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機分享:產品新人如何做需求管理

52 評論 74629 瀏覽 571 收藏 16 分鐘

當產品上線后,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回過頭來好好整理了一下需求的管理方法,分享出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個產品之所以被稱之為產品,一定是因為它至少滿足了某些需求?!?/p>

我認為這句話很好的解釋了“產品”的概念,一個需求的聚合體,不一定是一個網站,不一定是個軟件,不一定是個互聯網的產物,但它一定滿足了某些人的某些需求。成功的產品和失敗的產品最大的區別是能否很好的滿足需求,從這一點出發,我認為需求管理是所有階段的產品經理都需要慎重對待的一件事。

我真正意識到需求的重要性,是在我從事產品工作的第一個月后,逼迫我作出這種認識的,不是我的老板而是糟糕無序的產品。在我剛剛接觸產品的時候,因為沒有人告訴我怎么做,我常常感到一種不自信,這種不自信體現在需求上,就是不懂拒絕,來自各方的需求,一層層堆疊在開發周期上,看到就是一陣頭大。因此,當產品上線后,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回過頭來好好整理了一下需求的管理方法,分享出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需求從哪里來,你就到哪里去

既然是分享給和曾經的我一樣迷惘的產品新人看,我覺得有必要先來解釋一下什么是需求。我在上一篇文章《見微知著,怎么做產品的數據驅動》中提到過,一個產品項目在還沒有啟動之前,就會確定下這個產品的產品價值,這決定了產品的前進大方向。但是,大方向雖然確定下來了,但是具體做什么/怎么做都是最實際的問題,這里的具體做什么和怎么做,就需要產品經理和其他決策者一起通過需求分析得到。需求是人們對產品的期待,渴了要喝水,餓了要吃飯,這是廣義上的需求,狹義的需求,則是經過篩選后留下的對特定產品服務特定場景/用戶有正面影響的訴求和建議。

需求的定義告訴我們,既然需求是對特定場景/用戶有正面影響的訴求和建議,那想要真正了解需求,就必須抓住需求的來源(即特定場景/用戶)進行深入的分析,這就是“需求從哪里愛,你就到哪里去”。有朋友問我,他想開一個VR體驗館,從產品的角度應該怎么做需求調研,我給他推薦了幾個VR愛好者的群和論壇,讓他從這些特定人群中挖掘他們對VR體驗館的期待和需求,上海有幾家做的比較好的VR體驗館,我也建議他多去體驗一下,看看人家好在哪里。我寫這文章的時候,總是一直回憶自己當初從什么都不懂的小白一路走來時爬過哪些非常深的坑,遇到過哪些翻來覆去找不到答案的問題,這些問題很有可能也是許多產品同行正在苦惱的問題,能夠解決他們的需求。

這其實證明了,需求的來源很多,但是始終繞不過一個原則,那就是同理心原則。有人會問,怎么去培養這種同理心呢,比較笨的做法是和我以前一樣,公司所有職位都嘗試一遍,自己做一遍,細心體會,不過這個往往只在小公司小團隊中適用;還有一種辦法是請整個公司各個部分的同事來一起收集需求,描述需求,這種方式的優點是不必事必躬親地去體驗,適合多人協作場景中使用,但是缺點是會需要占用一部分時間來互相溝通需求,這種溝通的過程,就叫做需求評審會,當然這是后話。

回過頭來說,需求的來源,前文提到,主要來自于特定場景和特定用戶,這是最核心的一部分來源,單獨拿出來說,是希望大家能夠把“從用戶中來,到產品里去”作為自己收集需求的第一選擇,但實際工作中,我們也不可能有非常多的時間和所有用戶一對一的溝通交流,這就要求我們通過更全面的渠道獲取到需求。根據我的工作經歷,歸納總結下:

  1. 老板提出的需求;
  2. 用戶直接反饋的需求;
  3. 公司內部同事反饋的需求;
  4. 通過數據分析/問卷調查得到的需求;
  5. 自我驅動產生的需求。

