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端產品成長難,這三種錯配你中招了嗎?
編輯導讀:在C端市場呈現出白熱化競爭趨勢的時候,不少企業轉向了B端。但是,B端產品的發展并不如C端那般體系成熟,有很多地方需要產品經理“身先士卒”地踩坑。本文作者對此進行了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成長路上的三個坑
如果把獲得產品總監的title,負責起一個大型產品的未來,作為產品崗位職業生涯的圓滿大結局。
那么一個B端產品經理,要經歷多少困難才能走到這里呢?
在職業選擇方面,會遇到這些令人扎心的可能:
- 畢業后選擇了一個項目制的公司,每天疲于應付客戶,有限的時間都花在了無限的撕逼中,產品能力無法隨著工作年限提升,總是找不到好的下家,最后匆匆下線,轉型做了其他崗位。
- 選擇的公司不錯,進入的賽道如火如荼,薪水隨之水漲船高,但好景不長,整個行業迎來整頓,累積的經驗化為泡影,新的年輕的畢業生又來了,薪水卡在了上不去又下不來的尷尬場面。
- 追尋gap year的自由,或者離職生娃,停了幾年再回來,發現新的技術和名詞都不太看得懂,再也回不去原來的崗位,只得遺憾退場。
從選擇第一份工作開始,你就得小心翼翼升級打怪,隨便一次選擇都有可能提前終結自己的職業生涯。
選擇的難度那么大,甚至聽過有人笑著形容過這種情況:沒有呆垮過幾個公司,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產品經理。
如果運氣不錯,選擇的公司和賽道都穩步發展,會面臨的是另一個問題:學習好難。
比起C端產品,B端產品還太年輕。
在國內,C端產品已經發展了十幾年,有諸如《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啟示錄》這樣的奠基作品,培育體系已經比較成熟。但與之相比,B端產品的興起只有短短5年時間。
在此之前,也不是沒有B端產品,軟件服務商、外包商、企業內部,這些公司當然也會需要產品經理,但是一則不起量,二是產品所做的工作是支撐和實現,沒有真的體現產品創新的價值。
直到2015年,被稱為企業服務投資元年的時間到來,SaaS開始興起,推動B端產品升維發展。
再到2018年,產業互聯網概念提出,BAT下場扛起大旗,才真的讓這個領域的創業迎來爆發,從而推動了B端產品經理的爆發。
網易云發布的 2018 年創業發展報告顯示,截至當年10月,全國范圍內超過 10 萬家創業公司中,“企業服務”領域的占比達到 39.43%,而去年這一數據僅僅是 10.26%,提升了4倍左右。
另外,圖書網站上的B端暢銷書,大多也是從2018年開始陸續誕生的,吻合了需求爆發的時間點。
所以,距離B端產品開始被市場需求,距離需求的量和質上都有了提升,僅僅只過了3年5年。
這樣的時間,剛剛夠一個產品累積完基本功,有了一套初步的框架。但要說成熟、經歷過高峰低谷的周期的經驗,絕大多數的產品都是沒有的,甚至于整個行業也缺乏。
雖說有B端領域的著作,專家可以學習,但B端產品覆蓋的范圍太廣了,光是信息領域的產品形態就有軟件、硬件、工業產品等等,而每一個形態在和互聯網結合的時候,又會遇到復雜的個性問題,而當前通用的方法是不足以解決行業中的各種細節問題。
所以,一個細分領域的B端產品經理,就往往面臨無人可問無人可學的尷尬狀態。
公司里沒有人帶,只有瘋狂找各種書籍去讀,瘋狂加群,遇到實際的細節問題就丟在群里,希望大家抱團取暖。這也是很多B端產品的無奈的生存狀態。
但如果你足夠幸運,以上問題都順利度過了,既可以在一個穩定的行業和公司,也能夠有足夠的學習資料,那成長的條件也就萬事俱備,只差東風,那就是——成長環境。
產品經理其實是類似于科研工作者的實踐類工種。
哪怕讀了100本書拔高了思維層次,花了幾萬學了很多實用的課程和方法論,但如果不能實踐驗證自己的假設,思維和方法都不能真正得到提升。
因為學來的東西仍舊是別人的,很多時候并不能直接套用。
而你需要在一個可以給你反饋的環境中,嘗試去形成自己的邏輯和方法,同時把事的結果作用于調整這套方法,真正生產出和當前環境適配的方法論,這其實才是求職時被企業看重的【工作經驗】。
例如:在需求調研階段,學到了產品經理應該傾聽用戶,深入用5why去問問題。但事實是用戶經常會傳達片面的內容,以及答不出為什么。那么應該如何針對用戶的特征去做變通呢?應該如何去設問和引導呢?對于不同行業,不同業務的產品,可能都會有不同的答案。
綜上,我們需要的可以成長的環境,是可以對假設作出反饋的環境。
只有基于反饋,產品經理才可以調整自己的產品觀和方法論,這對自己的成長迭代,是最最重要的。
但往往這點也最難,為什么呢?
