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哲學之源看產品經理需要具備的哲學素養

2 評論 3066 瀏覽 22 收藏 74 分鐘

創造出有名的產品的那些產品經理,不禁讓人思考他們到底是具有什么樣常人沒有的素質呢?本文從哲學的角度,探討產品經理應該具有的哲學素養是什么?希望能給你一些啟發。

那些偉大的產品經理,到底是具有什么樣常人沒有的素質呢?

Medium博客上有篇文章標題,就是上面的問題,文章下有不少優秀公司的產品經理的回復,我分析整合如下:

偉大的產品經理,要有孩童般的好奇心、設計師的眼睛、工程師和經濟學家的大腦、外交官的舌頭、社會學家的同理心,軍事家的戰略和領導能力、哲學家的思辯能力。

所以,產品經理研究的,一定是綜合學科的學問,需要有心理學、美學、科技、經濟學、社會學、軍事和哲學的綜合素質。我稱之為“全腦產品經理”。

那為什么先講哲學呢?首先,哲學是人類所有科學的源頭。其次,你會發現優秀的產品經理,通常都有屬于自己的產品哲學。再者,集大成者亦相通。如果視角不局限在傳統的“產品經理”上,比如泛指優秀的企業家、投資人、君主諸侯亦會發現這個規律。??

有份調查顯示:美國100強CEO的書柜有超過90%的書籍都和經濟基本無關,反倒喜歡看宗教類、哲學類的書。喬布斯,年輕時候曾去印度學習佛教,他曾說過:“我愿意用我所有的科技去換取和蘇格拉底相處的一個下午”。

馬斯克,曾在采訪里說過,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方式對他的幫助,而此可以追隨到亞里士多德。稻盛和夫,受中國儒家之化和佛學的影響可謂深遠。

李錄,查理芒格家族資產管理者,在其書《文明、現代化,價值投資與中國》中,也提到了哲學對他思想的深刻影響;縱使如此,為什么日常中聽到設計哲學、產品哲學、投資哲學,會覺得“哲學”這兩個字有虛,甚至偶爾要聽到有人在談哲學,會本能的覺得這個人有點裝。

哲學究竟是什么?東西方哲學的區別是什么?產品經理應該具有的哲學素養是什么?

01?哲學發展史

首先,哲學一部2600多年的發展歷史,其中哲學家和著作更是不勝枚舉,抱著研讀全部的心的話,可能一生都完成不了,也不符合科學學習方法。我的思路是大致理清大致發展脈絡,重大影響的哲學家,再將他們的思想結合思考形成新的想法。

且不說西方哲學史的主要四個發展階段:首先,公元前6到公元5世紀的為古希臘哲學;其次,公元5到15世紀的稱為中世紀哲學;再而,15世紀中到19世紀40年代的近代哲學;最后,19世紀40年代以來的現代哲學。而每個階段都有哲學家,其作品更是浩瀚如星,維基百科上,可以通過被提及的次數推及其貢獻。影響里最大的前五名是:黑格爾、康德、尼采、馬克思、亞里士多德。

其次是:柏拉圖、克爾凱郭爾、叔本華、斯賓諾莎、胡塞爾、休謨、海德格爾、維特根斯坦、笛卡爾、盧梭。還有,我們東方的儒、道、佛三家。對于海量的哲學知識還是無所適從,所以只能聚焦在關鍵階段的、核心人物的、變革思想上。

而在尋找東西方哲學的關聯時,再次陷入混沌,直到我在聽完世稱為“復旦哲學王子”,復旦大學哲學博士王德峰的一門哲學課時,我才依稀理清眉目,他說:

中國哲學是人生哲學,人生哲學用力所在,是我們生命情感的規范和升華。所以我們讀國學的朋友,你們去讀中國的經典,儒家的也罷,道家的也罷,佛家的也罷,你一定不要如西方哲學和科學那樣去讀。那你要去梳理概念,討論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關系,或者邏輯上的推延,這都不是我們讀中國哲學的讀法。

我自己的感受來看,閱讀東方哲學帶來一種體驗的升級,而西方哲學會帶來一種認知的無限改變。

前者像一位世外高人,后者像一個精通各路武術的高手。

世外高人不一定功夫就很高,武林高手不一定就不睿智。

既有區別,也有交集,所以我嘗試將兩者做一定程度的融合。

我對哲學才疏學淺,希望以史為鏡來試探尋究,哲學之于產品經理的意義。

總結如下:

仁義為本,明辨時局;

中庸之道,知行合一;

無為而治,天人合一;

追本溯源,萬物流變;

自我實現,造福社會。

02 仁義為本,明辨時局

《雅典學院》拉斐爾 文藝復興時期所畫1509年-1510年,中間兩位左側為柏拉圖,右側為亞里士多德,上排左九穿綠色袍轉向左邊為蘇格拉底。

2600多年前開始的東西方哲學,都有一位舉足輕重的泰斗人物:孔子和蘇格拉底。

他們有哪些相通和不同之處,又都如何影響了社會呢。

孔子,春秋時期,魯國人,(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儒家學派代表人物。

蘇格拉底,希臘哲學家(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他說:“未經審視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

孔子比蘇格拉底早出生82年,生命時間上沒有重疊,歷史上也沒有東西方交流的記錄。??????????????????????????????????????????????????????????????????????????????????????????????????????????????????????????????????????????????

但,他們的哲學思想卻神奇的有共通之處。

孔子和蘇格拉底都主張,人在道德上要有顆仁愛之心。?????????????????????????????????????????

孔子說,“剛毅木納,近仁。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意思是要做到剛強、堅毅、淳樸,自己實現自我之后也要想著幫助他人。

其次,這兩位老先生都對宇宙的興趣不大,在蘇格拉底以前,古希臘的哲學主要研究宇宙和世界是如何形成的,蘇格拉底覺得研究這些對國家的發展沒什么意義,孔子亦如此,“子不語怪力亂神”,主張現世。

還有,我們現在看到的關于孔子和蘇格拉底的書,都不是他們自己寫的,而是其子弟編著而來,孔子是有孟子和荀子,蘇格拉底是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

再者,都覺得身上背負了覺醒國人的神圣使命,蘇格拉底寧愿死也不負此使命,而孔子在得知有個叫桓魋的人想殺他時說,“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天生德于予”,意思是,“我的品德是上天所賦予的,桓魋能把我怎樣呢!”。?????????????????????????????????????????????????

