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問每周精選】第20期:4大方面+12個問題,為你梳理并總結產品工作的經驗
工作如山倒,總結如抽絲,或許你會不知從何開始入手,沒關系,本期天天問從產品經理工作中的三大方面,甄選了12個精華問題,以供參考。
今天是2016年最后一個工作日。
一年有365天,工作日有250日,一日有24個小時。
按照平均一天上班8個小時來算,你工作的時間一共有2000個小時。
如果人需要花10000個小時深耕才能成為某行業的專才,
那么作為產品經理的你,
在這2000個小時里,你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你需要好好反思總結一下。
問題清單
一、個人工作
- 從需求到功能,產品經理應如何判斷和分析?
- 產品經理如何進行需求管理?
- 產品經理該怎么做好時間管理?
二、項目/團隊管理
- 為了和開發對接溝通無障礙,產品經理需要了解哪些技術知識或語言?
- 在提交設計的需求中,產品經理需要注意的哪些問題?
- 產品經理要怎么對待犯錯的團隊成員?
三、項目總結
- 做產品時有哪些常見的錯誤認知?
- 為什么有些產品和功能注定失敗?
- 作為產品經理,你們從每個項目中都總結出什么?
四、成長提升
- 產品經理要怎么提升產品架構的能力?
- 如何把握好商業業務、運營與用戶需求之間的關系?
- 野路子出身的產品如何成長?
一、個人工作
問題1:從需求到功能,產品經理應如何判斷和分析? @大容兒
精選回復@海清
在產品尚處于一個未成形的idea的初期,我們通常會進行用戶調研,列盡可能多需求,同時也會收集到很多需求。然后就會出現一個問題,怎么確認這些需求是否有價值?要確認首先就得分清楚用戶需求和產品需求,以及什么樣的用戶需求才能轉化為產品需求。
1. 用戶需求與產品需求
用戶需求顧名思義是用戶從自身角度出發,認為自己有這一方面的需要或者有這一需求但是還自己未發現。
用戶需求比較主觀以及個人色彩,從他們角度看來都是正確的,但用戶更多是從自身情況考慮,他們對產品定位、設計的依據等情況不了解,所以他們提出的意見也許并不是該功能的最好實現方式,也就不足以直接作為產品規劃的直接依據。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對于很多用戶都提出的需求就是一個共性,這個時候產品人員就要重視這個需求,將其記錄下來。
產品需求是提煉分析用戶真實需求,為滿足這些需求提供解決方案。
解決方案可以是一個產品,一個活動,一個機制;也可以是一個功能,一項服務。
總結而言,需求分析就是從用戶提出的需求出發,挖掘用戶內心真正的目標,并轉為為產品需求的過程。
那么,什么樣的用戶需求能轉化為產品需求?個人認為,要滿足人性。一款好的產品,一定是迎合人性的。
張小龍也表示把握人性是一款產品很重要的一個環節,知道用戶內心最需要什么,才能真正做出讓用戶喜歡的產品,當然有些東西會突破道德底線,甚至可能會觸犯法律,總之既要滿足人內心的欲望,又要讓產品生存下去,所以打擦邊球很重要,這也是一個度的控制。只有把用戶產生需求的原因搞清楚,才有可能做出一款真正能解決用戶痛點的產品。人性這個課題太大,基礎的可以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進行分析,在這里不詳述。
2、用戶痛點
上面所說的要研究人性,追根到底就是為了了解用戶的欲望來源,這些欲望在不同的環境中,因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行為之下,會產生各種各樣動機,想要達到某種目標;但是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并不能達成(或者達成的效率低、效果差)。此時產品要解決的,正是這種用戶痛點,解決了用戶的難題。
具體的例子可以參考典例“用戶想要一匹馬還是一輛車”,這個例子就很完美的展現了什么是了解用戶深層次的欲望從而滿足其這一目標,而不是單單用戶提出什么就做什么。
那么具體該怎么實施,怎么挖掘用戶的痛點?
