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 P 的產品之路(三):獨當一面階段
本文作者以一名產品從業者身份,講述了自己從一名產品新人成長為產品團隊領頭人的過程,作者介紹了其在產品之路不同階段的產品經歷與工作經驗,由此觀照出一名產品人需要具備的各項基礎能力與思維方式,希望對同為產品人的你有所啟發。
序
關于主創
一個工作 5 年的老產品,從事過 C 端、個性化推薦,目前在廣州一家汽車電商公司負責 B 端產品業務。
本文概要
「少年 P 與產品」這是一個新的主題,其實也是自己一直想要去寫的一個主題。
一方面是自己一路小跑的產品之路,好像沒有系統化梳理清楚;另一方面是從 2021 年帶領產品團隊構建了車小蜂 V1.0 之后,也自信自己有能力來書寫這個主題,那就開始寫吧。
本系列文章:
- 序、少年 P 的產品之旅
- 一、新人摸索-新兵(2015 ~ 2018)
- 二、獨立工作-普通兵(2018 ~ 2019)
- 三、獨當一面-特種兵(2019 ~ 2021)(本篇內容)
- 四、團隊領航-百夫長(2021~)
以下是獨當一面階段的正文,enjoy:
- 通過條件:開拓視角,了解一個產品成功的關鍵是什么?
- 核心技能:求知欲(好學)、爭取資源、風險預估
- 打造模型:抽象思維
- 思考:是不是只能這樣做?
一、通過條件
這個階段開始,要接受的一個觀念是:這個階段的產品經理對產品的成敗起不了決定性作用。
過往的經歷告訴我一個道理:成敗大概率是源于上層的決策,中下層發揮的作用是輸贏多少的問題。
所以你要知道:你在這個階段所獲得的成績,是來源于平臺、來源于決策的正確和海量資源投入,讓你有這個機會一起來分這個蛋糕,你做的只是完成做大蛋糕的其中某個環節罷了。
雖然你只是參與了其中一小部分,甚至沒有你,成功的蛋糕也大概率能做出來,不過這不妨礙你去了解產品成功的關鍵是什么?
二、核心技能
2.1 求知欲
第一階段的核心技能是:「不貪」,是希望專注做每一件事,做深做透,不要淺嘗輒止。切莫在新人階段就負重前行。
第二階段的核心技能是:「獨立思考」,是希望你做深做透之后,能自己思考哪些是捷徑,哪些是彎路。比如要學會 1+1 等于多少,究竟要不要先學整數、小數、分數、有理數這些概念。
而獨立思考之后的「求知欲」,才愈發有價值。因為你已經知道了工作幾年,要好好學學哪些對自己未來是有幫助的。
是的,保持求知是一直都要做,但我認為只有在獨當一面這個階段開始,才真正提上核心。
因為在這個階段,會面臨一個分水嶺,就是往專業、還是往管理方面去發展。也就是往兵王去鍛煉,還是往士官方向去指揮。
(這里并不是說工作 2 年就面臨這個問題,而是需要一個機會,比如上級跳槽之類的)
但無論是選擇往深去鉆研,還是往廣度發展,這個路上我覺得求知欲是最核心的軟技能。
在 2020 年,看了不少書,但越看書越發現自己的無知:除了自己工作專業知識外,其他知識基本一無所知。在這個過程中,也發現自己對「認知科學」很感興趣,對自己的大腦如何通過感受器的信號傳遞來產生知覺很感興趣。也就寫了相關的一些文章。
在這個過程中,也發現自己第一次對干巴巴的教材無比感興趣,因為文章里寫的知識就是教材的內容,在這個過程中也會去交叉驗證,比如我先買了《心理學導論》,在學到大腦相關的知識后,又看了《生物心理學》相關的內容,了解大腦的構造以及各個感受器的構造……
- 對無知好奇,進而想要填補空白
- 填補空白最好的方式是看系統性的教材
- 看完教材一方面是得到收獲,另外一方面是發現無知的范圍越來越多,從而看更多的教材
- …
在這樣的求知閉環里面,接受了被我討厭了十多年的教材。也因為有這樣的閉環,還有身邊一些朋友的鼓勵,我在 2021 年從頭到尾看完了《經濟學原理》 2 本教材。
