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是角色,文藝之旅是人生

7 評論 4591 瀏覽 10 收藏 18 分鐘

編輯導語:身處產品崗位上,你是否有回想過你的職場生涯,對你的產品經歷做一個完整回顧,并生發出關于職位、關于人生的其他感想?本篇文章里,作者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對過往的職場成長和心態變化做了復盤,一起來看一下。

在個人IP越來越泛化的今天,如果你讓我來介紹一下我自己。我單純講我是產品經理,似乎不能完全表達我的特性。

我在內心深處靈魂拷問自己很多次,自己是什么樣的人,喜歡什么樣的生活,喜歡什么樣的人?產品經理這個崗位是否符合我個人性格特點,給到我想要的生命體驗。

琢磨了好幾天(可以用絞盡腦汁來形容),我在個人主頁上更新自我介紹。

我喜歡把自己稱作生活家、探索家,甚至作家,它凌駕在產品經理崗位之上。因為我發現我對實際生活中感受到的快樂感、幸福感和成就感高過金錢、物質或者權利的回報。

當前階段我已經不把謀生當做生活目標,尤其自我認知日趨完善,內心已經慢慢形成的精神獨立。我更追求實打實的生活體驗,在真實生活中不斷完善自己對人、對世界運作規律的認知和理解,并將它們運用到產品工作中

從研究生實習之日接觸產品崗位我便一直在思考:這個崗位可以給我帶來什么?我是為了謀生還是真的熱愛?它跟我的人生使命之間的關系是什么?工作和生活之間的關系是什么?如果我想干好這份工作,我的成長路徑是什么?我應該匹配哪些技能?

我一邊在職場擔任產品經理角色,一邊從工作中抽離真實活在人間。去旅行,用腳步丈量世界;去寫字,用文字記錄成長;去拍照,用照片留存記憶;去跟人產生交集,感受愛與被愛;在關系里碰撞,不斷尋找真我。

在這些年的摸索中,我漸漸挖掘實際生活和產品崗位之間的關聯,領悟到產品源自生活這句話的真諦。時至今日,我讀懂俞軍在書里寫到:好的產品經理需要對人性、行為、需求的深度挖掘,擁有批判性思維,理解人和世界。產品經理研究的是一個用科學方法研究復雜且非科學的人性,并轉化為可執行的商業方案的實證性社會學科。產品經理需要的同理心是地基,想象力是天空,中間是邏輯和工具。

那么我實際工作之外生活這些年,過往種種經歷和體驗,皆是助自己理解人和世界。從絕對黑白世界的二元論變成多元論,從認為人應該要做”好人“到接納人的自私本質(接納之后不再討好他人,可以平等坦然與世界相處,內心得到寧靜),了解人性常識和大眾心理的認知程度,從隨波逐流到找到自我。

對自己身上發生的”故事“挖掘本質,持續自我反省,找到背后的驅動因子,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校正自己對人和世界的認知,明白道理適用的邊界在哪。

伴隨著生活里的自我完善,與之匹配的是產品崗位上的不斷突破。從單點看世界和單點追求知識技能,到多元立體看世界和挖掘自己天賦和熱情規劃職業發展,想把自己最擅長的特質去做自己最適合的工作內容。我用冰山模型來講這些年的成長路徑。

產品經理是角色,文藝之旅是人生

一、實習~畢業1年

一門心思鉆研產品必備的知識技能

冰山模型最上層是顯性化的知識和技能,可以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補充彌補,并且具備高可復制性,基本上只要花了時間就能獲得,同時可替代性也較強。

知識:一個人對特定領域的了解和認識。

技能:你因為做這個工作,懂得的各種知識,自動運用到實際的工作操作當中。比如產品經理對工具Axure的使用,畫原型的技能。

當時狀態:

  1. 畫原型樂此不疲,做功能孜孜不倦,研究Axure收藏各種組件庫,在人人上搜各種講如何做功能干貨類文章,像嗷嗷待哺的嬰兒汲取各種知識和技能;
  2. 到1年左右時,基本功能會做,零零碎碎做各種小需求小功能開始感受不到價值感,陷入迷茫;
  3. 對自我和世界全然不知,認知事物停留表面,對人評判標準單一,好是好,壞是壞,單純做事情,沒有過多想法。

二、畢業1年~3年

研究人的性格特質,完善自我,歸納總結職場方法論

冰山模型第二部分:能力。通常指職場必備素質:向上管理、溝通表達、學習能力、深度思考能力、主人翁意識、結構化思維等通用能力。

這部分的能力,一眼看不出來,需要觀察每個人處理問題時的各種行為來判斷他是否擁有某方面的能力。如果能力和工作不匹配,會出現溝通效率差、工作效率低、面對復雜問題時無從下手、缺乏成就感、力不從心等。

