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探索:不同類型的地鐵卡,背后的思考是什么

lei
16 評論 13800 瀏覽 50 收藏 10 分鐘

平時看到新鮮的事物總會忍不去嘗試下,倒不是因為上來就有很大的興趣,往往是想看看事物背后的動機。分析的過程能強化你的思維訓練,不要求最后的結果正確與否,但分析的過程本身是有價值的,尤其是對產品人。

 

中午和同事去吃飯。電梯里,他說新買了一張地鐵卡,180 元,可以坐 30 次,只計次不計費,有效期 2 年。他住龍崗,上下班全程坐地鐵,從那邊到南山用深圳通得花 9.5 塊。這張卡,每次平均 6 塊,省了不少。

這樣的話,我也可以買一張,大于 6 塊的里程我就用這張卡,我說。接著,有了疑惑:

  1. 對于地鐵公司來說,這是賠本買賣,推出這張卡的意義在哪里呢?
  2. 這張卡面向的用戶群體是哪種類型的呢?

同事說,可能是響應政府綠色出行的號召吧,吸引那些開車的人來坐地鐵。

這個講不通吧,我說。你看:

  1. 不坐地鐵的人完全可以買個深圳通,可能每次平均費用不到6元,還不用擔心有效期的問題。
  2. 反倒是對于地鐵是剛需,路途又遠的上班族來說,可以借機省一大筆費用,但對地鐵公司來說,是一大損失,而且這筆損失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那怎么才能解釋通呢?有許你想復雜得了,可能人家就是這樣個簡單原因。我說,你是想說微信的歡迎界面,一個小人和一個月亮的梗嗎?網上一堆人從用戶心理角度分析,如何滿足用戶社交的心態,后面有內部人爆料,不過是張小龍喜歡那張圖片而已。

沒關系,主觀的原因并不妨礙我們做一次客觀分析,試著看能找出站住腳的動機。畢竟如果動機只是響應綠色出行的話,結果造成自己的利益受損,是講不通的。我又補充說,一開始分析這張卡可能比較難,不知道從哪里入手。我們先從最簡單的開始,拓展分析思路。到目前為止,除你那種之外,深圳地鐵公司前后推出兩種卡:

  1. 深圳通。普通充值,坐地鐵打 9.5 折。
  2. 一日票。售價 20 元,使用有效期為 24 小時,可以無限次進入地鐵。

有一點我們一定要抓住:這些卡推出都很多年了,肯定是成功的商業產品。在經濟上,公司是受益的,我說。

深圳通

我覺得普通深圳能,就是政府讓惠于民。政府給他們有補貼,同事說。

沒錯,有這張卡,市民不僅出行方便,還少花了錢。先不用考慮補貼的事情,如果細細思考下,地鐵公司才是最大的受益方。他們收入不僅沒少,反而增多。我思考了下:

地鐵負載能力強,進出的人次對它們收入影響最大,特別是出勤高峰,這跟做餐飲一樣,講究翻臺率。那些現做現賣水餃的快餐店都不會開太久。

深圳通是面向城市內常住,且有通勤需要的人群,再進一步說,主要的用戶群體是上班族的通勤人員。如果沒有地鐵卡,這部分人還是會選擇坐地鐵。但這就會對地鐵的進出入帶來巨大的壓力,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每個人都需要排隊買票,乘客無法及時疏通必然會大幅降低地鐵的客流量,地鐵公司還要增加運營人員。營收下降,運營成本上升。你看,反是現在的方案好。

附:不用深圳通的益損值計算方案(只作思路提供,實際計算考量的因素要遠遠復雜得多)

  1. 截至 10 月底,地鐵的日均流量達近 400 萬人次。
  2. 每個人都需要排隊買票的話,假設客流量減少 a%。
  3. 因客流疏導的需要,地鐵公司至少需要為每個地鐵口增加服務人員,月工資為 5000 元。全深圳共計 198 個車站,每個站平均 4 個出入口,以上共計 198 * 4 * 5,000 = 3960,000元。
  4. 地鐵平均每人次的費用為 m 元。地鐵公司的益損為 4,000,000 * a% * m * (1/0.95) – 4,000,000 * m – 3,960,000/30。
  5. 假設 a=50, m=6。相比現在,每天的益損為 -11,500,421元,一千多萬呢。

所以,普通地鐵卡是雙贏,最大的受益方是深圳地鐵。

一日票

顯然,面向的不是普通常住居民,深圳單程封頂最高 10 元,即使對于較遠的出勤人員來說,上下班兩次,使用深圳通更實惠。所以一日票的定位:

  1. 面向外地游客,本地郊區來市區游玩的居民。在周末,節假日,各種大展會期間,這類群體短期內多次乘坐軌道交通,會形成突發的較大人流量壓力。
  2. 一日票可以很大程度緩解購買單程票時的售賣壓力,應對上面的突發性的出行高峰,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地鐵的客流量。

注:不再計算一日票的益損值,你可以自己嘗試計算下結果。

所以,一日票這事也是雙贏的,最大的受益方還是深圳地鐵。

最后的答案

回到同事的那張 30 次卡,按照上面的分析思路,并不能找到它的定位群體。售價 180 元,有效期 2 年。如果是面向的是不怎么出行的人,買張深圳通豈不是更好,不到 100 塊,沒有有效期,不限次數。關鍵這張卡還會砸自己的腳。那地鐵出地鐵卡的動機在哪呢?公司怎么可能會沒預期帶來的結果呢?

