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不夠?分清主次,瞄準核心需求是關鍵
編輯導讀:產品工作中,你是否經常覺得時間不夠用?是否有遇到這樣的問題:需求挖掘、產品設計和團隊溝通都需要時間,但是總是顧此失彼。在工作中,時間永遠是奢侈品,產品經理必須分清主次,重點關注核心需求。本文作者對此展開了分析討論,一起來看看~
在產品經理的工作當中,存在一個極大的矛盾:時間。
挖掘高價值的雙向需求,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對這些需求進行驗證也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往往一個好的需求,得投入2個月以上的時間進行探索和持續思考,但,在工作當中,時間永遠是奢侈品,我們沒有時間。
產品經理處于研發生產線的最上游,所有的設計人員,研發人員,測試人員等研發相關人員都是根據上游的輸出而開展工作,我們確定了需求,并設計出產品方案,是這些產品方案激活了整條生產線,如果上游的輸出停止了,沒有產品方案交付給研發團隊,整個研發生產線就會處于癱瘓狀態。
所以,環境要求我們盡快的輸出需求,不論是研發生產線,還是背后實際支付成本的老板,都在迫使我們盡快輸出需求,盡快提供產品設計方案,只有持續的需求,連續的產品設計方案,才能讓研發生產線能夠運轉起來,避免癱瘓。
因為這種特殊性質,產品經理的時間,與生產線的有效生產時間密切關聯,不要說2個月的沉浸式思考,即便是一周的,完全用于思考的時間,也是欠缺的。
一方面,好需求需要時間挖掘和思考,另一方面,工作的特殊性質,不允許我們有太多的思考時間。
時間,成了產品經理極大的矛盾。
并且,隨著崗位的晉升,公司對產品經理的期望越來越高,產品經理所帶領的團隊規模越來越大,對需求數量和速度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時間的矛盾也會越來越嚴重。
甚至,會讓產品經理形成一種極為矛盾的感知:做了是錯,不做也是錯。
解決矛盾的辦法,在于我們對產品工作更深一層的理解。
01 釋放時間
工作中,產品經理的時間主要分配在需求挖掘,產品設計,團隊溝通三件事情當中,理論上,三者的時間分配比例應該是7:2:1。需求挖掘占比時間最大,溝通占比時間最小。
但,實際上,很多產品經理的時間分配是3:3:4 或者3:4:3,甚至還有2:4:4的分配,給到需求挖掘的時間,完全不夠。
所以,時間矛盾的本質,是時間分配出現了問題,如果能有一些方法,能夠調整時間分配的比例,我們就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對需求進行辨識和挖掘。
比如,團隊溝通的時間占比是可以壓縮至“1”,甚至無限接近“0”。
團隊溝通的主要目的在于幫助團隊正確的理解產品設計, 確保最終實現的功能效果,與產品設計相符合,這個目的是可以借助完整的需求文檔及相關交付文檔實現的。
或者說,交付文檔原本就是作為溝通的替代方案而被設計出來的,好的交付文檔,應該追求開發過程中“0”提問,意味著,開發團隊借助文檔的閱讀,對產品設計沒有任何疑問,文檔能清晰,完整,準確的表達出產品設計的理念以及具體的做法。
現在,甲乙兩人設計了兩個相同的“刷新”功能,用戶可以通過該功能,獲取最新的信息,兩者的差異僅體現在文檔當中。
甲的文檔:
用戶可以在頁面頂部向下滑動觸發刷新功能,每次刷新獲取最新內容,刷新失敗時,用toast提示用戶:網絡信號差,請檢查網絡。
乙的文檔-刷新功能:
- 觸發方式:內容列表頂部,通過手勢觸發,具體手勢為從上至下滑動。
- 獲取內容數量:每次刷新,均可獲取10條內容。
- 獲取內容規則:按照內容的創建時間排序,獲取最新發布的內容。
- 網絡異常處理:網絡異常狀況,執行刷新功能后跳轉至網絡異常的頁面,提醒用戶檢查網絡狀態。
- 網絡異常:無網絡,弱網絡,均視為網絡異常。
- 請求超時:若服務器5秒內未返回數據,提示用戶“服務器忙,請稍后再試。”
