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團隊與摳需求
小團隊的精髓并不是牛逼的程序員(雖然這也很重要),精髓是對需求的冷靜把控。
先對小團隊作個定義:產品+研發+UED少于10個人,就算是典型的小團隊。
10-20人算是不典型的小團隊。
100人以上算是大團隊。
只計算產品研發人員,是因為運營部門通常和產品部門同步增長,當運營人員增多,需求增多,產品研發人員也會增多。而產品研發的效率是互聯網公司的發動機。
“如果不是微信/微博這些巨型APP,高德地圖/滴滴打車這些重后端的APP;O2O這些重運營的APP,其余的大多數APP都可以由小團隊來完成。”
我這個觀點是最近兩三年形成的,2012年剛創業的時候還不會這么想。如果我們通過項目復盤,仔細厘一下浪費發生在哪里,你就會發現:
首先是方向上的浪費。比如沒劃清楚主干道在哪里,對不重要的分支進行投入;或者沒劃清楚產品邊界在哪里,對注定失敗的拓展進行投入。美其名曰“試錯”。試錯這件事情大家都會做,但對成功率的預判,對預設目標與投入資源的分寸把握,人和人的差距可以大到幾十倍,產生的研發浪費可以大到三五倍。
其次是低價值需求的浪費。低價值需求分三種:
- 一是錯誤預判了用戶需求,自以為聰明地研發主流用戶并不在意的功能;
- 二是在試錯過程中,沒做到小步快走,在反響不確定的時候把功能做得過重;
- 三是摳細節體驗摳出血,喝了“細節決定成敗”這碗毒雞湯。
所有的低價值需求都不影響成敗,卻造成大量的研發浪費。徹底消滅低價值需求是不可能的,只能控制它的比例。在一年的研發周期里,大多數產品的低價值需求在50%以上,也就是浪費了一半以上的時間。但以我的經驗來看,控制比例在20%-30%是有可能做到的。
再次是產品經理level高低帶來的浪費。好的產品經理,一是預判產品發展路線,提前推測出來產品可能的幾條發展路線,提前做好規劃,減少推翻重來的迭代次數。二是凡事都會考慮到研發成本,能復用的盡可能復用,能精簡的盡可能精簡。三是排期靈活,對優先級厘得特別清楚,很多低價值需求在降低優先級之后,拖著拖著自己就消失了。
最后,以上三點浪費如果能得到良好控制,所需程序員的人數大量減少,溝通成本隨之大量減少,研發效率翻倍上升,就可以實現我說的,大多數APP由小團隊來完成。
敲黑板,劃重點:
“小團隊的精髓并不是牛逼的程序員(雖然這也很重要),精髓是對需求的冷靜把控。”
具備這個能力的人很少,所以產品經理扎堆的地方就跟養蠱一樣。我曾經夸口說,只要由我帶隊,就能長期維持小團隊,也是這個道理。
但我這個夸口經常被人噴,說你做產品不成功,沒有說服力。
是這樣的,無論產品成不成功,以上對成本浪費的分析都是邏輯成立的。最大的區別在于,產品發展起來以后,出于抗風險的考慮,每個位置都要有備份機制,團隊數量×2,效率隨之下降。像蟬小隊那樣長期3RD是不可能的——但6RD2PM2UI,還是典型的小團隊配置。
產品發展起來,幾千萬融資到位以后,真正殺死小團隊的不是業務成長,而是亢奮帶來的需求膨脹。原本摳需求是因為窮,沒錢請不起人,只能厲行節儉,現在“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為什么要斤斤計較呢?無論是創始人膨脹,還是投資人膨脹,都會急著證明“我們有更大的增長空間”,增長達不到(過高)預期,就會加功能甚至加業務線。在工作量增大的同時,核心產品現在有身份有架子了,不愿意長期在一線干活,要去做“更重要的事情”,哪怕心知肚明一流產品經理是何等的稀缺。
一系列連鎖反應讓曾經的精益創業變得笨重,但并非人人如此。
- 按照科技媒體的報道,Instagram被Facebook10億刀收購的時候,僅13人。
- WhatsApp被Facebook50億刀收購的時候,僅50人。
- 美國現象級應用Musical.ly做到千萬日活的時候,據說整個上海團隊(目前)不足100人。
這些案例,再加上我自己4年做7款APP、5個網站的經歷,讓我堅持認為小團隊足夠應對除了巨型APP、重后端APP、重運營APP之外的一切產品。
如果你能自始自終地“摳需求”,不會因為傲慢而膨脹。
所以,我夸口能長期維持小團隊,相當于下定決心長期在一線做產品,死都不會脫離產品經理崗位;同時也會選擇產品驅動的項目,產品本身就是核心競爭力。只要我對產品話事,就能將上述浪費降低到最小單位,也將產品經理降低到最少人數,從源頭上把控好需求,奠定小團隊的基礎。至于產品成不成功,那就是產品玄學的領域了。
#專欄作家#
純銀V,蟬游記創始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前網易網站產品部總監。一個文藝加文筆好的產品經理。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銀神,什么時候出書,我要喝你這碗雞湯
確實,一昧的增加開發人數增加需求遠遠沒有最初的小團隊來的有效
大神就是大神,肺腑之言啊。
自始自終地“摳需求”,不因為傲慢而膨脹。謝謝
團隊只復制已有的產品,不去想自身真正的需求,既是在浪費時間,也是在浪費成本,更是浪費公司的生命。做的都是無謂的工作,到頭來發現“沒用”,剛上線或未上線其實就已經“死了”。
我們也是個創業公司,公司業務是在一條完整的供應鏈上,根據供應鏈上角色的不同,劃分為三個大的業務板塊,但這三個業務板塊又至少有上游和下游兩個端,還有連接這條供應鏈的物流端,其中一個業務還打算內嵌一個周邊類別的商城(有獨立出來一個業務的趨向)。這樣加起來有七八個端了吧,PM、UI、研發加起來也就10來人樣子,PM感覺也沒有話語權,基本按照老板的思路做,做的東西連我們自己都不能一時半會看懂,對于需求的把控,基本沒有,業務都可以直接繞過產品直接去和研發聊,業務的題的需求從來都是今天或明天要很急之類的,上面壓、下面做,不按流程,做的東西匆匆忙忙上,自己都感覺垃圾,然后還被反過來的說不行,老板會說你們不行(老板自己會去聽一些課,覺得自己都比你懂一樣),挖過來UC 10 年的PM,后面也覺得不行,干幾個月讓走了,自己感覺都活在一個混亂的世界,你們覺得這樣的公司還有希望嗎?實話說公司這個業務確實還是有前景。你們會覺得是誰的問題?
同在小公司,和你們公司差不多的情況
或者這么說,給我一個產品周期,我寧愿把50%的時間花在用戶調研和需求精簡上,把剩下的時間用作開發和運營;
前期的需求把握,是明確方向,這能決定產品和公司未來很長時間的走向,后面不管執行(開發和運營)多么痛苦,只要方向大致正確,自會水到渠成;
學習了
非常認可最后一句話,作為一個產品,職責在于將產品打磨的精細,至于最后產品是否能成功,這有太多因素所導致,不能只看重結果,過程也非常重要,先將分內的事情做到精益求精
試錯、浪費,之前我們的團隊也遇到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