B端產品是新興的崗位,而B端的老板呢?他們往往也是頭一回進入企服行業,進入信息化服務領域。
他們并不具備產品思維,軟件思維,管理技術團隊的經驗?;蛟S是憑著之前對行業的認知進入企業,或許是手上有資源趁著火熱進去,或許只是一個并不懂技術的職業經理人。
他們有著各自的執念和口頭禪。
業務型老板:我在這行業深耕多年了,用戶要啥我知道,就按我說的來。
銷售型老板:怎么做不重要,競品有啥就有啥,照著做沒關系,只要做出來我就可以賣出去。
管理型老板:畫餅畫餅畫餅畫餅畫餅。
背景的天然不一樣,會造成老板和產品,思維上、行為上的不匹配和不理解。
而這些問題,會導致產品經理覺得成長很難,空有想法和力氣卻無處去用。而老板覺得產品經理不好用,也不知道怎么用,甚至有些心痛給產品開的工資,想著著還不如多招一個研發,干活產出看得見。
那怎么解決呢?
先來理理會導致產品和老板產生差異的三種情況,我們把它統稱為【錯配】。
在認知思維方面,大家對于崗位的定位和責任不一致,會產生定位錯配。
在執行策略方面,大家對于時間和空間的安排不一致,也會產生錯配。
二、定位錯配
先說定位上的錯配,它代表你和老板,對產品崗位價值定義有差距。
用產生的價值來區分產品經理,大概有這么四種:
工具型產品:
試著把自己類比成原型工具Axure,再想想你會期望從Axure上獲得什么額外的價值嗎?大概率不會,你只希望它順滑,好用,穩定。所以工具型產品的使命,就是交辦的任務可以穩定在一定水平的交付質量,不需要太高的管理成本,同樣也不期待創造多高的價值。
方案型產品:
當問題出現后,可以給到實用性很高的解決方案,強調的是解決方案的完整性和合理性,以及可處理問題的廣度。一般來說,工具型產品干幾年就可以到達這個程度,趟過的路子多了,自然有一套勝率不錯的做事方法和流程。
服務型產品:
敏銳的發現老板沒有注意到的問題,提出方案并跟進直到問題解決,告訴老板這么做最好。此時的產品,已經具備和老板平等對話的權利了。服務的不僅僅是老板的個人意愿,而是服務于公司的運營,致力于讓公司的運轉更合理更順暢。
創新型產品:
不光能找到需要解決的問題,提出并跟進解決。往往還有前瞻的視角,提出的問題具有戰略眼光,給到的解決方案有創新價值。這個時候產品就像是一個集眾家方法論所長的自身參謀,當老板駕駛著船在航行的時候,作為副手搜集信息,洞察情況,為老板掌控方向提供決策建議。
介紹完4類產品,那么問題來了:你想做哪一種產品呢?
不論想成長到哪個階段,至少不想停留在工具型產品,滿足于當一個Axure吧?
那再問一個問題:你覺得老板想招的是哪類產品?
