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D之道:4個撰寫PRD的關鍵思路

25 評論 57028 瀏覽 303 收藏 10 分鐘

作者分享了4個撰寫PRD的關鍵思路,希望這些思路,可以讓你在撰寫PRD時有所受用。

我看了一下互聯網上面的文章,瀏覽量高的文章,基本上在事無巨細地講PRD的每個環節該怎樣寫,甚至直接提供了PRD模版,可能的確對于產品小白來講是比較受用的。

那么我這篇更偏“道”一些,想講一講做產品兩年多以來,對PRD撰寫的一些思考:

一、撰寫PRD應該是一個的動態獲取信息的過程

心理學上,有一個效應叫做:錨定效應。

大概是講,人會傾向于依賴容易獲得的信息,快速得出結論。

比如,我們常常說的“第一印象”;或者《思考,快與慢》中作者提到的大腦中無意識的“系統1”依賴情感、記憶和經驗迅速作出判斷;或者《喬布斯傳》中提到喬幫主常用的判斷工具“直覺”。

這是原始進化動物生存的本能——站在劍齒虎面前思考的猿猴早被滅絕了。這種決策路徑效率高,省心省力。

但是在未盡量獲取足夠信息的情況下(或經驗欠缺的情況下),快速確定一個產品需求或產品方案(下決策)是很危險的,特別是面對復雜需求、復雜項目。

做完決策后,還有會有一種沉沒成本效應的心理作祟。決策者即使后來認識到錯誤,往往也難以說服自己改變船頭的方向(腦補一下跟開發哥哥說要改需求的痛苦情景)。

(摘自《神秘的程序員》by西喬)

因此在開始撰寫產品PRD之前,需盡量獲取更多的信息,使用用戶調研、數據分析等手段。最土又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多問幾位前輩的意見,兼聽則明。 但是,如果在執行過程中,如果真的發現方向偏了,也要有勇氣踩剎車,勇于承擔錯誤。

二、面向對象設計產品

其實我大學學的是物流管理,半毛錢編程都不懂,但是曾經讀過Java的介紹留下印象:Java是一門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什么是面向對象?結合兩年多的產品經驗,以我粗淺的理解,主要有幾個特點:抽象、封裝、可復用。

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可以被抽象的。

比方說,你要做一頓飯。鍋碗瓢盆,可以算作炊具。油、糖、鹽、醋,可算作調料。青菜、肉,可算作食材。那么炊具,調料,食材,就是你做飯時需要調用的對象。

封裝是個啥意思呢?

簡單說,就是老死不相往來。炊具、調料、食材三者互不關心各自有什么內容。你把生菜換成芥藍,我還是可以把它做成一道菜。

那么可復用呢?

我每天都可以拿這三個對象做飯。老王來了,他也可以拿這三個對象做飯,不用自己帶一套過來。

(如果理解錯了,求程序員勿噴。)

我認為設計產品時,也需要面向對象設計。

舉個簡單的例子。以往唯品會app的忘記密碼功能,iPhone、Android、iPad、WAP都需要開發一套原生界面,維護成本高,后來改成了統一的H5流程,那么原生app再也不用關心H5忘記密碼的流程到底是怎樣的,忘記密碼的迭代也不依賴app的發版。以后如果多了一個安卓pad,也可以直接拿H5頁面用。

第二個例子。以往唯品會個人中心菜單數據在中間層(服務層)配置維護,且不支持分流。但是公司內部有一個開關分流系統,可以創建開關,并靈活配置各種復雜規則。

那么,按面向對象的思維設計:

  1. 對于前端。前端去請求菜單數據時,需要獲取的僅僅是:哪些菜單有數據?中間層返回了數據,前端就展示出來。不返回數據的,不展示;
  2. 對于中間層。如果某個菜單需要分流,那么可以在這個菜單上配置一個開關編碼,按這個開關編碼,帶上前端請求時帶的一些參數(用戶信息),去請求開關分流系統。那么中間層也不必理會開關的配置復雜規則,僅僅需要知道一個結果:開或者關。開,就向前端返回某菜單的數據;關,則不返回。
  3. 對于開關分流系統。仍然是干自己的事情,管理開關的創建及規則配置。

三者之間的邊界清清楚楚,而且對于運營來講,極其靈活。

再扯遠一些,很多交互設計定義的組件(報錯組件、彈窗組件等),其實也是面向對象思想的一種應用。

面向對象設計產品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最直接的便是節約開發、維護成本。另外,也能幫助產品經理提高抽象思考能力,關注問題的本質。

三、面向PRD用戶角色進行設計

PRD其實本身也是一件產品。它的用戶是:開發、測試、設計師、項目經理。好的PRD也應當符合交互基本原則:don’t make me think。

在撰寫PRD的時候,需要仔細的考慮面向用戶角色的需求:

  1. 開發。涉及多開發團隊時,不同的團隊希望清楚的知道自己的開發范圍邊界是什么?當然,最重要的,需要怎樣開發?和以往相比,改動了哪些東西?
  2. 測試需要知道,用戶場景有哪些,便于撰寫豐富的用例,模擬真實的操作場景。
  3. 設計師,需要了解哪些界面需要重新設計。
  4. 項目經理需要知道項目的基本人員組成、預期上線時間、資源、風險等狀況。

