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品經理私人訂制咨詢延伸,聊聊當下
編輯導語:隨著環境的變化,當下行業內的從業人員又應該如何正視這一環境,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時,找到求職就業的突破口?我們又應該如何認知人才在未來社會中的發展?本篇文章里,作者基于環境變化,就當下的企業招聘、未來人才發展等問題做了一番探討,一起來看一下。
最近剛好幫一個小朋友拿到了心儀很久的公司——米哈游的意向書,基本上算是定offer了。前前后后,幫忙輔導了20幾天,在這個過程中還在克服著時差問題——小朋友在米國,所以基本上都是國內晚上才會交流,偶爾還會聊到半夜。
因為之前在微博就已經認識了,所以相互了解的過程就顯得很自然和平滑。簡單聊了一些,就開始幫小朋友分析JD和她自己了。分析JD和她自己的過程會在下面具體聊到,主要是針對她自己簡歷中體現的信息以及用人單位JD所體現出來的能力需求進行的。當然,還會根據用人單位JD對應的崗位階段和具體要求,思考面試中的可能性,等等。
在和小朋友交流的過程中,自己也在思考一些有關招聘、求職、就業、創業等的機會和可能性。
……
今天剛好提前下課,就有時間在發了一通牢騷之后,靜下心來,從以下這幾方面和大家聊聊:
- 就業大環境的困境問題;
- 招聘架構:企業選擇人的邏輯;
- 能力模型:候選人自身的能力和問題;
- 精專特新?私人訂制咨詢的難點、重點以及規模化的可能性思考;
- 一些創業思考和展望。
一、就業大環境的困境和問題
僧多粥少,競爭加劇。
在經歷了2020年的疫情,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經濟增長速度都有所放緩,這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國經濟的整體情況。但中國自二季度以來,經濟復蘇腳步腳步,已成為唯一一個實現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經濟連續增長的國家。
“GDP增長將會帶來新的就業機會?!眹倚畔⒅行慕洕A測部首席經濟師預測,2020年GDP增長將在2.3%左右,2021年為8%左右,當前一個百分點增長可能會帶來200萬人的就業,這將一定程度上緩解新增就業的壓力。
然而2021年就業形勢仍十分嚴峻。2021年高校畢業生首次突破900萬人,達到909萬人,教育部預測2022年畢業生將超過1000萬人。
在對未來市場環境預測不利的前提下,有些企業為了生存,采用“斷尾”的方式求生,即采用裁員的方式來消減成本壓力,縮減校招名額。今年國內針對教育的“雙減”一系列政策,至少會讓10萬左右的教培行業的人,重新進入擇業大軍。另外,單就互聯網行業來說,不止頭部企業,沒有發展潛力的企業也紛紛裁員,使得參與就業競爭的人會更多,環境會更加惡劣。
除此之外,社會對畢業生的學歷要求越來越高。而且從近日來各大院校公布的畢業生就業情況來看,多數院校的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在應屆生求職數量遠大于招聘數量的情況下,企業會抬高門檻,比如抬高學歷要求,篩選合適人選。所以不難預估,未來幾年考研和出國的人數也會逐漸增加。
話說回來,小朋友是全球Top10商科院校的研究生,學校的背書,自身還是有競爭力的。竊以為,這點給她加了不少分數。
不難發現,在疫情、行業、政策等的大環境下,未來一定時期內——我預測會持續5年左右——都會是困難期,而且會以買房市場為主,極少有賣房市場掌握主動權的情況(當然,小概率事件,也會發生)。當然,這個時間隨著后續一些事情的發展,比如出生率持續降低,老齡化升高,勞動力缺口會逐步擴大,就業會回到賣房市場的。
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招聘和求職,就會變得十分重要。接下來,會和大家從企業招聘框架,以及候選人能力模型兩方面進行闡述。
二、招聘框架:企業選擇人的邏輯
實用性增強,培養性降低(有一定概率緩慢提升)。
什么是招聘框架?
先來看一個簡單的圖:
這是我思考,分析得出的一個簡易招聘框架。企業或者業務在招聘前,需要思考的幾個問題:
- 需要招聘什么崗位?
- 該崗位需要什么樣的人?
- 哪些途徑和方法可以發現這樣的人?
- 這個人的定級和價格/價值標準(叫高級問題)?
- 這個人多久能夠給企業帶來較大的回報(較高級的問題)?
