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旅游產品產品為例,談如何讓產品有共鳴
什么是共鳴?共鳴需要信息的發送方和信息的接收方,發送方發送的信息傳遞給接收方,接收方同時產生相同的意念或想法,引起心靈感應。雙方能產生共鳴多是因為雙方有共同的價值觀,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ハ嗄軌蛘J同和認可,才有產生共鳴的基礎,“惺惺惜惺惺好漢識好漢”就是水滸里涼山好漢式的共鳴。
產品共鳴是在產品中加入共鳴思維,讓產品成為信息的發送方,讓用戶成為信息的接收方,發送方通過內容的傳遞使用戶產生共鳴。產生共鳴的因素多為情感性共識、價值觀共識、知識性共識、思維性共識等方面,下面就由老吳娓娓道來。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篇網絡文章“北京,我走了”:
從大學畢業開始在北京打拼,打拼多年后得到的不多,失去的不少——青春、激情、愛情。青梅的女友在北京多年后,變得越發的虛容與物質,愛情最終敗給了房子和車子。在北京買房成為許多人一生的追求,這里的生活像鐘擺,早出晚歸、工作忙碌。吃不敢吃、花不敢花,只為哪一處容身之所。為了它,青春沒有了、激情耗盡了,畢業時的理想因它而不敢逾越,生怕失敗后無立椎之地。本以為經過多年的打拼,面包會有的、牛奶也會有的,可還沒等錢掙夠,她卻等不及走了。我累了、倦了、乏了,沒有她,這里還有什么讓我牽掛?再見,北京,我走了,不再回來,讓愛成為往事,讓血慢慢凝結。北京,我注定只是個匆匆過客,一切都是過眼云煙,兩個人來一個人走……
看了這篇文章,對于同樣漂在北京的我,也無限感慨。愛在北京,這里有我們奮斗的青春,有我們燃燒的激情。但有時又悵然若失,我真的屬于過這里嗎?我是否只是個匆匆過客?
這就是共鳴,讓別人的故事觸動了我的內心,讓內心與內心實現碰撞。
共鳴是怎么產生的呢?
情感心理共通性:有相同、相似經歷的故事特別容易產生共鳴,因為相同經歷,特別容易勾起過往的回憶。在聽別人講述自己的情感經歷時,每段情、每段事都會戳中聽者的心窩,就如失戀,基本上人人都有這樣的經歷,當別人講述自己情感及失戀傷痛時,自己也會一樣莫名的悲傷,產生同情心和同理心,共鳴感便會產生,淚腺打開,淚水也會隨著對方的故事一起流淌。
共通性心理產生共鳴示意圖如下:
共鳴過程說明:
廚師——我
工人——失戀者
講述前兩人無共鳴
講述后因我也有失戀的經歷,從而產生共鳴
被帶入制造的情境產生共鳴:女生們都愛看韓劇,韓劇的情節特別讓女生癡迷,總想像劇中的主人公一樣,等著白馬王子騎著白馬來。當劇中王子母親極力阻撓時,看劇的我們也義憤填膺,恨不得鉆進電視里與壞人決斗。哪時的我們已經被帶入到劇中并把自己當成了男女主角。這就是共鳴,通過劇情的情境把我們帶入到思想的共鳴區,雖然我們沒有過類似的經歷,但通過劇情的發展,先給我們模擬出一套情境帶我們進入,隨后,我們便會隨著劇情的發展而產生共鳴感。
劇情帶入情境產生共鳴示意圖如下:
共鳴過程說明:
廚師——我
先用劇情將我帶入,通過劇情的發展喚醒我的情感共鳴,最后自己入戲,將自己切換成男女主人公,隨劇情發展而喜怒哀樂,產生共鳴。
思想碰撞后形成共鳴:胡一刀與苗人鳳因為誤會而大戰三百回合,在比武過程中,相互為對方的高超武藝而傾倒,產生了惺惺相吸之感。最后收招時苗人鳳不小心誤傷胡一刀,因劍鋒有毒,致胡一刀死去。苗人鳳傷心不已,帶著無限的挫敗感含恨終生。兩人比武過程中的相互切磋,通過比武實現了功夫的分享,最后兩位頂尖武林高手內心相同認可,這就是理性觀念的共鳴。當前,粉絲對意見領袖的崇拜也是一樣,對于意見領袖從不認識到認識,從粉絲到崇拜。當形成崇拜關系后,意見領袖的各種思想和觀念都會讓粉絲們追崇,形成莫名的認同感,認同后就容易產生共鳴。
理性觀念產生共鳴示意圖如下:
共鳴過程說明:
廚師——我
禮帽哥——意見領袖
認可過程:意見領袖發表關點,與我的思想切合,產生認可,成為粉絲。
認可后:意見領袖再發表的關點,精神崇拜而產生共鳴。
愿望共鳴:記得小時候聽的哪首歌“我想去桂林”,自哪時起就對桂林山水甲天下有著無限的向往??上r至今日,此行仍未答成,原因就像歌詞中唱的哪樣:
“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
可是有時間的時候我卻沒有錢
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