如果只是看需求和產品本身,是很難看出產品設計背后邏輯,如果放到場景里去,放到人和產品的交互里去,可以更好地看出產品設計的奧妙在哪里。
我們也可以嘗試從幾個關鍵因素來進行場景分析:
- 基于什么環境:地鐵/辦公室/室內/公共場合/走路/夜晚/戶外……深入情景周圍的細節中去
- 基于什么用戶:具備什么特征,比如身份、收入、區域…..
- 基于什么行為:行為或操作流程,比如購物流程、操作習慣、行為認知…….
場景分析也就是需要考慮具體什么環境(時間、地點、情境)什么類型用戶的什么動機,想達到什么目標,以及人與人的關系。如實地記錄下來,如果偏差或缺乏信息,之后的分析就會有所偏差。
可以輔以用戶訪談、問卷調查等各種用戶調研方法,進行信息的收集和補充。
基于這些分析出場景中對用戶動機和完成目標真正起作用的因素,而后轉換為產品語言描述產品需求。
3、如何確認用戶需求是否能轉化為產品需求?
正如上文所說,用戶需求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之外,還有可能是偽需求,所以要進行需求的篩選。確認需求是否有價值的時候,注意以下這幾點:
1. 這個需求需要多少開發資源或運營能力,投入產出的比值是否正常?
2. 這個需求對用戶是否剛需?
3. 這個需求的目標用戶群體規模有多大?
4. 這個需求的使用頻率是以日/周/月為周期?
問題鏈接:http://wen.woshipm.com/question/detail/gefdr.html
問題二:產品經理如何進行需求管理?@陳云鋒
精選回復@啫喱
1、需求管理一個表就夠了,高效,直觀就好了(一般包括所屬模塊、功能分類、需求來源、需求簡述,需求背景描述、優先級、預期上線時間等)
2、需求從采集、分析、篩選到處理這4個步驟有什么成體系的方法?
(1)需求采集
需求一般來源于:老板、業務方、用戶(用戶數據+用戶反饋)
需求采集流程:
明確目標 → 選擇采集方法 → 采集執行 → 信息整理過濾 → 分析得出結論
一般情況都定性只用可用性測試,大版本會作用戶研究;定量用數據分析(數據埋點非常重要)
- 在這里必須明確:請抱著目的做分析,否則會很麻木(如需要對書簽單屏還是雙屏變化,要先研究雙屏的效率,商業收益和用戶日常使用的定位)
- 數據分析case:用戶流失計劃,發現用戶主動打開客戶端低,且6日留存只有10%,增加自動化push能力拉活
- 用戶反饋case:收集積分商城用戶反饋并將反饋分類,發現用戶對于劫持,產品品類,活動開獎的透明性最為敏感,之后產品加入https,引入秒殺專區和增加活動的實時走馬燈開獎信息條。
(2)需求分析——什么是需求——需求即需要解決的問題
經常會聽說有人給你一個需求什么的,很多人一臉懵逼,不知道如何是好。以下分享我的決策邏輯:
收到“需求”→ 判斷是否需求(真偽判斷) → 是什么類型需求(需求定性)→判斷是否緊急(定優先級)→納入需求池→集中需求評審(主要了解設計、開發排期和實現問題)
- 如何判斷真偽需求?