不同點在于,蘇格拉底,樣貌丑陋,教人是不收費的,他平日沒事就上街溜達,遇到誰討論哲學問題,算義務勞動,不過這樣的形式,找人要錢好像也有點說不過去。????????????

而孔子算不上多丑,但多了幾分文氣,孔子教學是要收費的,有點類似拜師的見面禮,通常是肉干?!墩撜Z》有云,“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意思是:能主動遵守禮節來求學的人,我從來沒有不予以教誨的。

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有兩點,敬天愛人和利他之心。這點上來看,經營大師冥冥之中和圣人的思想不謀而合。?????????????????????????????????????????????????????????????????????????????????????????????????????????

產品經理角度來看,產品設計的視角也不該是局限在某個個體,或某個族群,更不應該當作是貪圖私欲的工具,而應該是識別當下之時局,不作惡,建立一個善良的產品。???????????????

相信一定會有人覺得這個很基礎,但其實越簡單的要求越容易忽略。

很多人常常在短期私欲面前根本控制不住。??????????????

百度搜索的無節制向付費廣告商上傾斜,沒有完善的監督機制致命的問題,而Google產品設計哲學第一點就是不作惡。

咨詢公司華與華,其企業核心價值觀是“不騙人、不貪心、不夸大”,簡樸的很道德。

每年央視的315晚會會曝光各種不正義的產品,它們雖然獲取了短期的私利,但也得到了更大的報應。

鏈家能在一片很不善良的的房產交易市場中做到“真房源”付出了巨大的成本,但卻為行業樹立了新的里程碑。

不知你會不會想,不是說無奸不商,商場如戰場,兵不厭詐么。

為了最大利益的實現,“作惡”又未嘗不可呢?不是應該不擇手段么?

我覺得不完全是。

首先,無奸不商的商人只會是一攬子買賣,根本不是一個長期可持續的選擇。

亞當斯密是位偉大的經濟學,在1776年寫出了《國富論》。

但是早之前,他在1759年完成的《道德情操論》是一部哲學書,里面論證了道德對于經濟長期發展的重要性。

其次,商場不能完全等同于戰場,商場的核心是長期贏得客戶,干掉或削弱對手是附帶的結果。

再而,兵不厭詐的合理性是建立在戰爭的殘酷性上,戰場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勝利就是一切,而商場上就算干掉對手,也不一定獲得用戶。

還有,兵不厭詐的“詐”在商場上更應該理解為《孫子兵法》里的“計謀”。

英國哲學家在《利維坦》中談到戰爭,他說:“戰爭有兩個最主要的德行,就是暴力與詐欺。”

Salesforce創始人馬克·貝尼奧夫(Marc Benioff),喜歡冥想和東方哲學,也深諳孫子兵法。

在其著作《Salesforce傳奇》里提到不少產品早期為了吸引客戶和削弱競爭對手,使用了一些《孫子兵法》的計謀,比如:

“忿速,可侮也?!币馑际?,為將者如果剛忿急躁,就有被敵人侮辱而失去理智的風險。

“出其所必趨,趨其所不意?!眳⑴c競爭對手的活動,讓Salesforce的名字出現在了關于希柏公司的新聞報道中,也讓Salesforce獲得了更多的關注。

但Salesforce在此過程中并沒有做傷害用戶的行為,只是事實性的揭示Salesforce的優點和不同,用戶的選擇應該是一種主動行為。

對比國內的3Q大戰來看,因為交火猛烈上升到逼迫用戶選擇,其結果也給用戶帶來了受損。

但計謀也只是一種非必選的手段,真正創造有價值的產品才是首要選擇, Salesforce成功的關鍵在于創造了一種更有效率的工具。

儒家是根基,告訴我們要正當,道家不教道德標準,教我們在這個世界如何更自由。

耍些雕蟲小技,比如在產品運營活動里使用標題黨,不真實的紅包淚金錢類誘惑都不是正當的做法。

這些都是“小聰明”,但是,善良比聰明重要。

很多文章也是如此,廉價的內容加一個有噱頭的標題。

但真的就必須做到至真至誠的道德圣人么,我覺得這也不現實。

首先,評價是否道德是千人千面,再者,人無完人,不管是多偉大的人,功中也一定會有過。

而為什么又說要識別時局呢?

因為不同環境下的標準可能大有不同,希臘的“仁”和我們理解的孔子的“仁”其實根本不是一回事。??????????????????????????????????????????????????????????

公元前4世紀,蘇格拉底弟子柏拉圖的《理想國》中第二卷關于選擇正義還是作惡,和其表弟格勞孔有著精彩的對話:

格勞孔引用古人的詩篇:

名利多作惡,舉步可登程,惡路且平坦,為善苦登攀

格主張作惡者可以獲得更大的利益,而正義雖然美,但是艱苦。

在任何場合之下,一個人只要能干壞事,他總會去干的。大家一目了然,從不正義那里比從正義那里個人能得到更多的利益。也不會有一個人能克制住不拿別人的財物,如果他能在市場里不用害怕,要什么就隨便拿什么,能隨意穿門越戶,能隨意調戲婦女,能隨意殺人劫獄,總之能像全能的神一樣。

而柏拉圖對此沒有急著反駁,而是以大見小,以建設美好城邦的角度循序漸進的說明,城邦里需要有正義的哲學家、工人、軍人、醫生、音樂家、畫家等各種職業的人才能使城邦高效幸福的運轉。

柏拉圖設想的“理想國”其實跟我們現在的理解大相徑庭,柏拉圖因為出生貴族,他覺得富二代不應該工作,要做的事就是思考哲學、科學和數學問題,如果以此來管理國家那更是極好的。

他主張人和人之間要分三六九等的,女人和奴隸那都是下人,不配擁有更多的幸福感,因為當時是殘酷的戰爭年代,他認為國家戰斗力居有首位,推崇的是極端的集體主義,生孩子是通過根據生育能力抽簽配對的,不用知道生父生母是誰,弱小有病的孩童甚至要被放棄。

他是斯巴達打敗雅典的見證者,想要的是把國家建設成一個比斯巴達戰斗力更強的戰斗機器。???????????????????????????????????????????????????????????????????????????????????

“理想國”最終也沒有實行的機會,現在來看根本很不理想。???????????????????????????????????

羅素在《西方哲學史》里如下說:??????

