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端產品經理應該知道的事(中):產品篇

0 評論 5279 瀏覽 16 收藏 13 分鐘

導語:產品是一個企業的核心,不僅關乎著企業的生存,也決定著企業的未來走勢;在業務篇中《B端產品經理應該知道的事(上): 業務篇》,我們大概了解了企業戰略的層級分解,在公司戰略和經營戰略確定后,接下來就需要制定產品相關戰略了。

產品是一個企業的核心,不僅關乎著企業的生存,也決定著企業的未來走勢。所以,企業產品的相關規劃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而產品的所有規劃,要從產品戰略開始。

一、產品戰略

產品戰略是公司戰略和經營戰略的分解,核心是從戰略層面上考慮產品的整體規劃,使得企業的目標得以最大程度的實現。

在企業產品戰略制定過程中,首先,需要對現有的產品進行梳理,并對結果進行“yes or no”決策;其次,資源是有限的,企業期待用最少的資源獲取最大的回報,要對產品進行組合規劃,以達到回報的平衡。

1. 現有產品梳理

當今的社會是信息高度發展、業務快速變化的社會,為了能引領或跟上行業的腳步,企業需要按一定的頻次對已有產品進行審查,將資源投入回報最大的產品當中。

對現有產品進行分析的一種常用方法是波士頓矩陣,其按照市場份額和市場增長率兩個維度,為產品劃分成四種類型,分別是:明星產品,現金牛產品,問題產品和瘦狗產品。

明星產品:在一個整體市場中占有重要的市場份額,且該市場在不斷增長。這種類型的產品,企業應該重點投資,以獲取未來市場的份額。

現金牛產品:在一個整體市場中占有重要的市場份額,但該市場的增長率低。這種類型的產品,企業可以投資,但投入資源應少于明星產品,或者采用撇脂戰略,利用市場的份額地位,先高價獲利,后低價退出。

問題產品:在一個高度增長的市場中,但尚未獲得一個顯著的市場份額。這種類型的產品,需要經過再次的評估,決定其是否有成為明星產品的潛力,或將其退化成瘦狗產品。

瘦狗產品:所在市場增長慢,所占份額低。這種類型的產品,一般會放棄或者改變其價值定位,比如在企業的戰略層面上作為同行的競品。

2. 產品組合

現有的產品梳理完成后,能讓我們更加聚焦于高回報的產品,但一家企業如果想要持續的獲利,也需要關注未來出產品的開發,整體考慮產品的組合。

產品組合的概念,可以理解成企業產品被打包,包里的產品可能是相互依賴的,也可能是相互獨立的,但被整體打包后,他們被整體管理,實現整體的戰略目標。

  • 產品組合的目標為:價值最大化,項目平衡,戰略協同,管道平衡和財務穩健。
  • 價值最大化:根據產品的投入產出,確認價值最大化的組合,以分配有限的資源
  • 項目平衡: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里,高風險與低風險需要平衡,長周期與短周期需要平衡
  • 戰略協同:確保組合的戰略目標,與企業的上層戰略保持一致管道平衡:確保資源集中投入或復用,以求達到管道資源需求和可用資源之間的平衡
  • 財務穩健:確保組合中的產品可以實現預計的財務收入

產品組合選擇的一般性原則為:上市一代,開發一代,規劃一代。有序做到新老產品交替,持續為企業創造價值。

組合選擇的關鍵點有:維度指標的選擇,最佳平衡的設置,以及持續管理。

  • 維度指標:確定組合準入的維度指標,如ROI,投資回收期,凈現值,戰略匹配度等。
  • 最佳平衡:根據維度指標、預期的目標,以及有限的資源,找到價值最大化、財務目標收入的平衡點。
  • 持續管理:對組合中的產品需要持續的觀察和迭代管理,確保產品組合的平衡態。

二、產品規劃

在產品戰略中,我們確定了產品的方向和目標,接下來需要從全局的角度對產品進行規劃,確保其能在計劃的時間內完成。

產品的規劃,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兩種方法,分別適用于不同的場景。

1. 自下而上

自下而上的過程,是業務抽象的過程,是比較常用的一種方法。

第一步,根據已有的和確認規劃的產品及細分市場,將產品在業務層面上劃分成不同的產品線。

第二步,不同的產品線中,抽象出共性的業務能力,以平臺的形式維護,并供其他產品線使用。此處的平臺一般是產品線平臺,但也可能是公司產品平臺。當有多個產品線平臺,并且可以抽象出共性業務的時候,就可以維護公司產品平臺。

