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再多干貨,你也不會成為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
當今,不缺產品經理,缺的還是優秀的產品經理。
當你即將畢業開始面試工作時,心急如焚的你在各個論壇上眼巴巴地尋找別人發布的“面經”、筆試答案、成功竅門等干貨,學習他人經驗,仿佛了然于心;在你步入社會成為一個入門級的產品/運營人員后,閑暇之余在門戶網站、社區平臺里瀏覽著大神傳授的“X大基本功,必不可少的X個工具,淺談產品及運營”等五花八門的干貨,深信自己也已領悟其精髓;可事實上,面試時你發揮的不怎么好,工作上領導讓你交的報告,還得上網重新找一找。
在內容信息流爆發的今天,網絡上每天都會更新大量的熱點評析、案例分享、經驗總結,很多人都會品讀一二為鞏固專業基礎并學習新的策劃技巧。沒錯,這樣的你是一個產品經理,但絕對不是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
拿來主義會扼殺原創力
在產品經理的干貨儲備里,產品設計是最基礎也是最沉甸甸的。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很多APP在交互設計、功能頁面上越來越相似。這里面不缺乏一些“拿來主義”。
筆者前些天收到好友分享的一條微信讀書消息,于是好奇便下載體驗了一番。在閱讀體驗、好友互動等功能上微信讀書著實下了一些功夫,物質及精神激勵方式運用的恰到好處。該產品的優點在此筆者不過多贅述,著重說一下筆者的一些疑惑。
微信讀書的第一個主菜單“發現”中使用了卡片式左右滑的交互方式來進行功能頁面的切換,每張卡片上各自代表的功能為:熱門榜單(書籍推薦)、我的金幣、關注好友和發現更多書籍。其頁面展示效果十分像APP的啟動引導頁。筆者認為,左右滑切換式的交互方式固然美觀簡潔,但更適用于隨便看看類型的信息流展示,而非功能的切換選擇。每張卡片上的內容應屬于同類型,例如騰訊視頻小程序中首頁菜單欄所展示的一樣,每張卡片代表一部影片的推薦,滿足了用戶在無目的性瀏覽時的快速切換更新推薦的需求。
而在微信讀書這里,發現菜單里隱藏著四個(或更多)不同的功能,用戶在觸發查看“我的金幣”這一強目的性需求時,還需滑動幾次尋找一番。體驗下來,此處的卡片切換式交互顯得有些不倫不類了。不可否認的是,微信讀書的產品經理一定比筆者要優秀不少。但在此處,借鑒了一個不適合產品功能的交互形式似乎有些“不假思索”了。
當產品經理設計某款產品時,想必一開始或多或少都會參考其它行業優秀產品。優秀的產品設計值得被借鑒,但一味地借鑒他人產品,不結合自身產品功能,缺少自己的想法及觀點,思路只會越來越狹隘。魯迅先生提倡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是其核心要旨,對于產品經理來說,在分析出他人產品的優點時,也應找到他人的不足。在“拿”之前,從自身與競品的用戶群體、市場定位、商業模式、規劃發展等各個方面、跨緯度的進行總結分析,找到自己的特色;更重要的是需要深入地與自身產品的用戶進行溝通,關注用戶的目的,找準自己的定位。簡單、粗暴的拿來主義應該是被摒棄的。
在游戲行業里,直接照搬界面、功能玩法的事例稀松平常。筆者在APPstore里搜索“水果忍者”,共有6001個搜索結果,大部分山寨應用僅僅是將游戲名字加個”中文版”“官方版”“掛機”等后綴,應用介紹頁的游戲截圖與原版基本上所用一致。在一個新興行業崛起速度之快時,惰性思維讓開發者僅僅是簡單地去“拿”,誰抄襲誰、誰模范誰也已經司空見慣,歸結之根本是原創力的缺乏。當陌陌這款基于地理位置的移動社交工具問世之后,引起不小的轟動。不少公司爭相模仿,企圖成為第二款陌陌,結果不出意料的失敗。直到新穎的“右滑喜歡,左滑不喜歡,互相喜歡才能配對成功”的社交新規則出現,陌生人之間的社交似乎又迎來一波新的小高潮。后續產品的推崇出新,才是取得成功的關鍵。
他人的成功不可復制
人總是喜歡聽一些成功的故事,一則成功的故事總是備受追捧,仿佛自己與成功只差了一篇文章的距離??伤麄儏s沒發現,成功的人正在講故事,而你連故事都還沒有開頭。
不少文章中都會提到“產品經理必備的6個能力”、“如何有效的溝通”、“從業N年,我總結了一些經驗”,這些是典型“成功”人士所分享的干貨,但值得注意的是他所發表的能力、方法、經驗也好,僅僅是完完全全適合他自己。試問,當別人將游泳所需要的全部技巧、動作要領告訴你之后,你能保證自己也會游泳嗎?還有不少產品大家都會定期舉辦講座或干脆成立學院課堂,與同學們分享其創業之路、成功經驗和專業技巧。同學們聽得也是側耳傾聽、心折首肯,那這之中又會有幾個張小龍呢?
