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行業的產品經理,如何做好第一份工作?

Amy
2 評論 12525 瀏覽 86 收藏 20 分鐘

初入產品行業的新人,囿于“不知如何開始”的階段,本文作者從自己帶新人的所思所想出發,簡單分享了產品新人初入職場會踩的一些坑,以及一些注意點,希望對初入職場的產品新人順利進入工作狀態。

前段時間,陸續帶了些新人產品經理,有一些感悟,想跟大家分享下。

去年夏天,來了一個新的實習生A,我讓她設計一個出海平臺中的小模塊。實習生說他不知道國外的站點的控制臺放什么好?是放余額呢,還是個人信息,還是賬單,還是羅列產品?

我讓她別急著下手,可以先了解下初期我們能夠提供哪些服務?再看下國外主流的to B平臺是怎么設計,如AWS之類的,什么樣的設計方式是符合老外的習慣,國內的出海的平臺一般也會相互借鑒。

然后她就去做了,本以為,她會截幾張圖給我,告訴我AWS是怎么做的就完事了。但她認真做足了功課,分別去看了微軟,亞馬遜,以及國內幾個大廠的出海平臺,然后整理了一個控制臺的調研文檔,分別剖析了他們設計重點,然后對比我們現狀,提出我們目前缺的是哪些,以及應該怎么做的思路。還有一次,她為了體驗國外某網站的登錄流程和了解產品功能,給網站上留的一個郵箱發了郵件,還真得拿到了對方產品的詳細介紹文檔。

對于新人而言,她的交付速度快,產出速度也是超預期的。這種新人所具備的特質,就是大家常提到“有靈性”。導師當然也非常愿意去教,其實任務也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只有認真對待事情的態度和全盤思考過后實踐出的成果。

再舉一個例子,比如導師給三個產品新人,布置了一個任務,他們都提交了方案X,導師說我覺得這里Y方案也可以,你為什么不采用?

新人A:哎呀,我還沒想過

新人B:哦,我覺得Y也行,都可以

新人C:Y方案我做過調研,為什么我選擇是X,而不是Y,原因有1,2,3

你覺得哪種方式最有說服力,你更喜歡聘用哪類人?答案不言而喻。其實咱們工作中,遇到的可能大部分都是B這類人,這類人有個共性,缺乏主動思考,對自己的觀點不太自信,容易隨波逐流。

但是對自己自信過頭了也不是一件好事,這樣的新人我也遇到不少,本身資質是很好的,但是經驗不足,比較浮躁,覺得沒有什么搞不定(尤其從一些1.5線的廠子出來的,2年以下工作經驗的產品),本身基礎打的不扎實,但總感覺自己做過一些產品項目了,不太能接受別人觀點,即使表面接受觀點,但是下一次做還是會犯錯。

那新人產品應該怎么做好第一份工作呢?我想從以下三點展開,幫大家快速上手。

一、了解你的產品和行業

1. 全面研究你的產品,不要有盲點

首先你需要全面的了解你負責的這個產品,和它所處的行業背景,多溝通,多研究,不要有盲點,這一點也是最最重要的!

在新人光環下,盡量快速了解APP、PC前后端的關聯關系,這些都是比較顯而易見的。多溝通,不懂的就問同事、導師、開發、測試同學。在梳理的同時,也就知道產品本身是怎么運轉起來的。

利用好導師、老板。他們是你最大的資源,在跟導師溝通時,最好能帶個小本本,把要點都記下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說個讓我特別有感觸的事情,幾年前,我的leader帶我去參加一個會議,是跟他的老板開會。也就是一個普通的四五個人的小會。當時我leader已經是騰訊XX總監了,他竟然帶了一只錄音筆,把他老板的話全部記錄下來了,然后當天下午就把會議紀要都整理出來了,我說你太細心了,他回我,整理的時候忘記了可以回聽,大老板一般看的比較遠,他說的一些點,有些是需要多回味思考下,就怕拉下什么了…

可咱們在跟導師或者老板溝通的時候,有沒有做到去理解他的每一句話背后的含義呢?事實上,很多時候,連交代的事情,都可能有遺漏,更別提思考他為啥這么講了。

老板之所以能到達他現在的位置,自然有他的特別之處,不管是在宏觀戰略層,還是實戰經驗層,應該都比你強很多。有些觀點可能你暫時理解不了,但是一般時間會證明,大部分決策是對的。當然老板也會有決策失誤的地方,但你在他的位置,不見得就會有更好的決策哈,是不?