在我的工作范圍內,需求基本上來自于這5個渠道。老板提出的需求其實是基于老板對產品的理解,往往很難拒絕,但是如果對于實現產品價值有很大的影響,必須盡自己所能說服老板。用戶直接反饋的需求,前面提到了,就是找到產品的潛在用戶群或者實際用戶群,1對1地交流溝通,這依賴于個人表達技巧和用戶的表達意愿。公司內部的所有成員對產品會有各個角度的不同理解,了解他們的需求往往可以讓你考慮問題更加全面細致。通過數據分析/問卷調查獲取到的需求往往來之不易,因為這需要長期地/有先見性地預估到某些問題,數據分析幫助我們發現問題,問卷調查幫我們驗證問題,但中間這個提煉需求的過程,屬于個人能力和素質,需要一定的專業能力。自我驅動產生的需求,用大白話說,就是產品sense,基于你對產品和市場的了解,猜測性地提出的某些可能對產品發展有好處的需求,這同樣難得一見。

需要提示各位的是,盡管需求獲取的來源看似很多,但實際工作中如何為整個團隊建立起一種“產品至上”,“發現需求人人有責”的價值觀并不容易,這也意味著,說服所有人共同來完成需求池的搭建與積累,還需要一些更具操作性的方法。

需求管理,人人有責,但是產品經理責任最大

產品經理在整個產品生產與發展的過程中要占主導地位,要善用自己的職能和特點來說服大家一起加入到產品管理工作中來,身先士卒是必須的,所以需求管理和收集的工作也一定是由產品經理帶頭開展。既然是分享,我來說一說流程跑下來以后,我認為比較適合的方法論。

1、使用單項需求卡片規范化地收集需求

需求來源渠道會不定期地產生一些需求,有的時候產生需求的人本身并不會意識到他們提出來的到底是什么,而收集需求的產品經理/需求分析師也往往無法通過不包含信息量的文字了解實際需求,這也就要求提出來的需求滿足精細化/規范化/量化的標準。每個團隊會有各自規范化需求的方式,我習慣于使用單項需求卡來完成這個規范過程。

單項需求卡

以上這個單項需求卡片,包含了對需求場景和提出需求原因的描述,量化了需求考核標準,還關聯了與此相關的人事物,如果需求采集人員確實有認真思考并按要求填寫了需求卡片中的所有內容,基本上就可以自發地篩選掉很大一部分僅僅是“拍腦門”想出來的需求,能夠大大減輕產品經理的工作量,而且通過這種方式上交需求,往往會促使提出需求的人思考更多更全面,也可以讓產品經理/需求分析師更直觀地了解需求的前因后果。當然,卡片中要求填寫的內容,往往也可以作為面對面溝通需求時的問題,比如和用戶溝通時,針對某個他提出的需求,就可以引導他回答卡片中的一些問題,由產品經理完成卡片。

2、建立/維護需求池

需求池是對現有需求的一個匯總和統計,它的主要作用在于幫助需求評估和管理。需求池中的需求,由產品經理/需求分析師按照單項需求卡片中的記錄一條條記錄入需求池中。需求池不需要像單項需求卡片那樣描述得非常詳細,需求池中的需求,其實是經過產品經理閱讀需求卡片后,“翻譯”成可以被開發人員直接理解的需求,這個必須由產品經理親自來把控,以免造成誤讀。

需求池

需求池的規范不一而足,但是建立的初衷是幫助產品經理和開發人員以及所有相關的團隊成員來確認產品工作任務的。因此,需求池中除了一部分來自于單項需求卡片的內容外,還需要由開發人員來評估開發量,需要和相關成員開需求評審會來確定需求后續狀態,從而判斷該需求是否進入開發隊列中,預計何時完成。

3、需求跟進

需求池中的需求如果在需求評審會上被拒絕或暫緩,需要在備注中說明情況,也必須通過郵件的方式告知提出需求的人(我認為這是一種尊重,這樣才會有人愿意不斷配合你提需求),切忌石沉大海一般毫無反饋;如果需求已經進入開發隊列,產品經理則需要不斷跟進需求的狀態直到開發完成,通過需求卡片中規定的驗收標準驗收產品,這里也同樣切忌只管頭不管尾,產品上線后要持續對新的改動進行觀察,隨時做好版本回退的準備。

總而言之,需求跟進流程確保每個需求都能有一個結果,這是產品經理最大的職責。

痛苦的抉擇,來自于不斷的思考,正確性也來自于此

如果一味只聽別人說而不多加思考的話,只會拖累自己也拖累產品,這是我經過失敗的教訓得到的經驗。一旦開始思考,你就會發現對于哪怕一個看似很簡單的需求,需要考慮的問題也非常多非常繁復,而需求與需求之間的關聯,也往往讓你不知道該如何抉擇。

