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一名產品經理,請學會【深度思考】這個基本功!

2 評論 18571 瀏覽 161 收藏 14 分鐘

輕松給自己一個答案,是最大的懶惰;深入思考的習慣一旦養成,裨益一生。

最近周圍的朋友、長輩對晚輩的教育以及朋友圈里的討論都在圍繞著一個“獨立思考”的觀點進行的討論或者是表達意見。但最后的結論都是獨立思考在這個年代越來越重要。

但是為什么要進行獨立思考很多人卻沒有深思,因為在這個媒介泛濫,信息過剩的年代,對于獲取信息的成本越來越低,但是對于過濾優質信息內容的成本和代價卻越來越高,而隨著社交紅利的到來,通過圈層來過濾信息是很多“聰明人”想到的最佳捷徑。

我是比較喜歡用基礎方法論和思維框架來思考事情的,但是我卻不喜歡用太理論的事情跟大家分享一些我的觀點,因此通過幾個身邊的例子我們來看看獨立思考的重要性。

舉個栗子

1. 7月19日的濮陽市肯德基事件吵的沸沸揚揚,多數人都打著“愛國”的旗號,以為圍堵肯德基、“抵制美貨”是無比正當、不容置疑的愛國行為。而這樣的行為和內容一時間在朋友圈引來了大量轉發,除了少數人的理性分析之外,大多數看到的是“支持”、“轉發”、“不吃肯德基”等字樣和觀點。同時很多人把抵制具有某些國家背景的外資、合資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影響、干擾這些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直接等同于“愛國”,把組織、參與“抵制X貨”、圍堵外資合資企業的人員,直接等同于“愛國者”。

我們思考下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行為?

2.蘋果“擊沉中國”事件,事件的內容我就不過多闡述了,大致是用蘋果輸入法輸入“擊沉”2字后就會出現“中國”等字樣,結果一時間所有的媒介都出現了抵制蘋果手機,摔砸蘋果手機的言論和行為,更有人在社交媒體生發聲:“我不管!反正我沒有蘋果手機,別人說了,我就信,我信了,我就傳!”的觀點。而這里有一些基本常識的人都應該知道輸入法室友自學習功能的,只要在聯網的狀態下,海量輸入該詞組,云端就會自動學習,會自動認為該地區該用戶使用詞組的頻次。就跟前段時間機器與人下圍棋,最后獲勝的基本道理是一樣的??墒侨匀坏种铺O果手機的觀點不斷。

3.在一次私董會上的一個晚宴上,一位老大哥在茶余飯后聊到最近的投資情況,然后介紹了一個渠道,其余成員分分詢問并了解收益效果,在得到自己比較滿意的答復后,都表示要進行投資還請這位大哥幫忙,最后只有幾位成員拒絕了投資。7天的私董會結束后,所有參與投資理財的全部虧損,而事后復盤的統一觀點是,這是一個高凈值人群的聚會,大家判斷都不會錯,其他人都投了,我也頭損失的幾率就會很小。而個別幾個沒有投資的成員的觀點是:有的了解行業信息,有的通過手機查了一下這家機構的基本面,最后進行了評估,選擇了放棄。

這是我身邊發生的三個例子,作為一名公司的管理層,在管理公司和運營事業部的時候,我經常會告訴自己:準確的認識問題,是問題解決的前提,而我們大多數失敗的原因多半是因為嘗試用正確的方法解決錯誤的問題。因此在日常工作的運營、管理中我會時刻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

如何進行深度思考?

我記得張志東在前段時間分享了一個叫“微信尋找失蹤兒童”的活動,當時很多人再轉,但是實際點進去之后會發現有大量的不合理方案以及營銷傳播層面的漏洞。他通過微信詢問了一些技術和同事都表達不清楚怎么回事,最后了解到是因為市場部門的同事貪功,并且這是一次公益性宣傳,在品牌建設上有很大的益處就同意了合作方案。但是方案的其中一個環節是需要參與活動的家長優先登記孩子的資料,才可以進行公益宣傳,這個行為具有嚴重的風險,并不可行。但是仍有大量的同事去轉載、分享。

事后張志東對整個團隊進行了批評和整改并要求團隊每個人應該去獨立思考,去親手體驗,要有批判精神,不能人云亦云。

實際上這樣的場景在工作中幾乎時刻存在,在管理層面有一個觀點叫做“結果導向”。而要做到結果導向的前提是學會如何進行事情的思考和分析。

我們可以從兩部分來考慮這個事情:1.把握現狀;2.原因調查。

一、把握現狀:

從識別問題→澄清問題→分解問題→查找原因要點→把握問題的傾向。這幾個步驟來解決工作中的一個工作任務:公司品牌的粉絲數量太少,需要在年底之前完成XXX粉絲數量的增加。這是在大多數互聯網公司都會遇到的場景試著分析一下:

  • 識別問題:領導是要求分析量增加?還是粉絲量增加后帶來的后續咨詢量?還是通過粉絲的數量進一步轉化到可變現的量化產品?
  • 澄清問題:為得到更清楚的理解,我們需要問:實際發生了什么導致領導會有這個要求?按道理應該發生什么事情?
  • 分解問題:通過我們提出的假設對應每一套問題的解決方案來將問題分解為小的、獨立的元素。例如:粉絲太少?最直接的解決方案就是做拉粉增粉的活動(包括地推)。所以,解決方案一:拉粉活動。這個方面的攻略網上一抓一大把,可操作性也強。但這本質性夠嗎?重新識別并進行查找原因要點。
  • 查找原因要點:焦點集中在查找問題原因的實際要點上。你需要追溯來了解第一手的原因要點。通過地推增加粉絲的方案并不能在本質上解決領導的問題,因此提出假設可能是:內容型產品根本沒有持續性滿足某種用戶需求的內容。那接下來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提出:進行內容體系設計。同時識別問題是否是要點原因。
  • 把握問題的傾向:通過一遍一遍的識別、澄清、分解、找尋原因要點最后得到問題的傾向是公司目前將新媒體當成了一種營銷方式,而不是一種產品。好那么我們可以來解決這個問題:新媒體內容應該是公司的一種免費產品,也應該像做產品一樣,去設計用戶需求等。所以,針對這個問題的傾向度我們得出解決方案:像做產品一樣,做新媒體。

因此當我們遇到問題時通過對現狀的把握,我們可以一步一步的歸納出一個問題產生的真實原因。之后通過原因的調查找到最根本的解決方案,在通過頂層設計打通到執行層面,最后以結果為導向設計KPI考核。

二、原因調查:

在管理層上經常會遇到跨部門、跨事業部溝通,而我經常會通過這個思路來找到問題產生的真實原因:

I.識別并確認異?,F象的直接原因→II.使用“5個為什么”調查方法來建立一個通向根本原因的原因/效果關系鏈→III.采取明確的措施來處理問題。

1.識別并確認異?,F象的直接原因:

如果原因是可見的,驗證它。如果原因是不可見的,考慮潛在原因并核實最可能的原因。依據事實確認直接原因。問:

  • 這個問題為什么發生?
  • 我能看見問題的直接原因嗎?
  • 如果不能,我懷疑什么是潛在原因呢?
  • 我怎么核實最可能的潛在原因呢?
  • 我怎么確認直接原因?

2.使用“5個為什么”調查方法來建立一個通向根本原因的原因/效果關系鏈:

問:處理直接原因會防止再發生嗎?

  • 如果不能,我能發現下一級原因嗎?
  • 如果不能,我懷疑什么是下一級原因呢?
  • 我怎么才能核實和確認下一級有原因呢?
  • 處理這一級原因會防止再發生嗎?

如果不能,繼續問“為什么”直到找到根本原因。在必須處理以防止再發生的原因處停止,問:

  • 我已經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了嗎?
  • 我能通過處理這個原因來防止再發生嗎?
  • 這個原因能通過以事實為依據的原因/效果關系鏈與問題聯系起來嗎?
  • 這個鏈通過了“因此”檢驗了嗎?
  • 如果我再問“為什么”會進入另一個問題嗎?

起碼我會確認我已經使用“5個為什么”調查方法來回答這些問題。

  • 為什么我們有了這個問題?
  • 為什么問題會到達顧客處?
  • 為什么我們的系統允許問題發生?

3.采取明確的措施來處理問題:

使用臨時措施來去除異?,F象直到根本原因能夠被處理掉。問:

  • 臨時措施會遏止問題直到永久解決措施能被實施嗎?

實施糾正措施來處理根本原因以防止再發生。問:

  • 糾正措施會防止問題發生嗎?

跟蹤并核實結果。問:

  • 解決方案有效嗎?
  • 我如何確認?

為什么分析法檢查清單:

為確認你已經按照問題解決模型操作,當你完成問題解決過程時,使用這個檢查清單。

而在整個尋求事實本質的過程中最應該防范發生的是不要妥協在一個自己最滿意的原因,實際上,在大多數人按照行業的普遍標準,輕松給出一個讓自己滿意的答案時,總有一些人覺得這個答案不夠好,真正的原因并不是這個。但是這個卻是最領人滿意的原因。

怎樣做可以養成一個深度思考的習慣?

關于如何養成一個深度思考的習慣的理論層面不過多闡述,我主要分享為什么獨立思考在這個時代很重要,想具體學習的可以閱讀《習慣的力量》這本書中,詳細地闡述了習慣養成的過程。

其中一個核心觀點是:由cue(提示)→ routine(慣常行為)→reward(獎賞回報)這三者形成的habit loop(習慣回路),成為了我們的習慣。

而針對養成深度思考的習慣最大的阻力是在習慣回路的3個環節上出現了問題,比如提示不清晰不明顯,慣常行為本身難度高,獎賞又不明顯,這種習慣要想形成就會非常困難,形成的過程中就很容易形成放棄。

所以解決形成習慣的4個方向:

  1. 讓提示更加明顯、頻繁、有力
  2. 降低慣常行為的執行難度
  3. 讓獎賞清晰可感知、有渴望
  4. 讓其他回路帶動這個回路形成

我提供4個關鍵點來供大家學習的訓練的時候降低難度:

  • 讓提示更加明顯、頻繁、有力;
  • 降低慣常行為的執行難度;
  • 讓獎賞清晰可感知、有渴望;
  • 讓其他回路帶動習慣回路形成。

 

作者:木良(微信號:callme4004008 添加備注來源。)非著名電商操盤手,中聯達集團COO,自媒體人里的小學生,歡迎交流指導。

本文由 @木良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組合了太多別人的內容,所以文字內部各部分的水平相差太大

    回復
  2. 問問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