柏拉圖的結論是,每個人都應該根據自己的身份做好自己的工作,不去干涉他人的事務,這樣整個國家就是正義的。雖然做好本職工作很重要,但這和現在我們對“正義”的定義相去甚遠。

孔子雖然祖輩是貴族,但是在他這一代落魄了,是窮小子出生,他說的“仁”跟現在我們理解的更加一致,而且提出的時間要更早,單從這方面來看,老子明顯是勝柏拉圖一籌的。

柏拉圖相信神靈,覺得有靈魂才讓肉體變得理智,主張除了現世還有來世:

如果今生是懦弱的,來世就會變成女人;如果不相信數學,認為不學數學就能理解天文,就會變成一只鳥;不懂哲學的人會變成野獸,愚蠢的人會變成魚。

羅素《西方哲學史》

柏拉圖,身處的西方社會的海洋國家,對資源交換和爭奪的需求更為強烈,因此,商業和戰爭的影響很大,思想大膽也更自由。

中國古代,一直是農業社會,土地是我們的安身之命,倡導“士”、“農”、“工”、“商”,地主和農民的地位更高,商人是被人輕視的,這也是工業革命為什么沒有誕生在我們國家的原因,儒家思想更為內斂和含蓄。?????????????????????????????????????????????????????????????????????????????????????????????????????????????

馮友來在《中國哲學簡史》里說:????????????

儒家學說大部分是論證這種社會制度合理,或者是這種制度的理論說明。經濟條件打下了它的基礎,而這些條件又是其地理環境的產物。

產品經理是只需要一顆仁愛之心就可以了呢,顯然不是。

儒家主動個人道德的修行,所謂“仁愛”,傾向于唯心論。

道家批評儒家道德上約束太務虛了,對于解決實際問題的用處不大,更關注要自由和個人實現,唯物論。。

馮友蘭在《中國哲學中神秘主義》中說:

道家所用方法,乃在知識方面取消一切分別而至于“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齊物論》)之境界。

儒家所用之方法,乃在道德方面克己去私,以“負其天地萬物為一體之本然”(王陽明《大學問》)

黑格爾也認為儒家思想也只是道德哲學,對于人性的抽象評價標準,并不能在對外的思辨明理創造價值上形成務實的方法。

三國里劉備最仁義,卻輸給了“寧愿我負天下人,也不要天下人負我的”的曹操。

綜上,“仁義”只是產品經理的基本素質的要求。

03 中庸之道,知行合一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字伯安,號陽明子,故世人稱之為王陽明,浙江紹興府余姚縣(今浙江省寧波余姚市)人。

《四書》就包含了《中庸》,亞里士多德也提到了“黃金中道”。

中庸不是平庸,任何一種美好都是兩個極端的折中。

自尊是自卑和驕傲的中庸,《孫子兵法》說:“驕兵必敗”。

勇敢是莽夫和懦夫的中庸,三國張飛莽夫誤了蜀國的大事。??????????????????????????

適溫是酷暑和嚴寒的中庸,涼爽的秋天總是沁人心脾。?????????????????????????????????????????

欣然是狂喜和悲傷的中庸,樂極而生悲。

淡妝是濃妝和素然的中庸,“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

中庸是不刻意、剛剛好、恰如其分、不偏不倚的的一種自然、和諧狀態。

微信創始人張小龍曾在一次演講里說:

產品創新不是刻意創新,而是從用戶需求出發,實現更好的用戶體驗。

道理很簡單,但往往越簡單的道理,人們越容易犯錯。????????????????????

市場上的競爭也是如此,如果一心想著如何殺死對手,就會迷失在各種無效的努力上。

我在騰訊工作期間,曾參加過幾次創新的腦暴會,天馬行動想法雖然很有趣但往往根本不能落地,也不能為用戶帶來價值。

產品設計中一個交互行為的好壞也會用是否“自然”來評判。??????????????????????????????????????????????

交互上,iPhone原有的滑動解鎖是探索的一種自然狀態,微信搖一搖是對陌生人打招呼的一種自然狀態。

設計上,手機屏幕交互一個按鈕的響應區域,太小到很難點擊,或是太大容易誤點這都不是自然。???????????????????????????????????????????????????

響應式,響應速度太慢就不是自然,就跟一個反應遲鈍的人聊天一樣。??????????????????????????????????????????????????????????????

信息上,提醒過分打擾就不是自然,跟一個朋友分享消息至少要知道人家到底感不感興趣,方不方便吧。

遵守中庸之道外,還需要做到和行合一,這也是陽明心學的核心。

王陽明父親是狀元,陽明還在少年時候問老師,人生的意義是什么,老師回答,當然是讀書中狀元了,陽明覺得不對,覺得要成圣賢。

真是立大志,要趁早。

曾國藩也受王陽明的影響很大,在他考了7次終于考上秀才之后也立下了成圣賢的志向。

王陽明的時代,受朱熹的思想是深遠的。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祖籍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南宋時期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

朱熹主張格物,探尋事物真理要從物開始,格物的思想流傳了300年,王陽明“莽撞”的在龍場對著一根竹子硬是觀察了7天,然后大病一場,頓悟了,覺得物不應該用外在來格,而應該從心里。

所謂典故龍場悟道。

朱熹理解的“知行合一”四個字,是“知”和“行”是二元論,是兩個客體,其實不然。

而王陽明做了一次升華,提出知即是行,知和行是一個完整的過程,缺一不可,要么就不是真知。

所以,知道了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其核心問題在于,這些道理是在心之外,并沒有入心。

提出意見和高談闊論的人可以很多,真正把事情辦成的人很少,前者只是知道而已,而非知行,也就不是真知。

王陽明說:“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沒有知而不行這個邏輯,知而不行的人是因為沒有做到真知。

“真知”就是追本溯源的“行”。

“事物本質、底層思維、實事求是、第一性原理”。

總有人隔段時間就搞個新名詞出來嚇唬人,顯得自己有學問。

比如張一鳴諷刺的互聯網黑話:

底層邏輯是打通信息屏障,創建行業新生態。頂層設計是聚焦用戶感知賽道,通過差異化進而顆粒度達到引爆點。交付價值是在垂直領域采用復用打法達成持久收益。

劉強東在內部管理培訓會上痛批部分高管:拿PPT自欺欺人,并說“拿PPT和假大空詞匯忽悠自己的人就是騙子”。

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在一次接受《中國企業家》專訪時候說,“對我自己而言,其實最可怕的就兩件事情,第一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第二是不能實事求是。“

