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該不該有行業屬性?
產品經理是否需要像傳統行業一樣,具有行業屬性?這些問題隨著產業互聯網的來臨被推到了風口浪尖。本文認為產品經理需要有行業屬性,行業認知才是產品經理的立命之本,管理與溝通模式是產品經理的工作的基本路徑。
產業互聯網的核心在于利用互聯的相關技術,對傳統行業進行賦能創新。所以在產業互聯網的時代,行業屬性顯得尤為突出,產品的核心也變為創造產業價值。
產業互聯網與消費互聯網從價值方面存在一些區別,在產品價值方面自然不盡相同,如下圖所示。
在產品互聯網中,更注重專業性與深度,這使要求產品經理更加具有行業屬性。
產品經理的行業屬性問題,其實涉及到產品經理核心價值問題。
什么技能才是產品經理的核心價值?什么樣的技能才能使產品經理增值?
現在互聯網產品經理的工作主要是挖掘需求、討論痛點、畫原型與開發和運營溝通。每天面對著設計師的吐槽,程序員的諷刺,運營的白眼,還有老板謾罵,還經常無力反擊。
產品經理空有一個經理的頭銜而并沒有實權,這種日子想必很多產品經理都經歷過。最重要的是,很多人會說:產品經理其實什么都不會!
并且很多互聯網公司都是創業公司,公司并不一定能保證在短時間內進行擴張或盈利,無論是初級產品經理或者高級產品經理都可能有一段時間負責具體工作,即使跳槽可能還是創業公司。
如此這般,產品經理慢慢到了中年,發現自己精力大不如從前,新人比自己更拼,薪水要的還很低。
中年產品經理慢慢被邊緣化,要么被迫轉行,要么直接被辭退自謀出路。
那么到底是什么能夠支撐產品經理的未來發展?產品經理究竟應該有什么樣的技能才能提高自己的價值,不被別人取代?
這些都是我們作為產品經理應該思考的問題。
在產品經理的生涯中,純粹的產品技能并非是最有價值的,這些內容一個產品新人能夠通過1-3年的學習了解完全掌握,包括產品需求文檔如何書寫,產品運營的方式以及產品開發流程等。
最有價值的是產品經理對所在行業的思考。產品經理對行業深刻認知,體現在能夠準確構造可行的商業模式,同時對行業的理解,也是實施這些產品技能的土壤。
無論是哪一類產品經理,都離不開對行業的認知,沒有行業的背景作為支撐,產品也將無法立足于市場。
與此同時,產品經理級別越高,精通項目管理是非常必要的,這樣才能同時管理更加復雜的產品體系。
所以面對產業互聯網的未來,產品經理需要有行業屬性,行業認知才是產品經理的立命之本,管理與溝通模式才是產品經理的工作的基本路徑。
一、產品經理應該是行業專家
隨著互聯網的深入人心,當前的互聯網產品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ヂ摼W產品已經深入到各個行業。隨著社會的發展,互聯網更多的是一個思維的模式,每個行業都或多或少的會和互聯網結合在一起,那個時候誰來提需求?
當然是對行業有經驗豐富的專家更加具有發言權,而產品經理漸漸失去了思考者的角色,而變成了一個需求的翻譯者。
這樣發展下去,產品經理必然會失去對產品的把控力,也必然會被未來的互聯網淘汰。
曾經面試過很多產品經理,當問及什么是產品經理的核心能力時,60%以上的回答是溝通能力。溝通能力確實很重要,但絕不是產品經理的核心能力。
如果一直以溝通能力為核心能力,那么他只是一個需求的轉化者,充其量也就是個初級產品經理的水平。也許有很多人要問,像送餐、快遞之類的業務很快就能理解,為什么需要行業專家?