給該崗位設定5-6個考察點,并設定分值項(如6項共30分)。每個考察點設計1-2個問題,根據答題情況打分。最后根據總分錄取。其原則上盡可能避免個人主觀的評價、偏見。
就我以往的經歷來看,其實很多企業并沒有非常明確的招聘框架,大多是業務和HR或者BP溝通后,確定一個大致的框架標準就開始實施了。比如,之前我所在的某公司會用到的一個框架,比上一個會詳細一些:
但是,可以負責任地說,這種解決小企業或者在流程不規范的企業使用是沒問題的。但是,這依然不是企業專業的招聘框架。較專業和完善的企業招聘框架,需要從人力資源或者人才的角度出發,從企業戰略或者人才戰略的高度,整體架構企業招聘和招聘的執行。
我們來看一下,從專業的人力資源角度出發的招聘架構。
在企業或組織里,人力資源管理就像財務管理、生產管理一樣,必須要形成一個體系框架才能確保其功能有效完整的發揮。因此在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建立一個有效的人力資源框架可以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先從人力資源規劃、招聘與配置、培訓與開發三個方面梳理如下:
現實中,很多企業都會以業務出發,人力較多的是從成本、候選人穩定性角度出發,選擇候選人的,較少有科學和規范的框架。
更可選和規范的框架,是根據本企業的歷史數據,對員工進行相關的分析,比如員工能力模型、員工在崗時長等對企業貢獻能力的統計,等等。這些分析,有助于企業業務以及人力資源部門,對實際有較大的把控,才能更好地服務于企業人才戰略和招聘框架。
三、候選人能力模型
業務理解能力+有韌性+踏實,綜合性為主,成長性長期看好。
如果你是面試官,又或者你從人力的角度看候選人,你會看重候選人哪些能力呢?
在叮咚買菜的產品經理三爺,曾經在知乎上分享過一個M-P模型,我覺得是比較合適的:
當然,候選人可不止這些硬性能力上的指標,還有很多軟性的指標,比如:
- 韌性;
- 堅毅;
- 抗噪;
- 溝通能力;
- 協調能力;
- 甚至,家庭背景(關系)等也會被考量;
- 等等。
在能力方面,人們也會遵循一個從低級走向高級的過程,并且也會有相應能力上的變化。來源:知乎三爺。
這些都是候選人需要具備,且在求職面試過程中會被考核的東西。
當然,也有人會建立較為簡單粗曠的維度,比如以這四個維度來考量候選人以及提升自己的能力模型:
- 人口特征與資質;
- 數學、邏輯、語言的認知能力;
- 個性與性格特質;
- 專業能力。
人口特征與資質,就是基礎信息方面,比如年齡、性別、戶口、婚育、教育經歷、工作經驗等方面。
- 認知能力主要是智力和情商方面。
- 個性與性格特質主要表現在與公司和同事氣場是否合適。
- 專業能力方面,主要是業務能力以及處理具體事務的能力。
很多時候候選人要根據企業的需要,不斷調整自己的能力,在具體的事情中適應性的變化。
四、專精特新?私人訂制咨詢
難點、重點以及規?;目赡苄运伎?。
專精特新,這個詞是最近學習過程中聽到較多的次。在趙向陽老師的文章中也有提及。
當然,在這里不談及太專業化的內容,也不會去聊金融等方面的。在這里聊什么呢?
聊一下在人力資源這個大范圍內,更加細致的一個角度——獵頭咨詢。開始的時候我提到過幫助一個小朋友解決求職面試的咨詢事件,我自己給這件事起了一個高大上的名字,叫私人訂制式的咨詢服務。
在趙老師的文章中,他有提及:
德國的“隱形冠軍”里有大約11%的服務業,行業分布比較多元化。中國的“專精特新”主要集中于制造業,不涉及服務業。德國的“隱形冠軍”可以分解為創新與國際化兩大維度,至少是“兩條腿走路”的,沒有創新就沒有價值創造深度,沒有國際化就沒有規模和增長。中國現階段則在強調“‘專精特新’的靈魂是創新”,是有明確戰略導向的,主要是為了解決“卡脖子”、補鏈、補短板等問題,目前還談不上國際化。
趙向陽:《北交所會不會把“專精特新”企業帶偏?》
我所考慮的是什么呢?在人力咨詢服務業上,會不會出現“專精特新”的企業呢?
我相信,是可以有的。只是道路會比較崎嶇和漫長。因為,當下人力咨詢服務更多的是關注數量,而非質量。即便是在關注質量的角度上,更多的也沒有長久的陪伴和關注,特別是對人的關注。
缺少哪些關注呢?
比如:
一個5年以上的產品經理,他需要在戰略和業務廣度上需要有較大的提升,但是公司又給不了他。那么,咨詢可以解決嗎?
再比如:
工作十年以上的產品經理,他會有哪些不足,又怎樣提升呢?誰又能給予這些方面相應的指導,建議和意見呢?