我們非常在意數據,因為這些東西不騙人,我不希望給我講故事,不要給我做PPT,也不要做Excel表,我就看真實的東西,拿系統里的數據來看。

過度包裝可謂不“中庸”,騙子可謂不“仁義”。

用戶體驗的本質是滿足用戶的心理需求,商業的本質是質量、價格、效率,更高層面來看是否為社會創造了什么價值。

產品經理不能騙人,也需要有孫悟空的火眼晶晶,不能搞的換個“馬甲”就不認識了。

陽明心學對日本也有深遠的影響,日本學者,高瀨武次郎,在《日本之陽明學》學中,如是說:

我邦陽明學之特色,在其有活動的事業家,藤樹之大孝,番山之經論,執離之熏化,中喬之獻身之事業,乃至維新諸豪杰震天地之偉業,無一不由王學所賜。

其中“藤樹”、“番山”、“執離”、“中喬”都是日本在那個時代有影響力的人,“維新”指的是明治維新。

足見王陽明,對日本孝道、企業和文化的影響。

04 無為而治,天人合一

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末期人,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與莊子并稱“老莊”。

莊子是中國戰國時期著名的哲學家,他的思想體系被稱為“莊子學”或“道家學派”,與“儒家學派”和“墨家學派”并列為中國古代三大哲學學派之一。

莊子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無為而治”、“自由自在”和“逍遙游”。

老子的《道德經》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道”一旦說出來就不是“道”了,表面來看裝的感覺實足。

老子主張減少“人為”因素,天道自然就呈現了。

佛家的主張是“無心而為”,講究一個“空”字,“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他認為,世間萬物皆為自然變化,人應當以一種自由自在、無為而治的方式去適應這種變化,并最終實現“逍遙游”的境界,即超脫塵俗、返璞歸真、與自然合一。

在產品設計中,可以從莊子哲學中借鑒“自由自在”和“逍遙游”的思想。

這意味著,設計師應該追求產品的自由度和靈活性,讓用戶在使用產品時有更多的選擇和空間。同時,設計師也應該追求產品的簡單性和自然性,讓產品與用戶的需求自然而然地結合,避免過度設計和繁瑣操作。

老子的思想主張“道”和“無為”,強調“道”的超越性和“無為而治”的思想,提倡“不爭”的理念。???????

弱肉強食是動物的生存法則,對于如何實施戰略,會本能的覺得是用競爭的手段殺死其他玩家以此獲勝來擴大市場,這是動物本能的直覺錯誤。

我在北大MBA上課,而商學院分析理論的源頭通常是從市場競爭格局開始的,其助長了本能錯誤,但這不能說理論不對,而是錯誤的使用了理論。??????????????????????????????????????????????????????????????????????????????????????????????????????????????????????????????????????????

產品設計中應該把精力放在產品的用戶身上,而不是能把過多的精力放在競爭中以干掉其他核心玩家為目的,此謂“爭而不爭”。

美團創始人王興有對“競爭”有一個很經典的比喻,他說美團和競爭對手的關系就像是開車,你要時不時看一眼后視鏡,但你不能老盯著后視鏡開車。

理想汽車CEO李想在一采訪中也闡述了只關注競爭問題:

第一次創業只關注競爭,最后沒有贏;第二次創業,更關注用戶,然后贏了這個市場;到了第三次創業,更關注組織。

儒家:無所為而為,意思是不是抱著目的去做事,而是這件事本來就該做,為的本身就是價值,可以理解為價值的純隨性。

產品經理角度來看,在公司內部來看,產品功能的增加的目的會有KPI、其他部門資源聯動,個人晉升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此時的“為”就是被裹挾著的,所以雖然在互聯網公司總在提倡說,一切以用戶價值為中心,但實踐的落地效果可能就會出現偏差。

就是真正做到所謂的,一切以用戶價值為中心,也可能不是真正的價值。

道家:無為而無不為,字面意思是什么都不做,但是做了所有的事情,但這里的不為,其實不是說不做事,而是說不人為的做事。

復旦哲學教授王德峰理解的“人為”,拆分為“人”和“為”結合而來的“偽”,就是造作。

我覺得剖析的特別通透。

產品經理來看工作日常中所說的“偽需求”也是這個道理。

我們都知道需求分“痛點”和“癢點”,痛點是非解決不可的,癢點是撓一撓更舒服的,而“偽需求“是消耗社會資源的需求。

之所以說”社會“,是我們通常在講”用戶“,其實這也是不準確的,用戶是一個集合,而社會則是更高層級的更具組織和關系的存在。

產品經理所設計的產品是社會和企業之間的聯系媒介,而我們要做的事是架空自己,做到“無為”,承擔社會責任。

雖然道家和佛家有不同的立場,但有個統一的思想叫“天人合一”,但側重點不通,儒家的重點在“人”,道家的重點在“天”。

道家覺得所有的幸福在天,所以的煩惱在于人,所以主張人要做減法,所謂“為道日損,損之又損”,“損”即就是減少的意思。

也可以理解為少即是多,人生減法。

微信、蘋果、Muji、Zara的設計哲學無不是此理。

但是,這里需要區分一個概念是,微信、蘋果、Muji、Zara的用戶群體是一個非常廣泛的用戶,所以才不應該“人為”定義其屬性。

此為“無為”。

而如果面向集中的、具體的,比如,某特定年齡、收入、審美的女性包包產品,主動減法的話,相反又變成“人為”了,所以不管是香奈兒,還是愛馬仕,又應該具其獨特的氣質。

此也為“無為”。

產品經理在跟不同角色的職位的人溝通的時候,不免會有,情緒和觀點上的沖突,此時也應想到“損之又損”,架空自己,用社會視角來審視。

此亦為“無為”。

在產品設計中刻意多余的設計還不如不設計。

不知你沒注意,在商場中去衛生間,經常會分不清男女的設計標志,而且越高端的地方設計的越難分辨,而鄉村的設計就是寫個大字:男、女,一目了然。

少即是多,就是無我的狀態。

迪特·拉姆斯,德國工業設計之父,蘋果前首席設計師喬納森·艾夫、Muji的深澤直人、也都是其追隨者,有人還將其譽為“蘋果精神之父”。由他創作的作品跨越半個世紀,仍然具有現代意義,他提出的的好設計的10個規則也是微信的設計原則。

我前不久買了套他的作品集,很難相信那些設計是好幾十年前前作品。

迪特·拉姆斯在談到他1959年設計的一個唱片點唱機,他說當時和CEO有激烈的爭辯。

他覺得不應該把Logo設計在前面,而應該在背后并且弱化。他還補充說:“這就好像你去一個新的地方,需要自我介紹,你不能喊,而應該輕聲的說,試想一下你有很多產品,他們都在喊我是博朗,這會激怒用戶的。”

這讓我想起前些日子我在選一款電子書閱讀器,我不選擇其中一款的原因就是因為產品把Logo設計在了前面,并且字體還不好看。

深澤直人評價其為工業設計的第一人,也是最后一個人。

深澤直人還認為,人才是生活的主角,我們不會讓物品成為主角。為了突出作為主角的人,我們會讓產品成為人們生活的背景或者配角。

這也與張小龍說微信應該是用完即走的理念一致。

那抖音是否違反了這個原則呢?

