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的需求和需要
編輯導語:產品經理如何識別用戶的需求(need)與需要(want)?作者通過自己的經驗和理解為我們分享了產品經理對用戶需求與需要的認識以及更好地分析用戶需求的方法,推薦想要了解產品經理知識的小伙伴閱讀,一起來看。
產品經理如何識別用戶的需求(need)與需要(want)?
我在前司的時候,要負責帶幾個產品同學,有一段時間一直很頭痛于他們不知道明確用戶提出的需求,反而沉迷于某些具體功能的實現,于是我們花了蠻長時間來討論“需求”和“需要”。今天也剛好借機聊聊我對“需求”與“需要”的理解。
一、誰不想要一匹更快的馬呢?
產品經理很喜歡用福特那句“我想要更快的馬”來描述,理解用戶提出的“需求”而非“需要”的重要性,由于大多數潛在的消費者,無法表達出自己內在真實所需求(need)的事物,只能用已知信息描述出那些外在需要(want)的事物。所以,通過各種方法與手段找到“藏在表面信息之下”的真實信息,是產品經理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但是在某種意義上,“需求”與“需要”又很容易進行理解,比如有的人是為了生存所以需要工作,有的人是為了果腹所以需要吃飯,有的人是為了財富自由所以需要買彩票,在這三個語境之中,前者都是人們內在的真實需求(need),而后者則是他們所表達出來的外在需要(want)。
對于產品經理而言,弄清楚“需求”與“需要”的邊界關系就十分重要了,需要(want)是那些具體的,外在的,有指向性的解決方法,需求(need)則是那些內在的,指引行為的真實原因。
之所以產品經理有著不同能力區分的很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我們所說的“產品需求分析”并不是單一的因果關系,并不是用戶說 A 就解決 A,說 B 就搞定 B,而是需要結合用戶身處的真實場景,在真實的行為動機基礎之上,結合提供解決方案所需要耗費的成本進行綜合考量。
如果產品經理不仔細分析用戶需求,就很容易走入“聽風就是雨”的循環中,陷入一邊抱怨“為什么我已經滿足了用戶想吃面,想吃餃子,想吃花卷,想吃米飯等各種定制化需求,但是用戶還是要吃各種新的”,又要一邊著手滿足用戶提出“下一道定制菜品的需求”的死亡循環里面。
這樣的結果,要么做出的功能只能在單一層面解決用戶所遇到的問題,要么解決了一個壓根不存在的場景中問題的解決方法。
二、正確認識需求收集的過程
有一些同行也會用一些奇怪的比喻來描述自己挖掘需求的場景。比如在表述挖掘需求的時候,喜歡用“引出”和“捕捉”這樣的形容詞來描述自己是怎么挖掘用戶需求的,但這樣的形容詞會給我們一種錯覺,“需求已經真實地存在于某個地方,我們只需要讓用戶幫助我們把需求解釋清楚,然后把需求整理輸出就完事了”。
實際上,很多需求并不那么容易想到,這也就是為什么產品經理不應該指望用戶自己能夠清晰地描述出自己的需求的原因。
在 Suzanne Robertson 這篇論文Requirements Trawling: techniques for discovering requirements中,使用了 Trawling(拖網捕撈)這個詞來描述收集需求的過程(用“捕撈”這個詞蠻有意思的),那就讓我簡單聊聊“拖網捕撈”吧。
為什么要使用 Trawling 這個詞呢?
首先,不同網眼大小的網可以捕捉到不同大小的需求,我們首先通過大網眼的漁網捕捉那些 epic 級別的需求,建立起自己對于產品的整體感覺與核心認知。
在此之后,我們使用網眼稍小的漁網來找到那些中等大小的需求,建立起產品如何通過不同的或大或小的功能實現某些商業價值的認知。
其次,Trawling 這個詞也可以表達另一種含義,產品需求像魚一樣,會隨著時間和各種外界因素從小長大,也可能走向死亡。
剛啟航時,漁網可能會漏掉某些不重要的小需求,但可能隨著船走向大洋深處,有些曾經的需求則可能會變得越來越重要,而某些曾經被認為十分重要的需求又可能開始變成無效的,過時的需求。
此外,世界上應該沒有哪個漁網能夠捕獲所有的魚,產品經理也不可能捕捉到所有的需求。
在拖網捕撈的時候也可能撈到一些海洋垃圾,會影響漁網的體積,拖慢船只航行的速度,而某些無意義的鍍金和膨脹,也有可能影響產品迭代的整體節奏。
最后,不同專業度的捕撈人員很大程度上可以影響最終捕撈的結果,產品經理也是一樣,專業的產品經理知道在哪里怎么找到需求,而經驗稍淺的產品經理咋可能使用低效的方法,或者在錯誤的地方浪費時間。
三、分析需求的框架和能力