判斷原則:
1)用戶為中心,挖掘用戶核心需求(用戶一般反饋的都是表象的需求);
case 1:
用戶反饋說書簽位置經常變動好煩啊
- 淺層解讀:用戶希望書簽能動
- 深層解讀:用戶不希望快鏈被打亂,有整理快鏈習慣,希望可以整理快鏈不受打擾,增加整理書簽能力
case 2:
- 用戶反饋:某購物網站獲得用戶反饋:注冊流程很復雜,希望取消掉。
- 外行的思維:向用戶解釋注冊是必須的,為的是能向用戶提供更好地服務(如記錄用戶發貨地址,下次無需重復填寫);并對比同類網站的注冊流程證明自己并不復雜。
- 普通產品經理:化簡注冊流程,去掉不必要的注冊項。
- 具有產品經理思維方式的產品經理:分析注冊流程在用戶購買產品流程中的意義,發現用戶從發起到完成購物任務需要:查看商品-比價-確定商品-填寫郵寄地址- 支付-獲得支付憑證。沒有任何一個環節必須用到注冊;注冊是網站方的需要,以便統計用戶人數,提供增值服務,提供個性化服務等等。因此可以將注冊環節后移 至用戶完成購物,并分為獲得用戶唯一標識和完善用戶資料兩部分(如用戶獲取支付憑證時要求填寫手機號,將支付憑證以短信方式發送,此手機號即為唯一標識, 其他信息如用戶名、年齡、性別等可以以后再填)。
2)業務需求建議以數據為支撐,免得只為完成業績導致的功能冗余和邏輯(運營能力考慮使用頻度、運營場景等,也出現運營方出現對運營能力的不了解導致的誤報)
- case:業務反饋希望論壇里面增加指定位置插入帖子
- 分析:業務其實只需要首屏顯示是自己指定的帖子,但不希望通過已有的默認邏輯導致上浮后加上標簽
- 解法:指定位置插入帖子,一方面需要加入位置信息字段,另一方面還需要重新做一套邏輯讓指定內容優先于原來內容展示,開發成本大且使用頻度低,明顯是假需求(目前上浮能力已經可以滿足)
(3)需求篩選
這個接地氣的說,就是看ROI(商業價值,開發成本,用戶價值),判斷優先級,進行開發排期等,可自行通過“重要緊急模型”即可。
(4)關于處理,一句話:開需求評審,ok后開工
問題詳情:http://wen.woshipm.com/question/detail/q1omf.html
問題3:產品經理該怎么做好時間管理?@小果
精選回復@海清
其實很困難,尤其是深入具體業務內來進行摸索時還是要專注在一個項目上,很難做到能夠同時兼顧多個任務,我的做法就是定時定點定量,任務的優先級都要好好掌控,突如其來的任務能在20分鐘內解決的就做,超過就排序,一件件來。PM也不是孫悟空有72個分身,所以優先級很重要。
精選回復@馬青云
盡管時間管理和計劃管理很重要,但是我認為在目前的軟件環境下要想一個人承擔多個產品或者項目經理的角色,還是不太現實,很有可能到最后的結果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首先,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承擔的多個產品和項目是同一個領域的,可能還好點兒,至少運用的知識是在一個范圍之內,有時候解決或者規劃一個產品或者項目的時候還可以順帶著給另一個項目或者產品潤點色;而如果涉及到的是不同的領域,那么就會牽涉到廣度和深度的問題,這兩個問題不可能同時達到,或者是一定要找到一個平衡點。
你這種情況其實很普遍(渾水摸魚的就另當別論了),現狀改變不了,那就只能適應了,將每日任務都排好序,被突發事件打斷的要看緊急程度,能馬上解決的就立刻處理,不緊急的就等主線任務做完之后再解決,這樣節奏才不會打亂。
問題鏈接:http://wen.woshipm.com/question/detail/s946e.html
二、項目/團隊管理
問題1:為了和開發對接溝通無障礙,產品經理需要了解哪些技術知識或語言?@soul
