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60%時間用于協作,我們找到了破局方法

1 評論 4391 瀏覽 14 收藏 13 分鐘

編輯導語:產品經理在日常工作中很多時候都需要跟各方面進行溝通,所以溝通協作對于產品經理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能力,在很多時候可以帶來更高的效率;本文作者分享了關于產品經理協作的破局方法,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據不完全統計,產品經理在工作中60%以上的時間用于溝通協調。

當團隊中理應提供洞察,為產品指明道路的經理們深陷溝通泥潭,長線價值的思考資源完全被無止境的會議和碎片化的溝通占據,導致產品經理的個人成長空間與產品價值一起內卷,陷入惡性循環。

一、PM的場景&問題

產品經理每天面臨大量的溝通協調,那么,我們在溝通、協調些什么呢?

  • 場景1:接到一個需求,需要理清方案為什么采用現在的設計、歷史版本什么樣、誰是設計者?
  • 場景2:跟進一個跨多條業務線的項目,希望知道各線業務的運作方式
  • 場景3:工作相關、未直接參與的項目,但需要了解項目細節、及內部的依賴關系
  • 場景4:上評審會的那天,往往是團隊成員看到問題/方案的第一天,沒有任何緩沖余地,團隊需要在沒有明確問題的情況下去評審一個產品解決方案,方案死亡率高、評審討論沒有重點。

分析場景下的問題:

場景1-3:

不論是接到需求、還是需要跨線跟進、希望了解的項目,為了完成工作,經理們一般做兩件事:

1)找人:

找人的最終目的是獲取完成工作所需要的背景信息,問下熟悉業務的同事,讓同事將整理過的業務材料同步下,開個簡短的碰頭會了解情況。(雖然并不是每次都可以約到忙碌的同事)

2)挖掘背景信息:

  • 有效信息往往分散在相關工作交付物的生產者頭腦之中;
  • 即使我們得到一些交付物(比如文檔、設計稿、代碼),但在我們不清楚交付物的上下文背景(為什么這么寫方案/設計)之前,交付物對我們的工作沒有幫助;
  • 存在我們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我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信息,背景往往需要主動挖掘。

總結:

找人、挖信息、整合信息的成本很高,而且無法與外部交互來驗證信息質量,短促的工作周期也沒有留給我們太多時間,缺乏高效率的獲取背景信息的渠道。

場景4:

作為產品,大家都知道在每一個看似簡約的方案背后,我們付出了多少幕后工作。

但導致方案死亡率高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刨除職場政治、個人產品能力等非標準因素后,導致這個問題的原因指向:沒有前置的有效共識。

為了規避這種情況,我們付出了一些努力,但收效甚微:

1)需求調研階段,約相關人員了解項目背景信息。

在兩周一個迭代的環境下,這種非正式溝通的時間非常難約,即使約到了,因為背景信息不同步,溝通質量往往不高。

2)在評審前,把方案提前發給相關人員。

當前階段的溝通是單點溝通,但我們需要的是項目關鍵人物就同一問題/方案達成意思一致。

總結:

導致方案見光死的原因是,缺乏前置公共討論問題/方案、在會前達成初步共識的渠道。

二、需求分析

我們認為滿足以下需求,可以讓經理們的日常工作更加有效率:

  1. 便利的獲取項目、人、物料的完整背景信息,高質量的完成產品方案。
  2. 在正式評審前,我們希望方案在非正式的場景下被大家公開討論,達成初步共識,避免見光死。

三、歷史上的協作解決方案

1. 協作問題定義

在完成工作目標的過程中,獲取相關生產背景信息困難的問題。

2. 生產力協作工具:

1)定位:

重點解決某一職業、場景下的標準化問題

如:Teambition、worktile、jira、藍湖、協作文檔。

2)優勢:

在特定的場景和人群內部,通過高度標準化,提高信息處理、同步的效率。

如:項目管理,設計管理、代碼托管、文檔同步等。

3)局限:

有效信息協作只存在于特定職業人群、場景內部,范圍狹窄。

4)結論:

可以有效解決特定人群、場景下的標準化問題,對非標問題拓展性較差。

  • 比如代碼托管工具,在研發同學內部效率很高;
  • 但涉及研發外的崗位,內部研發信息并不具有對外解釋性;
  • 這些未經解釋的信息對外部的用戶是無效的,仍然需要靠人(研發同學)來解釋說明。

3. 即時通訊工具

1)定位

重點解決找人問題

如:釘釘、微信/企業微信、飛書

2)優勢

人的組織架構明確,單點溝通效率高,底線是一定能聯系上目標人物,為獲取信息提供可能性。

3)局限

  • 信息無法沉淀、迭代、復用,信息分散,無法被組織;
  • 無法就長線、非正式但重要的問題展開討論(第1點導致的結果);
  • 重復的問題被不停的提出、重復解決(第1點導致的結果)。

4)結論

單點溝通、面狀確認效率較高,但因為信息分散在各個單點,使得組織信息十分困難。

  • 單點溝通的目的是發出邀約、收發物料、簡單同步;
  • 面狀的一對多溝通,多用來確認事項;
  • 信息無法沉淀、組織,意味著公共討論同一問題的信息背景天然不存在,有效討論和共識不可能發生。

四、協作問題分析

總結場景、歷史方案中的問題,我們發現:

  1. 找人、挖掘背景、整合信息的成本很高,而且無法與外部交互來驗證信息質量;
  2. 工作節奏快,缺乏高效率的獲取背景信息的渠道;
  3. 缺乏前置公共討論問題/方案、在會前達成初步共識的渠道;
  4. 缺乏解決非標問題的渠道;
  5. 信息分散在各個單點,使得組織信息不可能,也意味著不可能公開討論、迭代長線問題及認知。

基于此,我們認為一個能補充現有協作方案的解法具有如下特點:

  1. 人、物料、項目、需求的背景信息可獲??;
  2. 可以公共討論長線問題,問答可沉淀、迭代;
  3. 非標問題可以被提出、解決(可能在你所在的公司此時此刻只有你面臨這個問題);
  4. 信息可組織,找人、挖信息、整合信息的成本較低。

五、新的解決方案

梳理場景下的需求和問題,我們發現:

1)我們需要可公共討論長線問題的渠道

問題具有完整的信息背景,相關人員都可以公開參與討論

2)這個渠道可以提出/解決非標準問題

任何職能的用戶,都可以拋出任何工作相關的疑問,得到多元視角的答案

問題和答案持續沉淀、迭代

3)信息挖掘、整合的成本應該被攤銷,不再只依賴個人

  • 問題只要被公開討論一次,就可以無限復用迭代,降低邊際成本;
  • 問題提出、回答的迭代過程就是信息整合的過程,個人的整合成本分攤給團隊。

1. 方案定位

以問答的形式,來解決職場協作問題的信息連通器。

職場人是信息連通器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創造的新體驗:

  1. 在非正式場景下請教同事,在降低社交壓力的同時,獲取你需要的工作信息;
  2. 在會議開始前與大家達成初步共識,評審上會一次過;
  3. 所有的信息記錄在一處,不再丟三落四;
  4. 自我表達的新方式,將有價值的幕后工作輸出為價值,從幕后走到臺前。

舊體驗:

  1. 釘釘、飛書、微信已讀不回,石沉大海;
  2. 評審會上眾人懵,方案見光死;
  3. “咦,我記得評審記錄丟在石墨里了,還是記在notion里了?好像是上周五開的會?”;
  4. “你的思考在哪里?”

2. 用戶流程

3. 方案簡介

1)速記

所有的工作信息記在一處,在瀏覽同事的回答/問題時,摘錄啟發思考的信息。

step1 記錄信息:

step2 整理信息(復制或去提問):

2)提問

向同事提問,詳細描述問題的背景和目的,展示對問題的認知深度。

3)回答

展示你的專業度和業務熟練度,向同事重新介紹自己。

4)摘抄問答至速記頁

無縫摘錄你感興趣的信息,取百家之長,啟發工作靈感。

換用成本:

  • 將最近3天的隨手記錄,復制到速記本;
  • 不再用微信/釘釘Q人提問,只需描述問題然后轉發給同事。

價值核心:

使得工作場景下的非正式公開討論成為可能

六、最后

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人類史上生產力工具迭代速度最快的時期,但協作問題真的只是一個生產力工具范疇的問題嗎?

職場政治、專業化的分工、企業的架構、組織的形態,不可控的變量數不勝數,也讓協作問題變得更有魅力,讓人沉迷,登山不需要理由,只因為山在那里。

 

本文由 @?大北 原創首發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一個來自未來邀約:
    是的,“蜂巢問答2.0”(文中提到的產品,正在研發中)即將面世,所以這是一封寫給我們未來用戶的邀請函
    蜂巢問答的用戶具有怎樣的特征?
    1. 認為開放、客觀、言論自由是一個富激情和創意的團隊必備的品質
    2. 曾經被協作問題困擾,愿意嘗試破壞性創新的解決方案
    3. 認為好的團隊應該多一些專業,少一些職場政治
    4. 喜歡貓咪(好吧,這句是開玩笑的 :)
    內測用戶招募的申請小貼士:
    1. 總計招募20個內測團隊(可能依據情況調整數量)
    2. 首先,希望以(≥2)的人數,作為團隊來使用蜂巢問答(不然你會發現特別無聊,這是teamwork不是單機哦)
    3. 希望參加內測的你,請在人人的評論區備注以下信息:(請人人的小編同學手下留情哦)
    ? 你的稱呼(可以是昵稱)
    ? 你的常用郵箱賬號
    ? 使用人數(方便我們前置配置資源)
    ? eg:大北 XXXX123@喵貓.com 7人
    確認流程:
    1. 開啟內測前,我將發送郵件邀請函給留言的申請人(暫定7月中旬)
    2. 收到邀請的郵件確認反饋后,我將發送邀請碼給申請團隊,開啟內測
    關于產品的預期:
    1. 首先要向未來的內測用戶說聲抱歉
    2. 因為能力和資源限制,可能無法讓產品以最卓越的狀態與你見面(mvp版本)
    3. 但能保證的是,這是一個經過蜂巢問答團隊內測的、可用的穩定版本
    4. 還可以保證,這是蜂巢團隊當前能拿出來的最好版本,也是一個可以驕傲的推薦給朋友的版本
    5. 這是一個建立在失敗的基礎上的、經得住考驗的新版本(大家會發現這是2.0版本)

    來自內蒙古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