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產品新人:產品經理就是沒有門檻的!

8 評論 5186 瀏覽 27 收藏 17 分鐘

本文講述了關于產品經理的4個常識并給出了自己從業的一些經驗。

最近,我在論壇上看見有人說了這么一件事:

他們公司的產品經理,是去年大學畢業的,至今大概有半年的產品工作經驗。在負責一個項目時,這位產品經理因為不了解項目,策劃的內容不符合實際情況,導致頻頻被技術同事懟。最終技術部門無視PRD,直接按照自己的理解去開發。

看完后,我感慨萬千!

不難想象,這位產品經理當時是何等的窘迫。

現在很多人認為“產品經理”是有很高門檻的,需要掌握許多能力,不是誰想當就能當的。

這種觀點認為:就是因為這些什么都不懂的產品新人大量涌入,在各個團隊中犯各種各樣低級的錯誤,才導致如今“產品經理”的名聲變得越來越差。

這種觀點,我是非常不認同的。

就像上面這位產品經理,他的確犯了一些錯誤。

但是,犯錯誤是很正常的事情,改正就行了,沒必要大書特書,甚至上升到對“人”的否定。

畢業季即將到來,又將有一批對產品感興趣的朋友,加入到我們這個群體中來。

所以,今天我想給這些即將入行的朋友,分享我對“產品經理”的一些粗淺的認識,希望能對他們有所幫助。

介紹“產品經理”的課程、書籍、文章,已經有很多了。大部分質量都非常高。我想,大家多少都有接觸到一些,所以我就不再贅述了。這里,我想重點給大家講4個“常識”:

一、關于產品經理的4個常識

1. “產品經理”只是一個統稱,不同級別的產品崗位,區別巨大

產品崗位,從低到高,大概有:“產品實習生”、“產品助理”、“產品專員”、“初級產品經理”、“高級產品經理”、“產品負責人”、“產品總監”等。

不同公司有不同的劃分方式,這里面并沒有一套行業統一的劃分標準。

  • 可能同一個公司里面,負責一個小模塊的人,和負責整個網站的人,都叫“產品經理”;
  • 可能創業公司的“產品經理”,干的是大廠里面“產品總監”的工作;
  • 可能同一個人,公司內部title是“產品專員”,但對外商務合作時,卻被要求要自稱為“高級產品經理”;

甚至曾經一度,各大廠的CEO,都喜歡自稱為“產品經理”。

當我們在說“產品經理怎么樣怎么樣”時,其實說的只是某一個級別的產品崗位。

一個自稱為“產品經理”的CEO提的建議,對一個還在和技術“相愛相殺”的“初級產品經理”來說,其實很難起到什么建設性的作用。對于一個剛入行的“產品助理”,用“高級產品經理”的標準去評判他,同樣也是不合理的。

如果忽略了這一點,有時候就會犯錯誤。

比如說,曾經流行過這么一個觀點:在外國,只有經驗豐富的行業專家才能當“產品經理”;而國內,應屆畢業生就能做“產品經理”。

非常兒戲!

這里的錯誤就在于:行業專家當的那個“產品經理”和應屆畢業生當的那個“產品經理”,壓根就不是一回事。

2. 產品經理的價值是通過“團隊”來體現的

當我還未入行時,我以為“產品經理”就像軍隊里的將軍,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但入行之后,我發現情況并不是這樣的。

當然,有這么一些“產品經理”的確是這樣的,但他們往往還有另一個身份,叫做“CEO”。

實際工作后,我發現:產品經理的主要職責,其實是給業務部門提供支持與服務,它是一個后端崗位——當然,不同公司、不同產品崗位,情況可能有所不同。

但是,產品經理的價值要通過“團隊”來體現,至少這點是普遍適用的。

即使產品經理有很強的“需求管理”能力,如果公司的業務方向本身就是飄忽不定的,那產品經理又能怎樣?

