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需求到PRD,中間還有多少糾結?

3 評論 14495 瀏覽 53 收藏 12 分鐘

編輯導語:作為一名產品經理,從需求到PRD,中間還有多少糾結?,這中間到底經歷了什么?作者先以熟悉又尷尬的語境對話開始,結合自身經歷,傾訴了從需求到PRD,產品經理經歷了什么,在想什么?

需求討論會已進入尾聲,各方終于達成了共識,與會人員紛紛露出了疲憊又滿意的微笑。這時,領導對產品經理小M說道:

“小M,需求咱們已經討論清楚了,你看,明天能給PRD嗎?”

“???”,小M一臉詫異地看著領導。

“?”,領導一臉詫異地看著一臉詫異的小M。

工作中,我經常會碰到“今天提需求、明天要PRD”,甚至“上午提需求,下午要PRD”的情況。很多時候,并不是因為項目有多么緊急。而是,相關干系人對“制作PRD”沒有概念,不知道具體是在做什么,要花多少時間。

其實,不僅是其他崗位的朋友不了解。很多對產品感興趣的朋友,因為沒有實際項目經驗,往往也很難有比較深入的了解。制作PRD,并不是簡單的文檔作業,不是把討論好的需求直接整理成文檔就好了。從需求到PRD,產品經理需要梳理、填充、完善很多內容,有很多兩難的情況需要糾結、決策。

這個思考糾結的過程,非常重要,往往也非?;〞r間。有時候,具體把東西寫出來,大概也就1個小時。但是,前面我可能得呆坐在電腦前思考一整個上午。

從需求到PRD的過程中,產品經理都在考慮些什么,糾結些什么?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在進入話題之前,我們先來解讀一個概念,“討論好的需求”。

可能你也注意到了,上文有這么個“邏輯漏洞”:既然需求都討論清楚了,產品經理還需要糾結什么?或者說,既然還存在問題需要糾結,產品經理為什么不在需求討論會上提出來討論?

這個嘛,大概只能說是理論和實操的差異吧。能溝通的盡量溝通清楚,這是一個無需贅言的大前提。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不可能把所有的問題、所有的細節都討論清楚。

大多數情況下,能把核心流程討論清楚,并對幾個重要的問題點達成共識,就已經算是非常不錯了。甚至,有的時候,因為條件限制,根本沒法進行深入的溝通。

比如說,不幸碰到了一個“不愿多說,讓你自己去意會”的干系人。比如說,跨公司合作,或者異地團隊合作,溝通只能靠電話和微信,非常受限。

所以,當我們說“需求討論清楚”,其實可以理解為,就是確定了個大綱而已。

拿到“需求大綱”之后,產品經理還需要考慮些什么呢?

當然,還是那句話。不同產品崗位、不同項目,情況大不相同。這里,我結合自己的經驗,分享幾個比較有共性的點。

一、根據需求大綱,把整個交互鏈條梳理并完善

舉個例子,假設我們要做一個抽獎活動。抽獎資格、獎品設置、抽獎概率、獎品發放等核心內容,需求討論會上肯定會討論清楚。

但是,這些只涉及到整個交互鏈條中的一小部分,還有很多空白要補充。產品經理需要從用戶觸達那一刻開始,通盤考慮,梳理完善。

比如說登錄態判斷,未登錄訪問怎么辦?

如果是僅限特定會員參加的活動,且不宜外漏,那么訪問時就需要強制跳轉到登錄頁。否則,這個H5專題,就還需要補充一個“未登錄”狀態,并且得有登錄指引和登錄模塊。

比如說用戶類型判斷,沒有抽獎資格的用戶類型訪問,要怎么辦?是引導用戶進行指定操作,使之變成有抽獎資格的用戶類型呢?還是直接告知沒有抽獎資格呢?那是否需要向用戶說明理由,或者留個聯系客服入口?

比如說,抽獎成功/失敗后的引導、抽獎結果查詢、獎品發放與扣回等等。

從用戶觸達到所有流程走到終點,產品經理要根據需求大綱的要求,梳理完善全部的交互鏈條。

整個交互鏈條都補充完整了,這個方案才能算是“可用”。

二、結合公司產品情況,考慮需求的涉及范圍

還是用上面的例子,我們要搞個H5專題,用來做抽獎活動。那么,會議討論的核心,肯定是圍繞著“H5專題”進行的。但是,產品經理的思維不能被限制住。還得考慮,公司的PC端網站,是不是也應該搞一個PC端的抽獎專題放上去?