求知欲在這個階段中發揮很大,因為能正確看清自己的邊界,意識到自己對知識的理解還是處于愚昧之巔。
2.2 爭取資源
可能我的做事方式不太中正,比如在「獨立擔當-普通兵」階段就講要功利一點。在這個階段也不例外,要學會爭取資源。
① 這個世界資源是稀缺的
你要明白資源不是充足的,公司不會給每個產品經理都冗余研發資源,當研發告知說資源匱乏時,你要學會向上溝通爭取,爭取資源來實現你的需求。
如果有下面的想法,回去看上一篇里面的獨立思考-課題分離。
1.不要說研發資源匱乏,就默認自己的需求完后靠。因為這個不是你的課題,你的課題是要盡快上線,如果上線不了,就要向上溝通反饋,讓上級來考慮研發資源的問題。
2. 更不要還沒開發反饋,就說感覺開發很忙,怕增加工作量。
所以,你要清晰地知道公司想要的是用最小的資源產生的價值最大化。每個產品都在賽馬,如果你不懂爭取資源,一直沒有產出,那很抱歉,你還達不到獨當一面的人。
還沒輪到你跳槽時,可能你已經被炒了。
② 成為不可或缺 & 非必要的人
會哭的孩子有奶喝,每個人只有 24 小時,你要評估好工作量,如果一直疲于奔命,就需要爭取實習生或者正職的產品來協助你做好這件事,不要什么事情都攬在自己身上。啥都能做那最終就是啥都給你做(5 年經歷或看到的,都是如此)。
因為你很能扛,所以有更多的落地工作給你扛。但實際上作為獨當一面的人,你的核心是在于熟悉業務之后,思考未來業務方向,而不是在于落地。因為落地只要找新人、能獨立工作的人即可。
因此你要成為:不可或缺的人,而不是必要的人。
不可或缺是向上管理,讓領導知道這個業務你是不可或缺的;非必要是向下管理,不要事無巨細,要懂得放權管理,只要把控方向就好。
只要用課題分離講清楚,這塊業務自己又需要思考規劃,又需要執行落地,花費的時間占比如何。
要么領導思考規劃,自己落地;要么自己思考,領導分配一個資源來幫忙落地。
領導會自己去思考的。因為 ta 大概率會選擇前者,而你的「講清楚」,也是在提供一個理由讓 ta 繼續向上反饋爭取資源。
三、打造模型:抽象思維 → 繪制流程
2019-2020 年的 1 年時間。
很榮幸和 Lia 姐配合,Lia 姐邏輯清晰的學院智慧 & 我的野蠻生長的市井知識產生了劇烈的化學反應。其中的抽象思維是那一年的最大收獲。
抽象思維能力是我覺得作為規則制定者的一項必不可缺的技能。你可以具有這個能力,但可以不制定規則。你如果要制定規則,就需要這樣的能力。
抽象思維如何做?
網上有很多方法,但沒實踐過的知識就推薦這不是我的風格,所以我講講我是如何打造知識庫來告訴你如何做。
① 先繪制框架
這一點至關重要,之前的我在做事情的時候,也是沒有章法。這種感覺就像是你要布置一個書房,第一步就是瘋狂買書。然后書房就是名副其實的「書房」。
因此書房要規劃哪塊是閱讀區,哪塊是擺放區,哪塊是存儲區。有了這樣的框架,你才能知道閱讀區需要桌椅,需要臺燈,需要……
我的知識庫也不例外,我的目的是通過獲取海量的數據,最終內化成自己的知識。
用「輸入輸出」模型拆解就是:
- 輸入:數據
- 輸出:知識
輸入的數據如何變成知識?
- 輸入:數據
- 輸出:信息
因此我需要一個判斷數據的是噪音還是信息的模型,簡單理解就是:我是互聯網的從業者,那互聯網對我來說是信息,非互聯網的數據對我來說可能是噪音…所以只要拿到數據,就能篩選。
只有通過了數據篩選模型,就會進入到知識庫的第一層-原石庫。
如何構建個人知識庫(一):原石庫
那原石(信息)如何轉化為知識?
- 輸入:原石庫
- 輸出:有價值的信息
因此我需要一個判斷信息質量的模型,講阿根廷奪冠的信息,是質量比較低的;講如何個人成長的內容、講產品之路經驗的,質量比較高,可以參考借鑒打造自己的產品之路。
只有通過了信息質量篩選模型,就會進入到知識庫的第二層-武器庫。
如何構建個人知識庫(二)-武器庫
那武器庫(有價值的信息)又是如何轉化為知識?
