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需求三步曲:同理心、場景感、共情力
編輯導讀:身為產品經理,不單單要有畫原型的能力,還要有用戶思維。同理心、場景感、共情力是構筑用戶思維的重要因素。本文作者根據自身經驗,對此展開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之前寫過一篇文章《中臺產品經理的“廣義用戶思維”》,里面講到作為中臺產品經理,如何在項目不同階段get到不同用戶和需求。
在文中,我提到了一個觀點:洞察需求要有用戶思維,而同理心就是鍛煉用戶思維的法寶(片段如下圖):
其實,跟“同理心”關聯比較大的還有另外兩個詞匯:“場景感”、“共情力”,它們都跟洞察用戶需求息息相關。
今天呢,我就嘗試闡述下我自己理解的這三者的一些觀點。
先說我自己的觀點:
- 同理心:能夠換位思考,轉換為用戶視角,能以用戶的利益立場看待問題;
- 場景感:能夠想象出用戶在使用產品場景下的畫面感,并可以根據時間進行推演(向前向后);
- 共情力:能夠體會用戶在不同場景下使用產品的感受,并對其感同身受;
這三者之間,從同理心-場景感-共情力,層層包含,依次遞進。
純講概念,大家不一定能理解。今天我用自己平時收集到的小案例給大家來做下拆解,讓大家看下在洞察用戶真正需求上,它們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一、幾個案例及解析
以下案例,大部分都是我自己的經歷,或者是看到的比較有感觸的事情~
1.和府撈面家的免費續面
園區里面有一家“和府撈面”,因為我經常去吃,被同事調侃我是他家股東。哈哈,真實原因是因為北方人比較喜歡吃面食,再加上真的是距離辦公樓最近吃飯的地方。
他家面的份量確實不太多,對我飯量一般的人,只能算是剛剛好。有時候比較餓的時候,感覺會吃不飽,尤其是拌面類產品。
不過,和府家有個服務很好,就是可以“免費續面”。
到這里,大家可能會覺得這不挺好的,直接來份續面不就解決問題了么?
但是實際上,在過去2年多的時間內,我在一個人就餐情況下,只續面了1次。
首先,和府肯定是想真心讓顧客吃飽的,很多時候還會提醒你是否要續面,肯定不會是一個噱頭。那原因究竟出現在哪里?
接下來,我以我自己作為“用戶”的身份,來說下原因:
① 續面,給的份量真的是有點多,點一份續面我只能吃下1/3,而剩余的就會被浪費,所以我心理就會有負擔;
② 一個人就餐情況下,這個續面的碗跟自己點餐的碗一樣大,兩個碗放一塊,自己的飯量可能會引人側目;
當然,多人就餐的情況下,續面我覺得就會非常合適,沒有上述的這些顧忌。
以上案例中,如果和府能夠觀察或感受(同理心)到用戶在一個人用餐時候(場景感)的心理負擔(共情力),我想他可能會這么做:
——續面變為“少量”、“半份”、“標準份”不同檔位可選,且匹配以不同碗的大小——
免費續面這個舉措是用戶第一的導向,但能否能讓用戶真正感受到,得需要很多產品細節。
2. 喜家德餃子店的碗碟
同樣還是園區內,在和府家的正上方有一家“喜家德餃子”。嗯,這家我也經常去,當然還是因為北方人比較喜歡吃面食。
吃餃子呢,一般會需要蘸料和餃子湯,而這兩樣都需要碗碟來盛。
我發現他家的碗碟有個細節特別好,就是會有一個方向的邊沿兒寬一些,如下圖:
為何我說這個細節非常好呢?