所以跟導師、老板溝通時候,盡量不要遺漏任何一個小點,不清楚的可以當面直接問,這總比你事后提交原型或文檔時缺這缺那,不斷返工,消磨別人精力強很多。這樣的產品新人還是挺多的,主動積極不是嘴上說出來的,真的是要腳踏實地多實踐。

在研究產品和業務溝通時,不要出現盲點,有也要弄清楚,盲點它就像一個坑,也許暫時你感知不出,但它會時刻在你的產品路上出現,總有一次你會栽進去。

產品新人會經常遇到一個場景,大家坐在一起討論問題,然后貌似業務和開發都共識了,你還有點蒙,但也沒問個清楚,也沒把流程在從頭到尾,跟大家梳理一遍。事實呢,開發覺得產品懂的,業務覺得產品反正會跟開發說的,那后面執行的過程中大概率會有坑。

所以,不煩多問幾個為什么?在會議過程中,試著總結下大家的說的業務流程,確認下是否一致。會議結束后,及時把交互的細節,注意點,都記下來。又要回到好記憶不如爛筆頭上。因為即使你在評審會上確認過,但沒有落實到prd或者原型,在后續開發過程中,或者測試過程中忽略掉,到頭來也是產品的過失。你今天不去了解的事情,都是你給未來埋下的潛在的坑。

2. 多跟你的用戶(業務方)聊

聊目前產品的現狀,及遇到的問題,希望產品能夠給他們帶來哪些價值,如果初期無法直接接觸到用戶,可以通過業務方。多聊聊總歸有收獲,產品新人切記不要蒙頭干,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在了解需求方面,盡量閉環的去了解用戶使用你這個功能的完整的場景,以及上下游關系。比如業務提了一個需求,要加個二級篩選,分類要變更下,如果你只是接受了這個信息,就直接去改了,可能就是一次人力浪費,說不定過段時間,需求又來了,你再幫我增加一個三級分類吧。

我曾遇到過一個類似的場景,業務要求加分類,然后真實的背景是:老板覺得我們也上線大半年了,內容看起來不夠豐富,如果加個二級分類,看起來像查詞典一樣,就會感覺內容好豐富。了解到這個真相,你是不是會崩潰。業務只想做一個滿足他老板感受的需求而已。

事上就是這樣,雖然我們也常聽說,比如用戶想要一匹跑的更快的馬,其實用戶是想快速到達,提供的產品可以是火車、飛機。道理都懂,實際上在做的時候,還是會忽視,尤其是很多產品新人,其實是把用戶需求當「任務」來做,拿到需求,快速原型,快速跟開發溝通,測試上線,交付給用戶,這是一個常態。

之前碰到過一個產品經理,負責經銷商系統項目。他沒有完全弄清楚這個項目的目的是什么?是給誰用的?他們的使用路徑是什么?也沒有梳理哪些是1.0版所需的核心功能。

在交付的時候,只實現了個人購買,沒有做企業賬戶的功能。但是實際上經銷商系統,主要的目的就是給經銷商賣給企業客戶的。所以等于這個項目等于都白做了……

新人要警惕常呆在自己的舒適區里,凡是都要主動思考,因為不是所有的設計,所有的功能都是理所當然的。需要時刻保持好奇保持懷疑,多思考背后的原因,鍛煉自己的批判性思維。多問幾個為什么?你并不是業務的傳話筒,如果僅僅是把業務方的需求,或者用戶的建議,列出來拿給設計師做或者直接提給開發,那要你這個產品經理何用?業務何不直接跳過你找設計和開發。

你需要打造你不可替代的核心能力,把用戶和業務方的訴求,轉化成對用戶來說有價值,且交互界面友好,并且開發可以理解和直接下手做的產品。甚至你可以比業務想的更遠一點,直接用另一套更優的方案來替代業務的建議。

也可以從“黃金圈”維度,來思考,多想想為什么做,競品怎么做的,你的原型交互該怎么做?一個需求想的時間至少要占整個設計過程的60-70%吧,畫原型,而交付設計,開發測試上線交付,只是一個水到渠成的事情。

3. 多看行業競品,了解產品大環境

知己知彼,在了解了你的用戶后,需要迅速去看下行業內,有哪些類似的產品,他們的布局是怎樣的?幫你更好的做決判,這個屬于高階點產品經理必備的能力,我就不細說了,但不得不說,我遇到的很多騰訊的產品實習生,產品新人,很多都能達到以上三點,還是挺優秀的,也深刻感受到了后浪的力量。

二、原型交互基本功打扎實

原型+PRD是你作為產品經理入門的第一步,思考原型時,盡量能夠迅速在3s內切換自己的身份,把自己當做你的產品用戶,從宏觀層面思考,不同政策,不同經濟形勢,不同地域國家的用戶,他們使用場景是怎樣的?包括內容喜好、訪問頻次、停留時間等;從微觀角度,考慮用戶的體驗,包括用戶的交互是否有歧義,是否順暢,UI感知側,界面是否能賞心悅目,是否有加分項?

