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人究竟需要什么樣的產品思維?

10 評論 14771 瀏覽 166 收藏 20 分鐘

我個人倒是認為“產品思維”不僅是“用戶思維”,結合著本人的工作經歷,有一些自己的理解,僅能代表個人觀點而已。

最近負責的產品持續暴漏了一些問題,促使我這段時間一直在考慮什么是產品人應該具有的思維方式,產品化的思維有什么樣的特質。

前段時間,大眾汽車的品牌理念由“車之道,唯大眾”,改為“車之道,為大眾”。從“唯”到“為”,一字之差,這其實是企業價值觀的一種轉變,從關注產品本身,到關注用戶體驗。說這是從“產品思維”到“用戶思維”的轉變,我個人倒是認為“產品思維”不僅是“用戶思維”,結合著本人的工作經歷,有一些自己的理解,僅能代表個人觀點而已。

1.用戶體驗,用戶思維

隨著互聯網發展、信息爆炸、體驗經濟的崛起,我們開始提倡用戶體驗,關注用戶利益,每個產品人似乎都在心中不停的默念用戶、用戶、用戶,但有是時候卻并沒有真正考慮用戶,而通常是我要做一個XX功能,我要設計一個XX流程,或者我要畫一個XX頁面,往往我們這個過程中忽略了用戶,而且我們往往面臨的不是單一用戶,而是一個用戶群體,這些用戶群體之間有不同的角色,我認為的用戶思維,更多的是我們的產品干系人,這些人的心理,這些人使用我們產品的特點、他們的行為等等,從這些人的角度出發,考慮我們的產品是一種什么樣的形態,用戶認知是什么樣的。用戶思維已經有很多人講過了,關于為什么我認為用戶是產品干系人,可以參考我的另一篇文章《關于服務設計的一些總結》。

產品思維

2.場景演繹,場景化思維

所謂的場景化思維其實就是用戶場景化的能力,什么特點的人、在什么情況、在哪里、什么時間、完成什么樣的事情。

要求站在用戶的立場去考慮問題,產品經理雖然是團隊中的一個崗位,但是在很大程度上產品經理是唯一一個代表用戶發言的角色,這就要求我們不要自以為是,更多的以用戶體驗為中心,以不同的用戶場景來檢驗自己的產品,是否是用戶所需,用戶所要,用戶所想。從前我就有一個產品的同事,自以為是的創造各種概念,創造各種術語,來滿足自己想當然的創造欲和成就感,結果用戶使用系統的時候一臉懵逼,無所適從,最后自己也弄不清這些名詞都代表什么了!

產品思維

3.有據可依,數據化思維

上面講到的用戶場景,其實也是一種依據。需要在產品工作者,不要憑空創造,建空中樓閣,要有據可依,不論是產品優化,還是功能迭代,要有依據,我們說以理服人,產品的“理”就是數據化,數據化的分析,數據化的呈現。

我認為產品工作者是一個比較嚴謹的工作,做出的任何決定都會對用戶造成或好,或壞的影響。越是大型的系統、被廣泛的應用的系統,越應該慎重,自己應該清楚這背后會帶來什么,一但出現一個草率的決定被執行了,自己好好想想會不會頭皮發麻,手心發冷。

還是舉一個栗子,曾經有一段時間做SaaS系統,系統中有一個關于記賬精度的控制功能,產品經理在新版本的產品重構中擅自去掉了這個功能,導致在用的企業對于精度控制的影響集體失效,罵聲一片。事后我找這個產品經理詢問他的想法,他告訴我說,沒有人在用。多可笑的事情,我當時就反問他,你依據在哪,你做過用戶調研嗎,做過使用統計嗎,理解過這個功能放在這的作用嗎?后來這個功能又被重新加了回去。產品團隊的威信大打折扣,這對內部而言是小事,但是損失的卻是用戶信任,各位產品經理捫心自問下,你真的代表用戶了么?所以,我覺得產品設計是一個嚴謹的工作過程,用事實說話,用數據說話,雖然有些極端,但是真心的,雖然我們不是數據專家,但是要有數據化的思考意識,免得我們被自己人罵,更被用戶罵。

產品思維

4.整體統一,系統性思維

系統性,包含系統化的思維方式、系統化的知識結構、系統的做事方法。這里主要強調系統化的思考方式,這點我認為是很重要的,是否能從全局考慮、而且可以使用系統的方法看待整個產品,而不是糾結于在某一個頁面上按鈕是靠左還是靠右。在這一點上,我們強調更多的思考方式的問題,可以從多個角度系統、宏觀的看待產品,逐步深入和細化。

