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臺產品經理實戰(13):為什么你需要懂一點中臺思維

0 評論 13563 瀏覽 28 收藏 16 分鐘

編輯導語:審視一下市面上的產品經理,可以發現很多人每天的工作都還是處在:梳理需求—繪制原型—開發跟蹤,這樣的工作循環之中,那么我們要怎樣才能擺脫這樣的循環呢?什么才是時下“值錢”的產品經理技能呢?本文作者圍繞這個話題,來跟您好好聊一聊。

一、低緯度重復循環

中國互聯網從正式問世到今天已經經過了將近20余年的發展,隨著互聯網的興起一個新興崗位——產品經理,也由一個小眾職業變得越來越被市場所認可。

而這些年的歷史上也誕生出了一批優秀的產品經理,如張小龍,雷軍,周鴻祎等。

但時至今日,我們再去審視一下市面上的產品經理,可以發現很多新入行的產品每天的工作都還是處在這樣的循環中:梳理需求—繪制原型—開發跟蹤。而這樣的工作循環,其實業內也稱之為需求承做者循環,就是位于產品設計流水線上最末端的工種,也就是執行崗。

毫不客氣的說,當下這些絕大多數的產品經理的工作已經不知從何時起變為了一項“勞動密集型產業”。

那么我們要怎么擺脫這樣的循環?又或者說什么才是時下“值錢”的產品經理技能呢?

這里我想講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

曾經某公司的一臺精密儀器發生了故障,而老板在叫來了公司的全部技術人員幾經努力都找不到故障出在哪里,更別提修好了。

為此該公司還專門請了各方面的專家檢查了好幾個月,仍然是束手無策。而公司卻因為產線的停工要付出每月幾十萬美元的代價,公司高層為此急得團團轉。

最后來了位行業內著名的技術專家,他在出故障的設備這里聽聽,那里看看,這里摸摸,那里敲敲,然后用粉筆在該機器的某個側面畫了一條線,

讓從那里拆開說故障就在這里,大家剝開層層電線后來檢查,發現問題果然在這里,于是困擾整個公司的問題很快就修好了。

當老板問該付給他多少酬金,這位技術專家說10000美元。

在場的人頓時都傻了:“不會吧?畫一條線竟然要這么多的錢?”

“沒錯,畫那一條線只值1美元,而知道在哪里畫線,則值9999美元?!蹦切┳h論者都閉上了嘴。

老板驚訝于這位專家出眾的才華和能力,當場為他開了一張10000美元的支票。

大家可以看到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沒有。

看似輕而易舉即解決最復雜的問題于舉手之間,即可省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巨大損失,而運用的卻是長期勤奮用心所凝結出的全局洞察力與智慧,這其實就是頂級高手與一般從業者的區別。

也就是說當一個人能知道一個事物的完整體系后,那些對于普通人很容易被忽略的某個細節,對于那些專注于該事物領域有完整方法論的人來說,再細小的異常他們都能很敏銳的察覺到,因為在他們的眼里這個細小的異常讓整個系統的“感覺”都變的非常不舒服。

那么這樣的產品經理我將他們稱之為——“企業畫線者”。

這類產品經理他們能一舉找到企業的核心問題,并解決它將之變為一個標準可復用設計,從而讓后來者都可以參考。

這樣的產品經理才是時下最受企業需要的產品經理,那么要如何成為這樣的產品經理呢?

二、互聯網下半場

想要成為企業畫線者,首先我們必須對當下互聯網產業所處的新時代特征有清楚的認知,去看看整個市場發展遇到了什么問題,市場中每個最小單元——企業又有哪些訴求?

如果我們查閱自18年以來的互聯網融資情況(某機構統計數據):

我們不難發現這樣的一個特征:企業服務開始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并獲得了大規模的投資。

究其原因我們其實也很容易理解,就是C端市場在過去這些年的發展后已經變得充分競爭了,市場中很難再出現現象級應用了。

大家回想下,現在自己手機上那些常用的:支付寶、大眾點評、美團、餓了么、微信等都是早些年誕生的產品。而近一兩年除了抖音外,市場上幾乎沒有什么現象級的應用了。

正是這樣的現狀,其背后也就代表著普通消費級市場的紅利開始逐步走到了盡頭,那么此時的互聯網各大企業也就將目標回歸到了原來不是很重視的企業服務市場上。

也是如此,所以資本市場才會有如此的表現。

所以,縱觀當下互聯網市場,我們可以發現兩個新的市場需求特征:

1. 企業服務成為新風口

也就是說,大家在賽道上重新選擇了為各大企業提供信息化服務。

當然這些企業不僅僅是互聯網企業,而且包含眾多的傳統制造業企業,我們要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帶來的效率提升為這些企業進行原有的生產流程重塑。

面對這樣的一個風口,其實也對我們互聯網產品人有了新的技能要求,這也就是前文所提到的如何讓自己在時下變得更值錢的問題答案之一。

既然要為企業服務,那么我們必須要拋棄一些原來為c端產品注重用戶體驗為王的設計思維,而轉變成以優化企業效率為核心的設計思維上,也就是幫助企業去定制化一個標準的作業流程。

用專業術語來說,就是企業業務建模。我們通過梳理各個節點輸入輸出信息,完成企業內部信息化更高效率的流動。

這是梳理的某倉庫標準作業流程:

2. 降本提效為王的時代

如果說上一步的核心是將企業的業務流程定義并給予一套信息化解決方案,方便其對內部資源的使用的調度以及信息流轉的效率提升。

那么這一步就是要在上一步的基礎上去創新式的尋找有沒有什么解決方案能夠優化企業原有的業務流程與運作方式,從而達到提升企業內部運營效率的根本目的。

舉一個例子:在企業未進行信息化之前,企業服務系統之前很多流程都是由人工去進行的,很多信息的傳遞也是由紙質材料或者在多個系統之間使用人肉接口進行傳遞。

那么有了一套完整的業務建模后的系統,我們就不應該再讓企業使用原來的工作方式或者叫運營模式來使用新系統,而是配套企業的新系統去設計一套新的人工工作方式,但是很多企業卻忽略了這一環節的工作。

這也就是現代SAAS服務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產品經理只懂得互聯網的那一套:設計完產品由用戶去琢磨使用方法,并不實際掌握企業內部的業務背景知識。

從而導致企業雖然說換了新系統,但是還是換湯不換藥。

企業員工的使用方法以及對待系統的方法還是以原來方式為主,這就導致了SaaS系統在企業內部根本無法發揮真正的作用。

這也是在中國很多SaaS系統的廠商做不好的原因,因為他們在設計SaaS系統的時候,相當于只提供了軟件,并沒有對企業內部的新工作流程進行優化設計。從而導致千里馬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現。

舉一個我曾經接觸過的例子:我曾經去某公司做系統的設計方案顧問,發現這家公司現有的SaaS系統其實完全能夠支持這家公司的業務運轉。

但是這家公司員工卻對這套系統依舊怨聲載道,導致老板也認為這套系統是非常不合格的系統,需要聘請外部專家團隊來重新建設公司的系統。

那究竟是什么出現了什么問題導致這樣的現象?

其實說起來原因很簡單,就拿這套SaaS系統里頭的一個財務模塊來說,這家公司的銷售人員自身其實對于財務知識的認知是很淺的。

因此對于他們來說,他們的銷售業績考核是非常簡單的,就是銷售額是多少、提成是多少,這兩個問題就輕松解決了。

而在新系統上線后,在財務模塊這個維度,系統的設計可以說是非常符合財務領域的相關規范。

他對銷售業績運用了大量的財務統計維度,如: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成本費用凈利率、銷售凈利率等。但是這讓很多的銷售根本無法讀懂自己的業績在簽單后到底發生了什么,導致怨聲載道。

當然公司中也不是所有人都反對這套系統,這個公司的財務部門就非常喜歡以及支持這套系統,但是龐大的業務部門完全不買賬。

所以這套系統最大的失敗就是在于:只提供了一套系統而沒有根據該公司的實際業務情況以及運營模式去告訴他,如果使用這套系統中的這些財務指標,反而會更利于銷售們的銷售業績統計,以及幫助整個團隊去計算整體業績增長(最關鍵的是銷售產品的損耗統計)的情況。

所以現在的市場中什么樣的公司才是一家優秀的SaaS服務公司?

不能僅僅的只去出售軟件系統,而是更應該為這家公司量身設計在這套系統上線后的一個新的業務運作流程。這才是SaaS系統續費率的決定性因素,否則只能是銷售忽悠簽單后在下一個付費周期續費率一落千丈。

也就是說現在的SAAS公司不能只去做軟件,而更重要的是要有產品專家牽頭為客戶公司提供一整套運營解決方案。

是有點像咨詢公司的感覺是吧?但是只有這樣才能在市場中占據屬于自己一片的天地。

因此,在企業內部必須有產品經理組隊,去牽頭創建起一個完整的客戶成功支持團隊。

三、企業畫線者——高階(中臺)產品經理

在搞清楚了這個時代的市場需求背景后,我們就能輕松的得出每位產品經理或者項目的管理者在當前階段應該為企業帶來的價值:

  • 當下產品經理的最大價值:為企業節省現金流
  • 產品經理的終極應是擁有:企業級產品架構能力

現在可以回答文章開頭提出的問題了,什么樣的產品經理是這個時代最值錢的產品?

首先產品經理要進可攻退可守:特別是現在能守住現金流,此外在原基礎上能進行企業級架構搭建,這里不僅僅是系統更多的是對業務運作流程的二次定義。

也就是清楚的認知到企業業務發展到哪一步,又需要哪些系統支持,部門間如何高效率的進行業務工作的流轉,總結下來就是下面這張圖:

我們還可以拿最近大火的中臺產品經理這一崗位來說,這個崗位本質的核心就是上面所提到的兩個重要的原則:

  • 熟悉整個企業內部業務架構
  • 是為企業提升效率

當然,中臺也就是為企業達成這兩個目標的一種產物之一。

所以,想要進階成為更高階的產品經理,我們必須在這兩個層面上去進行提升,才能讓自己在未來變得更加值錢。

因此希望每個人都需要掌握一點中臺思維,鍛煉自己在設計產品時能對整個企業維度的有所理解。

對中臺及高階產品技能業務建模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我的新書《中臺產品經理寶典》,相信會給你帶來不少啟發!

#相關閱讀#

中臺實戰(0):最近處處惹人愛的中臺到底是什么

中臺實戰(1):看懂企業業務演進路線

中臺實戰(2):中臺的建設核心原則

中臺實戰(3):數據中心中臺化案例

中臺實戰(4):業務的抽象建模

中臺實戰(5):數據指標體系創建思維

中臺實戰(6):業務邊界的劃定

中臺實戰(7):繞不開的企業架構

中臺實戰(9):從零開始中臺商品中心搭建(上)

中臺實戰(11):中臺產品經理能力模型

中臺實戰(12):中臺建設的三大誤區

#專欄作家#

三爺,微信公眾號:三爺茶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吨信_產品經理寶典》一書作者,曾任萬達高級產品、MBA特約講師、獨立創業者,現某支付公司產品線負責人,擁有多款集團項目從零到一經驗并帶領實現商業化布局。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