從經濟學角度來看,“偽”增加了無謂的成本,降低了社會的生產效率。

抖音從這方面來看一定有局部的問題,但總體對比其提供的社會價值來看,我還沒想清楚,你的想法呢?

徐志摩的《再別康橋》:“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揮一揮手,不帶走一片云彩。”

忽然覺得,這段文字除了留戀和不舍,平添了一番哲學“無我”的韻味。

05 追本溯源,萬物流變

柏拉圖(公元前429年-前347年),著名的古希臘哲學家,雅典人,代表作《理想國》

柏拉圖在他的巨著《理想國》的第七卷里寫到了洞穴理論:

有一群囚徒被囚禁在一個洞穴里,他們從出生小就生長在這里,從小到大都被鏈鎖所鎖住雙手,也不可以回頭,只能看著自己的前方,地穴的洞壁上印著的影子。在這群被困的人的身后,則有一條通道,這條通道是可以貫通整個洞穴的。在這條通道的旁邊有一堵墻,這堵墻并不高,大概跟木偶戲的屏風那么高。外面的人背著各種各樣的工具和器械走過這個通道,火的光亮把這些影子照射到被困的人眼前的墻壁上。

因此,這些被困的人就以為這些影子是這個世界上唯一真實的事物。因為他們從小到大也沒見過別的,只見過這些樣子。如果突然有一天,有一個被困的人被釋放了,他回過頭來,看到了身后的火,以及通道上走過的人們。

一開始的時候,他會覺得很疑惑,甚至不相信這些是真實存在的事情。后來有個人進到他被關的地方,把他帶出去,帶到一個正常的世界去,他會覺得頭暈目眩,因為他從來都沒有見到過這個世界,眼前的一切都是陌生而令人懷疑的。他甚至從水里尋找倒影,來找到自己在洞中的感覺,后來慢慢的,他開始接受這個正常的世界,于是他開始同情他之前的那些被關著的伙伴們。

這時他回去洞穴里,去解救那些伙伴,他的伙伴們卻覺得外面的世界燒壞他的眼睛,覺得他瘋了,他無法說服他的伙伴跟他一起離開,他們可能也并不覺得他在解救自己。柏拉圖告訴我們:我們看到的世界可能只是一個影子。

前年有次去北京出差,跟同事一起體驗了一次VR過山車,坐上去之前還以為應該沒什么感覺,誰知道全程我們都是狂叫,因為真實感真的很強烈,而圍觀的人一直發出大笑。這時候我也是洞穴里的囚徒,而我竟然知道這是個洞穴,而體驗的真實感完全控制了我。

所以洞穴里的囚徒并不是思考能力不足,而是困住他們的環境同樣也困住了他們的思維,再加上群體思維的從眾心理干擾,分辨起來就更不可能了。

在一些電影里我們也可以看到洞穴理論的影子:《黑客帝國》中,莫斐斯告訴尼奧說:“你一生下來就活在一個心靈的牢籠之中?!奔词故桥`,戰爭中的囚犯,集中營中的受害者都會設法解放他們的心靈。“他們可以控制我的身體,但永遠無法控制住我的思想?!?strong>也許你無法知道自己生活在一個“心靈的牢籠”里,因為很多人沒有從這個“心里的牢籠”里解脫出來的愿望。

美劇《西部世界》也給我們展現了這樣一個世界,機器人以為他們的世界是自己主宰的,直到其中一個人成為“覺醒者”才發現其實他們只是人類游戲里的“接待員”當然我們的世界的各種事情都會包含虛擬和現實的切換,很多時候搞的我們無法分辨,對于認知也是一樣。

電影中的覺醒者經歷了重重苦難拯救了同胞,歷史上也總有覺醒者帶領我們看到新的世界。150年前的工業革命解放了人的雙手,延展了人的四肢和五官;50年前信息革命開始爆發,電腦成為人類大腦的延展;20年前的互聯網革命使得信息變得觸手可及;而現在身處云時代,產業互聯網會給我們帶來什么驚喜?未來的人工智能時代又會是一番什么樣景象呢?

100年后,1000年后,10000年后… 呢?歷史的發展讓我們從一個“洞穴”進入了另一個“洞穴”?!靶味蠈W”是西方哲學的一大范疇,就是本體論,即研究萬物的本質。

而《易經》中也有:“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簡言之:可以看到、摸得著的東西上面就是“道”,這里的“道”就是道理、本質的意思,下面的實際的物體,器具。

老子說“大道無形”也是這個意思。

有了懷疑,才能思考萬物存在的原因,才能一步步的接近真理。

蘇格拉底沒事就在街上溜達,抓到個人就喜歡跟人辯論,不管別人說什么,他都會說,哦?是嗎?真的是這樣嗎?

東方的哲學側重直覺,西方的哲學側重邏輯,亞里士多德的《邏輯學》給后世的科學點了一個火種。

產品經理應該把自己定位為推動社會發展的覺醒者,把產品的功能優化當作走出洞穴,如果這是一場游戲,那必然這是一場無限游戲。詹姆斯·卡斯在其著作《有限與無限的游戲》中這樣描述:?????

