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產品經理,如何轉型硬件產品經理?
產品經理這一崗位細分下來有許多角色,那么,如果你想從互聯網產品經理轉型成為硬件產品經理,你可以從哪些維度切入呢?本篇文章里,作者針對互聯網產品經理與硬件產品經理的各自職責、如何從互聯網產品經理轉型硬件產品經理等問題進行了解答,一起來看。
01
總所周知,互聯網產品經理的主要職責一般分為5類:
- 市場及用戶的研究(市場分析、競品分析、用戶分析);
- 產品規劃設計(產品規劃、產品需求管理、產品設計、版本管理);
- 開發及項目管理(需求確認、項目跟蹤、產品測試);
- 產品運營(配合銷售、市場等部門的運營推廣);
- 市場推廣(營銷推廣、市場支持)。
那么硬件類的產品經理一般的職責是什么呢?從我接觸的項目來說,硬件產品經理的主要職責包括:
- 市場調研(涵蓋市場需求和趨勢、競品分析、系統應用等多層面分析,定義產品核心賣點和系統優勢);
- 需求管理(包括產品需求分析、產品定義、差異化分析;能夠匯總、抽取、提煉客戶需求,并出具相關系統解決方案);
- 編寫產品方案;
- 協助開發團隊完成產品;
- 編寫文檔(產品交付指導書、銷售工具包等文檔資料編寫);
- 市場推廣(包括媒體宣傳文案策劃、市場推廣等活動);
- 客戶技術支持(為區域經銷商、安裝商、EPC客戶提供持續的技術咨詢和培訓,配合區域銷售推介產品和系統)。
那么互聯網產品經理和硬件產品經理的區別到底是什么呢?
互聯網產品經理,也叫軟件產品經理,其起源其實遠遠晚于硬件產品經理,但隨著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迅猛的發展浪潮,反而是軟件產品經理把“產品經理”的概念帶火了。
雖然說二者都是產品經理,但是硬件產品經理和軟件產品經理,它們之間的差別其實并不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產品的知識體系要求不同。
硬件產品涉及工業設計(Industrial Design,ID)、電子電路、結構工程、生產制造、產品認證、品質管控、物流倉儲、產品營銷、售后維護等環節,對產品經理跨領域的綜合知識體系要求相對更高。
而軟件技術則通用性相對較強,不需要像硬件領域一樣具備很深的垂直性行業經驗。
多交一些認證費用讓認證機構優先安排或者加班測試等,通過這些方法能壓縮一些工期,但還是有工期下限。而軟件產品則不同,軟件產品的生產過程主要是靠“編程”,是可以通過加大人力和時間的投入來明顯地提升效率的,當然也有其上限,但是相比硬件產品的彈性已經大了很多。
第二,產品的開發周期不同。
從前文提到的硬件產品全生命周期概覽來看,硬件產品(業內也稱為“原子產品”)的開發周期比較長,因為涉及實體物料而很難做到“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當產品開模完成后,再修改結構圖紙需要報廢上百萬的模具成本;當產品銷售到用戶手中后,批量召回、返修也需要額外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因此硬件產品注重一次性就做對。
而軟件產品(業內也稱為“比特產品”)則不同,強調“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可行性產品)思維”和“敏捷開發”,即先把產品放到市場上試一試(比如“灰度發布”),通過用戶反饋來快速迭代。即便發布的產品真的出了什么問題,也可以“回滾”版本,不存在召回的概念。
硬件產品的開發周期,相對來說更加“剛性”一些,沒有太多可壓縮的空間。如果強制壓縮項目周期,隨著周期壓縮得越來越緊,付出的代價會成倍地增加。這是因為硬件產品的有些環節是無法壓縮的,比如模具開發少則一兩個月,這個時間有其客觀的規律,再怎么加班也無濟于事;再比如認證周期,牽涉到了第三方的認證機構,這個也很難壓縮。
說“很難”其實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比如不等模具開完提前做好功能樣機供認證使用、多交一些認證費用讓認證機構優先安排或者加班測試等,通過這些方法能壓縮一些工期,但還是有工期下限。而軟件產品則不同,軟件產品的生產過程主要是靠“編程”,是可以通過加大人力和時間的投入來明顯地提升效率的,當然也有其上限,但是相比硬件產品的彈性已經大了很多。
第三,產品的成本不同。
這里的成本主要指的是產品的邊際成本,所謂“邊際成本”指的是每多生產一個單位的產品,所需要額外增加的單位投入。硬件產品因為其客觀的物理屬性,它的邊際成本最低只能降到趨近于它的物料成本,而不可能為零;但軟件產品的邊際成本因為不涉及實體物料,理論上可以趨近于零。因為邊際成本的不同,又衍生出另外兩種不同——“成本思維”不同和“商業模式思維”不同。
第四,產品經理的成本思維不同。
硬件產品經理的成本意識更強,更像是一個做買賣的生意人,在增加產品功能的時候精打細算,這是因為增加功能都是要花錢的,每增加一個功能可能就要擴大BOM(Bill of Material,物料清單),要衡量新增的功能帶來的收益是不是超過了新增的成本,時刻權衡投入產出比。對于軟件產品,盡管也要考慮投入產出比,但是投入的主要是人力成本,邊際成本低很多,當用戶規模巨大時其邊際成本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因為邊際成本的不同,又衍生出另外兩種不同——“成本思維”不同和“商業模式思維”不同。
