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需求特征與幾大分類
需求,是最基本的東西也是最難以理解透徹的東西。
需求是什么?
不知道有多少互聯網從業者能在第一時間從容地回答上來。東方第一次問自己這個問題時,感覺自己的思維像瞬間墜入了深邃的夜空,想要掙脫卻被無盡的黑暗吞噬。星空低垂的時候仿佛伸手就能觸摸,但卻隔著遙不可及的距離。就像我隨時隨地都在提及需求,卻對需求一無所知。
最基本的東西也是最難以理解透徹的東西?!度w》里三體人鎖死對基礎科學的研究,便能使得地球的科學技術發展止步不前。
只有理解需求,才能更好地構建自己的產品知識體系。所以東方近期收集了一些關于需求的知識。下面東方就帶著這些知識為大家揭開需求的真面目。
需求是什么?
需求是由個體在生理上或心理上感到某種欠缺而力求獲得的一種內心狀態,它是個體進行各種活動的基本動力。
需求的分類
需求從何而來?需求對象是什么?需求如何分類?需求如何發展?
1、需求起源
- 生理性需求:人對維持生命和延續后代所必須具備的條件的反映。
- 社會性需求:人對維持社會的存在與發展而產生的需求的反映。
2、需求對象
- 物質需求:指人為了維持個體和社會的生存和發展,對物質產品的需求。
- 精神需求:指個體參與社會精神生活的需求。
3、需求滿足后的后繼發展
- 一次性需求:這類需求一旦獲得滿足,將會消失并且不再會再次產生。
- 周期性需求:這類需求的產生與滿足呈現周期性變化的特征。
- 上升性需求:這類需求在獲得滿足后,不但不會消失,反而會出現不斷上升的發展變化趨勢。
4、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馬斯洛理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和歸屬感、尊重和自我實現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排列。
馬斯洛對需求做了系統性的、結構性的提煉與總結。這是我們可以用以學習、分析和借鑒的地方。至于需求金字塔到底是何時衍生出來的東方就無從得知了。
其實馬氏需求層次理論存在諸多爭議。最大的兩點在于需求是否有高低劃分和先后順序。作為互聯網從業者的我們倒不用深究,點到為此即可。
5、需求層次模型重構
知乎上看到有人對需求層次模型進行了重構。
重構的模型有以下改變:
- 簡單的理論是單向層級關系并不呼和復雜的社會實際情況,重構的模型使得需求構建更加多元化。(區別于馬氏需求理論的先后順序)
- 各需求的重要性、分量及分布的對比不一定呈金字塔遞級模式。(需求金字塔只是馬氏需求的衍生)
- 保留各需求的層次關系,同時肯定這些需求同時存在并且同等重要的屬性。(保留了的馬氏需求的層次劃分)
東方覺得重構后的模型靈活性更強,也更加能夠對應越來越多元化的人格。
需求的特征
心理學圍繞需求的起源、對象、和后續發展總結出來了需求的幾個特征。
1、客觀現實性
人們的各種需求源于為了個體和社會的生存與發展,所以需求的產生必須建立在一定的客觀現實基礎上,需求的滿足也一定受到現實條件的制約。科學、經濟、政治、文化都對需求有著深遠的影響。
從古至今,通訊一直是人類社會不可忽視的需求。但在電報發明之前,人們也只能通過口頭相述和書信的形式進行遠程通信。隨著科技的進步,需求的滿足有了更為快捷的形式。電話、郵件和現在我們無法擺脫的即時通訊軟件。
2、主觀差異性
需求以意向、愿望、動機、抱負、興趣、信念等形式表現出來。然而每個人的心理和所處的環境都不會完全相同,所以不同個體在對需求的質和量上會存在差異。
我們都有社交需求,但社交的場景和動機卻紛繁復雜。所以即便社交領域微信占據大半江山,但各個細分領域的社交產品卻依然存活。根據不同的場景能夠衍生出不同的細分領域。
3、動力發展性
需求是個體活動的基本動力,是個體行為動力的重要源泉。人的需求是一個不斷發展變化的動態結構,永遠不會只停留在某一種水平上。
我國現階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不管是經濟體制改革或是政治體制改革都是為了發展生產力,以滿足人們不斷變化的需求。
4、整體關聯性
一方面,精神需要的存在與發展以物質需求的存在與發展為基礎;物質需求的存在又以精神需求的存在與發展為條件。
另一方面,各種需求有時互為補充,如某一種需求得不到滿足,可以通過另一種需求的滿足來保持個體相對的心理平衡。
各個需求間并非完全割裂單獨存在的,就像東方之前在《社交產品生而孤獨》中提到過,人們會因為孤獨感和利益而進行社交行為,社交消除孤獨感的同時也有可能帶來其它的利益。
關于需求的知識就暫時分享到這里,后續會再講述了解需求有何作用,以及需求分析是什么。
作者:東東方,微信:airlven
本文由 @東東方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不能說完全沒用,只能說一頓水文
這種沒意義的都不經過篩選的嗎?
社區為了數量是不是都不要質量了?
用戶的時間成本不需要關注?
將來一大堆跟沒講一樣。。。。
基本就是把管理學書本上的關于需求層次理論照抄了一遍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