世上至少有兩種游戲。一種可稱為有限游戲,另一種稱為無限游戲。有限游戲以取勝為目的,而無限游戲以延續游戲為目的。

所以無限游戲中沒有輸贏,這也是“不爭”,產品設計的每一次版本迭代不是為了在競爭中勝利,而是為了延長產品的生命。松下幸之助對松下提出的是250年的宏偉規劃,并將其分為10個階段。每個階段25年。

軟銀掌門人孫正義在思考企業發展的時候想的是300年發展大計,近乎于無限了。思考的越久遠才越不會被被短期的盈利或者KPI等各種指標困住,思考的產品發展也才會更長久。

職業發展也是一樣,比如你也考慮未來長期可能3或5年會做職業轉換的話,那么當前職業的崗位晉升的重要性就被大大削弱了。與其費盡心力當前職位晉升,不如盡早把更多精力花在未來職業方向的能力布局。但是,如果10年、20年后的變化又是非連續性的,那3或5年的計劃的意義又被削弱了,如此循環?!兜赖陆洝返诎苏轮v:“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身居高位的人最好的行為,像自然界的水一樣呵護大家。

水善于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松下幸之助總結他經營企業的哲學經驗是“自來水哲學”。

他說:“經營的最終目的不是利益,而是將寄托在我們肩上的大眾的希望通過數字表現出來,完成我們對社會的義務。企業的責任是把大眾需要的東西,變得像自來水一樣便宜?!?/p>

從這其中也能感受到松下幸之助的“無我”思想,所謂產品是連接社會和人們的媒介,產品應該負責起社會責任來向人們提供價值。

高領資本創始人張磊在著作《價值》里說,“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說明長期價值的重要性。

深圳是個靠海的地方,每次我在海邊都能感受到靜謐的力量感。

水不會在乎一段道路的曲折,水的征途是奔向大海。

產品經理角度來看,用戶體驗方面,交互應該像流水一樣自然。

京東劉強東在其《我的經營模式》中也說,京東在各個環節上打造像流水一樣的高效率運轉體系,以此來節省成本讓利給消費者,這是平臺承擔的社會價值。

工具效率優化方面,流程各環節應該無縫銜接,產品經理應該把工具當作建設一個流水的軌道,軌道的接口處相當于用戶的每一次交互行為,要做到無感知,就像沒有接口一樣自然。

我在公司的研發效率優化工具開發上,也用到了這個理念,原有開發流程需要手動的在單個的工具間跳轉,新的流程中我借助DevOps開發理念,將所有流程無縫銜接在了一起,其本質還是水的本質。

06 自我實現,造福社會

黑格爾,19世紀德國的世界觀體系。馬克思(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之一。尼采(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著有《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等。

現代哲學,繞不過的兩個人,尼采和馬克思,前者讓你知道為何而活,后者讓你知道國家如何活的更好。

東方甄選的直播重新帶火了尼采的《查拉圖斯如是說》,初讀尼采就感覺被打了一身雞血一般。

如果你正經歷一些苦難,項目匯報會老板罵?做的產品失?。抗窘M織架構調整去了討厭的部門的?被開除?感情受困?

那,請你,讀一讀尼采。

他是一杯二鍋頭,瞬間上頭。

他是一束黑夜里透出的光,燦爛,奪目。

他說過無數令人動容的話,例如:

“殺不死的讓我更強大?!?/p>

“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p>

“當你遠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

于我而言,尼采不僅是喊出“上帝死了”,石破天驚的偉大哲學家。

尼采是一枚能量炸彈,當你面對人生苦難的時候,心里輕蔑的說一句,不過如此。

但是再讀尼采,又覺得的自負和悲觀是種很壓抑的情緒,甚至有種祥林嫂的感覺,情緒在極度的樂觀和悲觀之間搖擺。

電影《都靈之馬》就是以尼采為原型,劇情充滿了悲觀、無奈和厭世。

我想他晚年精神崩潰也可能跟這個關系很大。

尼采對各派額宗教和哲學的都有批評,羅素在《西方哲學簡史》里說:

“在他看來,大部分人的存在,是為了體現極少數優秀分子的優秀和優越,因此,這大部分人是沒有權利要求幸福和福利的。因為抱有這種見解,當尼采提到普通人時,總是習慣性地用“粗制濫造”來形容他們。“

他也抨擊蘇格拉底和柏拉圖:

“在大體上,他認為蘇格拉底之后的希臘哲學家們都比不了他們的前輩。然而,他對蘇格拉底也有不滿,他不能接受蘇格拉底的卑賤出身,因此稱他為“平民”,指責他以民主的道德偏見敗壞雅典的貴族青年?!?/p>

在尼采那里,柏拉圖也好不到哪里去,他被譴責是因為熱衷于教化別人。”

馬斯克在2013年告訴記者艾莉森·范·迪格倫:“我想,在我12歲或15歲左右的時候,我經歷了一場生存危機,我在讀各種書,試圖弄清楚生命的意義以及這一切意味著什么?這一切似乎都毫無意義?!?/p>

馬斯克首先閱讀了弗里德里?!つ岵珊蛠喩な灞救A,但認為他們真的很消極,也并不推薦大家去讀。

與我而言,尼采最大的價值在于喊出上帝死了之后說的,要重新評估所有價值。

“上帝死了”是一種粉碎前人觀點的新物種或新概念。

iPhone手機的出現,代表諾基亞和摩托羅拉的時代已經死了, 評估手機的價值不再單是溝通,而是“智能“。

新能源車特斯拉的出現,與傳統汽車行業來說,也是如上這個邏輯。

chatGPT的出現要重新評估的又是什么呢,最近我一直在用,表現還是大超預期的,我認為首先對現有的Google、百度的價值需要重新評估。

另外對人的能力判斷標準也要重新評估,實時性知識獲取的能力從此成為基礎,而基于事實的整合、判斷將會成為新的基礎能力。

作為產品經理來說,所設計的產品都應該要屬于自己的獨特精神,也就是產品的自我哲學。

我不知道喬布斯是否讀過尼采,但兩人的精神力量卻驚人的相似。

喬布斯那場在斯坦福大學經典的演講里說:“把每一天都當作生命最后一天”。

《王興傳》里提到王興非常喜歡看歷史書和哲學書,這讓他視野變得開闊:“看到生命、人類的出現,你會覺得在這么長的時間維度里你碰到的所有事情都是雞毛蒜皮的事情?!?/p>