可是有了錢的時候我卻沒時間”
在我們這些屌絲的心中,總想著有一個逆習的過程,自己得不到的東西、達不到的高度卻又無限的執著和癡迷。自己得不到的就希望身邊的朋友有得到的,能夠眼巴巴的看著也很高興,就像朋友圈中的各種分享,有分享旅游的、有分享幸福的。當有個朋友分享他們一群人開車去沙漠時,確實讓我無限的向往,自已也真的希望能夠親臨。自己達不到就希望兒子將來能達到,如學習,自己這輩子學習超爛但卻希望兒子能學習好,花錢報各種輔導班,再苦再累都愿意。當有一天,兒子考上了清華時,自己是否會無比的激動,老淚縱橫的無法言表,就好像自己成了范進,激動的要抽過去。
自己的愿望與親友的行動疊加而產生共鳴,示意圖如下:
共鳴過程說明:
廚師——我
禮帽哥——親友
自己實現不了的愿意希望親友能實現,當他們實現時而產生莫大的成就感,而產生共鳴。
記得當初看《倚天屠龍記》時,當看到張無忌在光明頂上,力挫六大派時我也是無比的興奮,感覺自己就是張無忌,開始了行俠仗義,仗劍天涯的日子。
談產品故事化與故事產品化
有兩個詞特別好,一個是產品故事化、另一個是故事產品化。
- 產品故事化,是將產品融入到故事中,以故事的形式將產品推廣出去,這種方法是營銷思維。
- 故事產品化,是將故事設計成產品,讓產品本身就是個故事,更容易讓用戶產生共鳴,這種方法叫產品思維。
帶著故事設計產品,很多淘寶商店都這樣做的,如三只松鼠,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個店鋪的時候,就喜歡上它。三只活潑的動畫松鼠形象,講述松鼠與堅果間的故事情愫,松鼠與堅果間本身關系就比較密切,再把松鼠人格化處理,就容易讓人接受。這就是產品故事化,是營銷思維,讓每一款堅果與松鼠間建立故事關系,讓松鼠講述堅果故事。
如何才能讓產品產生共鳴
這就是故事產品化問題,共鳴感都是通過情感、思想的表達才會讓人與人間產生共鳴,從上面共鳴的四種情況分析,共鳴或者是有相似的經歷、或者是身邊的人和事、或者是思想上俘虜了你、或者是你被帶入到了一個情境,不論何種方式都要與你建立起某種關聯。主角必須是你,要讓產品與你之間產生共鳴,就要在產品的故事上、情境上、思想上、人物上與你產生關系,再把這些人和事引進產品中,從而形成共鳴感。由于每個人的生活環境不同,情感、情緒不同,所以不要想著做一款可以通吃的產品讓所有人產生共鳴感,就跟歌曲一樣,軍旅歌曲更會讓軍人產生共鳴,言情歌更容易讓青年男女產生共鳴,抗戰歌曲更容易讓老兵們產生共鳴……,產品要定位好用戶群,共鳴也要沿著產品的用戶群體進行設計,抓住用戶群體的共性與特性、性格與情感。
人與產品間通過信息交互形成共鳴關系
在做故事產品化時最重要的是找出用戶的共鳴點并喚醒用戶的共鳴,為產品設計共鳴的步驟為:
- 找出共鳴點
- 喚醒用戶共鳴
- 產生共鳴
以旅游產品為例談如何設計產品的共鳴性:
1、找到共鳴點
第一步:尋找共鳴點。每個人都有旅游的愿望,大城市呆久了想到鄉村看一看,草原呆久了想去海邊看一看,海邊呆久了想去大山看一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如今人們的生活好了,很多人都有旅游的想法。從每年十一的火爆程度就可以看出人們有多么迫切的愿望想出去走走。
第二步:共鳴人群定位。旅游需要的兩個資源就是“錢”和“時間”,所以用戶群可分為四類,分別是:
- “有錢有時間”人群:需要的是旅游高端服務,注重品質,人群量小,共鳴難度大,放棄。
- “有錢沒時間”人群:需要的是短平快的旅行,時間對他們來說最寶貴的,旅游愿望雖然有,但很難付之行動,此類人群雖然容易找到共鳴點,但人群少、旅游行動力不強,放棄。
- “沒錢有時間”人群:此類人群有旅游的愿望,只是受制于經濟條件,此類人群多為普通老百姓,人群基數大,有用戶基礎,平臺如為他們提供一定的優惠服務和窮游方法(便宜旅游的方法),他們會更感興趣。對于屌絲一族,這類人群是最容易被打動,也最容易產生共鳴。只要一個人、只要一個包、只要夠勇氣、只要很少錢,就可以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定位此類共鳴人群。
- “沒錢沒時間”人群:此類人群屬于又窮又沒時間,就不浪費時間在這類人群上了,共鳴感雖然可以找到,但平臺無法從這類人群上獲取收益,我指的收益為經濟收益和流量收益,放棄。