當時狀態:

1)知道自己有很多不懂,求知欲旺盛,急切想學很多東西。

2)經歷公司項目運作機制流程磨礪、組織架構調整下與業務部門合作方式磨合、開發資源不足困惑、價值與數據閉環拷問等。

向上管理、溝通表達、邏輯和結構化思維、時間和精力管理等各方面均受到挑戰,這個時期對成為專業職場人的素質非常欠缺,經歷糾結混沌痛苦狀態,但是后來慢慢調整(20年升華了對組織及組織內各業務方合作方式的認知、項目運作流程的掌握;21年提升時間和精力管理、邏輯和結構化思維等素質)

3)由于寫公眾號原因,生活上持續認識新朋友,與很多人產生關系連接,生活方式變化較大,嘗試和體驗不同生活經歷,持續探索自我。這一階段我非常喜歡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喜歡在觀察與學習中了解真實的世界,沉溺于對知識的獲取,以及對獲取到的思維方式的快樂享受。對我而言,沒什么比智慧的增長,內心的自由更重要的事了(內心加速變化和成長)。

19~21年這2年的收獲,真正領悟到產品源自生活的真諦,在工作中生活,在生活中工作。

實際生活里培養的對身邊人的洞察力和生活里形成的真實細膩感,剛好也是產品經理的必要素質。工作中,常常講產品經理要創造有利可圖的用戶價值;生活上,我愿意給予愛和信任,這不也是在創造用戶價值么?

超越產品日常工作之外的是同理心和想象力,這兩點都需要極強的生活經歷來習得。對自我感受敏感、對人性有一定了解,對生活快樂感知度的能力都是在滋養同理心和想象力。產品經理,是在職場中扮演的一個角色,是外化的一面;文藝之旅,是在生命世界中自我前行的過程,是內在的美好和探索。

三、現在~未來

天賦打造成優勢,最大程度創造價值

冰山模型最底層:價值觀、性格、動機。

價值觀指判斷事物的標準。這個和基因、家庭教育、童年經歷、社會經歷等都有影響。比如說你追求奮斗、努力拼搏的人生還是選擇相對穩定安逸的生活節奏。

性格指一個人本身的特質。如你是外向或者內向,你是急性子或者慢性子。一個人的性格,如果對應相關職業,他就會做的非常好,但是如果性格和職業方向相反,這個工作無論如何都做不好。比如一個性格內向不善言辭的人,讓他去做銷售可能做不好自己也會很痛苦。

動機可以粗淺分為三個,分別是:名、權、錢。每個人的選擇不同,因此名、權、錢三者的側重排序也不相同。

冰山模型中的最底層講究匹配,匹配比優秀更重要。價值觀不匹配,導致矛盾和糾結;動機不匹配導致沒有熱情;性格不匹配,導致一工作就心累。如果產品經理在經驗、知識、能力上都差不多,之后比的就是真正的天賦、性格等綜合實力和機遇了。

現在我認識到知識、技能只是最表層,常用的思維模式是第二層,而天賦性格等則是更深入的第三層。

把自身的經驗與現實,通過天賦和優勢結合在一起。最好的職業策略,是將天賦打造成優勢,建立內在自我與真實世界職業模型相契合的基礎上。

比如就動機而言,我持續自我探索,覺得我最高優先級追求名,反而權和錢對我沒什么吸引力。所以持續產出價值、獲得個人成就感、得到他人認可,讓我站在舞臺聚光燈下,比給我豐厚的物質回報,帶給我的快樂感更多。

未來,我會繼續探索自己天賦和熱情,嘗試跨崗位甚至跨領域做一些連接數據、商業和用戶的事情,最大限度挖掘自己潛能,不給自己人生設限。

四、后記

寫這篇文章的初心是,近期內身邊持續有朋友向我講到:找不到生活的幸福感、對未來焦慮或者當前不知道如何做選擇,要不要考慮副業之類的困惑。

對比自己當前工作、生活和自我穩定性還算幸福滿足的狀態向大家講述一點點以上個人成長經歷。

這些年無論工作還是生活均一步步朝著自己心中想要的樣子前進,夢想在一個接一個實現,內心的底氣和穩定程度越來越牢固,精神滿足感越來越高,仔細想了想,大概以下一些點持續支持和滋養著我。