即使產品經理有超凡的“創造力”,如果超出了團隊的技術水準,那最終也只能走向失敗。

在一個團隊中,產品經理必須采用符合團隊習慣、匹配團隊水準的方式來做事。只有這樣,產品經理才能與團隊各方打好配合。如果這個時候,我們把“團隊”這個視角抽掉,單獨來看“產品經理”這個角色,然后架空地評判他的各種行為,就很容易出現誤判。

3. 團隊與團隊之間,區別也是非常大,尤其是“知名大廠”和“普通小廠”之間

一般來說,大廠的團隊水準會比較高,協作體系會比較良性,各種流程規范都會比較健全;而小廠,各方面就要差許多。

就像開篇的例子,大廠的朋友可能會詫異于這樣的PRD居然能通過評審;而作為普通小廠的產品人,我卻覺得沒必要大驚小怪。

在組織比較混亂的團隊中,這種情況其實并不鮮見:不同團隊,有不同的協作方式——正規軍有正規軍的打法,農民游擊隊有農民游擊隊的打法。網上分享的各種優秀經驗,很多是基于大廠的優越環境進行推演的;普通小廠的朋友,如果不加辨別地生硬套用,就容易水土不服,犯錯誤。

以上這些,都是非常顯然的常識,但我們要時不時想起它們。

只有這樣,我們在與他人討論時才能有的放矢,在自我學習時才能從繁雜的資訊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對自己有價值的知識。

現在,應該還有一些即將畢業的朋友,沒有相中自己心儀的公司。

如果你是想要應聘大廠的產品崗位,那說實話,我沒資格給你提什么建議。

因為我沒有進過大廠,一直混跡在各種不知名的小廠之中。

大學校招時,所有大廠的招聘,我都是在筆試環節就被刷掉的。我曾經在某大廠的面試場外面蹲了一天,最終也沒拿到霸面的資格。曾有那么一次,我成功混進去霸面了,結果也只是止步于最開始的群面環節。

只能說,大廠的產品崗位,招的都是在同齡人中最優秀的人才。如果什么都不懂,那就比較困難了。

如果你覺得普通小廠也勉強能接受,那么……其實我也什么好的建議。

4. 不同公司對產品崗位的需求,也是非常不一樣的

上面說了,不同產品崗位,從“產品實習生”到“產品總監”,區別巨大。

這也就意味著:不同公司,對產品崗位的需求,也是非常不一樣的。

不是所有公司都需要像張小龍這樣的神人,有些公司甚至都不需要一名“優秀”的產品經理。比如說一些小廠,老板才是真正的“產品經理”。產品經理只需要“跪受筆錄”——實際上就是一個寫文檔的活兒,隨便一個應屆畢業生都能勝任。大家都是九年義務教育出來的,誰還不會寫文檔呢?

文章開頭,我反對“產品經理有很高的門檻”這個觀點,也在于此。

產品崗位有高有低,公司需求也有高有低,不是只有“高級產品經理”才配稱為“產品經理”。

哪怕我就是一個寫文檔的,但是我的的確確完成了自己的工作,滿足了公司的需求,我拿的就是我應得的報酬,我就是一名“稱職”的產品經理。

那么,這個“常識”意味著什么呢?

在各種論壇中,我經常能看見這樣的提問:“我什么都不懂,要如何成為一名產品經理?”

對此,我的建議是:盡自己所能去學習產品知識,然后海投簡歷

不同公司對產品崗位的需求不同,它是一個上下界跨度很大的區間。

可能有的人就是能力強,一開始就能進入大廠的核心崗位;有的人可能差一些,但也總能在這個區間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我們去自學一些產品知識,努力提高自己,就是為了在找工作時候,可以夠到區間更上面的位置。

但是,我覺得沒必要制造焦慮。

有一些同行朋友提的建議,可能3-5年的產品人都不容易做到,這就有點過了。

我們在自我學習時,不用過分焦慮、過分苛求自己,量力而行就可以了。哪怕開局比較低,先入門,然后再慢慢提高,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所以,在這個意義上講,我認為:“產品經理”可以說就是沒有門檻的。

年輕人憑著一腔熱情和憧憬,隨便看幾本書就說想當產品經理。

——我覺得這是極好的呀!

至于要海投簡歷,理由就很簡單了:雖然說總會有匹配自己能力的公司,但前提是我們得讓這個公司發現我們。

市場是有交易成本的,所以,我們需要廣泛地投遞簡歷,讓目標公司發現我們。

二、我的實踐經驗分享

如果你已經拿到了offer,即將要開始自己的產品職業生涯,那先向你表示祝賀!