系統性,對于從0搭建一個產品尤為重要,十分考驗一個人的系統化程度??匆粋€人是不是具有系統的思維,可以從幾個方面考察,比如有沒有較強的概括和抽象能力,缺乏概括和抽象能力的人,系統化思維的能力一定不高。

比如看思考問題是否全面,對于某一個問題的關鍵點是否都能夠想到,否則的話在后續的產品設計過程中,總會出現各種各樣掉鏈子的情況,不是流程不能閉環,就是交互過程影響操作繼續,總要有人替他們擦屁股,在我看來這些都是不可原諒的,是一種不專業的體現。所以和諧統一、整體設計、全局考慮,遵循統一的規范和邏輯,建立一致性的規則,產品才能有一致性的體驗,在表達產品氣質和品牌特性的過程中才能事半功倍。

5.簡約至上,簡化思維

不是說我們要有系統的思維就要把一個產品,一個功能,做的很龐大,很完善,這種投入產出不成正比的。確實要有一種“最小化可行產品”原則,有利于快速驗證和持續迭代,成本也會最小。

簡化思維實際上需要我們做更多的研究和嘗試,不停的進行驗證、修訂,對自己部分的產品功能進行批判和追問,盡可能的做到簡約,簡約不同于簡單粗暴,不要誤會啊。如果能少用一種色彩就不多用,能減少一些按鈕就不增加累贅,能減少一些字段就不羅列,這其實是比較考驗功力的,往往我們產品上線,功能發布之后,返回頭來再做總結的時候,發現有些產品功能或者頁面做的好復雜,再想改就傷筋動骨的。這個時候,產品經理是負有極大的責任的,這就需要產品人一開始的時候就要有這樣簡化的思維,多問下自己有沒有更簡單容易的方案,有沒有更簡潔便利的設計,有沒有更短的流程和操作步驟,我相信這樣會更有利于別人理解和使用,不至于后面一團糟。

6.輕重緩急,有序思維

這也是考察產品經理軟技能的一個方面,雖然有些時候我們找到產品設計的依據,但不是所有有據可依的事情都要做。這里面有些是小概率事件,有些是我們自我臆造的,有一些是小眾需求,這時候產品工作者就要分清輕重緩急,哪些緊急重要,我們要第一時間優先實現,哪些是細枝末節,可以往后放,甚至相當一段時間內都是可以掛起的。尤其是我們在做版本計劃的時候,輕重緩急是評價一個需求在版本分布中最重要的指標之一。比如一個功能缺陷和一個新功能相比,通常來說,我認為功能缺陷天然的比新功能優先級要高,當然我們不考慮特殊情況,比如沒有這樣一個新功能,產品就面臨生死抉擇,我相信大多數的產品不會是這樣,即使有,從開發成本和開發價值等多方面衡量的話,也會有一個比較合理的權重來指導我們需求優先級的確定。

輕重緩急另一個方面,也需要產品工作者可以認清階段性的目標,當我們還在功能有和沒有之間抉擇的時候,不要過多的考慮是不是要對產品的UI做一次改版;當用戶還在摸索我們的系統,用戶需求還未足夠釋放的時候,我想下個版本應該是沒有必要對功能進行推到重來的;當你提供的支付環節比較繁瑣的時候,我想應該不急于拓展更多的交易流程。

7.權衡利弊,取舍思維

權衡利弊,包含兩層的含義,第一是你得能知道有哪些利弊,第二是你得知道取舍,會做決定。

有些人能很快的看到利弊,但是不知道如何選擇,有些人壓根不知道利弊在哪,遑論權衡之道,你說,有,我說你是蒙的,靠直覺的沒有權衡過程。所以一定是明利弊,知權衡。

我相信產品設計的過程中我們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包括不同的設計方案,不同流程設計,不同的交互方式,我相信一定沒有完美的方案,一定是在一定程度上各有利弊,這個時候就要理性的去判斷哪些利,哪些弊,更要能夠對利弊進行對比和取舍,最終選擇的一定是最優方案。

其實產品設計的過程就是一個利弊權衡、對比取舍的過程,做什么,怎么做,A還是B,小而美還是大而全,可以說是貫穿產品始終的,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技術,更是一種思維智慧。

8.節奏控制,標準化思維

我希望所有的事情都有序推進,需求的分析、版本的迭代、功能的優化、開發的節奏,都在分清輕重緩急的前提下,可以井然有序的持續進行。不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沒有起承轉合,沒有關聯關系,這樣的產品設計和開發節奏,根本不支持在團隊內部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圍和文化。無組織無規范的狀態,反應在產品上也必然是無組織無規范的,我有理由相信這個產品是沒有前途的。

