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摩拜和ofo,看產品從0到1時如何取舍需求

24 評論 18471 瀏覽 122 收藏 12 分鐘

我們常常根據自己的經驗、團隊的背景、資本的建議做出看上去最明智的決策。但有時候也會因為各種不足,做出看上去失敗的決策,但是卻意料之外的因為這種策略而受益。

大綱

  • 背景介紹
  • 從0至1,我們成功的關鍵是什么?
  • 從0到1,我們為什么選擇做?又為什么選擇不做?
  • 從0到1,我們面臨什么選擇?我們作出了什么選擇?
  • 從0到1,我們為什么作出了這種選擇?

背景

在資本注意力之下,市面上出現數十種共享單車??瓷先ミ@些共享單車沒有本質性區別,他們面向相同的用戶群體,解決相同的出行問題,面對同樣的競爭與風險。但是各家產品的細節,卻從出現的第一天就有所不同。

在一個產品從0至1的過程中,最大的挑戰莫過于“為什么做這,為什么不做這”,而一個個的決策也決定了產品的命運。今天我們試著透過共享單車領軍品牌摩拜和ofo,去看看共享單車最初上線之時對需求的各種取舍,去探索最初取舍的原因,以及最后帶來的啟發。

從0到1,我們為什么選擇做?又為什么選擇不做?

共享單車做為一個相對邏輯簡單的產品,我們首先看看,做出取舍的標準是什么。先從用戶的角度看,對于一個全新的事物,最重要的就是“我以最低的成本完成第一次的體驗”,而對于老用戶而言,便捷性和產品價值(同質競爭時不重要)就變得更重要。從企業的角度而言,最重要的莫過于金錢成本和時間成本。大多數時候,選擇的痛苦來自于用戶需求與企業需求的平衡。

從0到1,我們面臨什么選擇?我們為什么作出了這種選擇?

作為創業團隊的先鋒,產品們經常會先做些場景設想,這里我們只做最簡單的場景流程。

在這個場景中,我們會發現我們需要選擇自行車、開鎖辦法、還自行車辦法、付費辦法。即有硬件上的體驗,也有軟件體驗。

對于用戶而言,“快速找到可以騎走的車,隨時隨地可以把車放下”,就足夠了。顯然車身顏色、車身二維碼、車身品牌、廣告語足以讓用戶判斷出,非個人的可騎走的自行車。用戶微信掃碼支付,服務器下發開鎖指令,用戶騎車離開,隨時可以停車離開,上鎖結算費用,這應該是最簡單的了。如果這是一個公益的理想世界,這大概就是最好的解決方案了(無需要下載app,無需交押金)。

但是,對于企業而言,面臨的是自行車的壽命長短,硬件壽命影響運營投入成本、用戶用完后是否會上鎖決定收入,自行車是否會被人拆解成零件運維成本、資金池決定企業是否能擴大規模。

為了偉大的事業長期發展,我們必須要做一些選擇與取舍。

1)自行車功能需求的選擇與取舍

摩拜在從0到1的過程中,選擇了定制型,而ofo選擇了傳統型自行車。分別從用戶與企業的角度進行比較。

從用戶的角度而言,ofo選擇自行車硬件更好騎,舒適度更高。

從企業的角度而言,采用傳統型自行車的ofo,為企業省去了重新找廠商、重新找材料、重新設計產品、測試產品的時間周期與金錢投入,縮短了與摩拜的時間差,降低了運營成本。作為第一品牌,摩拜在耐用性、防毀壞而付出的努力,并沒有在0至1這一階段表現出太多的價值。甚至從長期看,用戶被教育后這部分的投入價值可能不大,需要根據實際運營數據分析。

2)自行車車鎖功能需求的選擇與取舍

在討論自行車鎖的選擇之前,我們從初創企業收入與支出的角度來看一下,以準確判斷自行車鎖在共享單車項目中的地位。

目前對心懷改變世界的這些共享單車企業而言,用戶真金白銀的付出只有押金(可退)和充值(不可退)。押金是否有監管不大清楚,但總是可以轉變成企業可以支出的費用的,而充值收入按時間來消費掉比按騎行距離或者次數對用戶和企業雙方更為合理,也更符合傳統思維。