當然,“望賢思齊”,他人的經驗和技巧可以作為你實踐道路上的一個指導性意見,你可以結合他人總結出的方法來尋找到適合自己的真正進階之路。
真正的進階:看不如寫
如果你真的已經確定要做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那么你就應該開始總結分析了。
很多作家說過,看過再多的書也不如自己親自寫一篇來的成就大。那看過這么多篇干貨的你,也應該掂量掂量自己的干貨了。
小的時候語文老師總要求我們,每人十篇讀書觀后感,長大后才明白,對一本書、一部電影的總結分析能力是我們人生中所必須要具備的。在閱讀或品鑒他人觀點或產品干貨時,他人對事物分析的想法往往會先入為主,導致自己的想法一般是認同他人想法,或在他人想法的基礎之上。
一般來說,一篇2000字的文章,只需5分鐘即可看完。而你是否看完就馬上返回至上一頁?這種“看”是毫無意義的。
你所瀏覽論壇里的文章大多數是編輯精選而來,其內容大有裨益,看過之后更需要反問自己:
- 該作者為什么提出這樣的觀點?
- 他的結論從何而來?
- 文中所提及的內容是否片面?
- 作者的想法是否有可以補充的地方?
- ……
碎片化內容無法真正幫助到你,而在碎片化內容中進行思考,靈感也會源源不斷。
我記得剛畢業時簡歷上最下面的自我評價里寫著“經常逛產品論壇、閱讀了《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等書”,還特意在面試我的上司面前強調了一下。上司告訴我,他從來不看這些產品論壇,當時我還不以為然。在后來的工作中,上司這個從不混跡產品圈的產品經理,卻也能教我很多產品相關的技巧,但他更多教我的是留心身邊事,事事多思考。
對于產品經理來說,需求文檔、競品分析報告是日常工作中所必須要完成的。在工作之外,我給出以下建議:
- 堅持每周體驗一個產品,從電商、視頻、社交、工具、游戲、出行等各行各業中選取產品,盡可能地跨越多個行業、多個平臺,并寫出完整的產品分析報告;
- 針對熱點新聞及互聯網趨勢,寫出自己的觀點看法。一兩百字到一千多字,由少積多,由淺及深;
- 總結分析自己的學習過程,將自己的心得體會記錄在案,輔以整理,這將會是一冊屬于你的內功秘籍。
作者:一顆南星,微信公眾號:一顆南星,互聯網公司產品汪,分享產品,寫點生活,聊聊互聯網,在這個時代做最努力的自己。
本文由 @一顆南星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作者是個大美女噢
我非常認同作者的想法,不能僅僅停留在“看”
我認為產品本身就是要的就是做細,作深,如果僅僅停留在“看”的成面上那時絕對不夠的
很多時候根本無法深入到產品里面,優秀的產品,設計的場景是如何的,用戶群體是如何,產品為何如此設計(有外界原因,內在原因)
那還看什么????
我一直認為,學習有三個階段。
一是知道,而是會用,三是創新。
成為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之前,首先得先是一個產品經理。
創新之前也首先得知道,且會用,試想你看到的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也許在他之前也會有很多糟糕的作品。
就如你舉的這個微信讀書的例子,產品是在迭代的,這種交互好不好,合不合適,會在用戶反饋中得到經驗,產品的成長亦是要付出代價,我們更多是讓這種代價減少的更低。你并沒有辦法讓用戶百分百喜歡你的產品和交互思路,只是讓更多的用戶喜歡和讓更少的用戶反感。
總得來說,在沒有創新這個能力前,可以先模仿成功產品,畢竟,現在互聯網產品的開發是迅速的,等不了你成為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再去做一個優秀的產品。當然,你要是說為啥不找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來做這個產品,我想這是所以HR都想做的事,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了。實踐就是在成功和失敗中總結。
當然,我能回答那么多代表我是很認真去看了你的文章,只是更加認同,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應該有追求創新的主義精神。也相信,真心喜歡產品經理這個職位的,亦在往創新之路上探索。
與君共勉。
利益相關:90后———-
懷疑作者是不是從“產品100”過來的逗逼,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前人的經驗哪怕是片面的也會有合理之處,如果一味地創造而不借鑒,豈不和射雕英雄傳里那個思考了好多年也沒算出九宮格橫豎斜都相等的女人一樣?
從不認為碎片化的閱讀是無用的,因為哪怕是碎片,也要看你拾起的,是魚鱗還是金箔。
我可以反駁更多。
不過是抽象和歸納演繹,實踐出真知,這兩個理。但真正的怎么去實踐,書上不會寫,干貨也看不到,得自己想,做,總結
多思多想多體驗多總結很重要
首先作者的觀點很認可,但是舉栗子沒去深入挖掘。
微信閱讀的發現頁面設計合理的,對于初始化用戶才會有作者描述的功能,那是讓用戶了解微信讀書,當你反復閱讀后,只會出現榜單和好友的閱讀書籍了。
另外關于水果忍者,那是為了爭奪熱詞,引導搜索用戶下載,內嵌廣告盈利。另外上千個捕魚達人app,都是賭博游戲,發行方追求的是利息,并非產品創新。
learn by doing
我理解是這樣。
事情,不在于你做了多少,而在于你理解了多少,又有什么總結和優化。寫,就是一個促進轉化的過程。
寫,是一個思考的過程,內容要合理,語言要條理。把你想要描繪的東西生動地演示出來。
不要為報告而報告,為工作而工作。
??受益了
總結的很到位,至少在我理解來看,很到位,我很收益!謝謝,可以交個朋友嗎?
當然可以! ??
你寫這個給經驗不豐富的我們,你說你的老板都不看這些,這個怎么說?
干貨確實能對產品新人有指導作用,但僅僅只是“看”卻是毫無意義的。
系統的看書學習才能扎實并且形成邏輯性的思考方式
寫是為了讓你更好地學習,如果為了證明給你老板看,應該是在創收和其他公司層面去思考。
恩 謝謝
非常認同你的說法,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
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