精選回復@EHOME
產品經理學技術,本來就是扯淡的事情,且不說各個公司的開發語言千奇百怪,就是同一家公司,都可能好幾種語言,比如server端的,前端的,安卓的,ios的,且不說學不學得會,你有精力去一一學嗎,答案是沒有。
很多人又要問產品經理如何讓技術信服,解決方案肯定不是產品經理有多懂技術,除非你是牛逼的技術轉產品(注意措辭,“牛逼“的技術,那些做技術的時候本來就是不及格,很差的技術就不表了)。你無法在技術領域指導主導技術,就不要去**,否則會碰一鼻子灰。其實任何崗位任何人都一樣,最反感甚至最討厭不專業的人指點專人的人,行外人指點行內人。產品經理如何讓技術信服,唯一只有靠自己在產品的專業性。只有自己在專業領域足夠專業,你的視野,你的眼光,你的邏輯,你的嚴謹,你的產出足夠有說服力,足夠讓人覺得你牛B,你才能讓人服你,只有從內心服你,什么都好說,至于你懂不懂技術,一點不重要。
產品經理不需要懂細節的技術,但是要懂一些基礎常識。這個有兩個途徑,第一你可以提建議讓技術部給你們定期做一些技術常識普及,比如什么叫http,ajax,json,xml,webview,心跳,推送機制等等。另一方面主要靠你自己多記多問,聽到技術經常放嘴邊的詞,重要的專業的詞,多問,只要態度夠好,技術一般還是愿意跟你講解的。
再說 “程序員溝通產品的技術落地方案的時候聽不懂“, 這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你如果需要參加這樣的話會,安靜聆聽學習就行了,就當長見識。聽不懂是正常的,專業領域的東西畢竟,能聽懂多少是多少,沒必要糾結能不能完全聽懂。再說,整個技術實現方案對于產品來說應該不是透明的。你只需要關心你的輸出是完整邏輯性強的原型圖,你的要求是準時上線,至于中間的技術實現細節,對與你來說,是一個黑盒,不需要去掌控,你也掌控不了。
最后再說預估工作量和排期,如果你不是一個5年以上有足夠項目經驗的產品經理或者牛逼技術轉型的產品經理,一般你無法評估工作量和排期,即使你搞出來的,也是無法實現,或者艱難的實現。排期的事情就交給技術自己了,讓技術自己去拆解,去按細致的功能排期,你在總的節點上去把控和優化,覺得排期的的時間節點你無法接受,再去優化。
總之,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只有自己足夠專業,萬事水道渠成。
問題鏈接:http://wen.woshipm.com/question/detail/qlbmf.html
問題二:產品經理要怎么對待犯錯的團隊成員?@小帆雅就是我呀
精選回復@貓頭鷹
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會有兩種可能:
- 你認為的“已經跟她確認了沒其他問題”只是你所認為的,可能她是新人有疑問卻不敢吱聲,導致后期的反復修改。
- 外部干擾因素,可能是UI自身的情緒和狀態比較低迷,或者身邊發生了特殊情況(跟男友分手、家庭矛盾等),導致你們之間的溝通效率低下。
像這樣兩種情況,分別的解決方法是:
- 跟UI說想法和設計思路的過程中穿插對話,例如這個部分的功能模塊應該放在哪個部位,因為XXX,你有沒有想法或者建議?讓UI大膽的提出自己的意見,有問題不要緊,重要的是溝通。可能耗時會長一些,但前期的反復確認好過后期的反復修改;把原型和流程梳理了一遍之后讓UI再復述一遍,當然不要太生硬,女孩子嘛柔和點,說“你是專業的設計師,接下來這個設計就交給你了,你開始做的時候大概的框架和思路跟我說說唄我也做個參考”,總好過誒你將我的想法復述一遍吧。
- 對于情緒方面有問題的,就疏導一下,沖杯咖啡的時間聊聊工作外的話題,鼓勵她盡快回復狀態。
