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可學習產品
產品研發的早期是團隊知識的貧乏期,你提供給用戶價值的目的,是為了吸引他使用你的產品,進而通過他的使用讓你獲得學習。在這個階段,給用戶提供價值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產品科學家
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是科學實驗,它是指人們根據一定的科學研究目的,利用科學儀器設備,在人為控制或模擬的特定條件下,排除各種干擾,對研究對象就行觀察的方法??茖W實驗被用來證實或者推翻某個假設。
而實際上,對產品進行科學試錯的行動,也是一種實驗。驗證創業過程中的各種假設。
既然是實驗,就需要實驗工具。
在精益創業中,這個實驗工具是最小可行性產品(Minimun Variable Product:MVP)。對于『可行』的定義,Eric Ries認為是剛剛好滿足用戶需求,用戶樂意付費購買的產品。
MVP是用來驗證這樣一個假設:你在做的產品的確被用戶迫切需要。是一個商業領域的假設。
最小可學習產品
然而在之前的文章《聊聊創業團隊的學習觀》里已經提到,創業團隊會面臨到的未知,不只來自商業領域。對于非商業域的未知疑問,實驗工具又是什么?
拿紙原型(Paper Prototype)舉個例子。
紙原型是MVP嗎?取決于它的用途。如果你的紙原型是為了向用戶說明你如何解決他們的問題,那么它是MVP。如果你的紙原型是為了用它去跟用戶交互,得到設計、交互、功能細節上的反饋,那它就不是。但這樣的紙原型對團隊來說, 仍然是有價值的——學習價值。
我們的紙原型
上圖是我們團隊在開發過程中用的紙原型。我們就是用這幾張紙原型和真實用戶進行了『可用性測試』。而正是從這個測試當中,我們發現了用戶在和我們的「產品」交互操作上的行為和我們預期有相當的出入,從而讓設計師把這個產品的界面交互設計從1.0版本迭代更新到了1.1版本。整個學習過程話費了PO和設計師1天時間而已,且不涉及任何開發工作。
我們學習到的東西
這個不具商業價值的「產品」幫助我們了解到了用戶在整個流程當中如何思考,我們應該提供什么樣的交互來最佳匹配用戶腦中的活動??梢哉f這個紙原型就是我們實驗的工具,推翻了我們最初的交互設計,讓我們及時做了方案的調整。而且它的成本足夠小,給我們提供反饋的速度足夠快,我叫它最小可學習產品(Minimum Learnable Product:MLP)。原型也許不算是MVP,但是它是MLP。
實驗是手段,產品是工具,學習是目的。你的產品只是工具,和問卷一樣,幫助你了解你的用戶,驗證假設,獲得學習。
如果你的產品幫助你用最小的成本,學習到你并不擁有卻需要的知識,那么它就是你的最小可學習產品。
如何行動
如我們之前談到的,你的行動是從你的假設開始的,這剛好和“開發(產品)— 度量(反饋)— 學習(洞見)”的順序相反。
先確定你想要學習什么,它是你當前最想知道的東西。在不同的階段,它可能不同。假設一個你認為最可能的答案,然后開發最小可學習產品去跟你的用戶交通,嘗試去證偽你的假設。
容易被忽略的一點是,你需要提前確定如何通過定性和定量的指標去評估獲取到的反饋。你還要確定基準線,它不但決定你的假設的真假,還能幫助你量化假設和事實之間的差距,這都是可以幫助你決定下一個行動步驟的信息。
行動的另一個要點是,封閉那些你不關心的因子。
科學實驗把實驗變量分為3種:自變量(Independent Variable),因變量(Dependent Variable),控制變量(Control Variable)。實驗的方法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在封閉控制變量的情況下,有目的地操縱自變量,觀察因變量的變化。
只有當控制變量被穩定在某個固定的值上的時候,你才能觀察到真實的因變量隨自變量變化的情形。這也叫做純化條件。
我們在做產品探索的時候,也需要封閉干擾因素。市場和用戶是處在錯綜復雜的普遍聯系當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內部、外部影響因素,所以任何一個具體的對象,都是多樣性的統一。這種情況帶來了認識上的困難,因為對象的某些特性或者是被掩蓋了起來,或者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以致對象的某些特性,或者是人們不容易認識清楚,或者是通常情況下根本就不能察覺到。
比如當你更新了產品設計后,你想知道用戶對于這款新產品的購買意愿,那么營銷工作就是你的干擾因素。更多的購買是來自新的設計,還是營銷部門的努力呢?只有當前后兩個產品在同樣營銷投入的情況下,你才能確定新的設計是否被你的用戶所喜歡。
最后一個問題,怎么判斷你是否成功了?
探索階段的成功不來自于商業表現,而來自于你獲得的知識的含金量。一個市場反應不佳的產品如果給你帶來足夠的縱向知識,產生清晰的行動啟示,那么它遠勝于一個你不知道為什么受到用戶歡迎的產品。
避免以商業的成功來定義探索實驗的成功與否,也要避免個人主義,及時用戶的預期違背了你的設想,或者你的精心設計被用戶所不解,這也是團隊和產品的成功。
上面的我們團隊的例子,通過驗證,我們得到的結論是我們漏掉了一個基本的功能。我們原以為這是一種操作上的簡化,會縮短用戶完成任務的路徑,但用戶告訴我們他們覺得這樣的簡化讓他們困惑。是的,功能上的簡化帶來了認知上的不確定。結論是,幾個用戶一致不喜歡這樣的『創新』,他們不接受產品目前的樣子。而對于團隊來說,需要做數據結構上的調整才能解決這個問題。但這是一個成功的產品迭代,因為我們學習到了一個大的風險,并且知道如何去解決它。我們只花了很小的代價。
MVP和MLP
MVP關注于用戶的價值,MLP關注團隊的學習。
團隊是不是可以只管自己學習,不顧用戶價值?當然不行。學習是為了更好地通過你的產品傳遞用戶價值,不過在不同時期,PO應該掌握這兩者之間的平衡。產品研發的早期是團隊知識的貧乏期,你提供給用戶價值的目的,是為了吸引他使用你的產品,進而通過他的使用讓你獲得學習。在這個階段,給用戶提供價值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你的MLP給用戶提供的價值只是你的工作的副產品。在某些情況下,不提供相應的用戶價值,也能獲得你學習所需要的反饋,這更好,這意味著你需要考慮的和需要做的都更少。
而到了后期,你已經積累了足夠多的縱向知識,那么團隊的主要工作就不再是探索,而是對用戶的價值創造了。
作者:蘇少爺
來源:簡書
原文鏈接:http://www.jianshu.com/p/c02996ecafb6
本文由 @蘇少爺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不好意思,發現個錯別字“然后開發最小可學習產品去跟你的用戶交通”,是溝通吧
皮毛
有深度,用最小成本進行用戶的可操作性調研,值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