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種基礎產品思維:本質、相對、抽象、系統、演化
我們在工作中常常會運用一些自己習慣的思維去思考問題,但回想一下很多都是雜亂無章的。所以我們需要給自身制定一個思維框架,使其結構化,在思考問題時,能夠快速有條不紊的設計出方案,提高效率和質量。
比起產品方法論,更重要的是產品思維方式,我們怎么去思考問題。
當我們在工作中拿到需求或遇到問題時,避免直接就開始埋頭畫原型。首先是要思考問題的本質,使用多維的產品思維交叉驗證,能使我們設計方案的質量和效率都能大幅提升。
產品思維包含5種基礎思維:本質思維、相對思維、抽象思維、系統思維、演化思維。
在產品設計過程中,我們要學會運用以上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形成自己的一套結構化的思維框架,接下來就分別介紹5種基礎的產品思維。
1. 本質思維
本質思維即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是事物唯一的源頭,是抽象的,但比因果關系更高級。簡單說:要看透事物的本質,把事物分解成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元問題),從源頭解決問題。
產品設計最重要的思維能力就是洞察問題本質的能力。所有的產品設計,都是在構建體系,只有了解體系本質是什么,才能以最高效的方式完成逆向構建。
eg:巴普洛夫的狗和“標準情境框架” 他每次給狗送食物前打開紅燈并響起鈴聲。經過一段時間后,不管食槽里有沒有食物,只要紅燈一亮或者鈴聲一響,狗就會開始分泌唾液——條件反射。
而在心理學上,叫做”路徑依賴“。我們在產品設計中,也常常會陷入路徑依賴的陷阱里面,逐漸固化自己的思維。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是洞察事物的本質,只有拋 開過去經驗的參考,回歸到問題的本質進行思考,才能獲得不同的視角
怎么思考問題的本質呢? 可以使用連環追問法。
(1)對問題不斷追問:能發現表面問題背后的真實問題是什么
- Q1:他們當時為什么那樣設計?
- Q2:這種設計在當時基于什么前提條件下?
- Q3:所有的前提條件直至現在發生了什么改變么?
- Q4:隨著時間和環境的變化,有引入新的問題么?
eg:馬斯克用第一性原理(本質思維),將特斯拉汽車電池組的高成本 (600美元/千瓦)縮減到了80美元/千瓦 。
Q1:特斯拉電動汽車的成本為什么不能降低呢?
A1:因為各個組成部分的成本不能降低
Q2:電池的構成材料都是些什么呢?
A2:電池是由碳、鋁等聚合物和金屬罐組成的
Q3:這些材料的市場價格如何?
A3:是電池組的十分之一左右
Q4:為什么不想辦法自己改進組裝電池組,降低成本呢?
A4:可以試試
(2)對人不斷追問:能清楚用戶需求的真實動機是什么,前提是需要讓自己理解對方的立場,鼓勵他講出他的真實想法——“助產式提問法”
這種方法并不能確認用戶最本質的需求,比如馬車時代的用戶不可能提出 想要汽車,只會說想要更快的馬——動機就是更快的達到目的地。但這種辦法能幫助你更清晰的看到用戶提出需求的背后動機 。
在了解用戶需求時,運用第一性原理,站在用戶立場上進行追問,能獲得比較深入的洞察,更全面的了解用戶需求警惕的關鍵點:不是所有“已有的設計模式”都能被優化、創新,比如所有設計都從頭來一遍,卻不考慮成本問題,就容易進入誤區。
大多數情況下,已成熟且被市場充分驗證合理性的模式,遠比莫名其妙的新點子要靠譜。要在考慮成本的情況下,避免為了創新而創新,不要重復造輪子 。
什么時候該回歸原點重新做,什么時候可以直接使用現成的輪子呢?
時刻保持本質思維(第一性原理),充分理解舊經驗和其關鍵環節,思考舊經驗的前提條件是否改變,是否存在新的優化空間,來判斷是否存在全新的解決方案?
