能生蛋,蛋能出雞,那如果你手上的錢只夠買幾只雞或者一些蛋,你會先買雞還是蛋呢?

我們將通過三個方面教你如何應對此類問題:

  • 文字邏輯分析
  • 實際案例列舉
  • 運營實操解析

文字邏輯分析

首先我們將雞生蛋,蛋生雞問題分解為邏輯問題:

若有雞,則一定生蛋:

若有蛋,則可能出雞:

若存在雞這種東西則它會生出蛋,若有蛋這種東西則它可能生出雞。

這個邏輯是依照常規情況“雞下蛋”的關系來推導的,即雞在正常情況下應該下蛋,而不是開花,所以第一個條件一定成立;而當擁有蛋的時候則不一定出現雞,因為有可能出現鴨、鵝或者其他動物,所以第二個條件是有可能出雞。分解之后我們可以很清晰的看到,這兩個條件并不是可逆的,那么問題就來了,為什么大家覺得如果雞能生蛋則蛋一定生雞呢,這也是邏輯陷阱的關鍵所在。

那么什么情況下使蛋一定出雞:

若這個蛋是雞生的,那么這個蛋一定出雞

所以這個邏輯的關鍵就在于,大家默認把“蛋”當做是“雞蛋”,那么就一定會出雞,只有這種情況以上兩個條件則是可逆的。

文字邏輯的結論是:雞是必要條件!

實際案例列舉

正式場合我們可以通過實際的案例來處理類似這樣的問題,通??梢园阎髽I的狀況與該問題關聯起來并對號如坐,以電商平臺為例,某寶和某拍,這兩款產品是A企業和T企業的代表作品,兩款產品相比,某寶的優勢在于其商家和商品量,某拍的優勢在于其用戶量。兩款產品目前實際的運營情況大家應該都了解,而這兩款產品也正好代表上述兩種邏輯情況。

  • 平臺已經有商家/服務,則目標用戶一定產生消費
  • 平臺已經有很多用戶,則用戶可能產生消費

那么為什么某拍沒有某寶運營的成功,關鍵問題在于該用戶是否為我們的目標用戶:平臺商家提供明確的服務,而用戶有需求時則尋找指定商家進行消費,即該用戶是該商家的目標用戶;相反,雖然平臺聚集很多用戶,但大部分用戶并不是目標用戶,平臺需要通過大量的推廣和營銷將潛在用戶轉換為目標用戶,這個過程精準度和轉化率將直接營銷目標用戶在商家的消費。

只有目標用戶才有消費的需求,所以即使有用戶,也不一定是目標用戶,因為需要讓用戶先知道商家提供的是什么服務。

(PS:最近T企業通過引入其他電商明確其商家服務,而A企業則希望通過社交拉用戶,兩種需求的定位和轉換可能會產生新的產品和運營方式)

案例結論:服務和需求更重要,即使初期沒有用戶!

運營實操解析

拋開戰略層面的討論和假設,我們在實際操作中也面臨諸多問題,平臺早期沒有商戶就沒有用戶使用,反之沒有用戶使用,商戶也可能不會感興趣,那么在推廣的階段上該如何實施呢?

同樣需要建立一套邏輯模型,但是這套邏輯與上述兩種邏輯剛好相反:

  • 如果沒有用戶則可能沒有商家/服務入駐
  • 如果沒有商家/服務則一定沒有目標用戶,但可能會有用戶

上述邏輯不難看出,如果沒有明確的服務或者是商家內容則一定不會有目標用戶,所以商家/服務的優先級最高,然后才是用戶中的目標用戶。

實際運營中資源投放模式參考:

  • 滴滴打車早期,開始時以司機補貼為主,通過邀請注冊、注冊返現等方式拓展司機側的數量,通過每單獎勵的方式促進司機在線活躍,從而能夠保證基本的服務質量,即用戶在叫車時能夠在5公里范圍內搜索到車輛(約10-15分鐘),當司機的覆蓋率達到出租車+黑車的20%時再開始重點拓展用戶。(PS:早期運營時用戶只有在正常狀態下無法打到車時選擇使用軟件打車)
  • 淘寶早期:開始時以邀請商家入駐為主,邀請開店、免費輔導、免費優化等,而早期沒有客單量時為了留住商家,員工可以充當消費者的角色。(具體細節參考其他刊物)
  • 招行掌上生活早期策略,尋找合作商家,確定周期、深度積分折扣,聚集商家和品牌后,開始向用戶推廣特價積分商品兌換服務。

上述舉例很清晰的闡述了產品初期的運營思路和實際效果,但這套邏輯也需要根據具體的服務特性和供需流程進行細節的調整,不可完全套用。

尾聲

商業模式影響消費邏輯,消費需求決定了資源分配優先級,O2O模式的平臺首先要確定的就是供需雙方的需求導向,而其中,將用戶轉化為目標用戶的能力就是稀缺資源,也是平臺的核心競爭力,資源投放的優先級自然清晰明了。

 

作者:PM奇異果,產品臨時工,某創業公司Leader。

本文由 @PM奇異果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對于“雞生蛋,蛋生雞”問題,HBS 的案例給出的答案也是類似的,http://hbswk.hbs.edu/item/how-uber-airbnb-and-etsy-attracted-their-first-1-000-customers。 Uber 先做專車,做好供應端,選了舊金山這個經常打不到車的地方首發,并且在演唱會、體育活動后座促銷,來拉取第一批用戶。AirBNB 先是通過郵件等方式拉來屋主,然后在丹佛開大會、房源緊張的時候發布。先有雞能更好地促進生蛋,哈佛案例給出了一個更重要的理由,通過控制好供應端,可以提供更好的品質,在產品初期形成口碑傳播。

    來自湖北 回復
    1. 感謝認同和補充。
      希望通過理論分析和實際案例幫助PM們更好的了解供需關系,以便準確對運營策略做出判斷,把有限的資源用在刀刃上,而不是盲目燒錢。

      來自上海 回復
  2. 你好 18366131655希望加微信與您溝通

    來自北京 回復
    1. 希望以一起成長

      回復
    2. 不錯

      回復
    3. 永遠也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