回想下你平時就餐,服務員上菜時候,是不是一般都會這樣拿碗和盤子,如下圖:
這樣的拿法,對大一些的碗或盤子還湊合,如果你喝湯用勺子而不是就著碗邊沿兒的話。
但是對小的碗碟,如蘸料和餃子湯的容器,就會變得不一樣了,因為容器小和淺,服務員的手指大概率就能觸碰到內壁和底部(場景感)了。試想下,如果你用餐時候,能夠聯想得到,心里是不是有點不得勁兒(共情力)。
喜家德他家的碗碟,增加了一個邊沿兒(同理心),所以無論是服務員還是顧客自己,都會按照“引導”用手指捏這一個地方(場景感),顧客內心覺得就挺衛生的(共情力)。
他家還有不少細節做得挺好的。例如進門會給獨立裝消毒濕巾、碗筷碟子透明消毒柜、服務員給筷子會用餐巾紙卷起來給你等等。
我想,喜家德肯定是會有專門的人,來發現用戶的這些“小痛點”,然后用同理心-場景感-共情力,產生了這一個個暖心的產品細節。
3. 企業微信群里發文檔
前一周左右,部門有個培訓,有些童鞋沒能參與,在群里想要下培訓的PPT。
講師童鞋,直接就把267M的原版的PPT文件直接發到了200人大群。
我看到之后,趕快提醒撤回,并且建議轉為在線文檔。
為什么不建議這么做?可能對計算機網絡知識有一些了解的童鞋,馬上就能反應過來什么原因。
這么大的文件,這么多人的并發下載(場景感),大概率會影響辦公室的網絡,導致其他人網絡緩慢影響工作(共情力)。
在這個場景下,這個“用戶”隱藏的比較深,不容易被洞察到,因為需要一些專業知識。
但是換個維度,企微或網管,是否可以圍繞這個場景做一些限制舉措(同理心),如果可以的話。PS:自己也是非專業,只是提個思路。
4. 我給孩子準備學校用的東西
以上圖中的2個場景,是我自己做的兩個事情:
第一個圖的內容是:
孩子上學用的新書,為了防止弄破,我老婆給其包了稍微硬質的塑料封皮。
然后,我去翻了的時候,發現每個角的地方(同理心),非常尖銳,如果不慎就有可能會劃破小孩自己或其他人手指(場景感),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共情力)。所以我就用剪刀一個個把它剪成了鈍角。
第二個圖的內容是:
孩子學校要求每個學生帶個礦泉水瓶子的底和瓶頸,好像要做種植的小實驗。
我自己用剪刀完成了對應的操作。剪完時候,習慣性的發現(同理心),剪過的邊沿兒處非常鋒利,極容易割破手指(場景感),帶來不必要的受傷(共情力)。所以我就用打火機把這些邊沿兒燒成了圓潤的樣子。
二、如何鍛煉這3種能力
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幾乎發生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你細心去觀察的話。
這三種能力組合起來,面對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種“產品需求”,都可以發揮非常大的作用。
有人可能會有疑問,這些案例好像解決的都是一些小事情啊,對我們做大的產品能有用么?
這里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大家:當然有用。
產品都是由一個個功能需求組成的,而每個功能需求對應的都是一個個用戶場景,只有這一個個需求被更好滿足,才能最終讓用戶感受到成功的產品。
前幾天,讀了一本書,看到一家名叫美捷步(Zappos)公司的案例,這家公司對用戶需求的洞察真可謂是極致,當然也做到了極致。
列舉幾個,大家感受下:
① 每一位顧客在美捷步購買一雙鞋子,會收到3雙一模一樣(尺碼大中?。┑男?,顧客可以在試穿之后,保留最合適的一雙,其他兩雙退回來,且免郵費!
② 顧客在365天內,如果你對鞋子有任何不滿意,你都可以無條件退換,同樣免郵費。
③ 變態的客服:假如你在美捷步找不到自己想要的鞋,客服會至少為你提供3個同類網站(甚至包括競爭對手),讓你找到自己想要的鞋子。
正在由于這一個個用戶需求的極致滿足,致使這家公司在2012年,被亞馬遜以12億美元收購了,一舉刷新電子商務企業收購史上最高收購額的紀錄!
那既然這幾個能力這么有用,那如何才能擁有呢?
別急,我來告訴你。
1. 同理心
這三個能力之中,最重要的當屬“同理心”了,因為它是起點,也只有做到了換位思考,你才可以往下細的了解和感受。
要想具備“同理心”,必須從源動力入手,我對其做了兩種分類:
1)內在:善良/愛心
有一類人,無論做什么事情都很為別人著想,注意別人的感受。善良是他/她們的秉性。
另一類人,也是大部分人,他們對自己的親人好友,做任何事情,肯定比其他“用戶”要上心得多。
而我們需要的“同理心”,如果靠內在,大概率可能改善有限。畢竟一個人一方面不容易改變秉性,另一方面也不能把所有“用戶”都能當做親人來對待啊~
所以,唯一一條路可走的,就是改變觀念。
2)觀念:高級的利己=利他
可能會有人問,這個利他,不還是讓我把其他“用戶”當做親人嘛~
不,之所以叫做觀念改變,就是需要我們心態上把利他換算成利己,只有利益跟自己相關,大家才能切身為用戶著想。
更多人之所以不會把利他輕易轉變為是利己,其實更多是因為大家都重視短期收益,而不容易看見縹緲的長期收益。
這里,我分享下我自己底層的東西,供大家參考。
我的人生觀、價值觀:《能量守恒定律》:① 做增值的東西,自己才能增值;付出與回報在足夠長時間線上是成正比的;② 成長是歷練,是一次次蛻變的過程,痛苦但是增值的事;③自己的成長可以增值,而樂于分享、幫助他人這些付出,你最終能獲得他人能量的反饋,才是增值渠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我覺得應該都能找到一個支撐項,將利他利己在長期上做一個轉換。
2. 場景感
當具備了同理心之后,場景感我覺得就容易多了。它更多其實是想象力、觀察力、邏輯思維能力。
這個我覺得其實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平面上畫出來(推薦紙/白板,這是我日常做的最多的事情),這樣可以讓大腦更專注于更重要信息處理,而不是一直在反復補充畫面和細節。
后續會單獨寫一篇文章來講解《場景還原能力》來詳細介紹,這里不再展開。
03?共情力
有了同理心用戶視角,你可以較容易把場景給還原出來,但是這時候你的畫面中那個“用戶”還不是你自己。因為他這時候才是場景內的一個角色而已。
這時候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再次代入到這個場景畫面中,讓用戶開始活動起來,沿著時間線,對可能做的每一個動作結果進行感受,看看自己的喜怒哀樂,并記錄下來。
這個就是共情力鍛煉。
三、怎么運用這些能力
有人想,這三個能力概念,怎么鍛煉也都知曉了。那我是不是可以做一些牛的產品了?