條件反射、路徑依賴從另一個角度上來說也有好處,市場上大多數的商業廣告都是完全依賴巴普洛夫理論在起作用。如果你的產品能在用戶心理建設起“條件反射”、“路徑依賴”的聯想機制,在品牌建 設上就基本成功了
eg:人們一看到可口可樂,就想到希望、輕松、爽快的感覺;吃火鍋很辣的時候,就想到王老吉、加多寶,這些產品已經成功將自己和“上火”建立起了聯想 。
大數據時代,第一性原理還有用嗎?
有用,因為大數據分析一般用于基于現有方案進行優化,而想要創新的話,則依靠對人性本質需求的洞察,比如用戶想要更快的馬,僅通過大數據分析,是沒辦法得出汽車方案的
2.?相對思維
相對思維即陽光與陰影的關系。
“相對思維”為了突出一個東西很明亮,不一定要不斷加強他的亮度;相反可以通過把 他周圍的事物變得很暗,也能達到同樣的目的。
相對思維最重要的角度是:關系和時間。
首先從關系的角度看2個問題:同一類產品的功能設計,為什么總是大同小異?同一類產品的價格為什么總是趨于相同?
就好比兩只老虎在追逐同一只獵物時,他倆的追蹤路徑必然相似一致,目標客戶群完全相同的競爭者終究會陷入同質化的競爭,功能和價格的趨同只是表面的現象而已。
從時間的角度看2個問題:為什么游戲設計,總是開始的階段玩法比較少,后來的逐漸豐富化?為什么產品版本需求迭代,而初始版本的功能往往很單一 。
因為產品迭代只是設計者追蹤用戶需求,隨時間變化而變化的表現形式而已 。
eg:手機QQ分析了微信的兩大核心優勢:產品滲透力強,用戶體量巨大,橫跨多個年齡層;產品策略聚焦于移動端,目標定位是做用戶身體和大腦的延伸 。
可以通過微信的優勢看到了其陰影面:
- 用戶體量巨大決定了微信在設計時必須主要考慮通用性和兼容性,不能向某 一特定群體過度傾斜 ;
- 聚焦移動意味著PC端相對弱勢,不能為某些與PC場景聯動的需求提供深度服務 。
所以手機QQ制定了差異化的產品策略,聚焦年輕群體,以個性化、趣味性為主 。
3. 抽象思維
抽象思維即舍棄產品中個別的、非本質的屬性,抽出相通的、共同的的本質屬性。
抽象的過程就是先分類、再提升視角到更高層面的過程。在產品設計中,把性質相近的元素合并到一類,隨著觀察視角的升高,產品的架構就會顯露出來。
就像我們坐飛機一樣,隨著飛機不斷升高,在我們的視野中,不同房子、不同田地的界限逐漸消失,慢慢融為一體。
SPU(標準化產品單元),比如同款式的耐克跑步鞋是一個SPU,同一款型號的手機是一個SPU;;
SKU(庫存量最小單位),是一款產品的最小庫存單位,,表示某個唯一的單品, 比如顏色、尺碼、內存不同的,都會定位為不同的SKU 。
商品是介于SPU和SKU之間的一個概念,和商家有關,因為有很多商家在賣同一款產品 。
SKU、商品、SPU示例圖
商品是SPU按不同賣家分類的結果;SKU是SPU進一步分類的結果,SKU是最基礎的元素。這是逐漸具象的過程。反過來,從SKU–商品–SPU就是層層聚合、逐漸抽象的過程 。
電商的基礎抽象層級圖
用抽象的視角看產品,關注事物構成最基本的元素是什么?
