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產品經理不依靠大平臺,該如何成長?

2 評論 9710 瀏覽 25 收藏 15 分鐘

8月22日,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舉辦的線下作者交流會已完美落幕。前500強產品經理、項目經理 陳蕙茗回顧了她的10年產品道路和創業經歷,并分享了過程中的一些收獲和感受。以下是全部內容~

我今天分享的主題是《快速重啟,點燃夢想——當產品經理不依靠大平臺,該如何成長》

分享地圖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我的故事——過山車的經歷,第二部分是如何成長——找到自己的成長模型,第三部分就是我的感悟及交付——做一個提供價值&交付意識的人。

一、我的故事——過山車的經歷

想必大家都有過做過山車的經歷,坐的時候特別驚悚、刺激,玩的是就是那份心跳,但又享受那份受虐的過程。

我的人生有那么點像過山車,過去一直向前沖,在大平臺做了10年,后面又在創業公司做產品負責,努力成為產品專家,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好景不長,去年就像過山車失重后跌入低谷一般。

意外腿嚴重受傷后,我在家休養了近半年,康復后開始倒騰創業。我以為以原來的專業來說,創業也應該是條直線,卻沒有想到投入巨大,收入卻為負,現實的客觀世界和以為的世界之間相差巨大。

滿世界的找產品,考察了40多個產品,最終選擇了富氧離子新材料。這個產品不錯,很快與合伙人成立新公司,與一家大型企業推進銷售合作意向,卻沒有想到認識不深的幾個合伙人2個月后就散伙了。

我又重新思考,是不是要做回自己有興趣的教育,選擇了繪本閱讀這個項目,準備走幼兒園市場。不僅繪本閱讀在幼兒園是剛需變現,還可以以此切入做師資培訓。可是今年黑天鵝來了,幼兒園都休學了,項目也停了。

痛定思痛后,在疫情營造的陰影下,僥幸有了一些小機會通過提供付費輸出、產品&運營服務,找到了方向和盈利的點。

二、如何找到自己的成長模型?

羅振宇老師在奇葩說了曾經講過這樣一段話:“成長就是你主觀世界遇到客觀世界之間的那條溝,你掉進去了叫挫折;跨過去了叫成長。”

回首過往的低谷時光,覺得最難的就是一個互聯網產品經理該如何融入傳統行業。產品人最愛講的痛點,當時對我一個創業者來說就有三大痛點:

  1. 心浮躁 ——如何擺正心態?
  2. 沒有抓手——如何找到小風險創業?
  3. 滿身武藝使不上——如何與我過去的經驗連接?

我邊痛著邊尋找出路。吳伯凡老師曾經說過:“在進化的生態雨林里,有四百萬種解決方案。”其實在我們的身邊,很多優秀的人身上就有解決方案,就能給我們不少啟發。

我是得到1期學員,向我們班的同學特別是創業者請教,也向剽悍品牌營的同學請教,連接,這些都給了我不少的觸動和啟發。

同時,我也深知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把自己放在一個學習者的狀態。我一直很喜歡閱讀,就報名拆書幫學習。

拆書幫是運用一套RIA的學習方法,“榨取”一本書的價值,并且它是有一套升級打怪的流程,從1-1到3-3。我現在已經打到3-3這個最高級,爭取今年能通關。另外我也逼著自己在得到讀書會做分享,基本每個月都有講書,堅持一年下來也成為金牌講書人、打磨官。

俗話說:“好運就是當機會來臨時,你已做好了準備?!痹诓饡鴰?,我遇到了我的第一個客戶。一家企業要找拆商業書籍的人,我正好自己喜歡看這方面的書籍,就馬上行動起來。拆的第一本書是《影響力》,合作很愉快,客戶也覺得這是她要的用戶體驗效果。

這個給了我不少信心,我感覺到內容輸出能成為我的抓手。我能變現落地的輸出內容也多了起來,從拆書、課程軟文、講書、人物專訪到自己做課程。

去年上半年未出的書籍做了一個系列課程《人人都能做知識付費產品》,這個月還做了《人人都能做出精彩的課程》,反饋都還不錯,也都在不斷的迭代中。

同時,我也在思考如何引流,把我現在的一些輸出分享給一些連接的朋友,激活存量渠道,過去合作的伙伴,這種信任會更快,有什么活很快會想到我。另一方面增加存量渠道,同頻的圈子多做一些鏈接。

而且在服務客戶的過程中,讓他們看到我能提供更多的價值。比如和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合作,我先是從課題的開題報告做起,后來逐漸到公眾號運營及推廣,再到項目的整體運營和負責。我的心得就是經營好每一個客戶,努力將他們變成存量,形成好的口碑!