這些都是硬件產品經理和軟件產品經理之間比較好描述的微觀層面的不同,而在實際工作中二者所采用的工作思路、所執行的工作細節還會有更多體感上的差別。但是,如果上升到產品總監甚至公司CEO的角色,隨著關注點的不同以及視角和格局的進一步放大,就會發現共同之處遠遠大于不同之處了。
嚴格意義來講沒有區別,都是為了滿足用戶的需求。
互聯網產品沒有實體,信息流通時效性更快,可以雙向創造產品(開發者與消費者)產品迭代更快。
硬件產品是實體產品,從研發生產到銷售,信息反饋很慢,產品一旦成型,改動非常麻煩,周期長。
02
1. 目前硬件行業所謂產品經理現狀
硬件行業的產品經理 ,有一部分人是從業務單位轉崗的,通常這部分人是具備一定業務知識和備件的。但更多的其實是沒有什么硬件業務背景的,其中又要分兩部分:一部分屬于偏理科類的,雖說對硬件業務背景不太熟悉,但是可以基于邏輯推理得出結論,這些其實比有的所謂業務轉崗的,更能了解業務全局;另一部分屬于偏文科類的,整體邏輯理解會比較差一些,看到的更多是表面現象,這種會比較難說得讓他理解。
硬件的產品經理, 有一些不是IT相關專業的或者甚至沒有相關技術培訓支持的,完全憑借著自己對業務的理解開始干活,然后對技術也不甚了解,只求把功能上線就好。
2. 硬件產品經理的崗位說明書
崗位名稱:硬件產品經理。
崗位職責:
- 基于市場分析、技術動態和用戶研究,發現市場機會并負責產品規劃和產品定義的輸出工作;
- 跟蹤競爭對手的動態和產品的用戶反饋,對產品保持持續的競爭力負責;
- 跟進包括ID、研發、供應鏈管理等的產品實現過程,關注項目關鍵節點,把控產品實現質量,確保產品實現符合產品定義,對商業結果和用戶口碑負責;
- 挖掘產品核心賣點,參與產品的GTM過程,協助制定產品定價、營銷和渠道等策略;
- 對產品進行全生命周期的跟蹤和管理,以市場和用戶數據反饋制訂產品升級或退出方案,保證產品組合的持續競爭力。
崗位要求:
- 本科以上學歷,有3年以上的硬件產品經理工作經驗;
- 優秀的產品理解和產品規劃能力,具備產品思維、數據思維、邏輯思維和決策能力;
- 具備專業的市場分析、行業分析、消費者研究、產品規劃和產品管理能力;
- 具備電子、結構、ID、供應鏈管理等與硬件產品相關的基礎知識儲備;
- 熟悉硬件產品的產品規劃、產品定義、開發、生產、品控等流程,以及各環節的把控要點;
- 有強烈的自我驅動力、責任心、溝通協調、系統化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從以上產品經理的招聘要求中可以看出,對產品經理的核心能力要求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市場分析、用戶研究、產品定義、產品實現(ID、研發、供應鏈),甚至還包括產品定價、產品營銷、產品渠道、產品迭代,涵蓋了產品從0到1、從生到死的全生命周期。對產品經理的核心思維要求則包括用戶思維、數據思維、領導思維、行業思維、邏輯思維和商業思維等。
除了這份崗位說明書之外,讀者也可以從BOSS直聘、拉勾、獵聘等招聘平臺上閱讀各個公司對產品經理的崗位職責、技能要求的描述,以獲得更為全面和充分的了解。
3. 硬件產品經理求職前的準備?
硬件產品經理的招聘對于專業背景的要求不會特別嚴格,不過擁有“電子類”和“計算機類”專業背景的應聘者還是相對會有一些優勢。這是一個門檻不高、但是上限很高的崗位,入門相對容易,但是要做到優秀就很難。
中小企業的實力比較有限,更加愿意通過社會招聘直接招到有成熟工作經驗的產品經理,以便他們一入職就能投入工作并創造價值。一般只有規模大一些的企業,才會比較愿意招聘應屆畢業生,將其作為種子選手來慢慢培養。
如果你是考慮轉崗的話,從ID設計師、硬件工程師、結構工程師、項目經理轉為硬件產品經理是比較常見的,其他崗位,例如從軟件研發、銷售轉崗過來的也有,但因為跨度比較大,所以難度會比較高。不管是應屆畢業生通過校招第一次應聘硬件產品經理,還是通過社招第一次轉崗成為硬件產品經理,求職時所需要注意的事項都是類似的。
4. 硬件產品經理如何做好任務管理?
對于產品經理來說,工作中事情多且雜是很正常的。如果沒有良好的工作習慣和方法,很容易在工作中丟三落四,做了這件事忘了那件事,按下葫蘆起了瓢,影響最終的工作成果。我們可以通過兩個工具來梳理工作任務,既能不遺漏工作,又能極大地提升工作效率。這兩個工具分別是“任務清單”和“工作周報”。
1)任務清單
你在工作中可能會有這樣的感覺,好像忘記了一件什么特別重要的事情,但就是想不起來。直到有一天老板突然提及才想起來,但是你的腦子也一下子就蒙了,因為這時候什么都還沒開始做呢?;蛟S你還會有這樣的感覺,日常發呆、乘電梯的時候突然想到一個絕妙的想法,但因為沒有及時記下來,后面拼命回想也想不起來,感覺非常郁悶。
2)工作周報
有的公司會要求員工每周提交“工作周報”以進行工作匯報,但即便公司沒有要求,也建議大家養成寫工作周報的習慣,哪怕只是給自己看。工作周報除了能達到“GTD”的目的外,還可以記錄歷史工作進展和下一步計劃,讓自己的工作變得條理清晰、有跡可循。工作周報可以用Excel來記錄,內容包括“項目”“事項”“進展記錄”“下一步計劃”“備注”等板塊,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專欄作家
香魚,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專注于電商、供應鏈方面的研究,喜歡唱歌、徒步等運動。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