第三部,將平臺中所包含的共性業務,再抽象出業務的組成元素,作為公共資源維護。

抽象的目的,是為了資源復用和減少維護成本,而且從產品本身的角度看,松耦合會更利于快速響應外界業務的變化。另外,抽象的顆粒度,會根據業務的需要而不同,有些公司業務規模小,可能會沒有產品線平臺和公司產品平臺。

2. 自上而下

自上而下的過程,是業務分解的過程,一般用于在已有的產品規劃上,新增或更新產品的場景。

此方法的步驟會先從公司產品平臺開始,再分解到產品線平臺,然后再分解到產品線,最后再到產品。分解的過程中,可能會涉及對公共資源和產品平臺的調整或業務新增,但不會變動底層邏輯架構。

三、產品路線

產品規劃確定的是產品范圍,即我們已做的和接下來要做的是哪些產品。對于接下來要做的,我們需要在時間和資源維度上給出計劃,按照MVP原則,有序的開展和迭代,這就是產品路線。

在業務篇中,我們提到企業需要要平衡市場和資源,而且產品戰略已經明確了市場需求和產品方向,所以產品路線制定本質,就是資源與業務權衡的過程。

產品路線考慮的是當下和未來??紤]當下,產品路線中的產品,一定是當前資源能產出最大收益的產品組合;考慮未來,產品路線中的產品,一是基于未來市場的前景,二是基于未來得到的資源,能產出最大收益的產品組合。

產品路線并非靜止不變的,而是動態調整的。在市場和技術發展如此迅速的現在,企業需要提前或盡快跟上社會發展的節奏,才不至于被淘汰,這樣就需要及時調整公司的產品戰略和產品路線,保持動態的穩定平衡。

四、一個產品的開始

經歷了產品戰略和產品路線的種種事情后,我們才會在一定的時間開始一個產品。這是因為決定為什么做這個產品,遠遠比這個產品要怎么做有價值的多,決策變更成本也是最低。

產品的開始往往會伴隨著兩個儀式型的會議:啟動會和立項會,之所以稱為儀式型,并不全然是因為要給團隊或領導層一種正式的通知,也是因為這是一種要資源的途徑,間接的向相關部門要資源,以便在規劃時間內完成。

1. 啟動會

啟動會面向的對象是各部門的領導層、決策者,以及視產品重要程度而參與進來的其他高層。主要目的是知會此產品的重要性、預計需要與哪些部門合作,說白了就是要資源,例如:人力資源,資金,部門資源,高層支持等。

啟動會的內容,一般不涉及產品方案的詳細內容,重點在于為什么做、產品在公司和產品戰略中的地位、預計達到的目標、產品的業務寬度等。

會議的最終目標,是各參與人就啟動會中所陳述的內容達成一致意見,然后宣布產品的正式啟動。

2. 立項會

立項會是在啟動會之后,立項會面向的對象是預計參與到這個產品的關鍵人員,比如產品經理、項目經理、開發組長、測試組長等。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指定產品各個階段的負責人,二是同步高層級決策,也即啟動會中的一些事項。

立項會的內容,會講的稍微細一些,包括但不限于:背景,目標,成功的標準,里程碑計劃,高層級需求,負責人指定等。

立項會最重要的目標,是成立產品團隊,讓指定的負責人相互熟悉,知道在工作開展后,在某塊業務上應該找誰,有助于后續工作的溝通和推進。

五、結語

B端的業務有一個非常大的特點,就是決策鏈條特別長,這是理性決策的先決條件,避免沖動拍腦袋。而我們在實際開始一個產品前,需要決策的事情很多,也很重要。

如果把這部分也算在產品生命周期里面的話,那在精力投入維度,約占百分之六十以上。

之后, 才是業務調研和產品設計,也就是大部分產品經理剛開始要做的事情。

 

公眾號:有筆不記(ID:you_buji ),關注產品的學習與思考,用有序的眼光觀察無序的世界。

本文由 @白不記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