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絕非偶然,4個方法培養產品創意
創意絕非偶然,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培養產品設計的靈感的過程其實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好的心態和思維學習,而不是臨時的拿來主義。
那么如果去培養自己的產品創意呢?Link認為有以下四種渠道。
1、產品資訊
碎片時間瀏覽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知乎、36氪、虎嗅網等互聯網資訊,每天花至少一個小時的時間去做這件事,去掌握最新的行業動態、產品方法論。
碎片化的閱讀工具我比較推崇使用輕芒閱讀(原名豌豆莢一覽),可以聚合訂閱多渠道的內容,一個頁面統一刷新所有內容,提高閱讀效率。不好的地方在于當訂閱內容過多的時候,海量的未讀訂閱會造成強大的閱讀壓力,而形成淺閱讀或放棄閱讀的弊端。
訂閱微信公眾號也是不錯的方式,一般36氪、虎嗅網、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公眾號推送的內容都是從當天數十篇文章的精選,已經進行了內容的二次過濾,更加優質有價值。
2、體驗APP
帶著觀察和學習的心態去體驗生活中使用的APP,每一次使用的時候去有意識的思考自己使用的目的,操作的流程,遇到的問題,去反思相關優質APP設計的細節。
唯有在生活中真切的去帶入性使用,才能更好的理解一個真實用戶的感受。自從接收APP賬號體系之后,每當我進入其他APP的登錄環節的時候,都會停下來反復琢磨一些細節,適時的截圖記錄,用作日后工作的素材。
比如在美團未登錄的情況下新用戶購買一個團購單或參與活動抽紅包,喚起登錄頁面的時候僅需要輸入手機號碼和驗證碼即可,而正常的新注冊用戶登錄的時候還要增加一步設置密碼,此舉簡化了登錄/注冊流程,無疑是經過大量的數據驗證,可以更好的提高訂單/活動的轉化率。
3、觀察用戶
注重把握身邊的可用資源,多去看身邊的人如何使用APP,多去聽身邊的人的想法意見,進而更加了解用戶的使用習慣和心理想法。
每天上下班大概有1個小時的時間在路上,我除了看資訊或聽FM外,我的眼睛經常會不自覺掃到站在我身邊的其他人身上,看看大家用手機在干什么,如何玩游戲,玩什么游戲,如何看視頻,看哪些視頻。
嘗試去理解不同人群(性別、年齡、職業)在不同場景的使用習慣,映射回自己在設計產品的時候應該注重真實使用場景的哪些注意點。
比如用戶在大眾點評曾多次瀏覽某家日料店,定位又檢測到用戶在這家店內或附近的時候,點評的首頁會直接出現一個情景感知模塊,顯示該家店的買單優惠、推薦菜等內容,節省用戶再次搜索查找或者從我的收藏里翻閱的時間,而此模塊的設計正是來源日常生活中在餐廳觀察用戶行為所得。
4、閱讀書籍
抽連續的時間,抱起書本或kindle或手機閱讀App讀心理、社會、設計等想看的書籍,最好不要帶著功利性的目的只閱讀產品類的書籍,這樣對于自己的長期成長并不高。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連續閱讀了啟示錄、結網等經典大而全的書籍,飄飄然的以為自己充分掌握了產品的方法論,然而到實際的工作中就會發現自己什么都懂但好像什么都不精,學到的只是皮毛的術,而不是能提煉升華的道。
不同知識的貫通結合,不管對于工作還是個人素質的提高都更有幫助。閱讀的工具我個人還是非常推崇微信讀書,可以根據閱讀時長換取金幣買書,好友排行榜刺激閱讀,好友正在看幫助自己篩選叢書。手機比kindle也攜帶更加方便一些,買的kindle放在角落一躺又是好幾個月。
5、總結
產品經理是一個綜合知識能力要求很高的工種,很多時候往往是一些當初沒有太多目的性的,僅僅因為想要了解年度的熱點是什么或者是有針對性的補充知識,運用印象筆記、錘子便簽等渠道把內容記錄起來后,可能在實際的工作帶來啟發,可能會成為工作的重要素材。
如果決定在產品道路上走的更遠,以上的4項工作必須持續進行,不斷保持熱誠。對新產品進行積極的關注和探索,保持一顆大大的好奇心。
#專欄作家#
Link,微信公眾號:aboutlink,一只新美大產品汪,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簡書簽約作者。專注分享優質書籍,職場與生活,IT業態觀察,更分享產品汪從0到1折騰產品的經驗與方法。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我也很喜歡微信讀書 也一直在用 但是用手機看書時間長了 眼睛真的很難受 最近也在考慮是不是要入kindle 但是里面很多書需要付費 然后最害怕的是它被自己閑置了
可以下載電子書,傳到kiddle閱讀
寫的這么好,竟然沒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