比如“歌單”,最基礎的是歌曲,將歌曲進行強內容導向的聚合,聚合自由度 更高的歌單切中用戶情感需求,取代舊的專輯聚合模式 。
了解本質比學會方法論更重要,因為了解本質可能幫助你創新。當我們在產品一個新功能時,要優先考慮新功能需要由哪些新元素組成。比如聽歌識曲功能包含3個能力元素:語音識別、曲庫檢索、音樂播放 。
產品抽象后=柜臺+貨倉,也就是前臺+后臺。前臺的目的是更好的服務用戶,后臺的目的是更高效的支撐前臺服務的 。
抽象能力就是尋找事物之間共通性。鍛煉抽象能力就是多用使用比喻,因為比喻的思路和抽象類似,都是在尋找事物之間相同的本質屬性。
4.?系統思維
系統思維中常見運用在反饋系統中。
反饋分為即時反饋和延時反饋,而“魏則西事件”就反應了產品設計中,不能只重視即時反饋,也要重視延時反饋帶給用戶的影響。
淘寶、京東等電子商務平臺也和百度一樣,會受到廣告競價排名的影響。但是它們有“用戶歷史評價體系”——延時反饋。有了用戶真實評價,某些萬惡廣告商就很難單單通過競價排名的方式欺騙用戶。
eg:每一年流行色的源頭是大眾用戶的行為數據,專家設計師們通過分析數據預測出新一年的流行色,然后大眾用戶又會追隨新一年的流行色。人們的行為數據影響了新一年的流行設計源頭,但流行趨勢又反過來作用于人們 的行為數據——可鏡中的變色龍類似 。
eg:滴滴需要更多的司機,才能讓乘客出行更便捷,吸引更多的乘客;而乘客只 有感受到足夠多的司機,才會更愿意使用滴滴。
常見反饋系統模型
反饋系統是所有產品中的最基礎的抽象模型。我們設計產品架構,本質上:就是在設計反饋系統。
注意別走進思維誤區 :
- 不要被異常路徑主導,要抓住滿足需求的重點 ;
- 不要治標不治本,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要刻意思考問題的本質是什么。
5.?演化思維
精益創業告訴我們的是,要以低成本快速試錯、快速迭代,用MVP去驗證假設。演化思維即是產品迭代優化的思維。——參考達爾文進化論,物競天擇。
具有生命力的產品,和市場環境息息相關,如果市場環境變了,能夠存活的條件也變了,產品也會隨之迭代更新,調整改變。
因為不能百分百確認存活條件是什么,所以得以最低成本、最大數量的試錯,排除掉錯誤路徑,產品更能朝著對的方向前進。
- 對初創型企業來說,運用精益創業思路,以最小成本積極試錯,快速迭代優 化,試錯的次數就是企業制造“生命”的次數 ;
- 對成熟型企業來說,需要思考的是整個公司產品體系的穩定性和重點產品架構。
警惕誤區:創業時,失敗一個產品就立馬換一個目標,找準另一個需求再做, 這不是試錯和調整。
試錯的目的是把同一目標下的錯誤路徑識別出來,逐漸靠近正確的目標 。極簡的產品架構才具有擴展性,符合演化(即產品迭代)的目標。
- 極簡是演化的基礎,極簡可以最大限度的承受演化迭代過程的變化;
- 極簡并不是指越簡單越好,但是當前沒有什么元素可以拿掉了。
eg:微信初期聚焦產品最核心的需求——好友關系鏈的擴展,滿足人們即時同步溝通的需求。后期就聚焦于滿足朋友間異步溝通的需求(朋友圈),與PC時代的論壇(社區) 差不多。
好的產品框架在每個階段的核心任務只有一個。在每個階段聚焦核心任務,完成后再收納起來。
寫在最后
我們在工作中常常會運用一些自己習慣的思維去思考問題,但回想一下很多都是雜亂無章的。所以我們需要給自身制定一個思維框架,使其結構化,在思考問題時,能夠快速有條不紊的設計出方案,提高效率和質量。
本文參考資料和圖片素材來源均是:《騰訊產品法》
本文由 @Zss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產品入門1元福利好課:產品萌新最重要的能力項是什么?】
? 騰訊文檔產品負責人@王崇生老師
? 1小時帶你從微信拆解產品萌新最應該掌握的核心能力項
? 原價99元,特惠1元!
立即點擊預約聽課>>>http://996.pm/MEPol
感覺作者需要正面回復一下《騰訊產品法》那位同學的疑問
幾乎照搬了《騰訊產品法》的章節內容?你是該書原作者嗎?
還以為遇到大神了,準備溝通請教一下的…
您好,覺得您分享的內容很精彩。請問文章是否可以申請轉載呢?
可以的
?? 感謝感謝
有本書叫《騰訊產品法》,請參見該書 第一章 第二節 《相對思維:日光與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