如果說尼采代表了個人,而馬克思更知為集體發聲。

17世紀之前所有的哲學家探討的是本質,比如世界的本質是什么樣,而17,18世紀受啟蒙運動的影響。

哲學的轉變是從追求“不變”到探索“變動”是如何產生的,簡單說接受世界的存在,開始探尋,世界為什么會一直變化,其變化背后的動機是什么。

達爾文的進化論就在這個時期誕生,上帝不再是造物主,是因為物競天擇。

黑格爾的重要的貢獻是辯證法,變化是一種正反合,從量變到質變。這也是一種中庸之道。

黑格爾的問題在于雖然解釋了世界,但是人們該有的問題還是解決不了,也就是說解決了認識世界的困惑,但是不能解決實際問題,這方面來看黑格爾更是一個抽象本質的理論家,光動嘴,不動手。

叔本華和黑格爾是同時代的人,甚至在同一個大學里教書,叔本華一直較近的看不上黑格爾,甚至非要把上課時間和黑格爾安排到一起,來PK到場的學生誰的多。

結果叔本華輸的一塌糊涂,課堂上來的都是去黑格爾課堂擠不進去的同學。

這里還不得不提一個人,是費爾巴哈,他跟尼采是一伙的。

費爾巴哈的投射理論認為上帝和宗教都是人類投射出來的。

馬克思和尼采的共同點在于,都認為上帝是人們投射出來的虛幻客體,客體不應該成為主體奴役人類。

不同點在于,尼采喊完上帝死了之后開始關注個人發展,馬克思注意到教會作為上帝的代表還在發揮作用,還需要再重新審視宗教。

自我投射到群體之上是一種懶政,以為群體的美德已經有了,就不需要自己實現了。

這個方面來看去中心化的本質其實是一個共產主義,共產主義社會是一個沒有宗教的社會 。

尼采對基督教持批判態度,他認為基督教的道德價值觀束縛了個體的力量和創造力,并導致了西方文明的道德墮落和虛無主義。尼采的哲學思想中包含了對古希臘的贊美和對“超人”(übermensch)概念的探討。

他認為人類應該超越傳統的道德和宗教約束,追求自我實現和人類進步的新境界。

尼采自己并沒有信仰任何宗教,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被視為一種反宗教的哲學。他認為個體應該擺脫傳統宗教的束縛,尋找自己的生命價值和存在意義。

黑格爾覺得世界第一因是精神,是一種虛幻創造了世界,上帝具有超越精神。

而馬克思的觀點截然相反,認為客觀存在的人才是第一因,世界的萬事萬物是人創造的,包括上帝,上帝是人類無法實現的一個夢想。

所以喊出上帝已死的不只是尼采,也有馬克思。

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里有一句話:“哲學家解釋世界,但更重要的是改變世界”。

柏拉圖和黑格爾都是研究客觀事物背后的抽象概念和精神,也就是精神課題話。

熊彼特說,一個思想的影響是飯后一小時到100年, 但還有一種思想,是幾百年到上千年,一次次的被重新發掘出來,馬克思的思想屬于后者。

15世紀,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隨著新航路的發現,國際間貿易擴大。

隨之,英國發生的“圈地運動”奠定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基礎。

資本家為了爭取最大的剩余價值,極近可能的壓制工人的勞動時間,人民苦不堪言。?

此時,社會主義的萌芽在醞釀。

然而,不管是英國思想的托馬斯·莫爾(1478-1535)的《烏托邦》,還是意大利思想家托馬斯·康帕內拉(1568~1639)的《太陽城》都跟柏拉圖的《理想國》一樣,無疾而終。

歷史繼續向前,18世紀60年代(1760-1840)英國開始的工業革命,雖然讓社會生產力提高,但同時也加劇了資本主義的資本家和無產階級的矛盾。???????????????????????????????????????????????????????????????????????????????????????????????????????????????????????

此時,又出現了不少空想社會主義者。

但結果還是一樣。????????????????????????????????

直到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社會主義從空想到了可實現的科學。

我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針對馬克思主義結合中國特色取得了驚人的發展。

如果要給產品經理從思想上分級會是怎樣的呢?

馮友蘭在《中國哲學簡史》里說人有四個境界,從低到高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我覺得是一個很好的借照。

自然境界的產品經理,這是一個懵懂階段,老板布置一個需求,只是靠本能去做這個需求,沒有反問,沒有思考。

功力境界的產品經理,開始清楚知道產品的服務人群和價值,也開始知道公司內的職級晉升規則,比如產品的活躍人數,日活數據,產品收益。其動機是利己帶來晉升,同時也是利他,給產品帶來一些價值。

但這時往往陷入產品數據的虛幻追求里,開始搶資源,刷流量,無效廣告,惡意騷擾用戶。???????????????????????????????????????????????????????????????????????????????????????????????

所以對于產品經理的考核目標的制定也非常重要,這一部分我想在后面的管理篇幅中來闡述。??????????????????????????????????????????????????????????????????????????

道德境界的產品經理,了解到社會的存在,知道產品經理的宗旨是承擔一部分社會責任,是為了創造社會價值。如儒家所說,了“正其義不謀其利”,微信產品的設計更為收斂和道德,我認為是在這個階段。?????????????????

天地境界的產品經理,了解到自身不僅是社會的一員,同時還是宇宙的一員,他是社會組織的公民,同時還是孟子所說的“天民”。馬斯克對太空的探索,對人類未來交互形式的創造我認為達到了天地境界。

我體驗過不少的書店,有的裝修的很好,但是為了裝修的造型舍棄了基本的瀏覽體驗,噪音也很嚴重,更多的是打卡拍照,而有的書店很注重閱讀區的體驗,如果去計算書店用戶創造的社會價值來看,后者顯然是勝出的。

《基業長青》里提到不少偉大的企業長期發展的原因。

其中福特汽車亨利·福特說:

我認為我們的汽車不應該賺這么驚人的利潤,合理的利潤完全正確,但是不能太高。我主張最好用合理的小額利潤,銷售大量的汽車……因為這樣可以讓更多的人買得起,享受使用汽車的樂趣;還因為這樣可以讓更多的人就業,得到不錯的工資。這是我一生的兩個目標。

京東也在今年提出了百億補貼的低價策略,我理解這個策略本身也不是為了對抗拼多多,而且普通消費者的根本訴求。

2003年為,任正非邀請北京大學、中國社科院的一些哲學教授,給華為總監級以上的員工做培訓,問其原因,任正非說要給這些干部的頭腦“松松土,澆澆水”。

我在騰訊參與過幾款小而美的音樂產品,從創立到短時間夭折的經歷,根本原因在于,這幾款產品提供的社會價值不足以用單個產品來承載,更應該成為市面上類似產品的附屬功能。

從上可見,哲學的發展是一部充滿和思辨、批判、鮮血、孤獨、戰爭,而又極具真理探索精神的發展史。

馬斯克曾在接受《CBS周日早晨》采訪時說:“我的哲學基礎與道格拉斯·亞當斯一致,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哲學家,但我最喜歡的哲學家是道格拉斯·亞當斯。”

