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完2022產品經理大會后,我眼中的一款好的2B產品是怎樣的?

0 評論 5508 瀏覽 27 收藏 16 分鐘

一款好的2B產品應該是符合企業經營的價值閉環,貼合實際業務,為業務賦能。本文作者在參加完2022產品經理大會后,對一款好的2B產品應該具備什么特點有了自己的看法,一起來看看吧。

今天這篇文章就來講講豆芽君參加2022產品經理大會后,自己的一些所思所悟。

文章依然只聚焦于其中的2B產品相關的部分(6場會議,大概有40小時的內容),豆芽君來談談自己眼中的一款好2B產品應具備哪些特點?

內容會偏務虛,我依然會盡量講清楚為什么和是什么這兩部分。關于怎么做這部分,打算放在今年年底再做一次實踐后的總結。

01 一款好2B產品應該具備價值導向

?

李老師在《關于數字化轉型與B端產品的三點思考》中提到,企業經營就是實現價值的閉環。這里可分解為:價值創造——價值評價——價值分配這3個環節。

在豆芽君眼中,一款好的2B產品也應該是符合企業經營的價值閉環,這才能叫貼合實際業務,為業務賦能。一款好的2B產品不僅要能為企業創造價值,而且要能輸出企業經營的評價指標,幫助企業實現價值分配。

這段話,對部分同學可能還是有些抽象,我們借助下圖,展開來說說。

?

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說過:你不能量化,你就無法管理。

企業的一個經營目標,要先定義清楚衡量的指標是什么?有了可衡量的指標,再來考慮任務分解。否則,往往會出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大家都很忙或假裝很忙,做了一堆工作任務,但到了deadline,卻發現目標沒達成或偷換目標的概念。

一個具體的目標,應該是可以定義清楚關鍵的衡量指標的,舉個例子:

我們每個人都有打電話到銀行或行政單位咨詢業務的經歷,如果這些機構要衡量呼叫中心的服務質量的優劣,應該怎么做?

1. 先定義指標

比如定出每天呼叫中心的坐席應答率、每次通話后的評價分數、每天平均排隊時間、每天呼叫放棄率這4個指標(為什么是這4個指標,你自己可以用邏輯分析下哈)。

定義清楚指標后,呼叫中心想達成指標,就自然會考慮如何提高坐席應答率?如何提高每次通話的評價分數?

2. 再根據指標,拆解工作任務

比如提高坐席應答率這一項指標,拆解成具體的工作任務可能就是:

  • 保障工位的坐席率;
  • 提高人工的業務技能,進而提高服務效率;
  • 引進機器人智能服務。

3. 建立任務保障機制

保障工位的坐席率這個任務,又可以定義具體的保障機制如:

  • 制定出具體的人員排班表;
  • 設立請休假審批流程;
  • 增加服務人員的冗余度,避免特殊情況下,影響坐席率。

注:以上內容,僅為便于大家理解,以大家常見的案例舉例。

從企業設定的經營目標,到制定目標的評價指標,再到任務分解、保障,最后到對指標進行評價、績效評估,這才是一個完整的價值管理閉環。

我們在設計一套2B產品也應該真的理解透徹企業的這套價值管理閉環。并找出實現信息化、數字化后能帶來哪些增量的價值?

比如借助呼叫管理系統,對于非新客戶,我們可以快速識別電話來源方的歷史咨詢信息,提高服務響應質量;對于所有客戶高頻咨詢的問題,可以整理出通用知識庫,實現機器人智能服務(降低人工服務成本)。

為什么豆芽君在這里特別強調了2B產品要有價值評價和價值分配的設計理念?

我們可以看到市面有很多2B產品,它們都實現了業務閉環,也就是這里說的價值創造環節(大家把線下業務流程、管理制度搬到線上了),但是沒有然后了?到了要考核目標達成情況,要找出影響目標實現的影響因素,又回到線下進行一堆討論、分析、拍腦袋。

這說明這套2B產品的設計并不是以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為導向,而只是不斷地在滿足各部門/用戶各自理解的分解任務是什么?然后拼命堆砌任務對應的系統功能。

但諸多無效的任務,并不能拼湊出企業的經營目標,所以最終系統的一堆功能也提供不了評價指標,更是實現不了績效分配

注:我怕你把它誤解為這是一套HRM的績效管理系統,我這里說的績效是指業務成功的衡量績效。如果業務管理系統無法提供業務的績效信息,那么HRM的績效管理系統又哪來的數據進行人員績效考核與分配?

02 一款好的2B產品應該具備策略設計的能力

?

?

疏老師在《以小博大,用好策略產品化突破B端業績增長》中,講到瑞幸咖啡如何通過策略產品化實現低成本爆發的例子,頗值得拿來分享。

上圖對有些朋友,可能會覺得太復雜。我自己算是瑞幸的薅羊毛用戶,所以我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講,瑞幸如何通過微信的服務通知,不定時給我消息,不斷營銷我,讓我乖乖下單的例子。

?

  1. 11月7號瑞幸給我發了條消息:0.8元購買4張4.8折券
  2. 見我沒有買,11月30號送了我一張4.6折券
  3. 見我用了券,12月2號又向我推銷0.9元購買4張4.6折券
  4. 等我買了券,又不定時向我發放其他折扣券(但這些券的優惠明顯是小于我用0.9元買的4.6折券,這樣不會讓我感覺買虧了)

如果我上面這一段的解讀,就是這瑞幸背后對我的營銷策略,我就問你:瑞幸策略可怕不可怕?