在需求池中有這么兩個可以幫助產品做需求決策的參數:一個是優先級,一個是性價比。

優先級來自于需求卡片的描述,經過對需求細致了解后作出的感性判斷(這里的感性只是相對性價比而言);性價比則比較量化,可以通過價值/開發量進行計算,性價比越高,理論上越值得做。開發量可以通過開發時間來預估,價值則需要參照產品現階段的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即目標與關鍵成果法)來進行評估,比如說某功能需求可以完成現有OKR的50%,那么該需求的價值可以定為50,開發量為10個story,則性價比為50/10=5。

當我判斷一個需求是否做怎么做何時做的時候,需要50%的感性,也需要50%的理性,這兩個數據確實可以幫助我進行需求評估與決策,相信也可以幫到你們。思考需求中所有你能想到的有關的因素,深入地挖掘需求背后的本質,然后使用優先級和性價比來做最后的決定,然后一切都會非常順理成章,因為正確性就在思考中產生。

尾記

前幾周開始寫產品工作心得體會的時候,還沒有想清楚之后要怎么寫。后來,看到有很多同行給我留言評論,向我討要一些產品工作資料的時候,我意識到產品經理這個行業的隱形門檻之高,很多時候它考校的不是你畫原型的能力,也不是寫代碼的能力,而是你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

目前還沒有“產品”這個專業,所有人都是摸著石頭過河,通過網上的一鱗半爪揣測自己有沒有走偏;另一方面,很多時候產品經理的重要程度無可比擬,一旦有所差錯就是萬劫不復。如果說互聯網已經漸入正軌的話,產品經理這個職位的專業性還沒有摸到軌,只有BAT這些少數互聯網巨頭才有相對專業的產品經理培訓,更多的產品新人其實面臨的困境其實超乎想象。

自知經驗淺薄,但還足夠熱愛,所以每周會堅持給大家分享一些產品工作中“術”這一層面的東西,包括流程,包括數據,包括需求管理,當然還有更多,會隨著工作和學習在今后不斷補充進來。我給自己的要求是,每篇文章中,都要有大家確實能夠用到的“干貨”,可能是個思維導圖,可能是個工作文檔,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在文章中留下郵箱,我會在每周末統一回復。

最后,感謝支持和鼓勵!

本文由 @路遙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在產品領域摸爬滾打2年的小白,終于也能在別人的分享里面看到自己工作的影子。謝謝你!
    大學的時候已經開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的平臺,但是實話還是很少有能仔細看完的文章,主要也是那時候看不懂。但是對筆者分享的這篇非常感興趣,因為看到了我工作的樣子、流程。希望后續多多分享!我的郵箱1215240465@qq.com

    來自廣東 回復
  2. 十分感謝作者的分享,我對此深受感觸,希望日后作者可以多多分享,我的郵箱2498158981@qq.com

    來自上海 回復
  3. 十分感謝作者分享,也希望您工作生活皆順意,867968577@qq.com

    來自浙江 回復
  4. 謝謝分享,我的郵箱137578611@qq.com 建議作者開個公眾號讓讀者自取

    來自浙江 回復
  5. 謝謝分享,可以幫忙分享更多需求分析相關的學習資料嗎,謝謝了 我的郵箱624788273@qq.com

    來自上海 回復
  6. 謝謝分享,我的郵箱是cuiting617@163.com

    來自天津 回復
  7. 拜托分享一些做產品的學習資料吧,求求了,郵箱:13175097591@163.com

    來自浙江 回復
  8. 謝謝分享,我的郵箱是norazhang0126@163.com

    來自北京 回復
  9. 謝謝分享,我的郵箱是2804204357@qq.com

    來自北京 回復
  10. 謝謝分享,我的郵箱是3279090071@qq.com

    來自安徽 回復
  11. 謝謝分享,我的郵箱是17376567771@163.com

    來自重慶 回復
  12. 產品新人,希望求大佬的指點 希望能互相學習請教,我的郵箱是:2771036697@qq.com

    來自四川 回復
  13. 謝謝分享,我的郵箱是694848873@qq.com

    來自重慶 回復
  14. 謝謝分享,我的郵箱是293558119@qq.com

    來自廣東 回復
  15. 謝謝分享,我的郵箱是1160862415@qq.com

    來自四川 回復
  16. 謝謝分享,我的郵箱是13764750396@163.com!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