1)熱愛才抵漫長歲月。熱愛來自你內心深處真正喜歡做的事情,沒有那么多的目的和功利心持續愿意花時間去做的事情,這是一份決心更是一份信仰。

不是別人告訴你很好,也不是看到大家都在做跟隨浪潮加入。比如大家現在都在講個人IP孵化,做自媒體創業,做知識付費或者社群變現,你也想著去走這條路,覺得能寫作就可以走上自媒體。

你以為的可能并不是你認為的,想清楚自己內心深處到底想要什么還是被大家都在做的事情暫時蒙住了雙眼,一個人內在驅動力來自你到底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而不是成為大家想要你成為的那種人。

我個人生活觀是:極其喜歡的事情最好不要拿來當做謀生的手段,極其喜歡的人也別抓在手上太滿,適度留白才有想象的空間,有想象才有期待,期待帶來希望。

反之一旦把一件事情全身心當做你目的,會讓這件事兒本身失去已有靈氣,比如你把愛好的寫作當做謀生手段,你會為了寫而寫,為了賺錢而寫,可能寫出來的東西都不是你自己內心真正想表達的;比如你放棄自我去喜歡一個人,心中只有他時你會丟掉自我,困在其中動彈不得,走不出怪圈。

2)無論身處哪個時代,都應該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讓你立足于社會。身處職場,你得去培養自己職場核心競爭力;想做自媒體,你得有自媒體寫作的核心競爭力。

有了工作或者開始寫作都不代表你具備了核心競爭力,如果你還沒能力干掉一個賽道上至少一半的人,就說明你還沒有在這個賽道上的核心競爭力,你就老實呆著,專注修煉內功,等到你可以干掉這條賽道上一半人以上再說。

然后人心不可二用,又想做好本職又想干好副業不可能的,你得承認自身時間和精力的局限性,每種選擇都是一種人生,選擇要慎重,選擇的標準就靠你在你選擇賽道上的核心競爭力,你沒有你就不能選。

3)持續不斷挖掘自我價值觀、性格特質、認識自己是終身學習課題。對自我認知越清晰,你越知道你想要什么,你也就越能知道自己應該選擇什么,知道自己的邊界和底線在哪里。

否則你就很容易成為周圍環境和信息的產物,跟隨大眾走。并且自我認知越清晰,在親密關系中越能處理好關系,美好的愛情一定建立在雙方都盡可能精神獨立基礎上。

事實上,每個人都是不可復制的,別人獲得的成就不一定就可以重現在你身上,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且獨一無二的,別人無法挑戰你。應該在日常工作生活點點滴滴中去觀察、復盤、反思事物的本質或者自己情緒產生的原因,看到行為背后的根源,不再為自身的優缺點和不理解行為而深感痛苦,產生真正的自我接納和自信。

4)人對幸福的感知度多半是感性因子驅動,諸如愛情、親情或者友情,感受到愛與被愛或者是美好生活體驗,濃度越高,內心感知到幸福度越高,情緒價值是第一生產力,激發人無窮潛力。

人是社會的人,需要精神補給站,需要擁有一顆智慧的心,隨時隨地發現生活的樂趣,獲得生活的靈感,讓內心世界與外界產生互動,真實的活在人間,感受心的跳動和喜怒哀樂。

盡量遠離虛擬的互聯網世界,人和人之間的深度高質量鏈接遠遠比在互聯網上各種不太熟悉的淺層交流帶給人幸福感高的多,要去尋找高質量的關系不猶豫地摒棄掉低質量社交,好的關系可以治愈自己內心無法承受的苦楚甚至治愈自己原生家庭帶來的創傷。

但是人又不能過度感性,容易守不住自己的邊界,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所以大的層面是理性因子驅動,小的層面是感性因子驅動,在理性框架內活出浪漫。

#專欄作家#

花開不敗,微信公眾號:涵小仙女,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文藝女青年一枚,白天工作,晚上碼字,愛美、愛跑步、愛旅行,愿我手寫我心,余生不將就。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感覺有點吹牛X

    來自河北 回復
  2. 有所感悟

    來自廣東 回復
  3. “大的層面是理性因子驅動,小的層面是感性因子驅動,在理性框架內活出浪漫。”

    來自福建 回復
  4. 點贊

    回復
  5. 去旅行,用腳步丈量世界;去寫字,用文字記錄成長;去拍照,用照片留存記憶;去跟人產生交集,感受愛與被愛;在關系里碰撞,不斷尋找真我。大家想要的生活

    來自河南 回復
  6. 知識和技能是每個產品經理要掌握的基礎,而價值觀和認知則是更為重要的體現在對產品的操盤上的

    來自廣東 回復
  7. 一看標題有點熟,原來是我微信好友

    來自浙江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