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月薪五萬的產品經理被裁

18 評論 7734 瀏覽 8 收藏 22 分鐘

編輯導語:互聯網行業制造了過去十年最為洶涌的造富浪潮,打造了一批“新貴”職業,產品經理正是其中之一。然而,隨著潮水逐漸褪去,對于年輕的產品人來說,該不該繼續投身互聯網呢?本文分享了幾個產品人的故事,希望能給你帶來一些啟發。

當月薪五萬的產品經理被裁

01 燃燒的資本

今年3月,29歲的互聯網產品經理白麗自愿接受了預想之中的裁員?!捌鋵嵈蠹叶夹睦镉袛怠保愃诘纳鐓^團購APP,去年下半年便開始大面積收縮全國業務、裁減業務人員。

而僅在兩年前,新冠疫情爆發初期,社區團購需求大增,被視作互聯網“跑馬圈地”的新賽道,巨頭和資本紛紛入局,其中橙心優選、多多買菜和美團優選因勢頭兇猛,被并稱為“新三團”。

白麗的公司也在頭部梯隊,她會用“瘋狂”來形容自己和同事們在總部的工作,“好像那種戰斗的狀態,真的很夸張”。伴隨新公司規模的急速擴張,入職不到半年,白麗就明顯感到自己身體在變差,“心臟悶悶的”,焦慮、掉發、生理期紊亂,然后是持續不斷地咳嗽、感冒和不可抑制地發胖,接著是失去睡眠。白麗觀察過,團隊中大多是比她還要年輕好幾歲的成員,但卻要依靠褪黑素來入睡。“不是一顆兩顆的吃,是一把。”

與快速衰弱下去的身體不同,入職的前半年,白麗的精神始終是昂揚的,她和同事們都被“五年內一定要上市”的強烈目標感驅動著。

當時,公司正處在高薪招兵買馬、瘋狂開城鋪店的擴張期。白麗屬于執行層員工,接觸不到更高級別的財務數據,但僅她看到的種種跡象,就足以揭露公司巨額用人成本的冰山一角——總公司內部員工如果轉崗至該項目成都總部,薪資上漲20%,另附帶單日近500元的交通和住房補貼。而白麗這樣新招募的異地員工,同樣享有這樣的待遇。

白麗和好友私下計算過,加上各類隱形福利,“如果你原先月薪三萬,現在相當于直接提到接近五萬。(公司在)本地招的人很少,幾萬人都是這樣在成都‘出差’的”。白麗的一位同事選擇利用公司房補住品牌酒店,一年下來“升到了會員體系里最高級的‘全球客’,攢下的積分頂三萬多人民幣”。

但這些支出與業務上的資金洪流相比,又顯得微不足道。作為負責用戶增長的產品經理,白麗和同事們的首要任務就是讓拉新活動覆蓋足夠多的人群,“規模是最重要的,可以給到你的預算是無限的,你可以用各種方式,只要是有效的”。

剛入職的白麗就趕上了一次拉新活動,老用戶拉新可以累積現金,吸引了一億多人參加,“成本也很高,一天一個億,持續了一周”。而這樣的“燒錢”規模在社區團購的頭部競爭圈里,只是尋常。白麗看過幾個競爭對手的財務數據分析,單日虧損都在億元等級,“大家能享受到那么低的價格,其實都是商家自己在補貼,但凡你買東西,我每天都是在虧錢的”。

巨量資金燒出了可觀的用戶規模,但市場環境卻已悄然改變。2021年1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出臺社區團購“九不得”新規,包括禁止濫用自主定價權進行惡性價格競爭等;2月,媒體報道橙心優選正在尋求40億美元融資;3月,因虧損嚴重,橙心優選業務被滴滴分拆以進行IPO。

白麗的公司此時也在內部提出了控制虧損、提升留存的目標,開始收縮之前實行的巨額補貼策略?!翱捎脩舴浅C舾?,你稍微把補貼收回來,單量馬上就會下降。”與之相對的是,鋪開的“團點”和線下配送維持成本依舊高昂。

擴張時期,白麗公司所占市場份額曾一度沖到全國前三,但改換策略后很快跌到了前五;三個月后,滑落至前十。剛轉正不久的白麗迎來了她長居成都的第一個夏天,但卻不必再為蜀地密不透風的濕熱困擾——6月,白麗和異地辦公的同事們開始陸續撤離,成都將只保留少量員工。

2018年末,美團創始人王興曾在他的飯否主頁發布了這樣一段話:2019可能會是過去十年里最差的一年,但卻是未來十年里最好的一年。他當時調侃這是聽來的一個段子,但在今天看來卻像是一語成讖。

新的技術變量尚未驗證普及,受疫情、政策等不確定因素影響的“黑天鵝”事件卻接踵而至,2022年初,擁有不同發展階段的互聯網創業公司工作經驗的白麗終于意識到:“快速增長的時代是不是要過了?”

