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景和用戶需求為何捆綁的如此深?

3 評論 16856 瀏覽 84 收藏 7 分鐘

基于場景來思考用戶需求,能夠使你的產品離用戶更近一些。

KANO模型在產品迭代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分層去考慮,及其用戶在使用時的場景。

當然上圖沒有列舉出產品的反向需求。如果產品人員在做產品的時候出現了反向需求(比如親子類產品中出現離婚等等的需求……)。那對產品的負面影響那就不言而喻了。我們只從正向需求的產品迭代上去思考。

一、必須具備的

一旦實現了一定數量的必須功能,就無法再通過增加這類功能來提高客戶的滿意度了。無論增加多少必須功能,客戶滿意度都不會超過中點以上。

在產品規劃的周期版本中,前期需要滿足用戶的基本操作。比如在電商平臺中,購物的操作流程、商品的SKU……能保證用戶能夠去體驗到產品的完整性。而不是在某一個區域形成死循環。在做常規需求的時候應考慮去收集用戶數據,培養種子用戶。因此,在驗證的過程中,數據埋點就必不可少。做好對用戶分層的反饋。

1.小白用戶

小白用戶是那種“你的產品我根本就不懂”的用戶。下載你的產品后,根本不知道你的產品是干什么的,那其實你可以忽略不計,但是如果是你產品所覆蓋的重點范圍內的人群,那就是你產品設計的重大原因了。

2.進階用戶

進階用戶是比較喜歡去探索產品。但是不能很理解為什么這么做。喜歡去研究產品所展示的內容。對于工具類型的產品來說,喜歡去追求更加快速的方式。針對B端的產品用戶,可以為用戶做私人定制化的產品解讀。

3.無所謂用戶

無所謂用戶是反正你更新了啥,產品里面有啥,我都不關心。這樣的用戶會時不時的上來體驗你的產品,沒有反應的用戶。但是一旦你的產品里某些功能會吸引到他,他就會變成核心用戶。

4.重度用戶

重度用戶是這類型產品的使用方式都知道。會刻意的去找尋產品的亮點。吸引他們的往往是你產品中某一個不注意的亮點。重度用戶很極端,很有思考。給給出他們想要產品展現出來的反饋。

二、期待的需求

期望型功能的增加和客戶滿意度呈線性增長。比如比如社交軟件中都有查找人的功能,在查找的時候,查找附近的人,按照性別,年齡等對用戶進行篩選功能。電商產品的優惠券體系,會員積分體系等等。都是屬于用戶期望,也是用戶覺得有的。

期待型需求可以增強用戶體驗和人群之間的交互性。在自己產品日臻完善的過程中,用戶體驗感會增強,也會使一部分小白用戶在體驗過程中成為進階用戶,從而轉變成產品的重度用戶。比如我是京東的忠實粉絲,在體驗產品的時候,商家的完善解答以及京東優惠券的體驗加上商品的專業性。從而使得我信賴京東而不去用淘寶。

產品的功能多樣性和完備性。用戶逐漸的參與感和互動性會越來越多。用戶數據的搭建和體系化需要進一步去完善,電商產品中相關的推薦系統會加強用戶的粘性。所以期待型的需求需要去挖掘用戶使用過程中會遇到的場景。

三、超出預期的

只是實現一部分興奮點就可以明顯的提升客戶滿意度。從而因為一個功能體系,可能你產品呈現的是從幾何級數的增長。記得我在2014年做k12產品的時候,無論怎么去做需求,用戶量一直維持在300W左右。因為K12行業面對的是家長和孩子。

家長的需求就是我孩子怎么快速提高分數,孩子的需求是我怎么去獲取考試真題。對此我們針對家長直接做直播類型劃分(家庭教育直播:當然直播還是以高聚合度的UGC去打通)和針對孩子做題庫。保證題庫的完整性和體驗感。用戶直接翻倍積累。

當然隨著時間的不同,用戶的興奮性需求還是在改變。比如:現在做紅包功能遠遠不如微信紅包的影響力大。當然也不是說完全去創新功能。興奮性需求的挖掘點需要不斷的去體驗產品,個人的做法:

產品組每個成員在生活中看到的各種有創新的內容都圖文記錄。形成產品組的興奮池。在做產品功能的過程中時不時的去看下是否有契合點。做灰度測試。

其實每一個場景產品經理在把控的同時,思考的點無二:把自己當成用戶,提出五個方向的度量:

  1. 我希望這樣
  2. 我預期這樣
  3. 我沒有意見
  4. 我可以忍受這樣
  5. 我不希望這樣

也許我們在產品的時候就能精準的察覺用戶的動機了。

 

本文由 @John?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站在用戶的角度去思考,但代表不了用戶

    來自浙江 回復
  2. 真的想要什么,和說出來要什么,表現出來想要什么,是有區別的。做產品的人,要善解人意。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