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產品經理求職指南

5 評論 6378 瀏覽 29 收藏 12 分鐘

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就業求職難上加難。作為一名產品經理,在這個特殊的時間點找工作要注意什么呢?本文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對這個問題展開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引言

受疫情影響,全球失業大潮來襲,互聯網行業也受到了不小的沖擊,原本每年三、四月份的求職高峰期,今年也因疫情問題,無限期地被推遲。

但客觀來講,整個互聯網行業人才缺口依然存在,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求職市場也逐漸復蘇,那么對于想要跳槽或者找到產品經理工作的小伙伴來說,該如何做準備呢?

作為剛剛求職上岸的PM,筆者將根據自身經驗,就找工作做準備方面的問題,給大家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議。

二、具體流程

1. 工作選擇

每一次找工作時,我們都面臨著一次職業生涯重新洗牌的機會,這意味著我們在擇業時需要慎之又慎,尤其對于初入職的產品小白來說更是如此。

這里在工作選擇上給出幾個參考維度:

1)行業——互聯網“出圈”

對于萌新來說,依然建議將互聯網行業作為首選,為以后的職業發展鋪路,做好產品經理的基礎知識、技術儲備。以后無論是細分崗位深入,還是其他行業拓展,選擇的空間都是極大的。

而已經有互聯網工作經驗的PM,則可以考慮出圈,跳出“非互聯網公司不選”的思維定式。尤其是在數據時代的大背景下,很多傳統行業都面臨著科技轉型?!盎ヂ摼W+”、“互聯網賦能”這些概念成為全行業的重點發展方向。

在此基礎上,有互聯網工作經驗的同學可以將非典型互聯網行業作為未來工作的切入方向,以互聯網思維進行業務模式革新。

尤其是對于因互聯網頭號玩家加入,市場份額被稀釋掉的傳統大型企業來講,互聯網相關的職位需求一直呈現增長狀態。和創業型團隊一樣,這樣的崗位發展空間大;同時又因企業背景雄厚,薪酬甚至可以對標互聯網企業同崗位的工資水平。

數據來自艾瑞咨詢

從艾瑞咨詢發布的《2019年中國互聯網就業洞察白皮書》來看,金融、教育等行業都是不錯的選擇,在此大行業之下,還有許多的細分行業,大家可以再去探索。拿出做行業調研的方法論,查一下相關的行業發展報告,加深對行業的全局了解,再做取舍。

2)平臺——考慮外企工作機會

在公司平臺選擇方面,對于大多數初中級產品來說,依然遵循“越大越好”的原則,如DropBox的創始人Drew Houston所言——無論從事什么工作,通常都有一個地方能吸引頂尖人才,你需要努力去那里。所以找到一個足夠好的平臺絕對是工作選擇的重中之重。

而在平臺量級相同的前提下,建議大家也可以考慮進入外企工作。一般來講,相較于國內企業來說,在外企工作不但可以拓展國際化視野,整個培訓制度和工作流程規范相對更加成熟。這也是我們常說“國內企業培養了可用人才,而外企保證公司不依賴于人才”的原因。尤其是對于產品新人來說,有利于掌握扎實的基本知識,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同樣也是簡歷上漂亮的一筆,英語過關的小伙伴值得嘗試~

3)職能類型——關注通用崗位

產品經理歸類的標準有許多,title也五花八門,各種各樣。在進行職能類型選擇時,建議將通用型崗位放在第一選擇,尤其是對于初中級產品來說,這樣的崗位有利于拓展培養作為PM的重點通用技能,比如說數據產品經理、中臺產品經理等。

數據型PM 需要有較強的數據分析能力,可以洞見業務數據底層邏輯,形成解決方案;中臺產品經理則需把握整體業務生態的宏觀布局,具備拆解耦合的能力,強化數據、技術的復用性,提高開發效率。形成體系化的中臺思想,是產品經理職業進階所必備的重要能力。

可見,通用型崗位并不是普通型崗位,其對于求職者的能力要求還是很高的,同樣對于PM后期的能力培養也可以用“立竿見影”來形容。從這種崗位走出來的產品人,可以說是PM界的通用型人才,具備無限可能。

4)薪水——注意薪資結構

薪水作為可量化指標,自然是工作選擇的重要直接參考。這里只提醒大家一點:注意薪資的實際構成!