02 祛魅

行業紅利消退,自己的工作已經不再如曾經那般光鮮——這是工齡不足三年的產品經理高書琪近來清晰的工作感受。

過去十年,中文互聯網迎來了移動時代,接連誕生了微信、美團、滴滴、拼多多、抖音等活躍至今的移動端巨頭產品和數億MAU的神話。張小龍等知名產品經理更在超級APP的光環加持下被捧上神壇,“用產品改變世界”的偉大理想讓無數后來者心動沸騰。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隨著一本暢銷書成為那幾年的流行語,高書琪沒怎么認真看過那本書,但學新聞的他卻堅定地想要成為一名產品經理。

2016年高書琪本科畢業,特意從成都奔向北京讀研,“就一個目標,方便找個產品的工作”。研一暑假,他開始在互聯網公司實習,每天從學校所在的東五環趕去北五環外互聯網公司的聚集地,來回通勤要花去至少四個小時。

“那時候天天加班熬夜,還挺有成就感,跟大家一起創造了一些產品?!痹趧偨佑|互聯網行業的高書琪眼里,產品經理是個“聽上去很高大上”的職業:“產品經理是定方向的人,你能做出一個特別牛的產品,就能成為一個偉大的產品經理,像微信張小龍這樣的。你會感覺這個行業真的很厲害!”

不過你很難在今天的高書琪身上挖掘出這樣的職業熱情。“這個行業就這樣了,不要老想著自己能做出什么特別牛的事兒?!备邥魃⒙v述著自己的工作感悟:“大家都是打工者,你就是個螺絲燈,差不多就這么干著就行了。如果非要做個特牛的大數據增長夢,真不如去上上香好。”

在高書琪入行的2016年,9月抖音上線,并迅速集結流量成長為如今日活破6億的超級APP,快手則憑借五環外市場走進主流視野,一并引領了短視頻+直播時代的商業變革。但自抖音快手后,國內很難輕易出現用戶過億的超級APP,移動互聯網用戶紅利見頂、增速放緩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

高書琪在2019年碩士畢業后正式入職大廠,他覺得自己算是踩著移動互聯網的最后高光跑進了產品經理的行當,“看著這個產業一點點往下走”。在高書琪眼里,產品經理極其依賴行業紅利。在較為理想的項目環境中,產品經理扮演的是“owner”的角色,“當你在紅利期,數據一路上漲,只要你說一句話,大家都容易跟著做,事就成了,然后你把這包裝成一個很好聽的故事,大家就都很開心,會說產品經理好牛,而不是說程序員代碼寫得好”。

而現在,包括高書琪在內的產品經理們逐漸意識到:“一旦進入停滯期和衰退期,我們作為頂在上面的人,壓力也會分外大。大家都希望你給出更好的方向決策,但實際上你有的信息跟所有人相比沒差多少。你要去干領導和方向規劃者的事兒,你級別又不高,也沒有那樣的權限”。

初入職場的新鮮與激情這兩年來被加速消耗殆盡,高書琪感覺自己的心態和“工作十年不得志的職場老油子”沒什么差別。比起繼續在工作上燃燒自己,他更關注自己的身體——半年前,高書琪遭遇了“身體警報”,新到手的體檢報告上問題一堆,“各種七七八八的毛病都呼啦一下出來了”。

除去一些看上去讓人頭昏眼花的異常數值,最困擾他的是頸椎——生理曲度消失,頸6-7椎體融合。對26歲的高書琪來說,脖頸疼痛是日常,甚至有段時間每到下午“就開始頭暈、惡心”?,F在,只有一周兩次的專業理療,才能慢慢減輕他的痛苦。

“偉大的產品”“增長黑客”……那些剛入行時最喜歡說的詞匯,這半年來,已經不怎么出現在高書琪的嘴里,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各樣的“摸魚哲學”。“我們內部員工私下有個群,專門用表情包聊天,拉群人每天都會在里面發一個摸魚段子,核心意思就是大家要加油摸魚,摸到就是賺到!”高書琪的語氣少見地歡快起來。

03 卷王

盡管高書琪和白麗都對自己所在的行業產生了懷疑,但他們也無法否認,哪怕是在輿論唱衰的今天,互聯網依舊是很多年輕人最好的去處。

“有哪個行業能給畢業生開四十萬年薪?如果我很卷、又有一個好業務,那好像年薪百萬也很快。”白麗要好的年輕同事已經很快找到下家,“二十五六歲,(新公司)給到的‘年包’現金加股票差不多快百萬”。但這樣的高薪,也需要年輕的產品經理們付出等價或者是更昂貴的東西去交換。