在這里,我大膽做一個假設,在當下資本推動的獵頭市場中,一定會出現一家以長期關注人的發展的企業,在這個市場中撕開一條口子的角色。成為這個市場中的一條鯰魚。
至于“規?;保瑐€人覺得這是一個需要長期探索和驗證的方向。因為走向專精特新,也即私人訂制化,這就要求服務者需要付出較大的成本——時間、精力和金錢,了解和服務客戶,給予客戶服務生命周期內的服務,把客戶當成朋友、親人,給予全面、完善、完整的關懷、呵護。這樣,才能走的長遠、穩定,更加的可持續。
但是呢,這樣的話,如果你沒有較大的資本支持,很可能,你是沒有辦法走下去的。因為,當下市場和資本就是這么勢利。一旦你不能在短時間內,讓合作伙伴看到有利可圖,他們會很快“放棄你”,去尋找下一個目標。想想看,現在的獵頭,有幾個真的把候選人當人看,更別提長期服務了。
這會是一個任重道遠的探索過程,誰能堅持下來,誰就可能脫穎而出。
五、對人力資源的一些創業思考和展望
主要是人才界定和選拔方面。
這方面,以我的資歷,根本還不能提出較宏觀的框架和思路,所以,我查找了較多的資料。在這里,列舉一些,以饗讀者。
有人說,未來公司的規模將越來越小,而這種小組織的形式,需要政府以及第三方服務機構具有更加良好的服務能力。在現在疫情期間,如何提供一個優化的解決方案,能幫助中小企業解決現在的經營壓力,而保證在未來行情轉好的情況下,能夠保證熟練的用戶需求。而看到一些勞務派遣公司和招聘平臺、培訓機構,如何將這些社會機構聯合起來,發揮資源的優勢,值得思考,也值得去調查研究,同時優化升級服務。
當然進一步的提升,也會出現很多的問題,可以將問題梳理下來,模式有類似,但要螺旋式的提升。
來源:https://zhuanlan.zhihu.com/p/150413451
個人認為,人力資源(HR和獵頭咨詢方面)的發展趨勢以下四點:
1)企業對HR以及獵頭咨詢方面的重視程度進一步提高:一方面源于人才在企業價值創造中作用的凸顯,另一方面源于市場競爭的倒逼。
2)貼業務,HRBP或者獵頭咨詢的成分更加明顯:幫助業務部門幫助公司解決問題并創造價值是HR工作王道,否則是“耍流氓”。
3)去中心化,層級減少,組織扁平。獵頭咨詢會更加專業、穩定、持久和人性化。
4)HR招聘、激勵保留人才難度加大,獵頭推薦難度、成單率難度加大,需要更多的招聘和激勵保留創新,并需要有較強的數據分析方法,保障招聘實施。畢竟,企業最終還是需要人——而且是合適的人,來推動業務發展,給公司帶來更大的利潤。
在這里,我預測未來會在這幾個方向上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也會出現一批肯沉下心來做事情的企業:
- 專注于服務企業的人力咨詢公司。這些公司和當下的服務咨詢公司有本質的不同,他們更關注于通過科學的方法,評測企業的人才戰略、招聘戰略,甚至是員工個人的評價標準服務。
- 專注于員工個人在企業以及員工發展的服務能力。這些服務是根據員工個人在企業的表現數據,以及員工個人發展期望等相關性的分析,綜合得出的。并根據這些數據,反饋給企業適時提供對應的培訓、學習以及談話等等。
- 更專注于人的發展的企業,這些是需要長時間收集個人數據的情況下,給予長期的指導和咨詢服務。這種大都會脫離個人當前的企業。
- ……
我個人認為,第一種和第二種會有較好的發展前景,因為這兩種很好地將個人置于企業發展和個人發展的需求之內,能夠更好地結合個人在企業的數據以及個人發展的期望數據,進行綜合分析。
1983年的時候,國家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袁寶華提出中國企業改革的十六字方針,“以我為主、博采眾長、融合提煉、自成一家”。
時過境遷,在后疫情時代,我們該如何看待人力資源發展,又該如何看待企業人才戰略、招聘框架,以及人的發展呢?我們需要在借鑒學習的基礎上,直面鮮活的現實,找到條創新發展的路,才能在未來與世界同行,甚至引領世界。
#專欄作家#
鄭幾塊,微信公眾號:wordpm,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前新浪微博產品經理,寫的都是體驗感受。
本文系作者@鄭幾塊 獨家授權發布,未經本站許可,不得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議
身為曾是普通二本的學生,很有同感。學歷不夠,技能和經驗來湊,不要怕碰釘子,所有命運所饋贈的禮物其實都在暗中標好了價格,現在仍然在不斷學習,希望自己能不斷進步。
現在看人,比之前復合度增加了很多。復合度指的是緯度不單一,更加綜合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