回到正題,我們知道用戶故事一般會這樣進行表述,即 “作為一個<角色>, 我想要<功能>, 以便于<商業價值>”,而產品需求分析也可以借用這個框架進行表述,即“我們為誰,用什么方法,解決了一個什么問題”。
在這句話中,“誰”是指我們通過用戶調研方法明確的目標用戶,“問題”則對應上文中所提到的需求(need),“方法”就是我們最終提供的產品方案。
再然后,通過切實結合用戶的真實身份(職業場景,教育背景),需求場景(用戶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會使用產品),來明確需求實現后能夠帶來的用戶價值(用戶用起來更爽)和商業價值(公司通過提供需求解決方法獲得正向收益),就能夠很大程度上完成需求的拆分了。
不同行業中的不同產品經理,在分析需求時都有自己習慣使用的工具和方法論,但對于大多數產品經理而言,能夠做到以下三條原則,分析需求的能力都不會太差。
1. 耐心的傾聽
不管你做的是什么行業的產品經理,不論你的需求來源是老板,是銷售,是客服還是研發工程師,首先都需要把自己的 ego 放小,在他們和你講需求的時候先開始傾聽,才是好好做產品的前提。
有的產品經理會搬出“他們的需求很奇怪/他們的需求是錯的/他們的需求壓根就站不住腳”之類的話語,解釋自己不愿意傾聽需求的正當性,但這種思路其實是錯誤的。
因為需求壓根就沒有對與錯之分,只有需求方和實現方的立場不同。產品經理應該干的事情,就是通過自己的傾聽能力對需求的信息進行甄別,從對方的反饋里找到事實,而不是找到觀點。
怎么分別事實和觀點呢?我來舉個簡單的栗子:
事實是當前運營同學使用 cms 管理網站文章時,每天最多能夠發表 2 篇文章。
觀點是經過主觀的判斷得出的結論,例如產品經理聽到運營同學的反饋之后,覺得原因是運營同學太懶,效率太低,不想學習如何使用,所以甩鍋給 cms 說不好用。這里的“覺得”就是觀點。
而實際情況有可能是因為產品經理在設計 cms 的時候,壓根就沒有考慮支持富媒體格式,運營同學排版時特別困難,會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在上面,而且因為超時登錄的邏輯有bug,運營同學編輯文章時如果時間過長,會直接被踢出系統,編輯的文章也一并丟失了。
再簡單一點,事實是今天的最高溫度有 36 攝氏度,觀點是今天真熱啊。
所以,不要輕易下結論,而是要基于現象分析背后的原因,基于真實的原因再形成觀點。
2. 細致的觀察
可能你知道很多種調研需求的方法,用戶問卷,訪談,工作坊等等,但我覺得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去需求場景中觀察用戶的行為,在用戶的身邊看他們做了什么,才是最直接的。
舉一個實際的例子,我之前做過一款派車系統,有一天用戶打電話反饋,希望能夠基于車輛已有的各種屬性,對車輛進行篩選排序,上線一個自定義篩選推薦功能。
但實際上如果真的要實現這個功能,可能專門需要花一段時間設計算法,然后再考慮如何完成簡單好用的功能與交互設計,這一個功能花費的成本其實還是蠻大的。
而且我很擔憂,當產品真的提供了這個功能之后,用戶壓根不用,還是會使用默認的綜合排序,所以我就專門跑到用戶現場,看他們在真實派車時會參考什么數據,結果就是用戶只是單純覺得“這個不同自定義篩選排序的功能,可能會很有用而已”。
觀察用戶需求時,也需要把用戶當成一個“真實的,有思考和動手能力的人”進行觀察,觀察他們在遇到問題或者暫時不具備的功能時,會如何處理,而不是理所當然的假設“用戶會先 A,再 B……”
3. 坦誠地感受
坦誠的感受,換句話說就是丟掉自己的“上帝視角”,少假設,多感受。
就像你和好朋友在發生爭執的時候,到底是會“像一個理性的人一樣先暫時停止殘酷的交流,讓雙方都有機會靜下來后再去交流”,還是會“一邊努力的抑制自己情緒上的爆發,但又還是會忍不住的說幾句火上澆油的話”呢?每一個產品經理都覺得只有自己才能真的理解用戶,但實際上,我們理解的只有自己。
設計者視角永遠是俯視,在遇到用戶反饋的問題后第一反應都是“這個功能這簡單用戶為啥就是學不會?”,而只有到真實用戶的環境中去,直面用戶遇到的問題時,才能理解用戶,也才會發現“原來是因為這兩個按鈕之間的距離太遠了,這個按鈕太小了,操作起來太不方便了,怪不得用戶覺得不好用”,也正因為這樣,才能產生真正的同理心。
本文由 @Wannz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本文把需求和用戶故事串在一塊我覺得很不錯,從另一角度理解用戶故事。很好很好
我這個初學者就是這樣分不清需求和需要了哈哈哈,接下來加油
慢慢來,加油
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