我的想法是:別著急,也急不來,可以先從這些事情做起。
1、開會能不能提前幾分鐘,把會議室的設備調試好?能不能提前把會議的資料發給大家?
2、項目排期出現變化的時候,能不能知會到所有相關方?
3、你如果站在電梯/地鐵門口,如果后邊有人要下,能不能每次主動一些先出去再進來?
4、給別人承諾的事情,不要一而再再而三沒有兌現?
5、別人IM上發的消息,可不可以不要已讀未回?
6、一個一直打燈變道的司機或沒有紅綠燈的路口,你能不能第一個停下來讓一讓等一等?
7、需要排隊的時候,不要想著插隊?
8、給別人講一件事的事情,能不能很容易把背景交代清楚?
9、做一個項目的時候,能不能不要只管RD,不管FE、QA?
10、考慮一個產品設計的時候,可不可以把客服的場景考慮進去?
……
從小事兒做起,先鍛煉自己的同理心、場景感、共情力,慢慢你就能把一個個事情做到閉環,做到別人心中的靠譜。PS:后續,我也會展開寫一些更多關于互聯網產品大小不同顆粒度的案例。
產品,就是解決一個問題;產品經理,就是解決問題并創造價值的人。
產品經理應該具備這三個能力。
也許過去,有些人可能沒有這個意識,也許有些人被環境所擾有心無力。
但我想說,產品經理,你需要做到用戶第一,也只有你最容易做到。
與君共勉~
作者:減形簡遠,微信公眾號:產品雜談(life_pm)
本文由@減形簡遠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產品思考來源于生活,回到生活,寫的真不錯!
目前這個急功近利的時代,能靜下心來去考慮別人,去刻意培養同理心,確實不容易 。
經營思維發展到一定程度,可能會遇到瓶頸?;仡^來看,可能用戶思維是一個破局的關鍵。
一切交易的根本,都是圍繞“好產品(商品、服務等)”發生的。
牛叉的公司,都是產品、經營平衡比較好的,相互交替。
看看百度早期用戶產品跟商業產品相互促進,后邊一段時間用戶產品沒落,丟失了整個移動互聯網。
贊同,確實百度在用最小代價運營著一些產品,例如地圖,貼吧啥的;同時集中力量投在別的領域 以期重獲江湖地位 哈哈。
恩,改天在餃子店的樓上開個包子店,因為作者喜歡吃面。
哈哈 可以的。園區確實沒有包子店 ??
美捷步公司的案例在國內實現不了,雖然確實可以解決某些痛點,但是實現難度太大:
1、如何保證用戶會把其余兩雙鞋子寄回?如果不寄回公司如何處理?事先收取保證金嗎?
2、假設用戶愿意寄回鞋子,如何保證方便性?就算是上門取件,也得需要約時間吧,會不會對用戶出行有限制?況且多次的快遞電話,會不會讓用戶產生厭煩心理?
3、鞋子額外服務產生的費用(物流、質保)勢必會導致鞋子的價格上漲,相較于通過活動形式減去這部分費用,兩者銷量與產生的口碑孰高?
我沒有了解過美捷步公司,這只是個人的疑問!
這個要依靠大的環境背景,社會及法律環境要一并考慮,本質上 雖然人性都是一樣的,但在不同框架下就會反映出不同的變化,因此這個公司在產品設計上是綜合考慮了這些情況,并結合已有的信用體系打造的這個產品。
具體經營細節沒太了解,只知道售后成本也很大,不過他們老客忠誠度和老帶新特別強,導致花在營銷預算的成本很低,剩余合起來還是盈利很強的。
在中國我也認為實現不了,國情不一樣。
這里舉例只是說明他們在用戶需求端的洞察和敢于踐行用戶第一。
文章中舉的都是身邊的例子,看得出來作者對洞察需求很有自己的想法。
啊,作者舉例用得很好哈哈,很容易就明白了作者想要表達的共情力,代到我自己身上我也會這么去思考
??
共情力是核心,只有能和用戶共情,才能做出更好的產品,明白用戶到底需要的是什么
沒錯。共情才能感受痛點,才能去產品實現或優化。
同理心、場景感、共情力,感覺將心比心四個字能很好地概括這三點誒,解決問題,創造價值。
通俗易懂 將心比心 ??
有時候看見那么大的文檔真的頭疼!下載真的要好久好久
是圖片很大么?還是
這三步曲確實是很必需的,層層包含,依次遞進。產品經理們學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