道格拉斯·亞當斯是誰呢,《銀河系漫游指南》是他的代表小說,里面有經典臺詞:“時間不過是一種環節而已”。

說實話,我在寫這篇文章的整個過程是痛而快樂,痛苦的點在于哲學的知識多個雜切難懂,但也有點收獲。

我好像知道了點什么,但又好像不知道的變得更多了。

培根說,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真理因為像黃金一樣重,總是沉于河底而很難被人發現,相反地,那些牛糞一樣輕的謬誤倒漂浮在上面到處泛濫。

哲學就是就是那個黃金。

思辨是哲學的內核,它混雜的多樣性造成了我們對真理的無限追求。

埃隆馬斯克在《穿越寒冬》有一片文章,標題為“桀驁不馴的硅谷聚集了一群“瘋子”我是一個硅谷人。我只是覺得硅谷人能做成任何事情?!?/p>

他說硅谷之所以以成為創新之都,并不是技術是美國人更聰明,是因為其硅谷充滿的沖勁和多樣性,他補充說:

其實,每個人都有一套屬于自己的人生哲學。

重要的保持開放的,自由的,思辨的心去感受這個世界的萬般哲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則把變革世界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馬克思說:“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

馬克思發展了黑格爾的否定之否定理論,首先事物自身內部就存在肯定和否定的一面,很多事物的衰亡并不是新事物打敗,而是從自身內部瓦解的。

杜牧在《阿房宮賦》中說:“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

孫子兵法也說:“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

商業競爭也是如此,一個產品打敗另一個產品,是社會肯定因素打敗了否定因素,絕不是純粹的你我之間的生死存亡。

所以,不能簡單說是蘋果打敗了諾基亞,而是社會發展的肯定因素在變化,這個變化否定了諾基亞。

所以我們總聽到,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

SaaS軟件的出現,是因為傳統軟件自身內部,否定因素比如安裝、更新機制的低效率等因素發展到占據上風,被社會否定。

否定不是拋棄,而是揚棄,前者是全盤否定,后者是剔除。

經濟發展的每一次金融危機都是一次否定,然而也總會再次向前發展,達到更高的高度;

物理學歷史上天空中兩朵烏云是一次否定,然而,前者導致了狹義相對論的誕生,后者產生了量子理論。

從而開辟新一代的物理學,造就了20世紀的科學技術的繁榮發展。

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同樣的也是這個邏輯。

綜上,偉大的產品應該具有的哲學思想就是有顆仁愛之心,理性探索,不斷突破自我,科學的打造像水一樣的具有社會價值的產品服務用戶。

產品經理角度來看,設計產品絕不是功能的累加,而更應該是生物學上的進化。

一個要深思熟慮確定進化的目的,二是要在迭代過程中大膽、準確的判斷,揚棄之前版本中不合理的功能,否則就會變成一個臃腫的、效率低下的、不可用的產品。

確定了產品經理的責任在于提供社會價值后,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擴大價值呢?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若想獲得更多的剩余價值,一是延長勞動時間,二是提高生產效率,縮短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前者就導致我們說的996文化,后者可以通過培訓提高熟練度,通過技術提高提高運行效率。

以電商平臺亞馬遜為例來看,其社會價值在于,低成本、高效的獲得高質量的產品。

產品經理應該要有建設水管的邏輯,也和亞馬遜的“飛輪效應”如出一轍。

吉姆·柯林斯在《從優秀到卓越》描繪了優秀公司,實現向卓越公司跨越的宏偉藍圖,提到了“飛輪效應”:

一個巨大的金屬輪盤水平地安裝在輪軸上…現在設想一下,你的任務是讓輪子在車軸上旋轉,速度要盡可能地快,時間要盡可能地長。你使勁地推飛輪前進1英寸,這種運動在開始時不易被人察覺到。你繼續推,不間斷地推,2到3小時后你會發現你的輪子已經轉完一整圈了。

然后就到達了一個點——那就是突破點!這種積累起來的動量對你來說是有利的,它用力向前推飛輪,一圈又一圈……嗖嗖,飛快地轉動!……就連飛輪自身的重量也在幫你推。雖然你花的力氣和第一圈一樣大,但是飛輪越轉越快。飛輪的每一圈轉動都建立在前面運動的基礎之上,當然也摻雜著你的努力。飛輪轉動的速度快了1000倍,接著10000倍…永不停息的動力向前飛轉。

亞馬遜的創造的三大飛輪:Prime 會員服務、Marketplace 第三方賣家平臺、AWS 云服務、就是鋪設的一個個自來水管道。

所以,如果把社會比作一個超級機器的話,產品經理的宗旨就在于創造各種提高這個社會運行效率的工具。

資本還有個重要特性,是無限的擴張,如果資本不升值,資本也就不復存在。

資本誕生在歐洲,但它突破了疆界,席卷了全世界。

如果,把世界比作一個超級大的神經系統,資本遲早會充滿所有的毛細血孔。

這個世界,終將一切皆資本,一切可量化,這也是數字化的本質。

所以,國家之間的產品的限制,背后的本質是資本的限制。

不可否認,當下是一個資本的社會,一個產品產生的資本升值必然是一大因素,因為歷史告訴我們,落后就要挨打,此落后很大程度就是資本的落后。

但是,資本越發達,一定程度意味著精神的空虛。

當搞錢成為生活的主旨,藝術、繪畫、音樂,甚至愛情都可能成為非必需品。

哲學家們一直在試圖挽回曾經的精神家園,以前車馬都很慢的幸福,現在也基本上和資本畫上了等號。

不過這也不是一種批判,從發展的角度看,當下也只是一個階段。

因為哲學告訴我們,所有的當下都會包含肯定和否定的變化。

明天會更好。

本文由 @麥時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所以,國家之間的產品的限制,背后的本質是資本的限制。 」 ChatGPT vs 文心一言;作者這篇文章太喜歡了 馬克住了,回頭多復習幾遍~??

    來自廣東 回復
    1. 舉的例子特別好, ChatGPT背后資本的投入是后者的N倍。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