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問每周精選】第18期:匠心精神和商業化模式標準應如何抉擇?
互聯網商業模式的創新顛覆了許多行業的格局,如何在互聯網+的大浪潮中找到自己產品的定位及盈利模式是生死攸關的關鍵點。對于互聯網商業模式的探索,已有前人種樹不斷試錯,后人遮陰好乘涼參考。本期天天問為大家準備了關于產品商業模式的一些問題,請各位產品er們強勢圍觀,拓寬自己思路的同時也要學會站在更高的一個層面來思考產品的問題。
問題清單
- 有哪些流量巨大但無法變現的互聯網產品?
- 市面上成功的互聯網產品,他們的商業模式是什么?
- 當商業行為和用戶體驗出現對立矛盾時,應該如何選擇?
- 如何把握好商業業務、運營與用戶需求之間的關系?
- 匠心精神和商業化模式標準,產品經理該如何抉擇?
————————————————— 我是一條美麗的分割線 ———————————————
問題一:有哪些流量巨大但無法變現的互聯網產品?@liltushy
精選回復@阿南
我認為無法變現的是那種可以滿足用戶需求,但是無法達到讓用戶去付費的程度的產品,或者說用戶可以通過別的產品得到更好的滿足的情況。
以下是典型例子:
1、基礎應用產品
比如郵箱、輸入法之類的。這類產品的杯具在于,由于其互聯網產品邊際成本幾乎為0,總會有些公司出于各種迂回的目的開發推廣這類產品并免費提供給用戶,即使要賺錢,也得是用迂回策略,比如腦洞大開的瀏覽器。話說做瀏覽器能賺錢(靠導航)確實是極有想象力的事情,不得不給點贊。
2、純社區產品
比如百度貼吧、各類垂直bbs社區、微博、知乎等。這些產品,在滿足用戶內容閱讀需求的維度上,達不到足夠用戶愿意購買的意愿(對比起點,豆瓣閱讀電子書);在用戶有目的地獲取特定信息的維度上,比不上搜索或門戶等媒體產品,其流量很大但又不足夠大,信息組織結構亂導致推廣轉化效率又不高,因此廣告主也不會特別喜歡。在社交維度上,達不到較高的交友成功率和效率(對比陌陌),用戶就沒有足夠付費購買增值服務的動力。所以目前多數的社區產品,看起來能滿足各類需求,想象空間大,實際上各種需求滿足得都不夠好。
特別強調一點,一個產品用戶量大是主流需求甚至是剛需需求,但是并不代表這個產品就具有很大的價值,也不代表它滿足用戶的情況就特別好。所以,一個產品如果不能給用戶帶來足夠大的價值,并且在特定情況下具有稀缺和不可替代等特點的話(比如,當年盜版電影隨便下載和在線觀看的時候,是不會有人愿意購買優酷等網站的會員的),用戶是不會愿意投錢的。
問題詳情:http://wen.woshipm.com/question/detail/g5far.html
問題二:市面上成功的互聯網產品,他們的商業模式是什么?@大容兒
精選回復@sunny
以下僅表達個人對互聯網商業模式的觀點,舉的例子無任何利益相關,觀點不一歡迎留言。
1. 做有錢人的市場。代表產品:愛敗媽媽
互聯網爆發后,大家對互聯網產品的黏性變大,用戶對互聯網的依賴越強,能從他們身上能攫取的價值就更多。百度曾經很值錢,但顯然是巨頭中最危險的;淘寶漸漸變成支付手段,入口已經漸漸分散到各種導購網站(禮物說、小紅書);微信支付也企圖分一杯羹。
不少有資源的產品已經在做深入的嘗試了。想盡各種辦法把有價值的用戶圈起來后,可能花別的產品一半的力氣,就能賺十倍百倍的收益。例如這個專做母嬰行業的網站就是個典例,要注冊注冊必須有邀請碼,而且注冊條件非??量蹋核搅⑨t院、三甲特需或海外出生兒的媽媽。門檻一高對用戶的素質要求也自然高了,所以能進來的用戶都是符合網站的定位的,不怕用戶量不足,畢竟完成一單或者做場活動能賺的錢就秒殺了很多產品半年的盈利了。
2. 眾籌。代表產品:京東眾籌
眾籌從點名時間、追夢網時代就一直被熱議但沒什么大動靜,真正發威還是京東出了眾籌。
