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企業做互聯網產品經理,我有幾點思考

3 評論 8232 瀏覽 30 收藏 10 分鐘

傳統企業與互聯網企業的工作方式有何不同?在傳統企業工作的產品人能回歸到互聯網行業嗎?本文作者從自身經歷出發,對傳統企業和互聯網企業的不同展開了分析,并總結了自己在傳統企業做互聯網產品經理的幾點思考,希望對你有用。

傳統企業感受到傳統業務模式在市場上的危機,開始重金追求線上化,再加上近年來也有不少企業打造出產業互聯網化、數據中臺、數字化等等成功案例,可謂是躍躍欲試。

越來越多的公司選擇自己搭建互聯網團隊。我們公司做了10+年傳統服務,互聯網團隊成立2年多,我入職近2年,可以說從0到1-10經歷過不少,深知在傳統企業做互聯網產品經理的甜酸苦辣,最近不禁有所思考以下3點:

  1. 在傳統企業從事互聯網工作,會和過去互聯網企業工作方式很不一樣嗎?
  2. 該如何保持或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3. 以后還可以重新回歸到互聯網行業嗎?

這3點,相信有類似背景的同學也有相同感受,我覺得也該復盤一下,可能會有新的啟發。

一、傳統企業會和過去互聯網企業工作方式很不一樣嗎?

(這里的經歷指的是:互聯網行業常見的規范流程、解決方案、思維要求等等)

我的答案是:不會,甚至會有更多拓展空間,因為你會有很多從0啟動的機會

舉個例子:需求可行性

傳統企業需求來源常見來自:一是老板們,二是業務部門;這2個群體對互聯網的認識有一定的認識,但過去的工作都是傳統思維模式,對互聯網思考理解的太少。所以他們提的需求通常:

  • 零散,不系統
  • 主觀經驗意識,以偏概全
  • 想做全,沒有規劃

產品經理作為需求的把關者,在耐心聽完需求表述后,最簡單的一招就是:多問為什么?

事例:加新功能

我們給內容運營同事開發第一版工具類似多保機器人,就是銷售發布的文章被瀏覽時,能夠清楚地知道是被哪個客戶瀏覽,精準轉化意向客戶,最近他們希望第二版增加營銷的版面。

這個功能實現是絕對沒問題的,留資目的也很明確,讓二次轉發的新用戶注冊提供線索;

但問題來了:

  • 目前轉發的新老用戶占比分別有多少?(質疑流量)
  • 用戶接觸工具的目的是看文章,如果增加營銷的模塊,雙向轉發時,如何評估是營銷的效果還是文章的效果?(質疑定位)
  • 這會是公司新增的推廣渠道嗎?以后是否允許增設其他更多的營銷內容,這方面的管理有什么規劃?(質疑維護和規劃)

后續,經過一起溝通分析,我們達成共識:分析現狀,專注優化內容,規劃以內容為導向。

在互聯網企業工作遇到的團隊擅長專攻互聯網業務,所以她們的需求可能更懂互聯網用戶或者比我們更專業,所以需求基本上可以“直接用”,但是在傳統企業,很多需求初看來是“對的”,但不一定是“正確的”,業務部門都有自己的KPI壓力,但如果沒有考慮清楚定位,我們只做功能設計,對需求不敏感,很容易被牽著走,甚至做了用不對,浪費開發資源。

二、該如何保持或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我的答案是:做產品經理“更該做”的事情:多用數據分析問題

舉個例子:數據驅動業務

傳統企業快速互聯網化的方式就是在原有團隊中分割一部分人出來做新的項目,他們思維基本上很難改變,加上多年的業務經驗,往往會誤用經驗主義。

事例:提高工作效率

文員平均每服務1個客戶至少需要花費三分之二的時間和客戶溝通資料如何準備,這里涉及到“資料的標準”、“發送資料”、“資料管理”、“資料審核反饋”等等流程。

如果將這個流程直接放到線上實際上也能解決他們的問題,但整個流程一看就很繁雜,對體驗及管理都很不友好,因此我們通過幾步完成方案:

  • 梳理業務流程,發現:平均每個客戶需要準備X份資料,每份資料準備時間需要Y,Z…,文員和客戶平均時間需要A,B…,
  • 找到流程的痛點:哪個環節花費時間最長,至少需要多少步?
  • 簡化流程的前提思考:每份資料是否可實現標準化?標準化需要準備什么工作?需要多少人做?
  • 預期方案:多少開發成本能節約多少步驟,多少時間,多少人力?

重點將主觀認為增加人手就可以解決更多客戶的需求,通過數據對比,再考慮存在多年的業務模式有什么可攻破的痛點,最后實現標準化,弱化人工干預達到效率提升的效果,而事實證明之前所謂的創新(招聘更多的文員做簡單的線上化)–將EXCEL這些信息搬到線上來走流程,絕非長久之計。

最后,我們通過標準模板資料庫的方式管理50人團隊和上千客戶的資料流轉,同時根據服務客戶最重要的價值信息提煉成知識庫,實現分類和標準化管理,使內部文案都可以受益。將主要的操作都換到不確定性較高的客戶這邊,既形成了標準化流程管理,也提高了效率。(感覺這里展不開來說,主要是行業特殊、業務定制,如果感興趣的可以交流更多)

三、以后還可以重新回歸到互聯網行業嗎?

我的答案是:不一定,事在人為,無論大小廠焦慮都來自內在沉淀有多少

這也是我這篇文章的初衷,隨著產業互聯網、傳統企業轉型,市場也許會有一定的空間,隨著近年產品經理發展更垂直細分,結合疫情影響企業經濟等等客觀因素,無論傳統或互聯網公司的產品經理前景都不一定明朗,除開這些原因,我從另一個角度提問,現在有這3類人:

  1. 有互聯網項目經驗的人:可以直接帶來新鮮的靈感,但對于已有的傳統業務可能會無從下手
  2. 有轉型互聯網項目經驗的人:獨立思考有一定的經驗方法,但過去業務部門主導性太強,做的可能是功能設計
  3. 既懂互聯網也了解轉型的人:有互聯網和轉型從0-1/1-10的項目經驗,懂得通過數據分析解決問題,優化業務結構

如果你是一個準備要組建互聯網團隊的傳統企業老板,你會找哪一種人做產品經理?

由業務主導需求,工作的確會簡單很多,但如果你想更專業,就要學會科學地對自己、產品、團隊負責,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遇到不合理但不得不做的需求,你除了思考怎么實現以外,還需要通過數據分析去復盤、驗證你的想法,可能你會說,在公司驗證自己的想法沒用,從價值的角度點個題,如果你想重新回歸到互聯網行業,那你除了保持產品經理具備的技能以后,還需要提煉屬于自己的方法。

盡管過程很痛苦,結果也沒有人在意,因此你還需要有一顆強大的心臟用來承受壓力,下期我將繼續通過一些事例來說明實際的應用思路。

 

本文由 @Miss思思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催更實例~

    來自北京 回復
  2. 和作者經歷基本相似,可以加個WV,交流下,謝謝!

    來自浙江 回復
    1. WX:ZzZzZz00220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