能夠問出此類問題的朋友,也許還并沒有做過真正的思考,因為還沒有想到到一個看似簡單的行業背后蘊藏的強大邏輯體系??爝f行業直接涉及到運籌學,統計學等諸多學科;送餐業務也同樣包含著供應鏈、用戶市場分析等多重知識。
針對你所從事的行業,如果你能夠了解該行業全產業鏈上的商業模式、用戶偏好,并掌握該行業背后的業務流程,以及市場主流競品的優缺點。
那么可以說你已經在向行業專家的路上行走了。想進入一個行業首先需要充分了解這個行業,而且也要充分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主要從自身的所學專業、興趣程度、個人性格等方面綜合考量。
當今社會所做的行業與自身專業不匹配的狀況時有發生,只有充分認識自我并且充分認知行業,才能做出成熟的判定。我們先不談對自己的了解,首先給出如何快速認識一個行業的切入路徑。
圖1 快速認識行業的切入路徑
圖1給出行業切入施行路徑,主要分為3個步驟:
- 行業認知——行業分解認知、行業組合認知
- 行業分析——業務流程、產業鏈、商業模式
- 行業常識——業內典型企業與領導者
對于行業切入路徑仍然需要作一些說明,這個方法只是一個初步了解行業的路徑。
由于大家教育背景不同專業不同,各個行業壁壘有有高有底,并不要指望通過某個方法就能夠立刻深入到某個行業中。想真正深入某個行業還需要系統的學習行業知識,并真正在行業中沉淀一段時間,才能夠深入體會。
1. 行業認知
行業認知是切入行業的第一步,在行業認知的過程中分為2個步驟:行業分解認知與行業組合認知。
1)行業分解認知
研究某個行業不能囫圇吞棗,首先要對行業進行分解。所謂行業分解認知是將行業細分成一個個子領域,針對這些子領域再進行一一分析的過程。
對于一個未細分的行業是無法拿來研究的,只有將其分解才能各個擊破。用大家熟悉的互聯網產品經理來舉例,現在產品經理行業也產生了很多子領域,包括數據產品經理、后臺產品經理、人工智能產品經理等。
盡管這些產品經理在職能方面可能有所交叉,但是分解的越細代表對產品經理這個行業了解的越深入。
在產業界,行業的分解更為復雜。以藥物研發行業為例,藥物研發分為藥物設計、藥物分析、臨床研究等多達十幾個子領域。
單從藥物分析領域來講,還可以分為藥物分析與藥物制備兩個方向。我們要了解一個行業,首先就是要做好行業分解工作,盡可能將所有子領域都分解到位。只有做好行業分解工作才能更好地切入行業。
如圖2-4所示,體現了行業分解認知與組合認知的過程。
圖2-4
2)行業組合認知
在行業分解認知之后,我們已經對行業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之后我們需要通過行業組合認知對行業進行綜合分析。
行業組合認知是指將之前行業分解得到的子領域,統一回歸到整體行業的框架下思考,思考的重點是每個子領域對整體行業的貢獻,以及研究各個子領域在產業中的關系與地位,如圖2所示。
同樣以藥物研發行業為例,在行業分解認知階段,已經將藥物研發行業分解為藥物設計、藥物合成、藥物分析、藥理分析、藥物申報等不同的子領域,在整個藥物研發流程中各個子領域都有著明確的分工與協同。
其中:
- 藥物設計主要用于確定藥物有效成分的分子結構;
- 藥物合成是研究如何能夠合成出由藥物設計過程確定下來的分子結構;
- 藥物分析是確保藥物合成結果的正確性;
- 藥理分析是利用小白鼠對藥物合成結果進行試驗;
- 藥物申報是針對之前所有子領域的研究成果,向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CFDA)進行申報。
由此可見,每個子領域環環相扣,它們共同構成了藥物研發中從藥物研發起點到藥物上市的全部過程。
不僅是藥物研發行業,每個行業都是如此。因此,分析好每個細分子領域對行業整體的貢獻,才能更加透徹地審視全局。
如圖3所示,針對每個子領域,給出其所對應的藥物研發行業的發展階段,可以清晰的看出各個子領域處于行業中的位置。對于任何希望了解的行業,都應該繪制出這樣的關系圖。
圖3 藥物研發不同階段與子領域的關系
2. 行業分析
行業分析階段是切入行業的第二步,分為業務流程分析、產業鏈分析、商業模式分析三個步驟。