QuestMobile數據顯示,相較于2020年12月移動互聯網月活規模的11.58億,2021年12月的月活規模為11.74億,同比僅增長1.38%。行業進入存量競爭時代,互聯網人不得不陷于“內卷”——這個原本用來表達前現代社會經濟現象的小眾學術詞匯,在2020年起風靡互聯網輿論場,形成了“萬物皆可卷”的文化現象。

“說白了就是行業不太景氣,只能不斷地擠壓人才。一般發展不太好的情況下,我們這么點人,就派更多的事,顯示出一種就算沒有顯著收益也要保持忙碌的狀態,說好聽點叫快速試錯?!备邥骺偨Y,自己先后經歷了兩個階段的不同“卷”法:“后一階段,整個團隊被迫擴充,人越來越多,整體的事慢慢變少,因為很多東西都做過了,也沒什么新的可嘗試,就開始卷活兒,大家互相搶盤子?!?/p>

“內卷”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向公司證明個人的價值,這也是高書琪整理述職答辯的邏輯:“即使這件事情失敗了,但我個人在這個環節里已經盡可能地做到最優,或者說這個失誤我已經意識到,我下次會改?!边@樣至少能向公司展示,“你這個人是個好用的螺絲釘嘛”。

即便工作環境不斷惡化,職業光環也隨之暗淡,但依舊有相當多的優秀年輕人涌向互聯網。白麗發現,和她入行的時候不講究學歷背景的情況不同,現在,她的同事基本是985高?;蛘吆M饷5拇T士,就連日常幫忙打印資料的實習生也是名牌大學的海歸,“他還沒有機會留下來”。

人才冗余嚴重,互聯網招聘的門檻也逐步抬高,而另一面,裁員的警鐘一直高懸在白麗這樣的年長員工頭頂,想要存活下來還需具備一些其他的“技能”。前段時間,一家國內著名的電商集團進行了幾輪大裁員,白麗有位老友在這家公司就職,還在朋友圈點評了此事,有人留言:你怎么沒被裁?

“他就說,我會舔,我們聚餐的時候,我都會主動給領導夾菜的呢!”白麗苦笑起來。匯報、向上管理,以及和上司保持更良好的關系,都是白麗所不擅長的,但在今天的互聯網公司里,卻又是“非常重要的(生存)能力”。

白麗曾長期為一位“卷王”同事所困擾,對方比她年輕好幾歲,經驗不足,過往也沒什么成功項目,但卻極擅長與領導溝通、包裝業務數據,并借此打擊其他同事,白麗正是她的目標之一。

白麗也因此產生了極強的職業挫敗感,這種負面情緒直到一次清晨緊急會議時,才稍有緩解——匆匆趕來的女孩沒有一貫的精致妝容,頭發油膩,臉上滿是油光?!八暮谘廴苤睾苤?,氣色煞白煞白的?!蹦且豢贪愑X得,對方和每天下班后筋疲力盡倒在公寓小床上的自己,好像也沒什么不同。

04 35歲之后的事

經歷過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消耗,白麗覺得,自己的工作可能和那些吃“青春飯”的行業相差無幾。2021年脈脈公布的《互聯網人才流動報告2020》顯示,全國19家互聯網頭部公司,員工平均年齡是29.6歲,其中字節跳動和拼多多員工平均年齡僅為27歲。

白麗身邊沒有35歲以上的執行層同事,“我也不知道年紀更大的人都去哪了”。高書琪身邊多是從業三五年的產品經理,年紀再大點的也就八年左右。但如果把2012年看作互聯網產品經理的“發源之年”,距今也已過去十年時間。

“能升到高管的不就那么些人了,那剩下的人干啥去了呢?”高書琪最近頻頻思考起未來的退路。

白麗的前同事、擁有十年產品經驗的周正新,向我們展示了一類答案:從傳統互聯網公司去到新能源汽車行業,轉向自動駕駛與智能座艙產品的研發。

周正新在2012年后加入頭部互聯網大廠做產品經理,也去到過不同發展階段和不同管理風格的創業公司。和白麗、高書琪不同,與周正新交談,你能發現他對自己曾經的工作持有很高的肯定態度。

周正新剛入行那幾年,互聯網前景無限,“大家都充滿希望地在嘗試和探索”。那時,產品經理是新興職業,工作沒有固守的陳規和清晰的邊界,“作為一個需求的絕對主導者、一個發起者,要把這個推導落地,整個形成閉環”。在周正新看來,打通各個鏈路的過程中,產品經理能有更多機會接觸內外部的大量資源:“就像海綿一樣吸收進來,最后沉淀一小部分對自己有價值的東西,就可能會在將來某一天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益。”