問題鏈接:http://wen.woshipm.com/question/detail/0m46e.html
問題三:在提交設計的需求中,產品經理需要注意的哪些問題?@螃蟹俠
精選回復@加菲
之前就遇到過這個問題,跟UI溝通無效多次修改大家心累。后來我反思過后就總結了遇到這個問題時應該怎么處理,僅供參考。這個問題涉及到兩方面:
(1)從人際關系的角度來說
大家都是人,是人就有喜怒哀樂有七情六欲,一上來不熟悉的情況下先刷個臉吃頓飯聊聊天混熟點,建立交流的基礎(你也大概了解UI的性格)以后業務有需求才好溝通。其次在后來的對接過程中多準備,少無謂的更改,更不要指手畫腳(畢竟人家是設計師專業程度是有的),減少業務風險。
(2)從業務需求的角度來說
設計師的工作是確定風格、色彩、各組件的權重、頁面關系等等,所以PM讓設計師在著手一個人設計的時候需要先明確這幾個問題:
- 產品的概念和定位
- 主要的用戶和使用場景
- 希望產品能遵循什么風格
- 有哪些禁止項
順便給設計師提供份原型講解設計中的關鍵點,這樣基本就OK了。
在前期PM要強勢確保產品風格不跑偏,中期設計師自由發揮。后期共同解決問題。
問題鏈接:http://wen.woshipm.com/question/detail/7b7br.html
三、項目總結
問題一:做產品時有哪些常見的錯誤認知?@小莉子
精選回復@嘿喲嘿喲拔蘿卜
- 總是一開始就把問題想得很復雜,于是產品線就會拉得很長。
- 總是將產品設計停留在有用的層面,而其實有趣的話會為你的產品加分。
- 總以為產品經理只負責做產品設計,其實還要負責服務、銷售等一系列事情。
- 總是喜歡用“用戶體驗”來證明自己的觀點。但其實很多時候最重要的是數據,在數據分析的基礎上才能得出結論。
- 總以為自己是產品的主導者,其實很多時候只能說是輔助者。所以產品經理必須以主導者的思維去思考,以輔助者的心態去執行。
- 總是一開始就把產品功能或實現點定義得非常清楚。其實,真正地好產品是運營出來的,所以我們應該是少量多次地向前邁進。
精選回復@liltushy
1. 不會把控需求優先級的重要程度
新人最開始肯定要看很多的用戶反饋,但是他們往往不能把控優先級的重要程度。而清晰地了解目標用戶人群、用戶需求和產品的主線是產品新人的第一步。
2. 對產品經理的認識不夠清晰
不同的團隊有不同的風格,第一個團隊里可能大家都很積極主動,灰色地帶也少,而第二個團隊可能需要產品花費大量的精力去處理灰色地帶。而我們需要認清楚的是,無論產品哪里有問題,產品經理都應該給予解決。
3. 認為自己已經接觸到了產品經理的全部工作
作為新人,最開始做的肯定是執行的工作,也就是這個方案已經敲定了,只需要你去執行。這個時候,你就需要去想為什么要這么做,是否還有更好的方案,但是一般很多新人都不會去思考這個問題。
問題鏈接:http://wen.woshipm.com/question/detail/hj7ar.html
問題2:為什么有些產品和功能注定失???@小果
精選回復@馬青云
過來人說說看法,碼了很長一段字希望能給后人一個提醒。
我們做的是一個在線教育平臺,其實就是一個視頻學習網站,主要跟其他教育機構合作,他們提供內容資源,我們提供一個大平臺(叫得上號的)資源,互利雙贏。
產品從開發測試到上線一共半年的時間,這半年我們都很用心的一步一步做過來,但是上線之后,反響真的…差到不能再差了。當時做的時候沒有想過,這些教育機構會不會把自己最核心的東西拿到一個平臺上去分享呢?答案可想而知,所以我們去談資源拿來的都是一些縮減版、剪輯過沒有重點的視頻,整個視頻網站呈現出的內容雜亂無章,一塌糊涂。
痛定思痛,我要總結的重點是,為什么我會做出這么一個不靠譜的產品?