這三個步驟從業務流程開始分析,最終上升到商業模式的思考。經過行業分析過程,我們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行業,也能從資本的角度去思考行業發展的未來。
1)業務流程分析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獨特的業務流程,對業務流程的分析需要精準到每個子領域。在分析時,我們最好畫出每個子領域的業務流程圖。
與此同時,需要搞清這個行業中不懂的用語或業務。在業務流程中,如果出現其他行業角色,我們需要一一記錄,這代表本領域與其他行業的交叉關系。
我們用藥物分析這個子領域來舉例,首先解決專業術語的問題。在藥物分析領域可能會出現如下的專業術語。
- 手性:用于描述分子鏡像對稱。
- 色譜柱:一種以分配平衡為機理的分配設備,反復多次的利用混合物中所含各組分分配平衡性質的差異,最后達到彼此分離的目的。
- HPLC:高效液相色譜儀。
這些專業術語對于非本專業的人來講非常陌生,也很難短時間了解其真正意義。
所以這又需要在考慮自己所專業背景等因素對切入目標行業的難度。至少應該對自己切入目標行業的深度有所預期。在明確所有術語之后,開始繪制藥物分析領域的業務流程圖,如圖2-6所示。
圖2-6
在繪制流程圖時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需要將某個領域輸入與輸出繪制在流程圖中。
領域的輸入可以理解為該領域的上游,也就是業務來源方;領域的輸出可以理解為該領域的下游,該領域的產出物最后輸出給哪個行業。業務流程圖構成了完整的供需關系,對理解行業非常有幫助。
從圖中可以看出,藥物合成與藥理分析領域,分別是藥物分析領域的上游與下游。
依次按照上述方式,將藥物分析領域繪制成流程圖。可知該領域分為摸索分離條件、確定雜質、摸索制備工藝、制備4個業務步驟。
藥物分析承接了藥物合成領域的產物,經過4個步驟后,產出物交付給藥理分析領域的工作人員進行研究。按照這個方式完成全部子領域工作流程圖,會對整個各個子領域有非常清晰的認識。
2)產業鏈分析
產業鏈分析主要研究各個子領域間的上下游的關系,以及不同行業間的業務關系。產業鏈分為2種,一種是行業內子領域之間的產業上下游關系,一種是不同行業間的產業關系。這兩種產業鏈形式我們都需要認真分析。從產業鏈分析中我們可以縱觀整個行業的走勢,更進一步講,我們可以洞悉行業內部與行業間的資金流動情況。
3)商業模式分析
商業模式是企業生存的根本,基于產業鏈來分析商業模式,可以使我們清晰的了解資本在整個產業鏈中如何流動。如圖5所示,描述藥物研發產業鏈中藥品與資金的流向。
藥物研發產業的起點在制藥企業,臨床CRO、臨床前CRO以及科研院所起到輔助制藥企業進行研發的作用。制藥企業生產出的藥品直接供給醫院或藥店,或者通過藥品配送企業實施供給,這個供給過程遵循我國藥物流通“兩票制”的規定。
患者通過醫院或藥店得到藥品,一部分自付,另一部分由保險承擔。
通過商業模式的分析,我們可以明確的了解產業鏈中各類企業在產品與資金流動中的地位,對全行業具有更加深刻的認知。
3. 行業常識
每個行業有自己的圈子,行業內的知名企業、知名學者等自然應該有所了解。了解這些行業常識不但在行業內交流時得心應手,而且也能夠比較出自己產品的不足,明確努力的方向。
1)業內知名企業
業內知名企業代表了該行業內產業化的最高水平。對知名企業的深入分析,也會提高對行業了解程度。一般來講,主要了解以下企業產品種類幾個方面:
- 研發方向
- 盈利模式
- 企業法人背景
- 投資情況
2)行業知名學者
行業知名學者一般都是這些企業的科研人員,也有一部分研究院所的專家,多讀一讀他們的論文也會對這個行業有較深入的了解。
如果有機會能夠與專家面對面交流,那將是一種最高效的溝通方式。當前很多知識付費平臺提供各行各業的專家資源,可以考慮預約業內專家快速了解行業動態。
能夠認真完成上面幾個方面的要求,就可以稱得上已經初步了解了這個行業。一定要根據自身的情況來選擇想切入的行業,切勿鉆牛角尖,用自己的短處去解決問題。