小牛電動車花了 15 天籌了 7200 萬,魅族 100 多塊錢的移動電源居然都籌了 4000 多萬了。
我有個朋友做創業的項目上京東眾籌,僅在朋友圈一發,10天就籌到15萬了,而且還是個小項目。
這種模式很清晰我就不說了,但很有可能會改變未來所有科技新品上市的形式。
3. 踏實改變真正需要互聯網進行升級的行業 。代表產品:找鋼網
外賣等 O2O 是市場巨大但開拓起來會又臟又累的方向,因為在相當程度上是在開發新的用戶需求。而很多人已經在極細小極垂直的領域小有成績了。
找鋼網最近特別火,打通了鋼鐵行業的信息渠道,是真正在滿足需求、創造價值的一個牛逼的項目??赡芑ヂ摼W人會覺得逼格很低,覺得不像社交這種是純正的互聯網項目(“我要做的是下一代社交網絡產品”),不屑一顧,但目前千億的交易額,大概是 AppStore 除了微信所有社交產品總的交易額的幾倍吧。這樣的項目還是很有前途的。
至于知乎,目前還沒探究出其盈利的方式,現在看到問題右側欄不起眼的廣告區域算是盈利點之一,但是僅靠這個收入還不足以維持運作,在不影響到社區風格及用戶體驗的前提下找到合理的盈利模式也是知乎目前的痛點之一。
精選回復@栗子
來說下知乎,對于知乎的盈利模式探討我還是挺感興趣的。
首先先說下知乎可采取盈利的方式:招聘、廣告、搜索競排、產品招商、出版等。
關于招聘,知乎目前的活躍用戶達到5000萬,注冊用戶2個億,就算有龐大的用戶基礎招聘知乎是做不了的,目前的傳統的招聘網站(前程、獵聘等)和垂直的招聘網站(如拉勾),都能提供大量符合企業方的簡歷,知乎能提供多少?要做招聘勢必會影響整個社區的調性和氛圍,現在的知乎水分開始多了,什么人都能上去嗶嗶兩句,做了招聘只會加劇這個現象。
關于廣告,廣告是看效果的,但是廣告的數量和質量會直接影響用戶體驗。以微信為例,目前微信也只不過以極低的頻率發送高端廣告在朋友圈。換句話說微信的廣告是不占據用戶正常微信使用界面的,你用微信的基本通訊功能是看不到任何廣告的,知乎能么?
軟文更不用說,可以直接屏蔽發送者,時間線是用戶控制的。
關于導購,這個倒可以嘗試一下。
關于出版,想著靠出版盈利養活知乎?圖樣圖森破了。
不是說用戶基數大,有人就能盈利的,知乎對這一點應該體會更深。持續關注。
問題詳情:http://wen.woshipm.com/question/detail/5u8ij.html
問題三:當商業行為和用戶體驗出現對立矛盾時,應該如何選擇? @ 魏立羽
精選回復@王俊浩
商業行為與用戶體驗的取舍一直是個蛋疼的問題。
在不同的時期,這個問題的答案也是不一樣的。
正常的互聯網思維:
- 產品前期,為了吸引大量的用戶,必須把重點落在用戶體驗上,商業行為這些東西還太虛;
- 產品中期時,已經有了穩定的用戶群體,開始要試水各種商業模式,逐步引入商業行為,但因為還是發展期,用戶體驗權重還是高點的;
- 產品后期,也就是成熟期,那么就應該進入成熟的商業模式了,如何壓榨現有的用戶是主要考慮點,當然也還是要平衡用戶體驗的。
題主說的這種場景會更加極端點,有錢才能買更多好的視頻版權,有版權才能有流量,有了流量就要讓他們看廣告賺錢,基本是這樣一個循環,缺了一角就斷開了
所以循環是一定要持續下去的,產品經理只能想辦法把廣告的樣式變著展示了。
- 在適當的場景和路徑下加入商業化功能,在用戶最需要的時候把東西賣給他,而不是不看時間地點的騷擾用戶。
- 用讓用戶愉悅的方式把東西賣給他,豆瓣和微信雖然也做廣告,但對于廣告內容質量的把控保證了在賺用戶錢的同時帶給用戶愉悅的體驗。
- 給用戶選擇的權利。即使是需要買會員才可以屏蔽廣告,但至少也是個選擇
問題詳情:http://wen.woshipm.com/question/detail/5ng8.html
問題四:如何把握好商業業務、運營與用戶需求之間的關系? @馬青云
精選回復@啫喱
這個要看產品屬于什么階段?