許多公司掛出的工資數字并不代表著你到手的實際水平(包括五險一金)。

舉個例子,筆者認識的一位童鞋,計算機專業、本碩985的教育背景,畢業后直接就職于國內一家頂級的金融機構,ta實際基本工資是遠低于其公司對外給的該崗位的總包標價的。真相是總包里面有一半的都是公司的各種福利,如購物卡等,這種福利受多種因素影響,一旦公司效益走低,就有“歸零”風險。

另外,關于年薪,一般的計算公式為:年薪=月薪*n,這里需注意,n>12的部分,一般會以獎金形式在年底發放,和上面的福利相比,這種獎金受波動的風險更高!所以,在年薪相同的前提下,n越小越好,以規避后期的工作變動等風險,

所以,薪水到底是怎么個構成,這一點在找工作時,務必和用人單位溝通清楚。

2. 資源準備

工作方向選定之后,就進入了資源準備階段,這里主要分為人脈拓展、知識儲備兩方面。

1)人脈拓展

說到人脈。考驗“人品”的時候到了。

首先,無論何時,對于產品經理崗來說,內推都是最快捷最有效的面試方式,所以必須先把渠道建立起來——所有與你感興趣的職位相關的童鞋校友、親戚朋友都可以試著聯系一下,不要覺得不好意思麻煩別人,一旦面試通過他們也是有內推獎勵的。所以請拿出你作為產品經理的交際溝通能力,主動去建立這種分享互助的關系。

另外,除了已有人脈,也可以拓展其他的線索。比如你關注的公司平臺或者產品的相關公眾號。通常平臺越大,業務越復雜,產品崗也越多,很多細分崗位未必都掛在各大招聘網站上,而是會通過社交平臺進行第一時間發布,所以值得一試,找工作,保持消息靈通是重點。

有些人脈可能未必能直接作用于你的應聘流程,但是與人交流也是對反思、表達能力的培養,尤其是PM這個團體,大家真的是寶藏小伙伴的存在,思維火花不斷,所以建議大家能“嘮”就“嘮”。

2)知識儲備

知識儲備分為兩部分,技能學習和崗位調研。

技能學習針對的崗位要求,具體方法可以根據個人情況進行選擇。這里建議大家,在技能的培養方向上可以把目光放長遠一些,比如說,你想應聘的是1-3年經驗的數據產品經理,可以關注一下招聘網站上關于3-5年,5-10年的數據PM崗位要求,提前制定“養成”計劃,為整個職業發展的長遠規劃打好基礎,這同樣也將成為你與其他初級產品形成“差異化”能力的重要體現。

崗位調研同樣面向崗位要求,這里的崗位調研范圍不局限于崗位中提到的產品工具,還有背后的行業市場、公司背景、商業模式、業務形態等方面,方法論和我們做競品調研時相似。對于想要轉行的PM而言,這個調研過程不可或缺,是招聘單位對于求職者能力的重要評估指標。

補充一句,崗位調研也可以作為我們初期做平臺選擇的背景支撐,許多企業查詢平臺都可以提供具體資料,如:啟信寶、天眼查、企查查等。通過這些工具,你不但可以掌握企業的基本信息,還可以了解到相關的薪資分布、行業發展等情況。

圖片來自啟信寶

三、結語

找工作本身是一個長期過程,非常考驗求職者的意志品質,切勿為了著急找工作而盲目選擇。一旦不慎“入坑”,想再出來,浪費的時間成本不談,再換工作會更加困難。希望大家把握好每次擇業可以重新洗牌的機會,做好長期準備與心理建設,拿到自己心儀的offer~

 

本文由 @產品經理小派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歡迎大家通過wx,產品經理小派,與我交流~

    回復
  2. 產品經理不需要找工作,產品助理需要。筆者應該是助理級別,但是文章又顯得毫無意義

    回復
    1. 本文主要面向多數的入門級產品經理。筆者經驗不足,還請多指教呀~

      回復
    2. 一個人要持續創造價值,或者持續賺錢叫能力?或許,但更高級的能力是“資源整合“

      回復
    3. 本人產品小白,也在找產品工作,請問下產品經理不需要找工作,是國家統一發嘛

      來自安徽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