在撰寫文檔時,最好能針對不同角色,劃分不同的模塊進行闡述,向不同的人展示不同的重點內容。同樣也是面對對象的思維。

四、結構化、圖化

PRD應盡量使用目錄、表格、流程圖、交互圖等結構化的表現方式。程序猿哥哥都喜歡。

曾經有一些產品經理寫了一堆的文字山,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總結一下

  1. 撰寫PRD應該是一個的動態獲取信息的過程。最好在需求早期盡量獲取大量的信息,同時要保持開放的心態,接受各方的信息。
  2. 面向對象設計產品。可以顯著提高產品的可擴展性、降低維護成本。也可以鍛煉自己的抽象能力,把握問題核心的能力。
  3. 面向PRD用戶角色進行設計。理解你的用戶,善待你的用戶。
  4. 結構化、圖化。子曰:程序員愛看圖。

此外,撰寫PRD是一件需要不斷實踐,不斷總結的事情。但愿上面的這些思路,可以讓你的PRD變得更牛逼一些。共勉。

(本文未經本人允許,不得轉載。)

 

作者:Joao_Zhang,公眾號:PathsVIVI

本文由 @Joao_Zhang?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寫的好啊,要不是看評論我就一眼錯過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沒做過產品,尤其是0到1的產品,是挺難理解的

    來自上海 回復
  2. 想求一個PRD的事實范例:),這是最強大的教學。

    來自上海 回復
  3. 我也是學物流管理出身,想要投身于產品,不知道師兄是怎么入的行,能分享交流一下嗎?微信:18829040420

    來自北京 回復
  4. 面向對象設計產品 印象很深刻 感謝

    來自四川 回復
  5. 標題與內容不符

    來自北京 回復
  6. 沒寫過PRD,但也覺得XX易懂

    來自上海 回復
  7. 如果你寫過幾個PRD,你會發現文章挺容易理解的

    回復
  8. 看懂了

    回復
    1. 多謝T.T

      回復
  9. 其實融入到自己的項目中就很好理解了,
    第一點說的是產品設計并不是一錘定音的,好的設計要經過不斷的修改和吸取相關者的意見,這個過程往往是有些產品經理比較抗拒的,所以要保持一個很好的同理心,為目標用戶做產品,而不是為產品做產品;
    第二點說的是一些相似的功能在邏輯結構和設計上盡可能一致化,因為為了方便復用,就要有意識的把這類功能做成一個整體的,這樣就可以方便程序員理解和開發;
    第三點就是prd要考慮到不同閱讀者的情況,程序員關心的是邏輯、數據層面的東西,所以prd中的流程圖就要包括功能的各種事件情況,功能結構圖要條理清晰,方便他們做接口和設計整體框架 。設計師關心的是交互和視覺層面的東西,所以prd的原型盡可能做到高保真,按鈕的擺放,各個設計元素的層級關系也要從原型圖中可以直觀看出。老板的話就關心整體操作體驗,和功能是不是他想要的(⊙﹏⊙)b,所以有必要的話還要制作可交互的高保真原型圖方便評審和可用性測試。
    第四點就很明顯了,就是prd不要通篇文字,要圖形和注釋一起,這樣才方便理解。
    樓主可能是沒有結合實際的項目說明,再加上文章用詞過于專業化,沒有符合大眾的閱讀喜好,所以才讓人感覺很難理解。
    上面也是我個人的見解,如果理解有誤樓主不要拍我啊~

    來自廣西 回復
    1. 非常感謝反饋。您有實踐經驗,理解成本更低一些。案例的確是少了一些。投稿前,對平臺受眾欠考慮了。

      回復
    2. 我覺得您回復的第三點寫的比原文清楚,更容易讓人理解。

      來自北京 回復
    3. 我也覺得,你講的比原作者淺顯易懂,原作者的話很容易讓人誤解

      來自上海 回復
  10. 浪費了讀者的時間,泛泛而談太明顯,欠缺邏輯!

    回復
    1. 具體有什么改進意見嗎?何謂泛泛而談?四個要點是否認同?

      來自廣東 回復
    2. 我覺得寫的還好,有可讀內容

      來自黑龍江 回復
  11. 點贊和點收藏的同學看懂了嗎 ??

    來自廣東 回復
  12. 根據評論中三位的反饋來看,可能此文與部分讀者的預期有所偏差。此文的目的,并非手把手教一步步如何寫出PRD。特別是文中的第四點,這種偏操作的,我都刻意縮略了,其他很多同類的文章都會提到。本文的意圖是抽象總結一些產品設計的思路和方法,會有有一定的領會成本。如果浪費了各位時間,實在抱歉了。

    來自廣東 回復
  13. 我還以為我智商該充值了,原來其他人也沒咋看懂 = =

    來自四川 回復
    1. ??

      來自廣東 回復
  14. 我沒有惡意啊,我只是做了7年黑盒測試,想學習一下產品經理知識。我真的沒看懂這個在講什么。好亂的感覺。我是特意登錄上來表達這個想法的。

    來自美國 回復
    1. 都沒看懂? ?? 加個微信交流一下?Paths_vivi

      來自廣東 回復
    2. 我對七年的測試比較有興趣 ?? 文章看懂了,就是實際操作還是缺?。?!

      來自江蘇 回復
  15. 泛泛之談,并不是很深入。個人閱讀后的感受,勿噴。

    回復
    1. 感謝閱讀和反饋 :mrgreen: 。此篇主要目的是提供一些新思路吧,不是手把手教你寫的類型。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