1. 沒有對行業和市場進行充分的了解就盲目鉆進去
我們做的市場調研很粗糙,只是籠統的分了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沒有仔細的進行領域細分,遠遠達不到對教育市場的了解,這樣的情況下開始產品,結果可想而知。
在產品上線之后,有一次去和某機構談合作,大部分時間沒有在談合作,因為對方問在線教育的最基本的運作方式,我回答了結果卻被噴了一個小時,對方給我上了一堂課,雖然打擊很大,但是過后審視自己的產品,卻明白了很多問題。
2. 產品初期沒有仔細推敲背后的商業模式,沒有深入探究
公司覺得這件事可行,老大覺得這件事可行,然后我就跟著他們的思路走,認為可行?,F在想一想,當初的自己是多沒自信,甚至連懷疑的勇氣都沒有。
討論需求的時候,所謂的頭腦風暴一定要確保頭腦清醒,不要跑題并保持絕對的客觀,不然很可能就會淪為集體的狂歡。哪怕你事后發現問題的時候,也要去推翻之前的結論,再去說服集體。這是何其痛苦的一件事兒,而且很有可能會被追問,當時為什么不提出來,現在又要改,這句話殺傷力太大。所以導致后期就算有問題也不敢提出來。
3. 過度關注細節
把時間都花在討論細節上,而且自我感覺很好,覺得自己是在把“體驗做到極致”,但是回頭才發現,連最基本的需求都沒有滿足,產品上線之后,我甚至連目標用戶都判斷錯了。
不是說細節不重要,細節很重要,前提是你的產品方向正確,并且已經足夠成熟,我不認為提升細節體驗僅僅是錦上添花的事情,甚至我一直很關注細微的交互對用戶情感上的影響,但是現在回想起來,需求才是需要花時間的地方。
4. 沒膽去推翻重來
我到現在都覺得這一點很難,因為你一個人的錯誤(當然肯定不會是你一個人的,但是主要責任在你身上),需要整個團隊推倒重來,且不說自己能不能承受這個壓力,單單信任就是問題??墒清e了就是錯了,總比繼續錯下去要好。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做產品之前,真真切切的要想清楚背后的商業邏輯,還有整個行業的市場,再做判斷。幸虧還年輕,還有重來的機會。
問題鏈接:http://wen.woshipm.com/question/detail/od4v9.html
問題3:作為產品經理,你們從每個項目中都總結出什么?@soul
精選回復@文君大大
說幾點。
- 任何產品都是一個大工程,絕對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只有真正去做過產品,才會體會到產品、交互、視覺設計、開發等有著無窮無盡的問題,產品經理也絕不是提提想法,指指方向這么簡單。
- 文檔的重要性。尤其是小團隊,做項目非常不看中文檔,包括現在的我自己。但事實上,永遠不要高估你自己的判斷力,很有可能你今天信誓旦旦做出的改版明天你自己就要推翻,你也很難保證你口頭說的改動人家就能完全理解和記住,認真改文檔去吧,做好版本管理。
- 產品形態、功能和邏輯模式是最重要的。剛入行的新人一定要不要過份追求極致體驗和極致視覺,往往那些東西會極大地占用時間,拖慢進度,甚至最后東西都沒做出來,項目就要就要結束了。
- 不要把自己當做用戶典型,也不要輕易否定別人的想法。除去明顯的硬傷,一切都要以事實為準,因此調研、訪談和測試都不是走過場的,都是十分重要的。
問題鏈接:http://wen.woshipm.com/question/detail/hn7rr.html
四、成長提升
問題一:產品經理要怎么提升產品架構的能力?@栗子
精選回復@ytw
- 技術架構:通過軟硬件的配合使得產品在一定時間段內性能上滿足需求!
- 產品架構:通過對產品內模塊 或 多個產品的 配合(是協作而不是關聯)形成產品與公司的競爭力,保持產品的持續動力(競爭力就是持續動力)!
以上是我的看法,以下是一些由此引發的見解:
技術架構是靜態的,因為在設計之初就是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和可預計的結果的,能承受一個怎樣的極限值;而產品架構則因為要應對不斷變化的需求與可能的環境的變化,相對而言是動態的不明確的。要做到的是保持當下的競爭力不損害產品未來的可能性!