如果一輛車沒有鎖,那么騎這輛車的人就不會交押金,也不會充值。企業自己就沒有錢生長。

如果一個用戶可以不鎖車,也沒有任何代價,那么用戶騎完車,按時付款后,不去鎖車也是正常的。不鎖車,企業自己就沒有錢生長。

想依靠用戶不想讓下一個用戶占便宜的心態去鎖車也是不現實的。我在我們小區樓下用做過實驗,只要你放10輛不鎖的車子,那么樓下所有的共享單車基本上都不會去上鎖。

也就是說,車鎖不能確保鎖上,企業就比較危險了。

摩拜在從0到1的過程中,選擇了電子型鎖,而ofo選擇了機械型鎖。分別從用戶與企業的角度進行比較。

從用戶的角度而言,ofo雖然麻煩一下,但是我有很多空子可以鉆。摩拜每次都要付款,所以我還是選擇體驗更好的ofo吧!當然,如果視線里面沒有ofo,我就用摩拜吧,反正才五毛。

但是!但是!但是!

從產品、從企業的角度而言,如果大家發起不鎖車活動,或者發起共享/免費查密碼功能,或者發每次開鎖之后選擇故障,那么機械鎖就是企業的災難,選用機械鎖的決策就是選擇作一個殘次品。

至于電子鎖里面的過多的數據需要的更多的電量、流量,以及定位功能與路徑功能是否在0至1的階段100%,根據實際的情況與用戶體驗進行平衡。

3)共享單車軟件需求的選擇與取舍

3.1)軟件載體的選擇

對于共享單車這種簡單的用戶端業務體系,唯一的用戶標識,加完整的支付記錄就是最基本的業務需求。

在0至1的過程中,從企業端來說,ios/android應用的開發成本與周期都遠遠大于微信公眾號的H5頁面。從用戶端簡單的角度而言,利用微信掃碼與支付,以公從號/小程序綁定用戶,是更好的選擇。至于后期向APP導流,通過押金之類的就可以引導。

3.2) 報故障需求的選擇與取舍

  • 摩拜報故障時,用戶必須進行詳情的說明,輸入自行車編碼。雖然用戶可能會放棄故障上報,但是每條上報信息是準確的,有益于企業運營效率提升,成本降低。
  • ofo報故障時,可以不針對任何內容進行報故障,對維護人員形成大量無用信息,提高運行的成本。故障又導到企業不能收取用戶的費用。

3.3退押金功能的選擇與取舍

  • 摩拜選擇發起退款,提示“2-7個工作日內完成退押金,并且在此期間無法用車”。這種類似懲罰機制的文案,給用戶造成心理壓力,最終取消退款。
  • ofo的退款是實時退款,讓用戶更加安心,但是不能有效阻止用戶最終退款,導致企業資金池受損。假設該公司受到某種外界負面因素影響,導致用戶擠兌,取回押金,企業可能遭遇滅頂之災。

從0到1,我們為什么作出了這種取舍?

我們只是找出幾個關鍵的節點,去分析我們選擇的時候是否跟隨了最初的判斷。

如果看一個公司的產品,就可以猜出一個公司的背景的話,我猜摩拜有一個考慮周全的產品團隊,具備組織硬件生產到軟件系統搭建能力,對產品細節不斷打磨的能力。在決策方面,能做出恰當取舍,在產品代替過程中不斷修正方向。ofo團隊更追求速度,追求更低成本,更快的走向市場的團隊,不太擅長技術,也沒有對新技術有足夠的投入,對產品的風險考慮不足。

當然每一個團隊都在成長,都在學習競爭對手的優點,改良自己的缺點。我們常常根據自己的經驗、團隊的背景、資本的建議做出看上去最明智的決策。但有時候也會因為各種不足,常常做出看上去失敗的決策,但是卻意料之外的因為這種策略而受益。

從0到1,充滿了偶然,但是從1至N,我更相信數字。

 

本文由 @updatedb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摩拜騎著太沉 有小黃車 不騎摩拜

    回復
  2. 我覺得作者的觀點帶有強烈的ofo主觀偏見,好像一直再強調ofo的好處,作者可知道很多人騎了摩拜之后就不想騎ofo了

    來自安徽 回復
    1. 那可能是你沒有認真看文章

      來自廣東 回復
    2. 我覺得你的回復非常棒 ?

