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互聯網產品經理正在消失,如何自救?
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曾經大熱的崗位如今銷聲匿跡。就如同傳統互聯網產品經理一樣,正在逐漸消亡,身處其中的人應該提前謀劃,積極自救。
一、前言
時代拋棄你之時候,總是來得悄無聲息,連招呼都不打一聲,十幾年前到處都能看到這些職業,而現在城市里已經很少能看到了。
難以想象社會為何發展如此之快,快到我們都沒怎么反應過來,好像大部分運營和產品職業生涯已經開始岌岌可危,路在何方?
筆者在比較糟糕的時候,從資深運營轉型了產品經理,然后差不多一年半以后,拋棄了深耕近7年的行業,就想聊一聊自己的理解。
用相對客觀理性的視角去看待傳統產品經理正在逐漸消亡這件事吧,僅僅只是一個職業更加精細化,崗位競爭更加劇烈,用工企業轉嫁培訓成本,一個行業從生長期到成熟期的變化而已。
社會化進程中而已,未來會消亡一些行業,也會誕生一些新的職業。
二、公司在逐漸轉嫁培訓成本到個人
1. 公司是盈利組織
傳統公司買賣實體商品,互聯網公司買賣平臺服務、虛擬產品,外包公司買賣碼農的生產力資源……
80%公司存在的價值一定是為了盈利賺錢,剩下的那20%是國企央企,國家為了創造工作崗位、國家整體控制命脈行業等,賺不賺錢,這個似乎不一定。
公司存在的根本價值就是為了賺錢。哪天公司不賺錢了,公司也就沒了。
2. 公司在逐漸的轉嫁培訓成本到個人
一個應屆畢業的新人,就算你把運營中最基本的PDCA告訴他,他們也不知道怎么用,甚至什么場景用。
一個人的成熟和學習是需要時間的,剛畢業的時候面臨著20來年的價值觀,可能會被社會真實價值觀沖擊的時候,熟練的輸出結果相對會慢一些。
企業在用人的時候,兩個人基礎職業履歷相差不大讓公司選擇,一個人自學了PMP,報班運營管理課程,各種學習;另外一個人,僅僅工作,對應部分需要公司來培養。大概率會選擇,自己工作之余持續學習的候選人。
因為可成長性、驅動型性(其實就在扯)。根本原因在于,不需要公司花時間和金錢、項目來過多培養而已。
職業培訓機構,培訓運營技能的,培訓產品技能的,販賣焦慮的,各種都有。
為什么呢?
因為,如果一名員工,但凡想在職場上好好發展,必然要花錢、時間和精力來投資自己。因此,企業會選擇具備更強技能的那個人。
三、經濟下行,互聯網泡沫逐漸消失,人才極度飽和
所熟悉的領域曾經存在大量公司,吸納了很多的互聯網從業者,然后90%倒閉了,然后最終人才都涌入求職市場,帶來人才極度飽和。
目前大家首先認知到一點,這些領域都是相對勞動密集型的產業。
模式先不說,在O2O和B2B領域,首先解決大團隊管理問題,其次解決伴隨著人員快速膨脹并飛速下降的人效問題(高工資/低效率/甚至刷公司錢),供應鏈問題(倉配成本/損耗/總部攤銷)等。
互金主要容易經營不善暴雷、非法集資和政府嚴苛的監管,共享領域似乎除了充電寶,其他都暫時沒賺到錢。然后到2020年,就只剩下能解決好以上問題的公司,還有至今無法盈利還一直存在的企業,因為做到了行業第一。
人才極度飽和之后,大廠就有了各種選擇,對產品經理們要求更多,行業匹配、技能匹配、性格匹配、年紀匹配,進入難度提升了好幾倍。而中小公司,基本都不太好過,本身薪資不一定具備優勢,但是行業里人多,要求也變高了。
1. O2O時期的泡沫,到最后3年內90%公司死亡
很直觀的感受,在15年,在移動互聯網行里,其實是一件很新的事,O2O更是受到了各種資本追捧,似乎在那時候,什么領域都可以互聯網化,都會去改造傳統,當年最流行的一個詞匯是“顛覆”,做O2O的總想著干掉傳統,不考慮商業邏輯。
