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用戶感?看看這4個產品經理的感性設計
編輯導語:了解、洞察用戶需求是產品經理工作中的必然事項,這有助于推動產品后續的迭代升級與用戶留存轉化。與此同時,除了依據數據或測試等因子來進行產品的后續迭代判斷,把握用戶所思所想、做出具有用戶感的設計也十分重要。本文作者對用戶感設計進行了闡述,一起來看一下。
產品經理該理性還是感性?一場奇葩說辯論可能都沒有答案。
但不管這個問題的答案如何,實際情況是我們越來越理性了。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不是我們的性格變化,而是工作方式的日趨成熟。
現在的產品經理是數字時代的工具人,我們用調研報告的結論找方向,用AB測試的結果做決策,用競爭對手的復制功能假裝很忙。
我們標著煩人的提醒紅點,發著沒人看的短信Push,彈著微信可提現的紅包彈窗,提示著用戶要發給朋友的分享。確實很忙。
但總有另類的產品經理存在,他們在數據為王的年代保持著感性,他們有著難能可貴的思考,踐行著信仰的理想情懷。
一眼看過去,這就是讓人驚艷的用戶感。
一、網易云音樂的心動模式
心動模式,一個讓我心動的模式。
我喜歡的歌曲播放終于不再是列表、隨機和單曲,而是更具魅力的心動。
要說心動,先說音樂平臺要解決的兩個問題:「聽到」和「發現」,就是讓用戶聽到喜歡的歌、發現喜歡的歌。
這兩個問題的傳統解法是內容(單曲/歌單/歌星)的被動搜索和主動推薦,配合用戶的紅心收藏,20年一成不變。
這種常規的解法有沒有問題呢?乍看市面上大家都這樣,沒有什么問題。但仔細考慮,就會發現問題很大。那就是「聽到」和「發現」相互對立,用戶無法兼得。
用戶要么找一個喜歡的列表隨機播放,但歌曲范圍就在列表內圈定了。要么就直接私人FM,靠系統的算法推薦,但大部分可能不喜歡。
心動模式能解決這個問題,在保證大部分是喜歡音樂的情況下,給用戶推薦契合口味的非紅心歌曲,兼顧了「聽到」和「發現」。
這也是網易云音樂只有在「我喜歡的音樂」列表播放時才有心動模式的原因,解決的問題就是在「聽到」時繼續「發現」。
這是一個比私人FM更具親和力的頻道。私人FM的重心是發現喜歡的歌,心動模式的重心是聽到喜歡的歌。
心動模式能給網易云音樂帶來明顯的用戶增長和商業收入嗎?答案是不能。不做口碑未必不好,做了的數據提升可能還沒有日常波動大。
但一個天才的產品經理,就這樣滿足了用戶的兩個核心訴求,點贊。
二、京東的送禮給 TA
大概是今年春節后,我在京東的商品詳情頁,發現了「送禮給TA」的功能。
用戶可以選擇商品直接送禮給 TA,簡單修飾下包裝主題和文案,就可以發給TA一個未拆封的商品,此時 TA 就有了禮物拆封的效果。
你說這個功能上線能提升訂單量嗎?未必,不做我們也會在京東買商品送禮給TA,做了京東也不會在禮物上包裝插花。
你說這個線上拆封的體驗很好嗎?也未必,線下直接郵寄給TA的包裹,TA也不知道里面裝了啥。
但為什么要做這個可預見數據不會好的功能,是產品經理們閑著沒事干嗎?不,這個需求背后的想法一點也不簡單。
我們似乎很久沒有好好包裝一個禮物送給可愛的TA了,電商購物的方便雖然時效提升,但人們相互之間的人情味變淡了。
送禮給TA,就是產品經理對送禮儀式感的思考:一個快遞包裹,如何承載用戶的感情,如何體現情真意切呢?