假設背景情況是,移動端已經是發展的趨勢,但是目前還有一半的流量在PC端。面對這樣的情況,你覺得,PC端的抽獎專題,是做,還是不做?

當然,這里面沒有標準答案,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但是,如果腦中只有“Yes”和“No”兩個選項,那就還是被限制住了思維。

這里面有n個選項,比如說:

  • PC端完全沒有入口
  • PC端放個廣告圖,附上移動端H5專題的二維碼
  • PC端加個入口,點擊在新標簽頁打開移動端的H5專題
  • PC端做個靜態專題,僅作介紹,并附上移動端H5專題的二維碼
  • PC端做個和移動端一樣功能的抽獎專題

可選項其實非常多,這也就是為什么產品經理需要糾結,且需要糾結很久的原因??紤]需求的涉及范圍,核心是要平衡“業務需求”和“開發成本”。就像上面的例子,換一個方案,開發成本可能就得翻倍。

三、根據項目的重要性,斟酌功能的精細程度

要實現一個功能,可簡單、可復雜。

具體要做到怎樣的程度?需求討論會一般不會討論到這么細?;镜每慨a品經理自己斟酌。比如說,引導關注微信公眾號。

如果只是附屬功能,比如在支付成功頁為公眾號引流,那放個二維碼就差不多了(雖然對非微信環境下的訪問不太友好)。如果是核心功能,或者是核心流程中必經的結點,那就得做得更加精細,優化體驗,以較少流失。

可能就得這么搞:

  • 微信環境下,顯示二維碼,引導長按識別;
  • 瀏覽器環境下,顯示二維碼圖片和操作指引,引導長按下載圖片,并有調起微信的功能;
  • APP環境下,調起小程序,在小程序中打開指定的微信圖文鏈接,在圖文中引導用戶長按識別。

又比如說,查看詳細地址。我曾經做過一個招聘的專題,里面自然需要有公司的所在地址。干系人提出,用戶點擊地址時,需要調起地圖應用,定位并導航。

這體驗當然很好!

但是,開發成本可能比招聘專題本身還要大,肯定是不合適的。根據其重要程度,僅在頁面內顯示詳細地址的文本,就差不多了。如果還需再優化,再加個“點擊復制地址”的功能,也還算合理。

可以看出,本質上,我們是在權衡“用戶體驗”和“開發成本”的關系。以前大家愛講“追求極致”,但實際工作中,更需要“點到為止”。其中如何權衡,需要產品經理結合項目的重要程度去分析決策。

四、思考與舊模塊舊功能的關系,劃清需求邊界

對舊模塊舊功能進行調整,往往比新搞一個東西,要麻煩得多。有時候,在運行新機制時,還需要同時保持舊機制正常運轉,以保證某些老用戶的正常使用。同時還得有引導用戶從老機制切換到新機制的功能。

當然,這些大概率會在需求討論會上溝通清楚,不在我們今天的討論范疇內。但是,在制作PRD的時候,你還是會發現,有很多細碎繁瑣的東西要厘清。

比如說,我需要調整A類產品的價格顯示樣式??雌饋砗芎唵?,把所有涉及到A類產品價格的地方,都調整一下,不就好了?

并非如此。

那個好多年前搞的老頁面,好久沒人維護了,也很少用戶訪問,要一起改嗎?某個地方有個價格顯示的bug,涉及包括A類產品在內的多種產品,這個bug要一起改嗎?

像這樣細碎的問題,需要產品經理一個個去排查、去權衡,非常繁瑣。如果偷懶,敷衍了事,后面進入開發測試階段,就得經常停下來協商討論,開發進度就會經?!翱ぁ?。

在制作PRD的時候,產品經理需要花很多時間精力,去梳理和斟酌許多細枝末節的問題。它并不像“需求分析”那么有“價值”,所以大家談論得比較少。

但是,這些細節,卻實實在在地關系著項目的最終效果。當然,也反映了產品經理的專業水平。

#專欄作家#

簡明產品論,微信公眾號:簡明產品論(ID:JianMingPM),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在真實的世界里做產品。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有用,非常感謝

    來自廣東 回復
  2. 怎么才能不懂聲色的讓我的老板看到這篇文章?

    來自上海 回復
    1. 哈哈哈哈哈哈,直接轉發給他然后假裝轉發錯人了~ ~

      來自四川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