并不是所有老板都把產品定位成一個好的副手。
無論從成本考慮,還是從管理考慮,很多公司并不愿意去招聘高階的服務型和創新型的產品,這也恰恰意味著,老板不會給到成長為高階產品所需的環境。
有些公司招聘的時候,就只招工作經驗很短聽話便宜的產品,這是把產品當工具使用的崗位,也不希望產品成長到自己給不起工資的水平,同樣也不太會給到產品太多的施展空間。
有些公司希望產品能慢慢提升,但也不希望提升到和老板平等對話的水平。在想當一言堂的老板心里,這很有可能帶來大家的觀念沖突,讓管理成本增加,于是會限制產品經理的成長空間。
定位在老板招聘的那一刻就決定,他們很少變更,這是由意識水平,管理水平,公司現狀多方面共同決定的。
既然定位上的錯配,會阻斷產品發展的環境。
那產品經理可以怎么做呢?
在有選擇的時候,可以去從以下幾個方向判斷崗位是否會存在定位錯配。
老板的背景是否同頻。
謹防背景單一的老板帶來的價值觀單一,而碰撞價值觀的過程又慘烈無比。
老板的對產研團隊的認識和態度。
是當成工具人,當成給解決方案的人,還是當成未來可以并肩提意見的伙伴。特別可以注意的是,產研團隊的年齡和經驗。如果平均年齡較小,經驗普遍在1-2年的,那么需要謹慎判斷。
對于當前應聘的崗位,公司有沒有規劃成長空間。
具體要看的是,當能力可以擔起更大的責任,是否有對應的工作可以承擔。例如從負責小的模塊,到負責小的一套流程,到負責整個體系,空間是否足夠。
如果木已成舟,公司當前給到的發揮空間有限,只能管到手頭上的一畝三分地,在定位已然錯配的情況下,還可以試著從公司挖掘其他價值。
向直屬領導和其他優秀同事學習。
觀察值得學習的同事,他們的思維和做事方法如何,呈現出的文檔有哪些特點,可以搜成成自己的模版,同時對比自己的不足,去做針對性的請教。
向企業本身的累積學習。
如果所在企業,有比較深厚的行業沉淀,業務沉淀,方法論沉淀,產品沉淀等等,這些都可以成為自己的學習資料,也是隱性福利的一種。
通過機制去學習。
公司的日常日常培訓,學習機會,產品團團隊的內審,討論等等都可以包含在內。這些機制都可以幫助產品快速提升,獲得反饋和優化自我。
如果很幸運的,老板和產品對于崗位的定位,有一致性的看法。
產品希望能成長成服務型甚至創新型的產品,老板也希望有一個產品能成為他的左膀右臂,和他共商大計。
那就有了一個好的開頭,從期望落實到結果,還有著道阻且長的路。
其中,時間和空間上的錯配,就是路上的常見阻礙。
定位下的時間錯配
由于認知的落差,很多老板并不太會給產品安排工作。
有些老板特別喜歡把“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產品經理是CEO的預備隊”掛在嘴上,罔顧科學的產品發展規律,錯誤的指揮產品路徑。
也有老板三心二意,喜歡階段性的抓重點,指揮大家忽而往東忽而往西。
也有老板覺得產品工資挺高,必須物盡其用,安排了滿滿當當的需求和調研,讓產品每天在畫原型和寫PPT之前來回蘿卜蹲。
以上的錯誤安排,都不利于產品去成長。
前面聊了產品經理是實驗類型的實踐學科,靠的是【提出假設】和【驗證假設】。
這就要求產品要把控【思考】和【做事】的時間。
前者會成為提出假設的素材,用于生產靈感,同時成為靈感的支撐。
后者用來描述和測試自己的各種假設。
建議按照50:50的比例來安排兩者。
你可以嘗試這樣:以兩周為一個循環。
第一周以【思考】為主。
通過大量調研,訪談,閱讀研報。了解外部的變化和發展,大方面看生態變化,看看融資情況,關注新的產品發布,小方面看競品更新,對比能力。
復盤已經上線需求,驗證自己之前的假設,思考自己的思維和行動是否需要改進。
評估手中的需求迭代計劃。根據現在更新的信息,決定需求的實現先后。
跟進開發中的需求。
第二周以【做事】為主。
包括設計需求,評審需求,以及大量的溝通工作。
其中,產生觀點和溝通沖突的地方都可以作為記錄,等到下一次【思考】周到來,對比上線情況和當時設想。
具體安排上,是兩周為一個循環,還是三周,一個月或者其他時間,都是可以的。主旨是提升思考的占比,在思考的指導下再做事。
要注意的是,思考并不僅僅是針對當前的工作,一定要安排時間去思考那些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
如果一直忽視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總有一天這個問題會擠到重要且緊急的格子里,占用你當前100%的時間和精力。
三、定位下的空間錯配
說完了時間錯配,再聊聊空間錯配。
它指的是產品在公司中能發揮的權利空間,不少公司產品地位不低,給產品的時間自由度也很高,但由于體系和流程的不合理,導致產品沒法正確的發揮自己的權利,進而導致少了很多實踐的空間。
這里有一些常見的爭論。
- 產品有沒有對接客戶,直接和客戶溝通的的權利呢?