- 成長期,MVP功能打造,更加重視用戶,此時用戶增長為首要目標。(用戶量級不起來,商業難度大)
- 發展期,積累一大波用戶,此時考慮引入輔助功能,增值服務,最好是用戶體驗流程相關的,這個時候最容易出現各種用戶畫像。這個時候也是產品商業模式沉淀過程。也要做權衡,可以將業務拓展在用戶體驗流程是否有強干擾,提高產品運營精細化。
- 成熟期,此時關注用戶需求變化,流失用戶盤活(如push,激勵等等),此時往往要加入新元素或者功能刺激用戶新一輪增長。
另外運營,用戶和業務關系,建議做一下業務消費用戶群構成??纯葱吕嫌脩魳嫵杉奥┒贩治觯员阌阪溄訕I務處于什么階段,如新用戶占比大,消費弱,要考慮轉化層面工作。如老用戶占比大,要考慮渠道拓展及老用戶權益維護,增值服務等。具體看什么業務。
這個這三者不要靜態理解關系,一般都是動態變化的,而且不同業務類型差別很大,不能一概而論,基于用戶反饋(訴求),業務數據分析,及產品形態優化綜合考慮更好。
問題詳情:http://wen.woshipm.com/question/detail/2ksq8.html
問題五:匠心精神和商業化模式標準,產品經理該如何抉擇? @楊過我是雕啊
精選回復@soul
互聯網時代的“匠心”,就是要將產品做到極致。未來‘互聯網+’的時代也是產品的時代,也是工匠精神重新回歸的時代。現在社會浮躁的風氣盛行,很多創業產品的目標確實是為了融資為了上市,因而采取短平快的敏捷開發模式。這種模式本身有沒有問題不作探討,但是為了適應市場的需求而忘記了做產品的初心,做出來的產品注定不會有影響力。(當然除非初心就是向錢看齊那就當我沒說吧)。
產品一定要做精,要做細,為什么?因為這是產品的根啊,產品要持續的生存下去,品牌就是重要的影響因素。產品這兒有問題那兒有問題細節體驗沒顧及到,這些小毛病匯聚起來,就逐漸影響了產品的品味,進一步的影響了產品的品牌。所以在互聯網時代做產品,一定要堅持自己的匠心精神,除了可以幫助企業能夠生產出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還是企業傳承的重要基因。
只有真正意義上做到了專注于極致的產品,才會持續的發展下去,不信你看10年后大浪淘沙,剩下的都是被打磨到極致的產品。其余的,風吹過就散了。
精選回復@嘿喲嘿喲拔蘿卜
這是個很骨感,很現實,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就像愛情與面包,一定要選擇一個,你會選哪個?目前的選擇取決于你產品目前發展的階段以及團隊能力,商業模式固然重要,沒有找準自己的商業模式只會閉門造車的產品遲早死亡;但是一味地追求短平快為了利益而忽視了產品本身的價值,也只能茍活饞喘一陣子,可能某天市場的風向突變,整個產品就被吹翻了。
所以這是個辯證的問題,沒有一定要選擇哪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先生存下來,再想情懷的事情,但是做產品的初心一定不能忘。
問題詳情:http://wen.woshipm.com/question/detail/qp3lf.html
總結
商業模式是每一個產品發展過程中必須要考慮的一個關鍵點,當匠心精神和商業化模式標準,商業行為和用戶體驗出現矛盾時該怎么抉擇,這就像是“搬起磚,就沒手抱你;放下磚,就不能養你 ”的問題,取決于產品發展階段以及團隊能力,當然若能夠魚與熊掌兼得,那就再好不過咯~無論如何,都請勿忘記做產品的初心。
相關閱讀
【天天問每周精選】第17期:我想轉崗做產品經理,會不會很困難,該怎么準備?
【天天問每周精選】第16期:關于產品數據分析,我整理了這6個常見問題
【天天問每周精選】第15期:APP的這點事兒:從設計上線到推廣,APP產品都該注意這幾點
【天天問每周精選】第14期:電商產品的設計和運營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天天問每周精選】第13期:身負KPI重壓,運營該如何將產品推廣開來?
精選問題每周有,歡迎食用~配合回復味道更佳(∩_∩)
本欄目由天天問小編@Cecila編輯,歡迎大家踴躍提問,一起交流。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