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環思維:是形成還是打破?
編輯導語:閉環思維,是指針對自己、他人發起的活動或工作,通過不斷循環和不斷反復的過程完成它,并將最終反饋結果給發起人的思維習慣。閉環思維對于產品經理來說尤為重要,如何在產品設計中不斷的形成和打破閉環思維,提升自己的能力,是每個產品經理應該學會的事。
一、為什么需要閉環思維?
微信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的主流溝通工具,到我們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
- 某個人突然主動申請加你微信,備注里說明是XXX,當你同意添加后,卻再也沒消息;
- 你發了一個比較緊急的問題給某人,一直沒有回復,但卻看到他在不斷刷新朋友圈,過了很久,他回復你:不好意思,我沒看到;
- 最常見的是,可能聊的好好的,突然沒了回復,也許是忙去了吧,但之后沒有任何一點解釋,又開始新的話題,然后又突然沒了回復。
一句“你好”作為開頭,一句“再見”作為結尾的溝通閉環,在生活中變得奢侈起來。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是一種素養。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還有很多這樣無法形成閉環的行為,例如領導交代的任務你做好了卻沒有及時反饋等。
二、閉環思維的來源
“閉環”的理論根據是“PDCA循環”,由美國質量管理專家休哈特博士提出,被廣泛用于現代企業管理中。
“PDCA循環”將管理分為四個階段:
- 計劃(Plan)
- 執行(Do)
- 檢查(Check)
- 行動(Act)
這四個過程不是運行一次就結束,而是周而復始地進行。一個循環完結,解決一些問題,未解決的問題進入下一個循環,如此階梯式上升,直到任務完結。
“PDCA循環”上升示意圖如下:
1. 在生活中的閉環
在現實生活中,要做到萬事有始有終往往并不容易,這些人也并非有驚人的毅力,而是因為掌握了“閉環”思維。
“早起”我們都知道它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但我們就是做不到,為什么?
一個早起的先決條件我們沒有做到,那就是“早睡”,因為沒有“早睡”來和“早起”這件事形成閉環,所以我們永遠做不到早起這件有意義的事。
比如我們市場在新的一年到來時都會制定自己的年度計劃,2021年買一輛什么樣的車,減肥多少公斤等等。
但我們的計劃往往在制定的時候就已經結束了,對于時間周期較長的計劃,一定要進行拆解,比如年度計劃拆分成月度計劃、月度計劃拆分成每周計劃、每周要定期去Review完成情況。
閉環思維不僅僅是在中止時間才用到,而是需要時時刻刻謹記。注意力集中同樣也是多一點閉環思維,少一點跳躍性思維的體現。
比如正在讀書中某一章節,突然想起間想起有個電話要打,拿起電話打完之后,可能會順帶刷下微信,轉而看看抖音,這時候再想把注意力拉回到讀書上時會很艱難,直到最后放棄了讀書。
在注意力吸引法則的當下,很多產品在搶奪我們的注意力,也導致我們不能集中注意力去做一件事情,也潛在導致廣而不深,失去完成一件事應有的閉環?。
2. 產品設計中的閉環
比如我們怎么優化抖音產品才能提升抖音的DAU?
首先我們要了解用戶使用抖音的整個流程是什么樣子的,這里我們就要用到閉環思維。
首先,用戶對抖音進行登錄,其次對抖音系統的一些內容進行消費,最后退出登錄。我們分析一下這個流程所擁有的閉環,首先用戶登錄到內容消費到退出是第一個閉環;
其次內容消費者也是內容的生產者,這里存在第二個閉環內容消費到內容生產再到內容消費,第三個閉環是內容消費到內容推薦再到內容消費。
了解了產品的閉環,我們就可以放心大膽的對產品進行優化,以求提升產品的DAU。
- 登錄:我們需要多多的人,那我們可以考慮對登錄界面進行優化(這里不做贅述);
- 內容消費:我們提供給用戶更優質的內容;
- 內容生產:抓住用戶的榮譽感和收益等心理進行用戶創作的引導;
- 內容推薦:根據用戶的喜好推薦給用戶擁有相同喜好的用戶的作品,輸出讓用戶更滿意的內容;
- 退出:吸引用戶再次登錄。
同樣的我們怎么優化一個視頻的彈幕呢?我們還是要對發送彈幕流程進行一個閉環分析,如下圖所示:
從圖中可以看到用戶發送彈幕共有5個閉環,對于彈幕功能的優化我們可以按照每一個點進行優化。
- 用戶發送彈幕:引導用戶發送友善彈幕(這里不做贅述);
- 展示彈幕:展示合理彈幕;
- 舉報彈幕:少舉報、快解決(需要攔截彈幕的規則設置);
- 審核彈幕:提高審核效率(對舉報信息的優先級排序設置);
- 審出結果:高質量的彈幕。
通過對抖音和彈幕優化兩個案例進行分析優化,我們發現閉環思維可以更好的幫助我們對產品進行優化和升級,為打造更優秀的產品提供了一個新的解決思路,避免了產品優化中的漏環現象。
三、打破閉環思維
既然閉環思維即能夠在生活中提升我們的素養,又能夠在幫助我們優化產品,那為什么我們還要打破閉環呢?