- 產品有沒有權利拒絕客戶需求呢?
- 產品有沒有參與商業化設計的權利呢?包括產品定價、包括了解渠道、銷售、市場政策等等。
以上答案,個人覺得:都有。
特別是產品需要為商業結果負責的SaaS產品和軟件產品,需要讓產品更多的參與到和其他部門的協作中,參與到所有需要面對客戶的事情中。
這些看似是產品和其他部門邊界的問題,但其實也都是隱含的價值觀的問題:老板真的尊重和認可產品背后的思考邏輯嗎?
比起其他部門,產品的思考可能是最全面和審慎的,產品不完全聽信用戶,不完全聽信老板,不完全聽信其他部門的利益,產品關心的是:我們現在做的事情是真的正確嗎?
我們希望,10分鐘后來看,這個決定是正確的,10個月后,這個決定是正確的,甚至10年后,也希望這個決定是正確的。
這是產品經理追求真理的態度,需要用一定的權利空間去保障。
當然改變不是那么容易。
因為空間和公司的流程制度有關,一聲令下的改變比較困難,但產品可以潤物細無聲的去參與到這些事情中。
例如產品可以用【思考】周的時間,更多的去和內部其他系統對接和溝通,了解全方面的信息,也自然的提出一些看法和承擔一些工作,通過溝通去建立信任關系,同時也可以更好的理解其他部門的工作。
四、結語
回顧本文,我們聊了B端產品經理的成長難點。
職業選擇、學習資料、成長環境,每一個都是B端產品成長路上的坑。
特別是成長環境,會造成以下三種形式的錯配。
1)對產品經理價值認識不同導致的【定位錯配】
談論了產品經理的4種分類,但在企業中,很少給到成長到高階產品的環境。
產品在有選擇的時候,可以通過3條線索去判斷是否會產生錯配:老板的背景/老板對產研的認識/崗位的成長空間。
產品在當前已經產生定位錯配的時候,可以通過3條途徑去學習:向同事學習/向公司累積累積/學習機制。
2)給產品分配工作上產生的【時間錯配】
建議產品以50:50的比例去分配【思考】和【做事】的時間。
3)給產品分配工作上產生的【空間錯配】
建議產品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參與到和其他部門的銜接工作中,擴寬自己的權利范圍。
在這又不金又不銀的三四月間,大家的動作都謹慎了不少,盡量都呆在原地。
既然無力反抗現實,在那至少可以在現在的環境中,通過了解幾種錯配認識自己的成長難點在哪里,并通過對應的解決辦法來改善。
我們終將都會有光明的前程~
作者:假裝是運營,微信公眾號:SaaS學姐
本文由 @假裝是運營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大神
成為B端產品經理考驗的綜合素質能力還是挺強的,作者列舉的這些工作中注意到一些問題非常契合實際。
確實如此~不僅考驗綜合素質,還在追求適合的環境才能耕耘發揮。這就要求老板的認知契合,制度上的時間和空間給夠~歡迎關注公號:SaaS學姐~一起討論B端產品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