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思考題:如何看待微信上線拍一拍?
微信拍一拍功能推出后,很多微信群都在瘋狂拍一拍,引起了一波拍一拍狂潮??墒抢潇o下來,如果當你面試時,面試官問你:如何看待微信上線拍一拍?你該如何回答呢?
拍一拍是微信的一個新功能,于2020年6月17日正式上線。當用戶雙擊對方頭像后,能看到對方頭像出現晃動,手機也伴隨震動反饋。該功能支持用戶在群聊、個人對話中進行,但這一功能的提醒方式并不明顯,和QQ的抖一抖、消息撤回提醒功能均有所不同。
昨天一上線,我的微信就被拍“炸“了,所有的群都在瘋狂的拍一拍,而且還被玩出了喜劇的效果——更改群備注,就會顯示奇特的效果,比如:“燒包鹿”拍了拍“馬屁”、“老爸”拍了拍“桌子”。
可如果放在產品工作或面試中,肯定不能只拿它來娛樂。如果今天的題目是一道產品思考題:如何看待微信上線拍一拍?這個問題,怎樣的思考是更加分的呢?而作為一名產品,又該如何觀察產品呢?
一、從產品設計角度來看
身為一名產品,看到一個新產品、新功能上線,第一件事就是去體驗它。在體驗的過程中,把產品邏輯梳理出來,然后再做其他的分析和判斷。所以當其他用戶都在樂此不疲的「拍人」和「被拍」的時候,我們應該去看一看:「拍一拍」功能的設計邏輯是怎樣的。
1. 拍與被拍有兩個前提條件
- 必須是最新版的微信:自己不是最新版的微信不可拍別人;自己是最新版微信但對方不是,可以拍對方,對方也能看到你拍他,但無法回拍你。
- 對方必須和你有過對話:在對話框里顯示對方的頭像,點擊聊天框里的頭像才可以拍到對方;如果對方沒有給你發過信息,對話框為空,比如新好友,你是無法拍對方的。
2. 拍與被拍的使用邏輯
- 你可以拍好友,也可以拍自己,雙方都可以看到
- 好友可以拍你,也可以拍自己,雙方都可以看到
3. 拍后的消息提示邏輯
- 鎖屏狀態、微信打開狀態下均不會收到提醒,包括新消息提醒、紅點提醒、震動提醒。但是你們的聊天對話框會像收到消息一樣,按最新時間被排到微信列表的前排。
- 如果剛剛有人拍了你,你點開和他的對話框,你的頭像會抖動兩下并伴隨著手機震動。
4. 特殊情況的交互邏輯
被好友單方面刪除的時候,只要你還有和對方的聊天記錄,你依然可以拍對方的頭像、也可以拍自己的頭像,并且會在你的聊天框顯示“你拍了拍xx”、“你拍了拍自己“,但你還會收到第二條消息“xx開啟了好友驗證…“
如果對方加回你的好友,收不到你之前拍他的信息,這個處理邏輯和微信其他信息處理邏輯相同:對方刪除你之后,你的所有消息均會提示發送失敗,僅你可看到發送了什么信息。
對于被單刪的處理邏輯,不知道是不是微信送給大家測試是否被單刪的騷操作:我拍拍你,就知道被刪了沒有,沒有被刪也不會給對方帶來太多的困擾。
二、從用戶體驗角度來思考
我們設計一款產品、一個功能不僅要考慮它能帶來什么價值,還要考慮它是否會給用戶帶來負擔,所以這個問題最簡單的思路就是從用戶體驗入手:我們可以從「拍一拍」會給用戶帶來怎樣的體驗,來倒推為什么微信為什么做了這個功能。
用戶會在哪些場景使用拍一拍呢?
1. 純屬娛樂
這是目前拍一拍功能上線后表現最明顯的一個場景就是娛樂,而大部分人都處于“體驗”和“湊熱鬧”的心態去跟其他人“互拍”,好朋友則會雙擊對方頭像“調戲”一下。但用戶對新事物的好奇心是有時效性的,幾周之后誰知道大家還會不會使用這個“小玩具”。
2. 低調搭訕
有一個流傳已久的對話場景,想必你一定不陌生,而且也一定深有體會:在嗎。
發出“在嗎”的場景有兩種:一是怕你在忙先問你在不在(禮貌型);二是習慣性先問在嗎(直奔主題型)。用戶在網上調侃:有了拍一拍之后,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有人問我在嗎。
從嚴肅認真的角度來講,如果用“拍一拍”替代“在嗎”這種場景,確實可以給“信息接收方”減免一些困擾,相比“在嗎”我可能更愿意接受這種“低調”的問候,如果我剛好有空、也愿意和對方互動,就可以拍回去。
三、從業務角度去思考
對于微信而言,不大可能會做了一個“純娛樂”和“無關痛癢”的功能,這是由“極度克制”的產品基因和億級用戶基數決定的。
即便我們不能準確的知道微信推出每一個功能的真實原因,但我們可以試圖站在更高的視角去看:這個動作,可以帶來什么影響,即便只是微弱的影響。
1. 提升微信的活躍度
從目前的使用表現來看,拍一拍很明顯的提升了微信的活躍度,更明顯的是它還大大提升了微信群的活躍度。從我的微信上來看,之前很多“死群”忽然被“拍活”了,對于社群運營者而言,這無疑是一個既不打擾用戶,又可以低成本喚起用戶注意的好“工具”。
2. 締造一種互聯網文化
“拍”這個詞原本是有“暴力傾向”的,比如“我拍你”一般是被譯為“我揍你”。微信起名為“拍一拍”則聽起來更萌了些?!稇c余年》里陳萍萍是個重要而且極其厲害的角色,但名字聽起來卻沒什么殺氣。不信你聽:陳萍院長,陳萍萍院長。
其次,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這樣的場景:不知道回什么就回個emoji表情,emoji表情沒有合適的就用表情包,拍一拍或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某些表情包和圖文無法替代的場景。
比如,對方說我面試掛了、我失戀了,你很想安慰對方,但你不知道說什么,這個時候你“拍一拍”對方這個舉動,則很像是你站在他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跟他說:沒事。相比文字,行為更能觸動人心吧。
所以從一定程度來看,拍一拍這個交互非常小、也不明顯(可能我爸媽就會發現不了),但如果真的使用起來,卻可以“擬人”的表達一些行為,看似是文字提示但卻表達了文字不能表達的情緒。
最后
昨天上線后第一時間就有朋友在后臺留言讓我寫一篇解析,這個話題本身我是不想寫的,直接婉拒了。今早又收到一些朋友留言表示:越是這種看起來沒什么的問題,越是不知道怎么去思考,希望我可以給出一個示例,這是我寫這一篇的初衷。
我個人認為「拍一拍」功能對微信整體業務沒什么影響,而且也不會是微信的一個爆炸性功能,更多像是“靈機一動”的作法,既不明顯、對其他用戶也沒有干擾,索性就上了。(之前寫過一篇文章?雙擊對方的微信頭像,會晃?)