真有點把我嚇尿了,我好想找個瑞幸的運營同學來聊聊看,我是不是被他們大數據了?

好的,鋪墊差不多了,可以來講講豆芽君為什么認為一款好的2B產品應該具備策略設計的能力?

企業經營不是一成不變的,企業戰略的核心是差異化,只有你和別人有所不同,你才可能活得更好。

基于企業經營的這個特點,大家要比的就是戰略不同、策略不同、落地不同。

那么我們在設計一款2B產品時,如果它僅僅根據企業當下的現狀進行設計,那么企業戰略、策略一變,系統就得跟著來回調整。哪怕設計者有一定前瞻性,他也只能為比較肯定、可能出現的變化預留一些擴展,但依然沒辦法滿足市場快速變化的需求。

我們接著看看瑞幸的3張圖:

?

?

?

瑞幸通過用戶注冊的基本信息,平時的購買行為,對用戶打上分類標簽,并統計對應用戶群的消費習慣,再根據用戶的購買時間段、購買頻率(推薦你去了解一個模型:RFM)來推送對應的優惠、新品信息等。這一套策略下來,一般咖啡消費者,恐怕是要招架不住。

這套方法論的系統化,就是我們說的策略產品化。

講完瑞幸的案例,對2B產品也有同樣的要求。比如CRM系統,大多會用到銷售漏斗模型。

?

針對這個模型,在每一層都需要制定一定的實現策略。

以一家軟件廠商為例,在發掘客戶潛在商機這一層,采取的業務動作可能是:

  1. 銷售經理通過自己的人脈資源了解到某些客戶有采購軟件的需求;
  2. 電銷人員通過回訪潛在客戶訪問企業官網留下的注冊信息;
  3. 市場部門去參加行業會議,向潛在客戶宣發公司產品信息;

從信息化的視角來看,可以實現策略化的有:

  1. 當潛在客戶通過公司官網、公眾號等渠道留下注冊信息后,及時將信息進行分類,推送給相關電銷人員做跟進;
  2. 生成市場部門每次參加行業會議的特定宣發二維碼,潛在客戶掃碼后,后臺就可以識別到客戶來源,將這些高凈值的潛在客戶推送給銷售經理做持續跟進。

好的,這個我們點到為止,僅談談2B產品的策略化是指什么?

03 一款好的2B產品應該簡化設計,降低學習成本

?

?

邢老師在《以用戶為中心的產品創新》中,分享了愛奇藝如何簡化用戶的操作路徑,從搜索到看片只需兩步操作。

這里我們不去講具體的產品設計細節,只以這個做法為例,來說說一款好的2B產品為什么不再只是滿足老板的管理需求,而應該同時也要考慮易用性?

我們回到信息化最終的目的是什么,來反向思考這個問題?

信息化的最終目的是走向數字化、數智化。而走向數字化的前提是用戶愿意按時、按實使用2B產品。用戶在使用產品時的體驗,會直接影響他的情緒,進而會影響數據的及時性、完整性。最后如果連信息化都落地不好,還哪來的數字化?

豆芽君發現很多人是缺乏用戶思維的,只考慮老板(買單人)、管理層(能為是否買單提供輔助決策),而不考慮實際使用系統的關鍵用戶、一般用戶。

從商務視角來看,這確實是最高效的做法;但從交付、運維的視角來看,這是很不負責任的做法。

這有點像火車站、汽車站附近的飯店,只為狠狠地坑陌生人一次。

一般我們認為用戶能否做好一件事,關鍵看2方面:意愿和能力。

易用性在我眼里,屬于為用戶降低使用難度,進而降低用戶做這件事時的能力要求。

這是產品能解決的實際問題。通過工具,盡量拉齊人與人之間的智商差距。

在易用性方面,有很多的做法,比如在產品交互上:

  1. 減少用戶的操作步驟;
  2. 用戶的每一步的操作,系統都做所反饋;
  3. 讓用戶知道現在在哪個環節,如何去到其他環節
  4. ……

在產品信息設計上:

  • 使用用戶熟悉的業務術語
  • 對信息進行分組歸類
  • 抓住關鍵信息,考慮信息的顯與藏
  • ……

如果你有興趣,可以繼續搜索了解:尼爾森十大交互設計原則

產品的易用性,會讓一個有意愿的用戶,更愿意 使用好這款產品,進而讓用戶與系統合二為一,達到用戶用心輸入,系統輸出精華。

產品人要記住,產品最終的使用者是誰?我們前期的價值鏈分析、價值評價、中高層調研等等,最終還要靠落地來創造價值。而落地是要回到基層,我們還是要回到這群實際在輸入數據的用戶身邊,他們的使用情況,直接影響了前面的頂層設計。

豆芽君認為:你的心中有誰,你的產品騙不了人(看看微信和釘釘的消息是否已讀就明白了)。

好了,今天豆芽君眼中一款好的2B產品應該滿足哪些特點就分享到這。

你可以把是否具備價值導向、是否具備策略產品化、是否滿足易用性,拿來對比下你現在手上在用或者市面上聽到的一款2B產品。希望可以帶給你一些分析、設計2B產品時的啟發。

作者:豆芽悟,公眾號:豆芽悟

本文由 @豆芽悟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