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學角度,拆解產品中“需求”的定義

3 評論 5552 瀏覽 29 收藏 14 分鐘

只有對需求有清晰的認識,產品經理才能正確定位問題并解決它,如果對需求的認識是模糊或是錯誤的,那無論你怎么努力都注定是白費功夫。所以,產品經理必須明確產品需求。本文作者從經濟學的角度,對產品需求的定義展開了拆解,與大家分享。

一、經濟學中,對于“需求”的定義

需求是在一定的時期,在一既定的價格水平下,消費者愿意并且能夠購買的商品數量。

我們先把經濟學中對于需求這一定義做一下拆解:

里面有5個子節點:

  1. 一定時期
  2. 一定價格水平
  3. 愿意
  4. 能夠購買
  5. 商品數量

把經濟學里關于需求的定義翻譯到產品工作中,對應關系如下:

  • 一定時期——在特定場景下
  • 一定價格水平——客觀存在的價值和可以接受的交換條件
  • 愿意——用戶存在主觀意愿
  • 能夠購買——對產品/服務,有購買/使用的能力,也可以理解成使用產品過程中付出的代價,比如時間,金錢,門檻能不能達到
  • 商品數量——使用這個產品的頻次/用戶量

通過上面的拆解,很容易發現主觀意愿在需求中起到的作用,畢竟千金難買我愿意。

二、需求要素

結合上面的拆解,試著給出一個需求要素公式:

需求要素=場景+主觀價值+能力+用戶量

?舉例說明:

場景:

大家都會去旅游,在景區一瓶普通礦泉水賣5塊錢,如果這個時候,你渴了,你會購買?;氐郊抑?,你渴了,一瓶礦泉水還是賣5塊錢,水還是那個水,你還會購買嗎?

在這個案例中,水還是那瓶水,你還是那個你,但是場景換了,彼時,你在景區這個特定場景下,此時,你在家中這個特定場景下。

主觀價值:

“人總上根據自身的價值判斷,以主觀上認為最有利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標準做出決策。”

還是上面旅游的那個栗子,如果此時景區的一瓶普通的礦泉水不是賣5塊,而是賣50,這個時候,你還會購買嗎?在不喝水不會出現非常嚴重后果的情況下,相信大部分人都不會去購買了。

如果此時,如果你的女朋友渴了,或者是正在追的女神渴了,經過利益衡量,有些人就會去購買。

再或者,此時,因為炎熱,出現了中暑現象或者脫水現象,危機你的下一個行動甚至是你的健康,此時你也會去購買。

能力:

還是上上面旅游的那個栗子,此時,水漲價了,漲到10000塊錢一瓶,這個時候,你還會買嗎?

即使你女朋友已經渴了,你也想去買,但是你身上沒有那么多的錢

即使你渴的快中暑了,你想會想辦法尋找別的解決途徑,此時不是這個水解決不了你渴或者中暑的問題,而是你沒有這個支付能力

用戶量:

還是上上上面旅游的那個栗子,景區為了解決游客口渴的問題,準備在園中開一個超市,售賣水,可是景區很大,是開在入口,游客剛進來,分流之前最大的地點,還是開在某個人氣旺的細分景點處?還是開在偏僻的人煙稀少的景點處?再場景,用戶價值,能力,一致的情況下,景區能獲得的買水的用戶數量是不一樣的。

經過上面景區賣水的栗子,相信你此時一定明白了,談需求的時候,不能脫離開場景,主觀價值,能力,及用戶量來單獨的談需求。

三、醫學上對疼痛的定義

“痛”是指病人身體內部的傷害性感覺?,F代醫學所謂的疼痛(pain),是一種復雜的生理心理活動。

我們先把“痛”這個定義也依例做一下拆解:

里面有3個子節點:

  • 身體內部
  • 傷害
  • 感覺

能不能也試著把生物學中對“痛”的定義也翻譯到產品工作中,對應一下哪?

我們嘗試著對應一下:

  • 身體內部——客觀存在的一個承接點
  • 傷害——有真實的傷害
  • 感覺——有心理活動

經過上面的對應發現,是可以對應并解釋的,去掉任意一個節點,都無成立,舉個栗子:

?家里來朋友了,想吃隔壁隔壁的隔壁那條街上,老張家的包子,老婆給老公打電話:下班順路買10個包子,如果看到賣西瓜的,買一個。當晚老公手捧一個包子進了家門……老婆怒道:你怎么只買一個包子?老公甚恐,喃喃道:因為我真看到賣西瓜的了。

這個時候,媳婦抓狂了,想打人,順手抓起鞋柜上的雞毛撣子,一把打在了老公的拖鞋。

此時老公并未感覺到痛,因為這雞毛撣子并沒有打到他身上。

這時隔壁老王來了,拎著一個口袋,里面裝著隔壁隔壁的隔壁那條街上,老張家的包子,對這位老公的老婆說,你讓帶的包子。這時老公感覺心靈受到了傷害,心理有不爽了,但是老婆并沒有用雞毛撣子打老公。

此時,老公哼了一聲,老婆聞聲回頭,雞毛撣子真的打到了老公的身上,老公真的痛的。

雞毛撣子落下的地方不一樣,老公能感受到的疼痛程度也不一樣,那么,今天就拋開網友熟知的12級疼痛,來看看世界衛生組織(WHO)對疼痛等級是如何劃分的:

  • O 度: 不痛;
  • Ⅰ度:輕度痛,為間歇痛,可不用藥;
  • II度: 中度痛, 為持續痛,影響休息,需用止痛藥;
  • III度: 重度痛, 為持續痛,不用藥不能緩解疼痛;
  • Ⅳ度:嚴重痛,為持續劇痛伴血壓、脈搏等變化。