禮尚往來不應該是數字時代的一條信息流,朋友之間、戀人之間、家人之間的儀式感,應當在線上繼續溫暖人心。
有些人在替我們思考這些感性問題了,真好。
三、高德地圖的在線聊天
清明回家的高速路上,想在高德地圖上看擁堵長度,在事故地點發現了一個類似消息的icon,我的第一反應不知道這是啥。
但產品經理的直覺告訴我,似乎沒那么簡單,它似乎可點。于是我就看到了在線聊天的界面。
為什么要在地圖上做聊天呢?是為了阿里未竟的社交夢想嗎?肯定不是。做聊天能加快交警叔叔的疏通速度嗎?肯定也不是。
那這里做聊天的核心訴求是什么?有且僅有的兩個,滿足好奇心和緩解焦慮。
用聊天把當前場景的司機朋友聚在一起,用對話的自運營形式解決信息的及時傳遞,讓大家知道發生了啥,順便一起吐槽調侃消磨時間。
漫無邊際的擁堵是焦慮的,解決了信息傳遞的問題,讓用戶有了明確的預期,他們自然就會安靜下來,這是一個地圖APP的情懷。
一個得多么感性的產品經理,才能把握住這一刻的用戶感?人貨場的極致場景下,是他掩蓋不住的才華。
這個需求,也讓我看到了地圖產品除了周邊門店O2O的其他可能性——在導航場景下的極致延展。
四、Bear 的標簽等于目錄
筆記,是我每天都會用的產品。讀書學習、項目復盤、總結思考等等,用筆記隨寫隨記。
筆記產品的常規做法是目錄是目錄,標簽是標簽,兩套并列的內容組織邏輯。但大部分人,一個都很難做到、用好。
但Bear筆記的思路驚艷了我,標簽等于目錄,標簽就是目錄。用戶不用管什么目錄層級,只需要用#號標注,Bear會根據標簽自動編排目錄。
從此我記筆記的效率高的飛起,完全不用操心筆記管理,從2016年底使用開始至今已付費5年。
仔細思考Bear的解決方案,覺得非常合理。標簽和目錄解決的都是分類、查找,我們為什么要維護兩套體系?
花費精力專門整理筆記是反人性的,一款好的工具在源頭就能做好整理。何況標簽支持多維度、多層、多級,徹底解決了重復筆記的問題。
感性的產品經理,充滿讓世界更美好的創意。
五、幾個反面案例
有做的優秀的同學,當然就有做得不好的同學,下面也列舉一二。
1. 支付寶可能想找
支付寶轉賬時居然會推薦完全沒財務來往的好友。這是應該推薦的場景嗎?這可是安全大于效率的訴求,用得著給用戶窮舉好友問他可能想找嗎?
2. 滴滴首頁的無數彈窗
打開滴滴的首頁,你都不知道有多少個浮窗和彈窗,至少五六七八個,工具類產品的焦慮難道就真得寫在臉上?
3. 拼多多的視頻紅包
拼多多的強提醒紅包視頻。我去年還在期望拼多多會如何做視頻和直播,現在的強提醒+紅包讓我感覺拼多多沒有一點的變化。
4. 各大平臺的月付白條
還有京東白條、美團月付、滴滴金融。發不完的短信,篡改的默認支付,我仿佛看到了金融同學的焦慮不安和目標定為投訴率的試探。
打工人,一聲嘆息。
總結
什么是用戶感?
用戶感就是對用戶的理解把握,此時此刻、此情此景用戶最關心的是什么。
他們因何而來、為何而去,他們有著怎樣的情感觸動,做成什么樣才能讓他覺得有所收獲。
這些靠數據分析得不出來,靠的只有作為產品經理的直覺,我們也要把不斷地訓練這種直覺。
這也是小白視角備受推崇的原因。因為只有知道了小白的訴求,我們才能更好地把握。
目標理性但做法感性,這才是一個創造性的崗位。
他叫產品經理。
#專欄作家#
王海,公眾號:產品經理大百科,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網易產品專家,對產品增長和商業模式有深入研究。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道理都懂,但現實中又是以可量化的指標來衡量產出和指定KPI的,很多好的體驗對實際業務沒有增長就無法作為P0項目推進
滴滴的彈窗真的是,尤其是每天早上焦急的想掃碼騎車去上班的時候。他們并沒有在有了一定的用戶積累之后,讓產品有更好的用戶體驗,反而為了商業價值,加了很多讓人反感的東西。
認同,而且還容易誤點進去又退出來,真的浪費時間
心動模式能給網易云音樂帶來明顯的用戶增長和商業收入嗎?答案是不能。不做口碑未必不好,做了的數據提升可能還沒有日常波動大。
——怎么證明“答案是不能”?是否有數據說明?如果證實不了,這個結論怎么來的?
這就是你的用戶感了哈啊哈
最后那段話戳到我了,棒呆
硬吹真的好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