      來自北京 回復
    3. 作者有點忽視了ofo的易騎性,沒有深入用之前,很容易覺得摩拜更好。我也是最開始用了摩拜的,但是!騎起來真的很不舒服,于是,每次自覺的優先選擇ofo。后來想了想,對于用戶,和產品接觸最久的,還是單車本身,本身的可用、好用才是本質。而且現在ofo在單車產品上的創新不斷,點贊

      回復
  3. 只有當事人知道有多難

    來自北京 回復
  4. 個人覺得OFO無論是硬件產品還是軟件產品都非常粗糙,經不起推敲,在營銷手段上選擇了海量產品投入,短期看來能夠看到很好的效益,產生虛假繁榮的景象,但是這種發展很難做久,一味地燒錢其實是自毀前程

    來自北京 回復
    1. 可以先占市場,再看對產品的改進速度,最后的盈利模式會影響當下的選擇。

      來自北京 回復
  5. 我們常常根據自己的經驗、團隊的背景、資本的建議做出看上去最明智的決策。但有時候也會因為各種不足,做出看上去失敗的決策,但是卻意料之外的因為這種策略而受益。

    不明白最后的啟發是什么意思。在我看來摩拜是在做著長遠發展的考慮,無論是共享單車的公益角度,還是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角度,還是良心企業的角度,我覺得都是應該鼓勵的。而ofo很明顯是在投機取巧,雖然ofo短期內實現了快速盈利,但長期看來ofo單車反復維修、報廢、無法回收利用的車輛需要再次增加,這些材料的損耗對環保不利影響,和無法樹立正確的企業價值觀來看,都是不值得推崇的。做企業要做有良心的企業,做產品也不應僅僅從商業盈利的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還有一些更深的意義。個人見解,勿噴

    來自北京 回復
    1. 換個角度你想,如果ofo和摩拜單車一樣的考慮長遠,而依照當時團隊力量,估計想在就在第二梯隊等人并購了。從短期來看,ofo成功的挑戰了摩拜單車,結局還有一段時間,有機會修正。另外,由于對盈利方式考慮的局限性,我們總會覺得他的維修、報廢是很高的沉沒成本,但其實還未可知。

      來自北京 回復
  6. 分析的很好。對這兩款共享單車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來自安徽 回復
  7. 產品的弊端就是競爭對手快速切入市場的痛點

    來自廣東 回復
    1. 是的,對高度同質化競爭而言,一點點的差別都可能被放大

      來自北京 回復
    2. 贊同,ofo最早做校園內,然而最早出現在街上的是成本2000塊的摩拜,現在車最多的是200塊不到的ofo。產品做得好不一定就聰明。

      回復
    3. 最后一句不敢認同,個人不覺得現在ofo的這種虛假繁榮是聰明

      來自北京 回復
  8. 還有些沒有讀過熱點新聞的用戶,只看OFO車上的標識,分不清楚到底是OFO還是零F零的!

    來自廣東 回復
  9. 還有從兩個企業名字的角度來來考慮。摩拜單車(mobike)更加好讀,上口,一個清輔音+一個開口音,不容易受到方言、口音的影響,簡單又有些互聯網氣息。OFO,用中文讀,就是四個音,名字長了,雖然也有個O,但是要命的F非常容易受到口音的影響,就是那些H/F分不清楚的地區。我身邊有些人一度把UFO來代替OFO。對互聯網企業來說,起名字也是個大學問??!

    來自廣東 回復
    1. 記得以前起名子都是找人算一掛c

      來自北京 回復
  10. 分析的比較全面了,還有一點沒有分析到,可能你也暫時無法分析,就是用戶更喜歡哪種方式,是我必須去下個APP來用你的車,還是直接掃碼就走了?客戶對2種車的乘騎體驗如何?用戶喜歡的車,才是真正的好車。雖然根據這幾年互聯網 一貫的尿性,要么單車公司倒的只剩一家,要么大家一起合并成一家,新摩O?摩O出行?誰知道呢。。。

    來自上海 回復
    1. app還是掃碼就走,這我個問題其實也是用戶與企業利益之間的平衡問題。用戶有用戶的時間和學習成本,企業有對用戶,估值,發展的需要。換句話說,用支付寶,不用交押金,不用下載,直接用支付寶小程序也是可以的,騎唄單車類似這種發展。 至于合并,有多少創業團隊就是為了被合并而出來創業的。

      來自北京 回復
    2. 為了被合并而創業,收購后套現走人,現金流做一做理財投資,或者到熱帶沙灘定居提前退休。哈哈

      來自江蘇 回復
    3. 哈哈哈,新摩o

      回復
    4. 一開始就分析了啊。

      回復
    5. 確實如此。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