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篇:需求的來源——標桿學習

0 評論 7888 瀏覽 12 收藏 10 分鐘

編輯導語:在日常事務中,產品可以從哪些方面或人事物助推自身成長?其中,可以從對自己有所啟發的角色身上尋找可學習的優秀經驗。本篇文章里,作者總結了“標桿學習”的定義、應用場景及相應的學習方法,也許會對你有所幫助。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需求來源的第三篇——標桿學習,文章將從介紹標桿學習和如何運用兩方面展開。

一、什么是標桿學習?

我們先不給標桿學習下定義,先來回憶一下,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是否有遇到過覺得特別優秀的人或產品?

在我做PM的經歷中,有過幾位老大,其中兩位和我相處的時間比較長,他們風格迥異,長板也有所不同。

一位極為擅長搞定事,對于需求的理解、關鍵成功要素的把握、關鍵風險的識別、實現路徑的制定清晰準確并且快速。

有時我接到一個相對復雜的需求,還搞不清楚切入點在哪兒的時候,一問他,他馬上就能知道完成這個需求需要做到哪些事情,需要規避哪些風險。

一位極為擅長搞定人,推動項目能力、溝通能力超強,別人搞不定的角色他能搞得定,別人處理不了的異議他能處理掉。

搞定事、搞定人其實就是PM的兩項核心任務,一切的技能、知識都圍繞這兩件事情展開。

在工作中,他們就是我的標桿。

多觀察他們是如何處理問題、推動項目開展的。在自己的工作遇到難題不知道如何解決時,先想好自己的方案,之后和他們去討論,看看他們是如何思考的,差異點在哪兒,產生差異的原因是什么,把這些差異點和原因都整理下來,多琢磨琢磨,能力也會一點點慢慢提升。

在自己負責的業務中也是一樣的,假設你負責定義一家企業的售后服務標準,需要定義下面這些問題:平時多久要上門檢查一次機器?檢查的流程是什么?客戶報修后多久上門?維修多久需要結束?等等。

幸運的是,你不需要全部靠自己想,在這個行業中有很多友商在,他們也需要定義售后服務標準,你可以參考他們的。

比如自己之前定義的一直是報修后一天內上門,結果發現友商的標準全是2小時上門,那這個標準的差異是否有價值?對自己的客戶是否適用?可以記錄到需求池里,驗證后有可能就是一個高價值的需求。

至此,我們可以給標桿學習下一個狹義的定義:凡是對自己負責業務有啟發的角色,都可以作為標桿,包括友商、內部的優秀同事等。而找到標桿的優勢,篩選出高價值的需求,推動業務改進的過程,就是標桿學習。

二、運用標桿學習的兩種場景

標桿學習有兩個運用場景,分別是:

  1. 想了解當前業務有哪些可能的改進點,部分改進點經過驗證后會變成需求;
  2. 在需求的實現過程中,想了解有哪些好的思路和方法。

第一個場景上文已經舉過例子,這里不再贅述,我們來聊聊第二個場景。

假設你現在確定要做一個需求,這個需求是為了解決售后師傅畫施工圖時不規范的問題,其中的關鍵成功要素之一是需要對畫圖工具進行選型。確定一種工具后對所有售后進行培訓。

這時你的思路是什么呢?

有部分同學可能會去百度或者知乎搜索:好用的畫施工圖的工具有哪些?

這種方法不能說錯,但是不夠高效,因為你會搜出很多工具,他們面對的是不同的場景,有做后廚施工的,有做住宅施工的,還有工廠施工的,種類繁多。

這些工具是否適合你們的業務場景?我們的圖紙不用特別專業,要專業的畫圖工具還是普通的就可以?售后的使用場景是否合適,要移動端的還是PC端的,要回答很多問題。

這種情況一般叫做拿著大炮打蚊子,可以但是沒必要。

另一種更好的思路是:因為公司已經運行了兩三年,所以內部大概率有售后師傅畫的施工圖是很好的,通過找出這些圖紙,就能倒推出他們使用的畫圖工具,通過比較后確定一種即可。

這時需要考慮,怎么判斷哪些圖紙是優秀的圖紙?

我們不是圖紙的使用方,自己判斷大概率不靠譜。所以施工圖最后是給誰使用的,讓他們來判斷最好。

根據業務流程,你發現是用來給公司負責推動商家整改的團隊使用的,需要保證商家按照圖紙整改好。

至此,整個思考的邏輯就完整了,大方向是使用標桿學習的方法選型,要找到內部團隊中畫圖畫的好的售后師傅作為標桿。

具體的調查順序為:

  1. 找幾位工作時間較長、經驗豐富的負責整改的同事,要求他們每人提供認為不錯的施工圖3-5張;
  2. 根據收集到的圖紙聯系對應的售后師傅,詢問使用的畫圖工具,他們認為這款工具的優缺點是什么;
  3. 將收集到的工具做個比較,可以從畫圖的規范性、操作是否簡便、畫圖時長、便攜性幾個角度拉個表格對比下優缺點;
  4. 之后可以讓全體或部分經驗豐富的售后做個問卷,把候選的畫圖工具和優缺點都列上,看看他們愿意選用哪個工具;
  5. 統計出選擇次數最多的工具,基本可以作為選型成功的工具;
  6. 最后再找幾個之前沒用過這類工具的售后師傅,讓他們畫張施工圖看看操作是否便捷,最好自己也親手使用下,如果確實感覺更好,優點缺點都在預料之內,就可以確定最后選型成功的工具啦。

三、怎么運用標桿學習的方法?

第一步,確定使用標桿學習的目的。是要尋找改進點還是尋找好的解決思路。

第二步,確定是否能夠使用標桿學習的方法。判斷依據為是否有人已經解決了你遇到的問題。

比如你要確定售后服務標準,那是否有友商做的還不錯?可以通過行業存在的時間,客戶、一線銷售團隊的反饋來判斷。

第三步,確定標桿以及希望從他們身上吸取哪些優秀經驗。

注意標桿分為外部標桿和內部標桿,外部標桿為友商,或者行業外的可供借鑒的優秀企業;內部標桿為已經很好解決你遇到問題的同事。

第四步,驗證學習到的內容是否適用于自己負責的業務。

比如從友商身上收集到了很多可改進的東西,但是是否適合自己的客戶呢?我們的客戶和友商的客戶是否完全一致?他們做得好的東西客戶是否在意?根據實際情況出發,進行充分的調研驗證。

比如上面提到的畫圖工具的例子,在找到備選的工具后,還要設計問卷和使用幾次來驗證是否適用實際的業務場景。

四、一些小tips

第一點:要有避免重復造輪子,盡可能使用標桿學習方法的意識。很多問題都不是第一次出現,而是反反復復出現的,找到合適的標桿可以事半功倍。

第二點:驗證標桿學習學到的內容是否滿足實際業務至關重要,不加思考地直接照搬不如不使用標桿學習的方法。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內容了。

 

作者:易哲;公眾號:易哲說

本文由 @易哲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