O2O本身自己創業4年多就是身處其中,經歷過前置倉、新型便利店、試驗過無人貨架,砍掉過無人生鮮售賣機業務,深入研究過社區團購。
所以最大的感受就是,那時候資本瘋了,特別是數億資本投資無人貨架、無人售賣機和以O2O方式來完全燒錢做社區團購的團隊。
公司在市場好的時候不斷招人、挖人,經營不善的時候導出裁員自保,成為行業第一時,精細化人員管理(裁員/提高KPI/大規模裁員一線)。
2. B2B平臺——快消&生鮮
其實,快消B2B一開始就是一個悲壯的商業模式。
品牌眼里,一個B2B平臺似乎比不過一個合作十幾年的大型省代的價值;可以給30家連鎖的便利店,各種大型促銷,卻不可能給一個B2B平臺多1%的利潤,B2B平臺的利潤都是0.1%開始扣起。
燒錢鋪市場,拿小店,沒有忠誠度的小店只會下載很多平臺,哪家便宜從哪里進最便宜的貨,面臨補貼、市場競爭、供應鏈成本的多方壓力,所以最后很多都沒了,曾經招了的那么多人,最后就能裁那么多人。
生鮮B2B最貴的是昂貴的倉儲配送,現金流壓力,不斷波動的大市場。一波車厘子價格爆炸,就可以把一家平臺賺的錢給吃了。
反而做B2B軟件服務的,最后是賺到錢的還多一些。
四、傳統的產品經理正在逐漸消失
指的傳統的產品經理正在逐漸消失的意思是,具備單一技能的產品經理將會被迫學習,或者轉型,或者被淘汰,單一的技能并不足以讓產品經理向行業紅利期時候那樣獲取足夠優越的報酬。
1. 產品經理職業更加精細化,崗位競爭更加激勵
社會發展會有一個過程,就是社會分工,不同的企業做產業鏈上某一部分的工作,做到最好。
比如快遞公司提供快遞服務,電商公司運營用戶和為商戶提供服務,最終效率變高。
但是,在產品經理這一崗位上來說,就變成了你不僅僅只會用Axure畫原型,不能只是做做功能,而是需要具備匹配公司的某方面能力,具備更強的價值。
如果你做一名在快消、前置倉、電商領域的產品經理,你不懂供應鏈,不會進銷存,不熟悉業務,那大概率企業不會要你。不僅要求你有能力,還要求你匹配行業,匹配背景,履歷好看。
其實,一直沒有進步的人,無論做什么都很容易在職場上被淘汰。
2. 各種產品經理和各類定向化職業培訓機構,可以讓技能掌握更快
泡沫期公司多,發展快,必然市場對人才要求低,拉來就可以用,快速競爭,市場玩家沒那么多的時候,就是會有更多的選擇。
很多職業培訓機構出現,一方面是企業逐漸將培訓成本轉移到員工。另外一方面是,由于劇烈的職場競爭誕生了更多的職場人自我提升的需求。
在一家專業的培訓機構里,斷則一個月,慢則半年,一定會讓一枚新人畫出很漂亮的原型,并且面試時各種面試技巧,可能刷了上百套各種面試題目,競爭力不弱,所以技能并不會成為5年產品經理的優勢,而是他們對于所在行業的認知和理解,工作經驗和技巧,不斷累積的資源和人脈。
所以,傳統產品經理逐漸在消失,誕生的是精細化到行業、用戶類型、產品類型等的高度匹配對應企業需求的產品經理。
如果未來10年以后,某個產品經理對自己熟悉行業能夠像咨詢機構一樣輸出專業的行業解決方案,那我一點都不意外,因為到那個時候還能過的好的產品經理,一定是自己所在行業的專家,或者就轉行了。
五、后記
學習,什么時候都不會過時,所以希望還在停留在技能上的產品經理們共同努力。
本文由 @LS邋遢道人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這風格這么像增長職能呢?
你這有失偏頗啊兄弟。
你什么都知道,先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