1. 邏輯清晰

如果不能做到美觀舒服,至少邏輯要清晰,可以先列功能框架,流程圖,再細化交互原型。完整的產品交互、邊界情況、網絡異常等最好都能考慮到。寫prd時一定要窮盡你原型里的模塊,窮盡各種可能性,不要怕麻煩,全部寫下來!只有寫下來,才會發現有考慮不夠周全的地方。

2. 文案精簡、只說確認的方案

尊重用戶:節省用戶的時間,少說廢話,讓你的PRD更精簡,比如一些浮層、彈框的toast,使用極簡的語言能讓用戶get到信息即可。

尊重開發和設計:模棱兩可文案不要放,比如大概,可能之類的文案,如A或者B都可以,那到底是A還是B,靠譜一點的開發還是會跟你二次確認,到底是A還是B,這不是給自己找事么?如果自己不考慮清楚,甩給開發,多搞幾次,別人就會覺得,你這產品不靠譜。

3. 美觀舒適

我這里提到的美觀舒適,不是要求你出到高保,我覺得對于新手意義不大,思路清晰的手繪原型都能接受。

原型至少讓人看起來不反感,盡量的去接近真實的你想表達的產品。比如字體大小,顏色(框內默認的灰色提示文案)等等,這些不需要設計師,你自己就能改變的一些元素。

另外大面積的prd的文字盡量別用彩色,重要的文字可以用藍色,橘黃色都可以,特別需要提醒的,可以是紅色。但一定要避免大面積使用紅色,大面積的使用粗體。我看到有些新人產品,prd竟然是整篇的紅色,不知道看到這個prd的開發和設計師會是什么感受。截圖黏貼到原型、prd的時候,至少也要等比例壓縮下吧,擠壓的變形的截圖,看著也不舒服,這是對開發和測試同學的最基本的尊重吧。

如果連原型、prd都會讓人反感,也不會是個好產品。更不要提什么運用心理學,揣摩用戶行為和心理了。

用戶和你產品的每一次交互,都要付出成本的,不一定是金錢,也可以是時間、認知、或者思考成本。你需要思考以下幾點

  1. 他是否是獲取有用的信息
  2. 是否是快速獲取
  3. 是否是愉悅的獲取
  4. 是否可持續,并愿意二次交互

當獲得的價值與交互的成本相匹配,產品才能持續,當然此處還有一點對于企業本身也要有益,這樣才是一個長期的可持續的產品。

話說回來,也不是所有產品經理都需要對細節敏感,但是最強的那些超級產品經理一般都對細節很敏感。從這個角度,有時候讓產品經理做同樣一件事,或看同一個東西,看出細節多少的差別,可能就是他們在產品能力方面的差別。

三、做好時間管理

產品經理白天會被各種事情打斷,比如設計會跟你確認banner圖樣式和文案,開發會跟你確認需求細節,業務會跟你反饋新需求。但是你可能還欠著一個原型沒畫,或者一個數據分析沒做?

建議你可以利用一些效率工具,在特定的時間,集中處理老板、用戶、設計、開發給你的微信信息、企業微信留言等等,人的大腦在思考時被打斷后,恢復是需要時間的。2分鐘的事情可以立馬去做,超過2分鐘的事情,都可以是事無巨細的記下來。提升效率,工作方法很重要。

建議每天早上更新下自己當天的to do list,分清優先級,最好能把期望完成的時間寫上去,列時間有個好處,在列的時候,你會心理大概評估下這個需求的優先級以及大概的工作量(拆解量)。

寫目標和完成時間會讓你在實際做的時候也更有目標感和優先級??梢栽囈幌?,相信效率會提升不少。另外每天晚上復盤下,看下差距多少,多復盤總結,也能讓一個新人成長更快。

同樣讓別人交付一樣東西的時候,也可以確認時間,比如你讓設計師交付一個設計稿,如果只是簡單的郵件給到她,和在郵件中加上期望完成的時間,對于設計師同學的交付時間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另外補充一點,盡量在工作時間處理好需要多方協作的事情,比如跟業務確認方案,這種事情你不可能晚上還去打擾別人。

最后附上業界產品之父俞軍在2005年提出的《俞軍產品經理十二條》,站在今天來看,這些也依然不過時,希望我們都能時刻提醒自己。

  1. 產品經理首先是用戶。
  2. 站在用戶角度看待問題。
  3. 用戶體驗是一個完整的過程。
  4. 追求效果,不做沒用的東西。
  5. 發現需求,而不是創造需求。
  6. 決定不做什么往往比決定做什么更重要。
  7. 用戶是很難被教育的,要迎合用戶,而不是改變用戶。
  8. 關注最大多數用戶,在關鍵點上超越競爭對手,快速上線,在實踐中不斷改進。
  9. 給用戶穩定的體驗預期。
  10. 如果不確定該怎么做,就先看別人是怎么做的。
  11. 把用戶當作傻瓜,不要讓用戶思考和選擇,替用戶預先想好。
  12. 不要給用戶不想要的東西,任何沒用的東西對用戶而言都是一種傷害。

 

作者:卡洛兒,微信公眾號:產品喵要讀書

本文由@卡洛兒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 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有辦公時間管理這方面的工具嗎?還有項目管理工具,這兩個有推薦的嗎?

    來自上海 回復
    1. GTD的時間管理理念可以研究下,工具的話都差不多,盡量選擇能跨多個終端的軟件來使用。
      之前有用過wunderlist,因為今年停止大陸的服務,改用了滴答清單,僅供參考,項目管理工具,個人用可以考慮trello,當然trello也可以用做時間管理,不過如果不翻墻的話,速度有點慢……

      來自江蘇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