1. 打破生活中的閉環
在生活中,我們習慣了七點起床,九點上班,六點下班或八點打卡,回家的時候散散步,然后刷會手機,睡覺,這是一個閉環,生活顯得很有規律。
但長此以往,并沒有任何提升,還會覺得很疲倦。
假若有一天,在散完步后,學了一門語言,或者做了份兼職,打破了這個閉環。過了一段時間后會發現生活其實還不錯,個人也會有很大提升。
我們發現這又是一個新的閉環,想要提升就要再次打破它。在閉環不斷地形成和打破中,我們將成為那個越來越優秀的自己。
2. 打破產品中的閉環
雖然閉環對于產品的優化有著巨大的幫助,但一個產品只靠優化是不行的,還需要有創新。
在第一顆原子彈制造出來前,世界處于一個相對穩定的閉環狀態,但因為原子彈的出現,直接導致了日本法西斯的終結,美國也成為了一方霸主。
最終形成了一個新的平衡,同時也使得更多國家對原子彈投入研究,以求能夠抗衡美國原子彈帶來的威脅,直到今天形成了超過七個國家擁有了原子彈的穩定局面。
創新勢必會打破原有的閉環,打破閉環也需要創新,因為打破了原有的閉環,才擁有后來的發展。
同樣的對于一個產品來講,創新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迭代優化是不足以在如今的社會環境中生存下來。
淘寶的創新打破了傳統的商業模式,開啟了電商時代;自動駕駛技術的創新,改變了傳統的汽車制造,增加人們出行的安全性;高鐵技術的創新,改變了我們的出行方式,節省了大量的時間。
還有很多這樣的創新,在改變著我們生活的同時,也在成長為家喻戶曉的品牌。
四、具體到產品經理的日常工作中來說
PM是如何在工作中運用閉環思維做項目和管理團隊的呢?我總結出如下四點:
1. 截止期限內有反饋
閉環思維強調的是如果別人發起了一件事,你不管做得如何,都要最后閉環到這個發起者。
舉個栗子:領導讓你交給他一份項目進度報告,作為項目負責人的你,需要和領導關于報告的提交時間進行溝通,達成共識。這個報告你可能需要根據團隊目前的狀態、項目進度和項目計劃的參照來寫,然后通過即時傳輸工具發給領導。
這是否就是所謂的閉環了呢?
然而,幾天之后:領導突然問你:項目進度報告怎么沒來跟我匯報啊?
你一臉懵的回答:老大,我早就發給你了啊。
相信你已經意識到了,給領導發報告并不是目的,告知領導報告已發,或者給領導當面匯報并征詢領導的其他指示才是重點。
顯然,領導也沒意識到閉環的概念,但他心里肯定會覺得這個PM辦事不靠譜,但又沒法批評,畢竟人家把報告發給他了;無形中,上下級的信任值微微下降。
2. 勤溝通,按階段反饋
做項目的時候,我一直以來都遵循的一個原則:項目里任何會給干系人帶來影響的改變,第一時間告知。
很多時候,不論是領導還是自己的團隊,交到手里一個任務,需要一段時間之后才能完成。在中間過程,任務的發起人可能會忘記,產品經理在這時候與其說等著發起人來詢問你,而不如自己主動匯報。
如果發起人問你,你就被動了;要掌握主動權,在上級或者團隊會留下“積極可靠”的好印象。
說實話,閉環思維里重要的不單是責任二字,更重要的是個人敏感性和團隊配合。能夠洞察到干系人每個階段的需求,并在截止期內給對方反饋,這件事才叫閉環。
3. 做事優選靠譜的人
有些人很聰明,但缺少大智慧,自視甚高,自己利益大于一切,難以長久共處。相反,選擇靠譜的人,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中,真誠,做事清楚明白,不會出現意外差錯。
靠譜的人也會給予安全感,一個靠譜的團隊成員,承諾你今天就可以改完這個需求,他不是在說空話,而是綜合你的指令和自己的能力給出回復。
可能會存在困難,或者爭執,甚至失敗,但這種高效的工作狀態,目的明確,是一個項目團隊建立的基礎。
4. 產品經理靠譜自然會有更多人追隨
對于做項目,體會很深的一點,產品經理靠譜,那么他的團隊也不會差,合作的客戶人品也好,辦事牢靠。
如果你不能識別干系人是否靠譜,那可能需要多次去了解團隊的方方面面才行。在這個過程中,你可以篩選掉身邊不靠譜的人,讓團隊的氛圍都是積極主動可靠的,大家一起逢山劈路,穿墻過坎,遇河搭橋。
一個項目的成功交付,只有產品經理的智慧與團隊的智慧疊加,才能產生大王帶小王的王炸效果。做個靠譜的產品經理,你的人生會越走越順。
五、閉環思維是是形成還是打破?
根據以上內容,我們得出在產品設計中閉環思維應該不斷的被形成和打破,形成是為了優化產品,打破是為了創新,為了更好的生存。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們需要閉環思維來幫助自己成為一個有素養和可信賴的人,同時不斷的打破閉環來提升自己的能力。
本文由 @鯨落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這篇文章跟從b站看的小豬的視頻極其相似,我不知道作者是不是有借鑒(或者抄襲?。际亲鰧W術的,如果是相互學習很好,但是抄襲的話就不好了,希望能夠標注信用,不要做拿來主義!
標注引用
是b站的小姐姐嘛,舉的例子都一摸一樣,真的對我幫助很大
你好~感覺這篇文章很好,我想轉載到我們公司的內網供大家學習,可以嗎?會注明出處~
嗯嗯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