結論:最容易產生共鳴的用戶群體是,“沒錢有時間”人群,此類人群基數大,愿望強烈,易產生共鳴感。
2、喚醒用戶共鳴
用戶共鳴可以從五個角度喚醒:故事導入、相同經歷和愿望、思想認同、熟人關系。
第一招,故事導入。每個人都有旅游的想法,只是強弱不同,沒去過海邊的人想去海邊、沒去過西藏的人想去西藏。平臺可以引入旅游達人分享旅游故事。用達人故事引入創建旅游土壤,有文化、美食、美景、風土民情等頻道,通過達人故事先把用戶引到產品的情境中,漸入佳境。達人思路就相當于微博的大V思路,只是這個人群范圍只限于旅游達人,更有針對性。
產品功能:美食美景+旅游達人專欄+風土民情
第二招,相同經歷或愿望。讓去過的人現身說法,分享經歷和文化,讓他人的經歷打動你,吸引你。為什么去旅行?因為愛所以旅游。為什么去旅行?因為夢想所以旅行。為什么去旅行?因為信仰所以旅行。為什么去旅行?因為要成長所以旅行……。旅行的目的不同,但事是一樣的。讓平臺驢友們現身說法,讓“老司機”講講他們的經歷。平臺要做的事是研究用戶的訪問軌跡,通過大數據分析用戶的旅游目的和愿望,為用戶推送相似人群的的相似經歷,觸發用戶的共鳴感。做有智慧、有正能量、有感性的情感游記喚醒用戶共鳴。
產品功能:用戶行為軌跡大數據分析+智能游記、景點推薦+用戶情感游記
第三招,思想認同。對于沒錢有時間的用戶群體來說,最重要的共鳴點就是如何讓沒有太多錢的人也能很好的旅游。飛機不行可以火車嘛,火車不行可以單車嘛。五星飯店不行可以青年旅行社嘛,旅行社不行可以蹭人家沙發嘛。哪的景點門票貴,哪能租到車,哪有物美價廉的美食,哪塊美女扎堆。富有富的玩法、省有省的算法,用理性分析打動用戶,讓窮游式的旅行變得可行。
產品功能:省錢攻略+前人案例指導+省錢方案理性分析+旅行費用計算工具
第四招,熟人關系,降低人與人間陌生感。哈佛大學一教授發現了人與人聯接關系的“六度分隔理論”,意思是:“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泵}脈軟件就是利用六度分隔理論進行設計的,通過人脈間相互熟人關系建立人與人間的信任關系。成為熟人后就有了共鳴的基礎,熟人間做的事才更容易成為你的共鳴點。旅游也是一樣,經常會看到朋友圈里曬旅游、曬幸福的,之后你是否印象深刻。假如他的旅游景點正是你一直以來夢想去的地方,你是否會更加有共鳴感。熟人關系可以打破兩個限制瓶頸,一是信任感,別人的說的故事你不一定信,朋友說的你基本會信(損友除外)。二是距離感,別人的故事總感覺很遙遠,身邊朋友的故事會讓你有一種現場感。如你多年的朋友得病去世了,你會突然感覺死亡原來離自己這么近。旅游也是一樣,打破陌生人與你的關系,加入六度分隔理論,相互間可以加好友,可以看到誰與誰是好友,誰與誰認識,這樣可以減少人與人間的陌生感。這樣他的旅游體會、旅游經歷才會更觸動你,引起你的共鳴。
3、產生共鳴
通過上面四步,通過產品的功能和步驟不斷的將用戶引入到產品的場景中,先為用戶設置一個場景的局,再根據用戶行為分析、大數據分析、智能推薦類似用戶的旅游經歷,喚起用戶的共鳴感。為了降低用戶間的陌生感,再引入六度分隔理論思想,將人與人間的關系簡單化,讓毫無關系的用戶間搭建起關系的橋梁。讓熟人講故事要比陌生人講故事更能打動人,更能產生共鳴。共鳴感不是一個功能或一個場景就能做到的,共鳴是產品最高級的應用,需要復合的功能、復合的場景、復合的人群才能搭建起一個可以產生共鳴的平臺。
總結
共鳴是一種心靈的交流,看不見也摸不著。共鳴需要用心去體會,分析一款產品的共鳴點,也是要先從產品及目標用戶群體出發,用戶的習慣、行為、年紀、愛好、文化、思想、性格都要有所了解。越是了解用戶就越容易接近用戶,才越容易尋找到共鳴點、喚醒用戶的共鳴意識、并產生共鳴。最好的產品是什么?最好的產品是能生產情感、制造共鳴。產品要做的是搭臺子,讓有情愫的內容來唱戲,戲詞可以講情感、可以講故事、可以講人生、可以講閱歷、可以講道理、可以講文化、可以講一切你想講的……,讓高質量的內容成為當今時代的共鳴點,給產品加點料!
#專欄作家#
老吳,微信公眾號:ChanPinLaoWu,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產品講學堂自媒體人。十多年軟件行業從業經驗,做過軟件開發、項目管理、產品經理,希望在這里能夠與大家分享更多產品經驗和知識,也同時歡迎來老吳的產品講學堂做客,共談產品人生。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