當你完整地了解了這個行業之后,會對產品有一些想法,并且會提出很多的行業問題。在這之后,你就可以開展訪問工作。筆者的觀點非常明確,不要僅僅想著通過調研來了解行業,也不要希望僅僅用調研來找到痛點需求。
產品經理首先需要充分了解行業,首先挖掘出行業痛點,通過不斷調研來修正自己的認知從而改進產品構思。
產品經理需要首先成為一個行業的思考者,才能成為產品的踐行者。
通過對行業的深度思考,能夠深刻的理解用戶痛點,才能設計出好的商業模式。
曾經長時間從事藥物研發工作,在工作中發現在小分子結構鑒定的是個非常煩瑣的過程。這樣就抓住的行業的痛點,并構建一個檢驗分析平臺來解決分子結構鑒定的問題。
特別的B端或人工智能的產品經理,更需要對所在行業有深入的了解,從而構建出好的產品服務于行業用戶。
二、產品經理應該深刻理解商業模式
剛跨入產品經理這個行業的時候,我們會認為做需求、畫原型、寫需求文檔,就是產品經理的職責,只要將產品的所有邏輯梳理清晰,我們就能做好產品。隨著經驗的增長,我們會發現做好需求、畫好原型、寫好需求文檔只是做好產品的開端。
企業做產品通常分為3個階段:創造價值、傳遞價值、獲取價值。
- 創造價值是為了解決用戶痛點或行業問題,是構建產品的驅動力;
- 傳遞價值是為了將有價值的產品傳遞給用戶,是產品傳播的途徑;
- 獲取價值是企業獲取的收益,是產品開發的原動力。
創造價值、傳遞價值、獲取價值是企業商業行為的一個有機整體,是企業商業模式的體現。
產品經理在未來的職業發展中,不能一味的考慮如何研發產品,更重要的是對整體商業模式的思考。在互聯網的商業化進程中,我們需要充分考慮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給商業模式帶來的變革。
良好的商業模式是保證產品各項穩定的唯一途徑,也是衡量產品價值的唯一標準。
商業模式設計的理論體系非常完整,已經發展了上百年,可以參考相關的經典書籍系統性的學習。
在行業商業模式設計中,通常關注以下9個方面內容。
- 價值主張(Value Proposition):價值主張是企業產品或服務為用戶創造的價值,它確定了企業產品對用戶的意義。簡單來講產品應該是能夠解決用戶痛點,這個過程也是用戶付費的基礎。
- 目標用戶(Target Customer Segments):產品的用戶對象。這些群體具有一定些共性,或可以描述為具有相似的用戶畫像。從而使公司能夠針對這些相似的用戶群體創造價值。定義該類用戶的過程也被稱為市場劃分。
- 分銷渠道(Distribution Channels):公司產品觸達用戶的途徑。互聯網產品通常以各類運營手段傳遞給用戶,包括線上線下新媒體等。
- 用戶關系(Customer Relationships):企業與用戶之間的聯系。傳統企業中的用戶關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也屬于這個范疇。產品與用戶的關系需要在用戶使用產品時,企業通過產品與用戶的溝通。例如版本更迭或運營手段來推送優惠信息等。
- 關鍵業務(CriticalBusiness):關鍵業務是企業為了實現商業模式必須要進行的業務。例如需要高薪聘請算法工程師,或需要組建一個高效的運營團隊等。
- 核心能力(Core Capabilities):公司執行其商業模式所需的能力和資格。比如核心技術、強大的客情關系等。核心能力是產品構成與運營的基礎。
- 合作伙伴(Cooperation Partner):能夠促進商業模式有效運作的伙伴。合作伙伴可能是公司業務的上游或下游的企業,重點考慮企業需要合作伙伴的那些關鍵資源,合作伙伴都執行那些關鍵業務。
- 成本結構(Cost Structure):企業投入資源的資金描述。
- 收入模型(Revenue Model):企業創造收入的途徑。收入模型需要結合價值鏈與產品價值共同探討。
基于以上9個方面內容可以對目前產品情況進行商業化梳理,分析得到產品的需求排序或商業化路徑?;ヂ摼W的商業模式大家應該并不陌生,包括產品直接付費、廣告流量付費和線上、線下服務付費等?;谏虡I模式的思考,衍生出很多方法用于商業模式的分析。
商業畫布是最為產品經理所熟知的方法,由上述9個方面內容構成。
有人可能會想,商業畫布不是產品經理入門時掌握的內容么?