讓我感觸最深的是看到的美團網在百團大戰的時候設計的一個后臺比價系統,使得自己在與商戶的溝通中更有話語權(因為知己知彼),使得自己能夠在百團大戰中擁有更大的競爭優勢(當然這只是冰山一角)
做產品就是在做產品架構!一切做好產品的方法都在教你如何做好一個產品的架構!始終在回答一個問題,如何獲得階段性最大的競爭優勢(當然是長短期的綜合考慮)!
另:沒有競爭力的產品就不要說自己有產品架構了!
(這種論調好像有點把功用當目的了,但就像產品就要用自己的產品說話一樣,這就是我實用主義的價值取向:成王敗寇)
問題詳情:http://wen.woshipm.com/question/detail/0pj9s.html
問題二:如何把握好商業業務、運營與用戶需求之間的關系?@sunflower
精選回復@啫喱
這個要看產品屬于什么階段:
- 成長期,MVP功能打造,更加重視用戶,此時用戶增長為首要目標。(用戶量級不起來,商業難度大)
- 發展期,積累一大波用戶,此時考慮引入輔助功能,增值服務,最好是用戶體驗流程相關的,這個時候最容易出現各種用戶畫像。這個時候也是產品商業模式沉淀過程。也要做權衡,可以將業務拓展在用戶體驗流程是否有強干擾,提高產品運營精細化。
- 成熟期,此時關注用戶需求變化,流失用戶盤活(如push,激勵等等),此時往往要加入新元素或者功能刺激用戶新一輪增長。
另外運營,用戶和業務關系,建議做一下業務消費用戶群構成??纯葱吕嫌脩魳嫵杉奥┒贩治?,以便于鏈接業務處于什么階段,如新用戶占比大,消費弱,要考慮轉化層面工作。如老用戶占比大,要考慮渠道拓展及老用戶權益維護,增值服務等。具體看什么業務。
這個這三者不要靜態理解關系,一般都是動態變化的,而且不同業務類型差別很大,不能一概而論,基于用戶反饋(訴求:),業務數據分析,及產品形態優化綜合考慮更好
問題鏈接:http://wen.woshipm.com/question/detail/2ksq8.html
問題三:野路子出身的產品如何成長?@想當PM的市場喵
精選回復@記小憶
我覺得產品經理能力的提高有兩個方面:知識體系結構+實戰經驗
1. 知識體系結構
一款產品從0-1,從1-N會經歷很多個步驟,在這每一個過程當中,從產品立項、市場分析、需求調研、產品設計、產品研發上線再到后面產品上線運營、版本迭代優化,每一個階段都需要具備一定的能力。比如文檔(BRD,MRD,PRD)編寫能力,產品設計(業務流程、信息架構、原型)能力,數據分析(數據指標制定)能力,基礎運營能力等等。
建議根據自己情況搭建一個屬于自己的產品能力體系,根據每一個階段改具備的能力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提高。提高可以通過書籍、視頻等等各種方式。
2. 實戰經驗
書本知識再多也只是理論,關鍵還是要看實戰。根據工作中的項目、產品,將自己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其中,在實戰中不斷迭代優化自己的知識體系,通過實戰、項目進行自我能力的提高。
問題鏈接:http://wen.woshipm.com/question/detail/tqpmf.html
總結
16年即將結束,無論你在這一年是努力學習積累經驗,還是碌碌無為一直迷茫,希望你們都能在新的一年里能夠在產品的路上不斷前進,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相關閱讀
【天天問每周精選】第19期:做了幾年產品的你,知道該如何搭建產品架構嗎?
【天天問每周精選】第18期:匠心精神和商業化模式標準應如何抉擇?
【天天問每周精選】第17期:我想轉崗做產品經理,會不會很困難,該怎么準備?
【天天問每周精選】第16期:關于產品數據分析,我整理了這6個常見問題
【天天問每周精選】第15期:APP的這點事兒:從設計上線到推廣,APP產品都該注意這幾點
精選問題每周有,歡迎食用~配合回復味道更佳(∩_∩)
本欄目由天天問小編@Cecila編輯,歡迎大家踴躍提問,一起交流。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