也就是我將自己過去的經驗打通,從內容輸出這個小抓手啟動,后續提供運營、產品顧問、項目規劃等服務。

在這個不斷探索的過程中,我也逐漸清晰自己與這個真實世界交付的成長模型。我為客戶提供什么、我要怎么盈利、如何形成我的價值主張,我為誰提供,我基本上可以了然于胸了。

對一個創業者來說,交付內容輸出是變現最快的方式,但這個會受時間瓶頸制約,同時我又擴大提供公眾號、社群運營等服務,還有一些項目的產品服務,讓盈利方式多元化。也就是我們說的短期、中期都要有。

為誰提供,我重點將其放在企業客戶及知識IP身上。在教育的累積及項目資源的打通是可以給客戶及知識IP更多的賦能。我希望我是一個橋梁,能成為傳統行業和移動互聯網行業的資源連接及溝通的觀察者、親歷者。

大家都很熟悉的梁寧老師、劉潤老師都談到系統動力學對商業洞察力的推進作用,我也將系統思維中的核心變量、關鍵因果鏈、增強回路、調節回路、滯后效應來打通我的成長模型。

過去我覺得拆書、講書、軟文、課程都是很散的點,我發現用這個來理解,其實就是我的關鍵變量就是我的產品,我要提供交付意識形成我的增強回路,然后要增強傳播前置來降低滯后效應。

未來我會逐步去完善它,躬身入局,踏實行動,形成自己的策略和打法,達到飛輪效應,找到不變的東西來對付這個不確定的世界。

三、我的感悟&交付——做一個提供價值&交付意識的人

最后回顧一下這一年半的過山車之旅,有蠻多的辛酸。但是日本經營之父稻盛和夫曾經說過:“要想成功,不要有感性的煩惱?!彼赃@里我們省略感性的文字一萬字,來理性梳理一下在座各位可以打包帶走的東西:一句金句及四個心得。

我想交付的一句話就是:做一個提供價值&交付意識的人。為什么這樣說,如果沒有相應的價值你很難產生真正有效的連接,而且你還要盡可能地提供好的交付、超預期的服務給他人,才能形成好的口碑傳播,產生更大的效應。

第一個心得:從人性出發,先自省,再外觀

無論是我們是去創業,還是遇到挑戰、困難,我們都可以回到源點:人性的探索上來。產品經理做產品的基本點就是從人性出發,我們不要將它只局限于在產品上,而是要開拓視野,從自身、從外觀上去看。

當困難的時候,我們自身是什么樣的情緒,是被恐懼困住了還是不甘。當我們自省了自己后,才能真正向內求,才能生出更多的能量來拯救自己。同時,我們用人性去看待關系的連接上、利益的分配上,很多事情也很容易一目了然。

第二個心得:??????關鍵時刻拯救自己的,不是綜合素質,而是某一個長板

我們一直以來被強調的是產品經理要補齊短板,要綜合素質高。過去你是在一個平臺,你依附在這個平臺上,更多的是管理者,需要綜合素質。但是當在你只是一個點的時候,人們買你單的是你那個足夠長的長板,而如果想活得更滋潤的,是有2,3個長板,這樣就能夠成多維度競爭。

就像我過去是平臺產品經理,而現在我給自己的定位,要聚焦在教育+內容產品經理。??????

第三個心得:把產品&用戶思維等運用到交付能力的提升上

這是一張省級幼兒園的照片,你們猜猜為什么左邊的小黃人卡通造型比小朋友卡通造型多出來這么多?它的目的是什么?

這其實是一個用戶體驗設計相關的問題,這是去年考察一家省級幼兒園時給他們的建議。左邊的小黃人卡通造型多出來這么多,是為了讓小朋友好去照相,后面的幼兒園牌子較多,風景好,家長也會傳播。而小朋友卡通的這個后面的風景不好,所以不用放出來。

很多傳統行業并不了解產品思維、用戶思維,那我們可以把這些運用到實際的交付能力提升上,這些都能增加他們對我們的信任。

第四個心得:要有/找到自己的產品&快速試錯&快速迭代

我們要用項目思維去操盤一個產品,用系統流程來推進項目。首先,要找到自己適合的產品定位。找到自己適合的產品定位,可以關注市場情況、能力邊界、資源邊界三者要素。當這三個要素的交集之處所在,就你的產品定位。

特別要關注市場情況,要去看大勢如何,風口有哪些產品;其次也要關注你的能力邊界和資源邊界。就像我去年創業的教訓,新材料產品的確不錯,但那個不在我的能力邊界之內,再怎么夠也不行,所以也不適合。

接著清楚自己的產品定位后,研發一款產品或者找到一款產品,然后馬上營銷、試用,去驗證你的商業模式。有了真實市場的反饋后,再快速迭代。把MVP這一套也用在自己的創業過程中。

最后的最后,想和產品人共勉:把自己活成一個優秀的產品。這是我們的信念吧。

我還是一個在路上的創業者,以上都是一些真誠的分享,帶有濃厚的個人視角,希望有些點能帶給你啟發,也歡迎和更多優秀的同行、創業者多交流!

#專欄作家#

陳蕙茗,微信公眾號:陳蕙茗研習社,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10年產品規劃&運營經驗,從0到1搭建和運營落地品牌電商、知識付費產品&場景化產品,擅長用戶研究、產品規劃及產品運營。

本文為【2020年8月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線下作者交流會】現場分享內容,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寫得挺好的

    來自廣東 回復
    1. 感謝鼓勵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