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之信息架構:找不到,則用不到
未來存在于今天,只是分布的沒有規則
我們必須承認,我們很幸運的站在了計算機與互聯網的大爆炸的時代。我們可以大方的享受著信息紅利,當我需要旅行的時候,我不需要提前幾個月就去購買車票,預訂酒店,查看交通情況,互聯網給我帶來了足夠多的便利和安全感;
但是,我們也必須承認,當我們享受著信息紅利的時候,我們恰恰也被信息過剩所困擾。我們不停的刷著微博、微信、新聞,生怕錯過某條消息,但是,實際上我們所能吸收的有價值的信息卻越來越少,當信息越來越碎片化,我們越來越疲憊。
我們面對越來越多的信息,但是,如何從中找到對我們有價值的信息卻成了一個大難題。
當擁有信息比不擁有信息會給用戶造成更大的痛苦和麻煩時,用戶會傾向于不使用信息檢索系統。
穆爾斯定律說,有了信息,你就需要閱讀它,這就夠煩人的了接著你需要理解它……理解了信息后,你很可能會發現你的工作是錯誤的,或者是無用的…….所以,可能沒有信息,不使用信息反而能夠避免出現麻煩和痛苦。
當然,穆爾斯的本意并非真的是我們不要信息,而是說,我們關注的焦點應該從「創造豐富的信息」,轉移到「解決注意力分散的問題」。人腦并未遵從「摩爾定律」,硬件一直在升級,但是,人腦的進化則異常緩慢。所以,要設計出有用的信息系統,必須深入理解用戶及其社會背景。錯誤的用戶模型,以及錯誤的信息搜索行為模型,導致大多數產品與成功失之交臂。 摩爾斯的這個理論,是《隨意搜尋》這本書一個重要的理論起點。這是一本講技術哲學的書,描述了在移動計算和互聯網交叉口的信息與交互。 《隨意搜尋》從人類的尋路簡史講起,將動物和人類在自然環境與人造環境中的導航方向,連接到21世紀的跨媒體尋路方式中。然后再通過「隱喻」為橋梁,對比人類在自然中的「尋路」與在 Web 中「尋路」的差異。最后通過描述可尋性和 Web 正在轉變市場的形式,重塑市場的規則。 其中,有很多有趣的觀點,比如: 從建筑環境中學到的一切內容對 Web 可用性同樣適用。 在建筑學上,講求在客人進入建筑之前,顯示目的地所在區域的信息;在地圖和路標上,不要顯示過多條目,一般最多3條;地鐵線路圖之所以有效,在于其犧牲真實性,突出簡潔性。相應的,在 Web 上用戶并不是閱讀,而是掃視。將頁面分割為清晰的區域,提供多重導航,保持簡潔,別讓我思考。 隱喻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不只存在于語言中,也存在于思想和行動中……這些管理我們思想的隱喻概念,構筑我們觀察到的事物、我們對周遭的感受……我們思考的方式、我們的體驗,以及我們日常生活所做的一切,都事關隱喻。 Web 是一個沒有「空間」的公共場所……我們可以由此處去彼處,但是無須移動「距離」??蓪ば允沁B接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橋梁,讓我們隨心所欲的在兩者間概念轉換。 根據六度/十九度分隔理論,人們會誤認為在小世界里找東西很容易,這與真相大相徑庭。不只是想要的人或文件離自己有六度/十九度之遙,而是所有人與文件都與自己有六度/十九度之遙。 正如蔡學鏞在做序的時候所說,在這個一切泛濫的時代,除了人之外,公司、商品、手機應用….一切都需要 findability(可尋性)。 手機應用刷榜,為的是 findability;歌手買榜,為的是findability;網站做 SEO,為的是findability;競價排名,為的是findability。連我們用心寫 Blog,實際上也是為了findability。 未來存在于今天,只是分布的沒有規則。 – 必須備注在最后的事情, 1、這本書寫于2005年,不過其中很多的預言都變成了現實,包括 LBS 技術、社交軟件、移動社交軟件、分布式購物。 2、這本書的作者還寫了另外兩本書,《Web 信息架構:設計大型網站》、《搜索模式》。是的,你不必驚訝,就是那個所有從事信息、交互、產品工作的人都會奉為圭臬的書的作者。 3、這是一本哲學意味很濃厚的技術書籍,很難讀,但是,確實是一本值得仔細讀好幾遍的書。 4、很多人都說「隨意」是一個很霸氣的詞,而「隨便」則是一個很屌絲的詞,你可以借此感受一下「隨意搜尋」的境界 哦,對了,這本書在豆瓣的地址《隨意搜尋》 來源:pmtoo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