- 輸入:武器庫
- 輸出:能為我所用的信息
因此我需要一個環境條件來驗證這些有價值的信息是否對我有幫助。(請注意請注意,這個「我」可以是過去,也可以是現在,也可以是未來。比如對過去我有幫助是哪些武器庫呢?產品之路里面的核心能力,思維模型,都是在武器庫里面挑選的。)
言歸正傳,那這個環境條件是是什么?其實是知識庫的第三層-修煉場,是一個在日常工作中檢驗武器是否合格耐用的場所。而通過修煉場檢驗的武器,算是能為我所用的信息。也就是我的知識。
因此只有通過了檢驗篩選模型,才會進入到知識庫的第三層-修煉場。
如何構建個人知識庫(三)-修煉場
好了,知識庫的框架搭建好了
- 原石庫:分清楚噪音和信息
- 武器庫:給信息做質量評估
- 修煉場:對有價值信息進行打磨檢驗變成知識
可能你會有困惑:明明 3 層就可以搞定我的知識庫,我咋還設計了 5 層?
剛才上面「請注意請注意」是我埋了一個坑:如果考慮上時間的維度,任何信息都是有價值的,前提是在特定的時間點。
因此才有了第四層-流光時光屋來給這些過去折騰的事情或者是未來可能需要的知識進行羅列。是屬于我自己的編年史,以時間為經度,項目為緯度的擺放。
但我又深知描述事物并不是以時間為維度,而是以劇情發展為維度。因此針對第四層-流光時間屋的加工之后,變成了目前大家看到的第五層-SpaceTime
讓這些被我鍛造完成的知識能被人看到。
② 填充內容
是不是以為結束了?剛才只是講框架,現在開始填充內容了。其實填充內容會比較簡單,因為就是一個流程化的事情,通過幾個框架的篩選模型判斷是否符合標準,符合標準就放進去。
也是要有一個核心關鍵,就是堅持,堅持不斷地獲取數據,才可以支撐知識庫的搭建,否則知識庫并沒有辦法持續不斷轉化輸出知識。
③ 迭代優化框架
知識庫它并不是真理,它需要與時俱進,需要不斷地挑戰質疑和迭代完善。
我相信任何事情也都如此,沒有一個人為創造的事物可以長期一勞永逸到地球毀滅??赡芤粍谟酪菀惠呑邮怯锌赡埽隳軇撛斐鰜韱??
大部分人是沒有這樣的能力,那就靠不斷地投入時間來完善好這個框架,不斷抽象思考,梳理整個流程。讓自己成為那個把控全場的人。
四、思考
是不是只能這樣做?(在有限資源內選擇一個最優解)
在這個階段,你要清楚看到:公司的目的是發展下去,并不是給你無限的資源去助你成為什么產品之神。最好是收起自己理想化,利用最小資源創造最大的價值,才是核心。
在這個階段中,領導往往只會給一個開放式命題,目標是提升 xxx 業績,給我一些方案。因此一直反問自己「是不是只能這樣做?」
拿我的個人主頁舉例子吧。
V1.0 2019 年的個人主頁
Panjiayu33.cn/cbwe2019
V2.0 SpaceTime
https://www.notion.so/SpaceTime-7e221a78cc234f518f732031a9273f52
在 2019 年,我完全不知道 Notion 的存在,我認為那時候我做的個人主頁就是最好的,但實際上,它不是,它有很多缺點,比如說迭代是很麻煩,我需要部署到自己的服務器才行。
但在 3 年前有限的認知和有限的時間里面,這個是我能做出的最好的個人主頁。
同理,2020 年的 SpaceTime 我相信也不是最好的。只要心里還是一直在思考「是不是只能這樣做?」也許就有個人主頁 V3.0。
最后
保持辯證看待:
我的內容全部都可以被你認為是「錯誤」的。
并不是因為我現在對經濟學的了解還是初出茅廬,而是在我的認知里面,屬于「正確」的真理基本不存在。
因此我也完全不介意你對我輸出內容的否定,甚至評論留言指出。
作者:Panplus 5;公眾號:PanplusX
本文由 @Panplus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 ,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給作者比個??,其實內容無論是對或是錯,是好或是壞,只要你能理解明白那它對自己就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