同事說,他是在淘寶上買的。我想去看個究竟,在淘寶搜到這種張卡,只有很少的幾家賣,叫紀念卡。找到關鍵詞在網上搜相關新聞,出來了。一般也就是特別的時間,才會推出這種卡,打的名號是為了收藏作紀念用。比如 11 號線,7 號線開通啊、深圳地鐵開通多少年啊,才會發行這種卡。發行量都是很有限的,11 號線的紀念卡也就是 1500 張。這么少的量自然對地鐵的收入影響是微乎其微。另外,紀念卡的發行也對深圳地鐵做了一次宣傳和推廣。

更多的問題

周末,和堂弟逛公園。我跟他分享了上面的案例。堂弟好奇,你看現在出租車生意不好。為什么出租車公司就沒想做什么優惠卡,跟地鐵一樣,吸引大家都來坐出租車。再不行,跟互聯網一樣,先賠錢,后賺錢。

我說,出租車公司跟地鐵公司不一樣,跟互聯網公司更不一樣。以深圳為例,有多少家出租車公司,各家的卡不能通用。地鐵公司的主體管理運營都是自己來做,出租車公司的運營方是開租車的司機,司機的月收入是直接和上車收的直接掛勾的,他們都是單一個體,不像地深圳地鐵集團容易協同操作,短期優惠會減少他們的收益,這部分損失,算誰的頭上,司機愿意承擔嗎,出租車公司愿意承擔嗎?……

如果為深圳出租車設計一個能幫助他們增加營收的優惠卡方案,你會怎么設計呢?考慮到同公交,地鐵的競爭關系,你會從哪些維度來考量呢?

順便推薦一本書《自私的皮球》,如果你喜歡對人與社會進行觀察和思考,并享受運用各個學科交叉融會的運用所帶來的知識樂趣,你也會喜歡這本書。

 

作者:lei,公眾號:monster_talks。

本文由 @lei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說到出租優惠方案,之前和某人討論過,為什么滴滴不像愛奇藝一樣推出月會員、季度會員和年會員呢?比如買了1000的月卡,你就可以在一個月內同城免費打車30次。其實平均下來,每次花費30多塊錢。(我認為不推出,主要是打車并不是一般上班族出行的首選方式,只有在特別緊急的時候才會打車出行。但是我覺得推行的話也有理由啊,深圳隨便出個門都是10公里以上,就超過30塊了,如果有這項服務,對于長期需要市內出差的人來說應該是很需要的。)

    來自廣東 回復
  2. 我記得杭州有一種公交卡 月租五十 打五折 封頂50 但是就是不能乘坐地鐵 另外有種卡打八折 貌似可以坐地鐵

    來自廣東 回復
  3. 我怎么想到了網上有人在Uber和滴滴打車的收費距離上累的數學不等式

    來自北京 回復
  4. 180 元,可以坐 30 次。因此一般使用此卡都會是路途較遠的乘客。路途遠,地鐵又太擠,會不會是另一種福利,就當為你站一個小時的安慰?

    來自四川 回復
  5. 說到底還是一個目標客戶與產品定位的問題

    來自上海 回復
  6. “深圳通是面向城市內常住,且有通勤需要的人群,再進一步說,主要的用戶群體是上班族的通勤人員。如果沒有地鐵卡,這部分人還是會選擇坐地鐵。但這就會對地鐵的進出入帶來巨大的壓力,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每個人都需要排隊買票,乘客無法及時疏通必然會大幅降低地鐵的客流量,地鐵公司還要增加運營人員。營收下降,運營成本上升。你看,反是現在的方案好”
    這一段思路有問題啊??????

    回復
  7. 這讓我想起了走近科學欄目。

    回復
  8. ?? 像我這種平均一年丟一張地鐵卡的人,地鐵公司也是很賺錢的

    來自江蘇 回復
    1. 丟了很多都被會別人撿到吧

      回復
    2. 0-0你的意思是會被人家撿到再用所以不會造成浪費嗎?確實有這個可能,不過一來買地鐵卡是要錢的像我這種丟三落四的坑貨其實用地鐵卡反而貴了=-=,二來撿到的人是不是會一直給這張地鐵卡充錢也是未知數(畢竟不是自己的東西用的人可能會很多但是用著那么心安理得的也會有那么多嗎而且撿到的人也可能有自己的地鐵卡所以沒必要繼續充錢嘛)╮(╯▽╰)╭

      來自江蘇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