“互聯網+”的風潮吹入傳統制造業,為互聯網人提供了另外的轉型出路。人才遷徙的跡象在2017年已經出現,甚至當時傳統汽車圈對轉行而來的互聯網人“還抱有一點點仰望的姿態”。“因為這是他們現階段不熟悉的領域。”周正新分析道:“如果還是像十年前的傳統汽車行業,我們這些互聯網人,是沒有機會進入的。”

不過這樣的轉型,也并不具有普遍性。首先,周正新是計算機視覺博士出身,走過專業科研道路,在學歷上具有重大優勢;其次,對于年輕的產品經理來說,也再難有前輩們那樣的積累機會。白麗入行稍早,初時還有很大的自我發揮空間,“你可以有自己的意見,自己發揮去做,很多人會來協助你”。但現在,她覺得自己越來越像流水線工人,“就是廠妹上工了”。

互聯網產業體系正日益成熟,崗位職能不斷被細化,制度化管理與精細分工讓個體面目模糊,退化成龐大機器里的一顆螺絲釘。白麗不想成為“耗材”,正計劃著轉行,但互聯網高于其他行業的薪資水準,同樣難住了她。“哪怕換算到金融行業,你要想拿到60萬年薪,也得是一個營業部的總經理吧?”

這也是周正新無法否認的一點,他現在作為管理者,招聘時會找來很多互聯網方向的資深候選人,但即便對方履歷優秀,也難以被留下?!耙驗槠囘€是有一些專業的門檻,他的薪資水平其實已經在一個高位了,但又是汽車行業的新兵,沒辦法把之前的薪資平移到新的崗位上,還是不合適?!?/p>

高書琪在三人中最為年輕,有時會羨慕那些更早入行“吃到互聯網紅利”的前輩,“這些人再怎么著,手里股票都不少,生存壓力沒有那么大”。他和女友算過一筆賬,雖然自己目前薪資不低,但哪怕咬牙節省,再押上“六個錢包”,也只夠兩人在天通苑這樣的地段買下一套擁擠的小房子。

高書琪最終打定主意離開北京、定居二線城市。對他來說,大廠產品經理帶來的最大紅利,或許只是他這幾年快速增長的思維模式和表達能力,“回去以后,給家鄉父老鄉親去吹一吹,能把人唬得一愣一愣的”。而談及35歲后更遙遠的未來,年輕的男人語氣飄忽:“誰知道呢,說不定我最后也去‘考公’了?!?/p>

 

作者:加禾;編輯:楊雨池;微信公眾號:ELLEMEN睿士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71mmLLEtZCaotOtl3Po07Q

本文由 @ELLEMEN睿士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互聯網產業體系正日益成熟,崗位職能不斷被細化,沒什么職業是輕松的

    來自中國 回復
  2. 所以35歲后的產品經理都去哪兒了嘞,欸 前程擔憂

    來自北京 回復
  3. 突發奇想,互聯網的35歲紅線,是不是為了方便被裁員工考公務員?

    來自陜西 回復
  4. 但是現在這幾年疫情害的,又有什么行業容易呢

    回復
  5. 。?!,F在這個環境,想要謀生真難,怪不得人人都想進廠了

    來自福建 回復
  6. 所以最后產品經理都去哪里了呢?

    來自上海 回復
  7. 哎,現在這個內卷的時代,裁員也見怪不怪了

    來自江西 回復
  8. 風口上的高薪時代快要解說了?;ヂ摼W大咖只能找新的風口行業落地了

    來自內蒙古 回復
  9. 看的出來大家都很卷,都很累,尤其是馬上00后就要入職了

    來自山東 回復
  10. 事實上是不得不說,這幾年行業和就業真的太卷了,真的是尤其是互聯網行業。

    來自河南 回復
  11. 互聯網行業非常的卷,卷到你懷疑人生,最后離開這個行業后,還帶著一身病離開

    來自上海 回復
  12. 現在互聯網工作者太難了,降薪被裁,還難找工作。

    來自廣西 回復
  13. 互聯網的寒冬真不是說說,很多大廠員工都被降薪、辭職了。

    來自四川 回復
  14. 最近裁員像是個家常便飯,說不定第二天自己就被裁了

    來自江蘇 回復
  15. 忙里偷閑式摸魚,只要你能擠出摸魚的時間,摸到就是賺到,多摸多賺啊。

    來自廣東 回復
  16. 互聯網紅利雖然已經很少或者說沒有了,但個人感覺互聯網行業的薪資還是會一直比其它行業高。

    來自四川 回復
  17. 互聯網下半場,開源節流,可能不需要根據原來的方向跑了吧

    來自江蘇 回復
  18. 卷到最后,一無所有,趁著現在,抓緊摸魚,摸魚快樂

    來自江蘇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