沒錯,商業畫布的分析是一個基本技能,這個技能就像武術里的扎馬步,無論練到那個層次,也是每個武者必須練習的基本功。
商業模式畫布是幫助個人和企業分析如何創造價值、傳遞價值、獲得價值流程和關系的基本工具。商業畫布更體現了一種商業領域思維方式,它能夠展現企業在商業鏈條中的地位。
如圖所示,體現了商業畫布的基本框。按照商業畫布的維度對產品進行分析,可以得到清晰的產品商業視圖。在產品全生命周期的過程,應該在產品開發前、開發中、產品上線、產品運營甚至產品退市等各個階段,都利用商業畫布對產品進行分析。產品經理要盡可能多的參與商業模式設計,多與老板溝通,多提出自己的想法,在商業模式設計方面老板通常更有前瞻性。
三、產品經理應該精通項目管理
項目管理是指運用一定的知識、手段、工具和方法,使產品或項目在有限資源限定下,完成或超越預設目標的過程。
高級別的產品經理需要同時管理多個產品線,沒有一定的項目管理經驗很難使產品保質保量的完成。可見項目管理是產品經理的一項必備技能。
項目管理有國際化體系標準,適用于一切行業。產品經理應該深刻理解項目管理的精髓,將其運用于管理互聯網產品流程。
項目管理是一種思維方式,產品經理需要根據產品情況,因地制宜地運用這種思維才能得到滿意的效果。
1. 選擇合適的管理方式
項目管理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根據產品類型選擇合適的管理方式。產品開發一般情況下分為瀑布式開發與敏捷開發2種方式,如圖所示。
瀑布式開發指產品研發按照設計好的里程碑,進行接力式開發。完成上一步之后才能進行下一步,這回導致產品周期變長,并且有大量的文檔輸出工作也非常耗時耗力。
但瀑布式開發也有優點,它是一種嚴謹的開發模式,產品開發之前有詳細的設計文檔,同時已經做了詳盡的人財物計算,所以在做政府項目以及企業B端產品時,瀑布式開發具有一定優勢。
敏捷式開發是指用戶的需求為核心,以需求、測試等手段為驅動的軟件迭代開發方式。這種方式開發速度快,周期短,非常適合互聯網產品的開發。
敏捷開發是將一個較大的產品分為多個可以相互聯系并且能夠獨立運行的小產品,這些小產品可以并行開發完成,在此過程中產品一直處于可用狀態。以上是2種常見的產品開發模式,產品經理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項目管理方式。
在規劃人力資源、項目分解、成本估計、活動安排等一系列項目管理過程中,2種開發模式都具有較大區別。
例如在人力資源規劃上,瀑布式開發模式的人員管理是鏈式的,上游人員將輸出物交付給下游人員進行實施;敏捷式開發模式的人員管理是協作式,將人員組成多個小團隊并行工作。
產品經理必須根據產品開發方式合適的管理模式,需要將項目管理知識變通運用。產品經理應該對項目管理具有深刻理解,根據產品的實際情況應用合適的管理手段。
2. 構建閉環管理
閉環管理是指所有管理行為都必須得到反饋。簡單來講,就是下達一個命令,推送一條信息都需要得到對方的回復,這就是最簡單的閉環管理。
閉環管理的實施會使產品開發處于良好的狀態中,在產品開發過程中,對所有關鍵時間點都進行進度反饋,從而達到管理者與實施者之間處于良好的呼應關系。
為確保閉環管理的實施,還需要制定相應的規范,明確的規則與規范流程是閉環管理的保障。
規則
規則是對人的約束力,明確的規則可以確保制度的實施。