- 內容數量不足:刷新時,若最新內容超過0條,但小于10條,則返回所有最新的內容。
- 沒有更新:刷新時,若最新內容數量為0,則提示用戶“暫時沒有新內容,請稍后再試?!?/li>
- 防刷:若是非正常刷新,則該次刷新操作無效,并提示用戶“刷新的太快了?!?/li>
- 非正常刷新定義:監控用戶刷新頻率,兩次刷新的間隔時間低于1秒,即視為非正常刷新。
乙的文檔里的每一個需求點,對于甲而言,都是需要通過多次溝通解決的問題。但是,對于乙而言,這些需求點都記錄到了文檔當中,也就不會產生溝通的負擔。
僅僅是完善的需求文檔,就可以讓乙擁有更多的可支配時間,可用于需求的辨識和挖掘。
產品經理需要具備優秀的溝通能力,我們要重視團隊溝通,但,并不是所有的溝通都值得提倡,尤其是需求遺漏,產品設計缺陷等交付形式的問題,是因為產品設計時考慮欠缺,導致的交付錯誤,溝通是對這種錯誤的處理方式,但不能視為正常現象,不能視為理所應當的,用溝通替代交付文檔,這樣的時間耗損是極低效的,并且,也是不值得提倡的。
所以,盡量完善交付使用的需求文檔,減少溝通所使用的時間,這樣可以釋放一部分時間,讓我們能夠自由支配。
02 小需求策略
借助交付文檔可以釋放出一部分的溝通時間,只是,這些時間對于需求的持續挖掘而言,遠遠不夠,產品經驗越豐富,對產品經理的要求越高,相應的, 產品經理對需求的商業價值要求也越來越高,需要花費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如果成功,這個需求將會為產品帶來非常高的商業價值,日活用戶翻倍,新增速度翻倍,各項數據均會以指數級的速度增長。這是每一位產品負責人都希望做的事情,是真正能夠讓產品成功的需求,但是,很多時候,即使是0溝通,留給我們的思考時間間也遠遠不夠。
這需要使用另一個能夠爭取到更多時間的技巧:小需求策略。
需求的數量非常多,有我們非??释母邇r值雙向性需求,也有讓我們避之不及的單向需求,但最多的,仍然是小需求,他們既不會給產品帶來十分杰出的價值,也不會為用戶帶來十分大的價值,當然,成本也是極低,不會給團隊帶來多少負擔。
如同在頭像功能的基礎上,增加查看大圖,或者下載保存圖片,或者,在昵稱的基礎上,增加昵稱的字段長度,又或者是在上傳圖片的基礎之上,支持上傳原圖,均屬于小需求范圍。
這些小需求可以一點一點的完善產品的能力,盡管每一個小需求產生的價值有限,但累積起來卻可以改善用戶的使用體驗,讓用戶更好的使用產品所提供的服務。
另一方面,小需求在需求挖掘階段花費的時間極少,可以快速推動至研發團隊,帶動研發生產線的運作,能夠為產品經理制造一個較大的時間差。
在產品的版本迭代過程中,存在很多以完善體驗為主要目的的版本,這些版本里,產品經理花的時間較少,研發花的時間較多,通常情況,產品經理一周的輸出時間,可以帶動三周的研發生產時間。
多出來的兩周時間,就屬于產品經理的連續思考時間,對于一些重要的需求,我們甚至可以連續推出2個,3個用小需求構成的以完善,優化為目的的版本,從而獲得更長的連續思考時間,用于需求挖掘。
一個由小需求構成的完善性版本,就可以爭取到兩周的連續思考時間,連續兩次完善性版本,就可以爭取到四周的連續思考時間。
100個平庸的需求,也比不上1個高價值的需求,而我們產品從業者,想要找尋的,就是那1個,能夠為產品和用戶帶來高價值的需求。
但,想要獲得高價值的需求,就必須先具備較多的時間籌碼,需求價值越高,花費時間越長。
所以,現階段而言,小需求策略是時間矛盾的主要解決辦法。
同時,也是產品負責人必須掌握的一種時間技巧。
03 雷區
但是,小需求策略也有一些雷區,需要從業者警惕:
1. 小需求仍然需要思考
產品的每一個需求,都需要經過思考,小需求只是思考時間較短,能夠在短時間內進行判斷,并且得出結論的需求。
如果放棄了對小需求的思考,就會導致反復修改,上個版本修改的內容,會在下一個版本繼續修改,才上線的新功能,也有可能在下個版本被刪除,導致整個產品的生產過程極為混亂,讓團隊處糟糕的氛圍當中。
這是從業者要警惕的第一個雷區:小需求并不是不需要思考的需求,而是思考時間較短的需求。