公眾號微信時刻(騰訊官方賬號)是這么解釋拍一拍的:為什么是拍一拍?事實上,這是模仿螞蟻見面時互碰觸角打招呼的方式,只用一行代碼就實現了哦。
可能你讀完這篇文章會覺得沒有深度思考、思考也不全面,那就對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深度思考的。能夠判斷什么事情值得我們花精力、什么事情快速過也是一種能力。就和我們讀書一樣,有些書需要我們反復去讀,有些書你草草過一遍即可。
另一方面來說,不論是作為一名產品,還是作為一個企業經營者,亦或是一個普通人,善于觀察、勤于思考、樂于總結對你都是絕對無害的。
希望今天的思考對你有所啟發。
#專欄作家#
燒包鹿,微信公眾號:燒包鹿(hishaobaolu),所有的文字都為了傳遞如何思考,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漫畫
直接在個人信息點別人頭像也能拍。。
加了好友沒有說話也可以拍一拍哦
盡可能規避誤操作是基礎中的基礎,光是誤操作這一點就已經說明了拍一拍是一個極度失敗的設計,題主所謂的“提升活躍度”、“締造文化”都是沒有依據的強行洗地而已。
因為誤操作的風險會讓用戶在使用產品時更加謹慎,你怎么提升活躍度?
所謂的締造文化,是讓人們習慣誤拍不那么熟悉的人之后產生的尷尬情緒么?
另外,在上線拍一拍的同時沒有為用戶提供“關閉拍一拍”的操作,這也充分體現了微信設計團隊的自負。
如果有替代品,我覺得我應該會因此放棄微信。
垃圾的功能 瞎比沒啥用 就是 產品經理 刷kpi的
出點新功能,不然產品經理沒有kpi業績寫
搖一搖的升級版。
不是一回事兒
讓我感覺是一個非常雞肋的交互體驗,所有能為該交互去描述其帶來的價值關鍵都是非常牽強!
交互體驗???
像微信這種比較成熟的社交產品,偶爾搞點“拍一拍”這種新鮮小功能也的確是能活躍不少,某些情況下增加一些趣味性。不過要是在大群,人數很多,大家都玩起來 就感覺的確很占屏幕了。而且誤點的情況….在工作里就不好說了 哈哈哈哈哈略顯尷尬。。。
個人感覺是分擔或者部分替代“@”的功能作用。
我站你一票
你這個靠譜
之前的小視頻入口也是在頭像上下了功夫,有一個藍色的小泡,點擊即可查看,所以這個拍一拍我認為有可能是一種引導,養成用戶的行為習慣,就像是小程序剛上線那會的跳一跳。以趣味游戲為索線引導用戶習慣。將來或許會有更大的動作,可能是他們推出的那個視頻號的引流,入口也會是頭像?
后面可不可能成為一個入口功能?
像之前的打飛機,讓大家都升級
這個雙擊之前是提示該用戶有沒有更新視頻,改成這樣反而給人帶來困擾,太容易誤點了。長期來講感覺沒用,并不能帶來穩定的活躍度或者更好的聊天體驗,反而更容易因為不小心點到了叫了你并不想聊天的人;短期來講應該也沒用,微信這種量級的社交軟件短期稍微提升活躍度沒什么意義,本來就是超高頻的使用軟件了,這個功能除了上一兩次熱搜和給新媒體、產品之類職位一個話題熱點以外,不能帶來什么收益。
能加上“A拍了B肩膀”,拍了啥
也許就是一個從長期來看沒啥用的小功能呢??
娛樂功能大于實用功能。相對于以前qq的“強提醒”,這個功能感覺沒什么用。
商品類目
還有更深一層的意義,微信加了視頻號,利用拍一拍讓玩家主動更新微信版本
你在第五層
最開始覺得好玩,實際上很占屏,系統顯示的都是大家拍來拍去,跟以前大家熱衷于斗圖一樣,提高大家活躍度到時有的,但我覺得過一段時間就沒什么人用了,圖個新鮮
是的
新鮮一陣就夠了,產品團隊應該也沒想著要保鮮
我覺得對微信來講,最大的好處是,新版微信的覆蓋率增長的更快些
??
????
同意這個說法
我站你一票
沒毛病
請問視頻號這個功能是否需要更新版本呢?我感覺好像沒有更新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