在產品開發的過程中,需要首先制定規則來約束團隊的行為,對任何規則都需要與團隊成員達成共識,以免造成團隊不和諧。例如團隊需要嚴格按照項目時間反饋進度與問題,未及時反饋的需要有懲罰措施。
流程
流程是項目實施的途徑。好的流程不但可以提升效率,還能夠讓項目管理者與實施者明確團隊現在處于的階段,以及下一步的工作方向。
流程也分為總流程與子流程??偭鞒讨傅氖窃谡w項目中的活動計劃,例如整體軟件產品開發項目流程分為產品設計、開發、測試、上線幾個步驟。
子流程是指總流程中各個步驟的活動分解,例如產品開發項目流程中的產品設計活動,可以分為需求設計、業務設計、用戶分析、頁面設計等。
無論是總流程還是子流程,都必須構成閉環管理,在相應的大小任務完成時間點必須回應完成情況。只有構成閉環管理,才能保證項目效率和質量。
3. 遵循項目管理體系
項目管理作為一門管理學科已經發展多年,擁有嚴謹科學的邏輯體系,國際上也有PMP(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項目管理專業人士(人事)資格認證,項目管理具有較完整的知識體系,將項目分為五個過程:啟動、規劃、執行、監控、收尾。
如圖所示,體現了項目從發起到交付的全流程。
其中監控過程覆蓋啟動、規劃、執行、收尾4個過程,以確保所有過程都處在可控的情況下。項目成果最終交付給用戶,項目過程形成的記錄作為公司過程資產保留。
從產品的角度看,項目管理體系給產品實施進行了較好的規范,也有利于產品經理與程序員的溝通。但是針對每個產品的區別,不要生硬地將自己產品的過程一一嵌套到項目管理的框架中,其中的靈活變通還需要產品經理在管理過程中體會。
面對產業互聯網的未來,我建議產品經理慎重選定一個職業,并把它做下去。不要擔心所謂的職業路徑“越做越窄”的問題,職業路徑寬泛了,自然無法形成較高的壁壘,對產品經理未來的發展也不十分有利。
在未來的互聯網發展中,行業屬性將成為產品價值的最終體現,當前的產品經理需要把握好契機,堅持學習,設計好自己的職業路徑并堅持走下去。
#專欄作家#
白白,公眾號:白白說話(xiaob-talk)。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醫藥行業資深產品專家,負責人工智能行業類產品綜合架構與技術開發。在行業云產品架構,藥物設計AI輔助、醫療知識圖譜等領域有深入研究。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歡迎大家關注《手把手構建人工智能產品》,里面講述了很多行業的內容,以及如何構建產品經理行業壁壘。
未來產品經理這個崗位必然發展成行業細分,要成為行業領域的專家才是必然之路,不然工作都找不到。
太干了 先收藏再細讀吧
你居然把你自己產品經理如何獨孤5歲這道坎,拿來改了頭部部分,重新發表了 ??
怎么感覺最后寫偏了, ??
行業認知才是產品經理的立命之本,管理與溝通模式才是產品經理的工作的基本路徑,溝通能力確實很重要,但絕不是產品經理的核心能力。
非常認可!?。。?!
給大神跪了~
說的不錯。
觀點很清晰,產品經理要有行業屬性,對行業有深刻的理解才行,否則就是需求的搬運工
傳統行業,即使互聯網賦能后還是營銷主導;產品經理必須對行業和營銷有認知才行
?? 邏輯清晰,寫的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