2. 時間駕馭
小需求策略能夠為產品經理爭取到可觀的時間差,但這部分時間應該充分應用在需求挖掘和需求思考當中,這是一個爭取時間的應急策略,而不是偷懶的拖延策略。
如何利用好這部分多出來的時間,如何讓這部分時間能夠挖掘出高價值的雙向需求,決定了產品經理未來的晉升和發展空間。
就像龜兔賽跑的故事一樣,偷懶睡覺的兔子,即使給到再多的時間,也會輸給持續前進的烏龜。
這是從業者要警惕的第二個雷區:警惕時間多的誤區,不要偷懶,要抓緊時間挖掘更好的需求。
3. 期限性
小需求策略也有期限性,原則上,依靠小需求構成的完善性版本,不能連續超過4次,也就是兩個月的時間,至少挖掘出一個有價值的需求。
連續多次使用小需求策略,會降低團隊的期望值,向團隊傳遞出產品經理只會修修補補的錯誤感知,嚴重影響產品經理在團隊中的凝聚力。
同時,也會向領導傳遞出“能力不足”的信號,畢竟,公司和團隊對于產品經理的期望是極高的,我們希望產品經理能夠找到高價值的雙向需求,能夠讓產品的數據實現指數級增長,與之相比,改善,完善性質的小需求,僅僅是附加品,順手為之。
這是從業者要警惕的第三個雷區:每個人的耐心都是有限的,不過問也不代表放縱,只是給到一個比較長的觀察周期,切忌挑戰公司和團隊的耐心。
04 產品很難
做產品很容易,熟悉功能,能夠滿足用戶的需求,就可以做出一款產品,但,要做一款成功的產品很難。
即需要滿足用戶的需求,為用戶提供服務,又需要實現產品自身的商業價值,讓團隊更好的生存下去,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產品從立項開始,就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競爭,每個產品的背后,都是由資金構成的倒計時,就像考試一樣,時間結束后,我們必須交出一份答卷,成績通過了,就可以迎來第二階段的發展,成績不合格,產品,也就到此為止了。
時間是有限的。
做了錯誤的需求,會耗損有限的時間,有的需求極為復雜,僅僅是一個需求,就會消耗2個月乃至更長的時間,反復幾次,時間就耗盡了。
即使是保守心態,不做高成本高風險的需求,在時間耗盡時,也很難湊到足夠的分數,終究會因為成績不足,被投資人或者老板舍棄。
但,如果是做了正確的需求,產品的價值,公司的價值就可以實現數十倍,數百倍的增長,只需要短短2-3年時間,就可以讓一個草根創業團隊,發展成市值數十億的上市公司。
所以,產品經理才會是當下互聯網公司最接近CEO的崗位,也是最核心的崗位,互聯網公司里,產品經理是特殊的崗位,能夠無視職級,參與到高管會議當中,能夠直接與CEO對話,甚至可以左右CEO的決策。
所以,我們常常說產品經理要有賭性,要敢賭,敢輸,沒有了賭性,我們在面臨一些需求時,會顯得束手束腳,成了保守派,但保守派,一樣有輸的可能性,并且,可能性還很高。
只是,賭,也是一門學問,有的產品人,十賭九勝,有的產品人,十賭九輸,前者憑借的是過硬的專業技術,能夠降低輸的概率,提升成功的概率,后者憑借的只是是運氣和靈感,只管做,對和錯,全憑天意。
但,作為一個職業而言,產品經理必須成長為專業人士,掌握專業的技能,才能走的更遠,擁有更多的實踐機會。
畢竟,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夠長期容納不計輸贏的產品經理,更不會將公司的未來,將公司的生死存亡交付給全憑運氣的產品經理。
#相關閱讀#
#專欄作家#
枯葉,微信公眾號:枯葉咖啡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9年經驗產品經理,3年產品總監經驗。擅長數據增長,商業模式。曾孵化過千萬級用戶規模的創業產品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O協議。
厲害
寫得很棒!都是資深的體會,和可復驗的經驗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