這要求產品工作者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有能力做好自己的時間管理和工作計劃,能夠理清楚產品的路線和發展藍圖,當然這都是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不停的修正、拆分重組,這樣的能力不可能一下子分辨出來,更多的是看個人經驗的積累。

我這里所說的標準化,不是刻板僵化,而是一種把控節奏的能力,能將紛亂復雜的信息有效的組織起來,將資源、需求、產品功能有效的組織起來,形成標準的、規范的流程,促使產品良性發展,從而奔跑的快車道、超車道上,讓產品快速發展,成熟起來。否則缺乏這種節奏把控能力,開發、市場等相關的協作部門一定是比較忙亂和痛苦,要么是不跟拍,要么是摸不到重點。

9.求本溯源,質疑思維

求本溯源是產品工作者在產品設計過程中比較經常遇到的,在需求分析過程中,在用戶調研過程中,在交互設計過程中,往往很多同學都是只看到了表面,而沒有透過現象看到本質,這就要求產品人在實際過程中多問為什么,而不是聽風是雨,用戶需要一個電鉆是真需要一個電鉆還是想在墻上有一個洞?我們不是百寶箱,要什么給什么,我們也不需要對用戶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我們找的是病根。在這點上我相信很多都是偽產品人,缺乏探索和鉆研的能力,只是普通的體力勞動者,將聽到的、看到的需求畫成線框圖,更有很多人連圖都畫不好。我以為這是一項基本技能,圖畫不好的人,你跟我說你邏輯好思維強,謝謝,我信你?!你連自己的想法都不能很好的表達出來,我能指望你把別人的想法表達準確?對不起了,請走開。這說遠了點,求本溯源其實要求我們保持一種好奇心、保有一定的質疑空間,讓我們去思考,去偽存真,把真正的金子留下,沙子放開。

10.產品責任感,owner思維

做為產品工作者,應該謹記這一點,我對產品負責,我對用戶負責,每一個產品工作者都應該有這樣一個共識。就像醫生入職需要對希波克拉底宣誓一樣,需要對醫患負責,救死扶傷。作為一個具有產品責任感的產品人,更需要飽有產品原則,堅持正確的、改變錯誤的,從善如流,切忌剛愎自用,也切忌毫無主見,這都是對產品不負責任的體現。產品經理作為產品的代言,不推諉,不排斥,不抱怨,真正要有這樣的意識和思維對產品負責,對用戶負責,無論什么時候我們都可以問心無愧的說“我已經做了我能做的事”。

11.持續專注,匠心思維

持續專注,我們也可以理解為是兩個詞,一個是持續,一種傳承和延續;一個是專注,專心投入。是一種持續做好、專心做精的想法。

這是一種匠心精神,在這個浮躁的現世,可以深入而專注的打磨一款產品,一個功能,不是件容易的事,這樣的一種品質也顯得更加難能可貴。持續專注是要求我們做事情的時候可以將其做深、做透,不將究,不湊合,產品其實應該具有匠心氣。

我見過太多不夠專注的同學,做了半吊子的事扔給別人,一個功能做完就完了,而沒有持續的跟進和優化,這樣的人不是沒有熱情,而是沒有韌勁,對很多事情都很熱情,卻不能對一件事足夠專一。當然也有很多人是根本不知道在之前的基礎上還要做什么,怎么做,如何持續的優化和迭代,更要命的是那種動不動就推翻重來的。我只能說過于浮躁,缺乏匠心。產品是個持續迭代的過程,堅持并專注的進行產品打磨,越來越受歡迎,是一種功力也是一種個人品質,首先更是一種匠心思維。

好了 ,終于寫完了,一下子心情很爽。

 

本文由 @流浪天國的墓冢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非常贊同~~

    來自上海 回復
  2. 寫的很好啊,但是專欄里只有3篇文章,請問在哪兒能看到你更多的文章。

    來自北京 回復
  3. 贊一個,看了后半部分的文章感覺就像在批評我一樣,受教了! ??

    來自上海 回復
  4. 受用。

    來自江蘇 回復
  5. 很贊,但是東西太多了

    來自江蘇 回復
    1. 謝謝啦

      來自北京 回復
  6. 我臆想作者一定是經歷很豐富,很有個性的,很棒的文章!很受用!

    回復
    1. 謝謝。

      來自北京 回復
  7. 不錯

    回復
    1. 謝謝,希望有幫助。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