相信看到這里,你已經發現痛點是可以被分級與衡量的了。

如果我們把生物學里面關于疼痛的分級,翻譯到產品工作中,對應洞察如下:

  • O 度: 不痛;——非真實痛點,不需要被解決
  • Ⅰ度:輕度痛,為間歇痛,可不用藥;——一般痛點,可以解決可以不解決,即使解決也只是錦上添花
  • II度: 中度痛, 為持續痛,影響休息,需用止痛藥;——真實存在的,我無法忽視的痛點,需要解決,當沒到非解決不可的地步
  • III度: 重度痛, 為持續痛,不用藥不能緩解疼痛;——真實存在,我無法忽視,也無法忍受了,如果不解決我就會非常不爽會焦慮那種
  • Ⅳ度:嚴重痛,為持續劇痛伴血壓、脈搏等變化。——真實存在,我無法忽視,無法忍受,再不解決就會威脅我的健康甚至是生命了,會恐懼

四、痛點要素

結合上面的對應及洞察,試著給出一個痛點要素公式:

痛點要素=場景+不可忍受程度+用戶量

為什么加用戶量?聯想一下冠狀病毒,我想你就明白了。

通過上面的對應,相信你已經能直觀的感受到痛點,也知道在產品工作過程中應該主要解決哪種痛點了。同理,在對需求的優先級排序過程中,你也知道該怎么對需求進行排序了。

五、痛點和需求又存在什么樣的關系?

那么,在產品工作中,“需求”和“痛點”是否存在關系哪?

既然痛點是客觀存在的,那么就需要解決,但是不是所有痛點都能夠被解決的,舉一個極端的栗子,對于大部分生命來講,「長生不老」作為一個痛點,這完全是合理的。但這個痛點沒法徹底解決,所以說,有些需求你是沒法滿足的。

痛點能否變成用戶需求,取決于我們是否有能力來解決這個痛點。

舉個栗子:痛點就是從北京到上海走路太慢了,太浪費時間,為了解決這個痛點,提供了不同的需求解決方案,比如馬車,汽車,高鐵,飛機等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在公司初期,發現了這個痛點,因為技術等條件限制,我提供了馬車這個解決方案,可以解決一部分人的痛點了,但是馬車還是慢,等到技術發展一點,又提供了汽車這種解決方案,解決了一部分人的痛點了,但還是不夠快,再提出高鐵這種解決方案,之后是飛機。

所以初期,著重用針對“痛點”來解決主要矛盾;讓產品先活下去。中期在解決次要矛盾,后期再解決錦上添花的需求。

有意義的洞察

通過上面對“需求”與“痛點”的定義與解釋,我們得到了如下洞察;

(1)我們需要挖掘用戶真正的需求

在需求挖掘的過程中,需求需要有明確的場景,不可被創造,但是可以被挖掘,創造需求是神的事,我們只能夠挖掘和遷移需求:

在產品工作中,我們要挖掘那些真正的需求:方案級需求→問題級需求→人性級需求

而深度挖掘的常見的方法有:5why

(2)幫助用戶看清自己真正的需求

亨利·福特有句名言,大意是在汽車發明之前,如果你問人們需要什么,答案是一匹更快的馬。相同的意思,喬布斯換個了說法,就是消費者不知道他們真正需要什么。的確,人們是如此拘泥于已知的問題,以及看上去理所當然的解決方案,而失去了找到更好解決方案的機會。看上去理所當然的解決方案,其實往往不是最佳方案,有些甚至談不上解決方案,否則,我們面臨的怎么大都是些老問題呢?

既然需求是主觀感覺,代表是可以改變的,那么,產品經理可以在產品設計中使用適當的策略去激發用戶的痛點,適當刺激會讓用戶有更高的粘性。

常見的方法有Lift模型,通過不斷的強化價值主張,好處+,理解+,成本-,適當刺激看清自己的需求或擴大對需求的主觀意愿。

(3)優先解決那些“生死攸關”的痛點

巴菲特投資的三條經驗分別是

第一,不要失敗

第二,不要失敗

第三,不要失敗

對于創業公司來說,找到生死攸關的痛點及其重要,只有解決了真正的痛點,才能達到PMF,達到PMF之后才能帶來真正的增長,才有機會去解決更多的次要痛點,才能活下去,并獲取最終的利潤。

總結

今天為大家分享了兩個觀點

  1. 需求是主觀理解的,取決于用戶的主觀價值判斷。
  2. 痛點是客觀存在的,是需求無法滿足的恐懼與焦慮。

嘗試著給出了兩個定義要素

  1. 需求要素=場景+主觀價值+能力+用戶量
  2. 痛點要素=場景+不可忍受程度+用戶量

分享了依據定義我們得出的3個有意義的洞察:

  1. 我們需要挖掘用戶真正的需求
  2. 幫助用戶看清自己真正的需求
  3. 優先解決那些“生死攸關”的痛點

#推薦閱讀#

IT桔子死亡公司公墓

近1/5公司死于行業競爭,16%缺乏商業模式——700+公司成敗原因大揭秘

 

作者:竹小公子,公眾號:竹小公子(ID:zhuxiaogongzi)

本文由 @竹小公子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總感覺痛點分析那一段,有點怪怪的,我個人認為只有三級痛點才是痛點,前幾級,應該不能稱為痛點,四級痛點可以算是產品bug了

    來自河北 回復
    1. 可以對應理解成1級——“癢點”——解決產品驚喜問題;2級——“爽點”——解決產品體驗問題;3級——“痛點”——解決產品發展問題,4級——“痛點”——解決產品生死問題

      來自北京 回復
    2. 嗯嗯,這個解釋就對了

      來自河北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