這里,我結合自己一線工作的經驗教訓,給各位產品新人朋友,分享3個小建議。

1. 盡可能多地去實踐各種產品方法論。

產品新人還沒入行的時候,想必就已經學習了不少或經典、或前沿的產品方法論。

剛開始工作的時候,一般比較輕松。同時團隊對新人犯錯的容忍度也比較高。

所以我建議產品新人可以在工作中,試著去實踐一下這些理論。

當然,書上講的東西,很可能大部分都行不通。

這是因為:從“理論”到“實踐”的過程,有著各種難以想象的困難。

但是這個嘗試的過程,我認為是很有益的。

2. 不要去輕易否定團隊的各種“毛病”,先去執行,在執行中思考。

書上寫的、課程里講的,都是谷歌的團隊怎么樣怎么樣、騰訊的團隊怎么樣怎么樣。

但是,優秀的團隊往往非常稀少。我們大概率上會進入一個普通的團隊,甚至是混亂的團隊。

所以,當我們開始工作時,就會感到巨大的落差:產品新人可能會詫異于團隊的低效、混亂、毛病纏身,和書里講的完全不一樣。開篇的例子中,“PRD沒有經過有效的評審就交付開發”、“出現問題后團隊沒能重新進行有效溝通”——這些都反應了團隊內部協作體系的混亂。

但是,很多時候,這些“毛病”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如果不這樣,局面可能會更糟。很多“毛病”,其實是團隊在具體的條件限制下磨合出來的最優解。

所以,我建議產品新人不要急著去“否定”,而是先按要求去執行。在執行中,再試著去體察團隊情況,邊執行邊思考。最終,我們可能會得出不一樣的結論。

3. 要弄清楚自己在項目協作中處于什么位置,具體需要為項目做什么。

不同項目,產品經理需要做的事情并非完全一樣。處在團隊協作中的不同位置,需要采取的工作方法是很不一樣的。

比如說,項目的業務邏輯已經確定好了,只需要產品經理補充一下前端頁面交互;那么,產品經理就需要嚴格按照商定好的機制來做,有幾種交互就做幾種交互。如果這時候產品經理“自由發揮”,就很可能和后端對不上,從而把事情搞砸。

比如說,需要由產品經理來“主導”整個項目。那么,組織需求討論、推動項目開展、跟進解決突發問題,這些都需要產品經理來負責。如果這時候產品經理還在被動地等別人來“安排”工作,或者是產品經理交付完PRD就以為沒事了,那就非?!笆殹绷?。

理想情況下,誰負責什么,應該弄張表格清楚地寫在上面;然而實際工作中,往往不是這樣的:誰負責什么,界線很可能是模糊不清的。

比如說,本來項目和你沒關系。只是你哪天突然嘴欠,在工作群里提了個意見;結果,這個項目就和你有關系了,人家討論時都會@上你;這時候,你“實際上”已經需要為項目的某一部分內容負責了。

如果我們搞錯了自己需要負責的內容,那肯定是要犯錯誤的。

當然,如果不清楚自己具體需要做什么,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大膽地問出來。

三、總結

作為一個普通小廠的4年產品人。說來慚愧,我沒進過大廠,只能混跡在各種不知名的普通小廠。

也正因如此,我發現,前輩們分享的一些優秀產品經驗,離開了大廠理想的環境之后,其實非常難應用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

所以我想分享一些來自普通小廠的經驗教訓,給剛入行的朋友提供一個不一樣的視角。

 

作者:簡明產品論;簡明產品論(ID:JianMingPM)

本文由 @簡明產品論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現在很多人認為“產品經理”是有很高門檻的,需要掌握許多能力,不是誰想當就能當的。

    這種觀點認為:就是因為這些什么都不懂的產品新人大量涌入,在各個團隊中犯各種各樣低級的錯誤,才導致如今“產品經理”的名聲變得越來越差。
    上面說門檻高,下面說什么都不懂也能進產品,你怪不得是標題黨,你也不是啥好pm,邏輯不對口

    來自北京 回復
  2. 我是開發轉產品,找了兩月工作了,還是找不到,奔潰邊緣

    回復
    1. 加油兄弟,我找了半年 ??

      來自廣東 回復
    2. 我也找了一個多月了,還是個沒工作經驗的畢業生

      來自廣東 回復
    3. 我也找了一個多月還沒找到

      回復
    4. 一樣的,我也是

      來自四川 回復
  3. 我很喜歡作者的觀點,我曾經也想象過產品經理應該是這樣、那樣的;但是真正在工作中,我也就是個給老板寫文檔的 ?
    我是深圳一家小公司的產品經理,而且職稱還是高級產品經理,不過目前來說公司對我的要求就是根據老板給的方向,我來畫原型圖和寫文檔,小廠的產品經理又能怎樣呢?貌似也不過平平淡淡、普普通通罷了

    來自廣東 回復
    1. 在小公司老板不肯放權,還是走吧,這樣做產品沒意思的,我也是再小廠做,但是但是我的老板從來不會一言堂,只要我對產品有好的想法和建議都會支持我去實施,相當于做的事產品總監的活,這樣做產品才有意思

      來自浙江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