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業務方順利地溝通協作,這篇“心法”教會你

6 評論 5030 瀏覽 53 收藏 17 分鐘

作為一名產品經理,在工作過程中溝通交流是必不可少的,但要如何與業務方順利溝通協作,這就需要用上一些技巧了。下面這篇文章的筆者分享的內容對于入行沒幾年的B端產品經理會起到一定的幫助,我們接著往下看,了解更多內容吧!

剛入行幾年的B端產品經理們,可能面臨過這些很頭痛的場景:

  • “業務方太強勢了,產品一點發揮空間沒有,只能跟著業務的意思走,真的太讓人難受了?!?/li>
  • “為什么業務不配合,為什么業務總不愛搭理人,我該怎么辦?”
  • “業務總是提一些不著邊際的需求過來,我該怎么說服他們放棄?”

我也遇到過不少和業務溝通的問題,這些年下來,從一開始對自己極不自信、懷疑工作價值,現在基本能游刃有余的控制需求、完成中大型項目協作,也積累了一套自己的溝通方法論。

今天想把這套“溝通心法”寫下來,希望能給其他產品伙伴一些幫助。

(溫馨提示:粗體字可幫助你快速閱讀^^)

一、溝通是場無限游戲

在正式開始寫溝通方法之前,我想先糾正2個關于溝通的誤區:

1. 一次兩次溝通失敗,不代表這個項目/事情就失敗了

得到CEO脫不花曾經說過:“溝通是一場無限游戲?!?我對這個觀點深表認同:溝通并不是比賽,進行一、兩場就結束了。只要我們愿意,溝通能夠一直進行下去。

即使你與業務溝通后,他拒絕了你的提案,你仍然日后找到適合的機會點再提起自己的觀點。

記得:溝通沒有明確的結束節點,只要找到機會,我們就可以重開這場游戲。

2. 只學習臨場的溝通技巧,不注重平時的影響力建設

我在市面上讀過很多溝通方法類的書籍,這些溝通方法大部分都是告訴你處于某某場景下,怎么說話,怎么引導對方達到自己的目的。

但對方不是傻子,在明確的利益面前,即使再巧舌如簧的人,也不可能動搖對方放棄自己的利益。

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確的是:正式溝通中的表現是很小的一部分,我們平時建立好的靠譜人設和影響力,能更好的幫助我們事半功倍。

所以關于下面的“溝通心法”,我會分為三個部分:

二、溝通的基礎:底層心態建設

與業務方開始接觸前,我們首先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

無論一昧地聽從業務,認為”完成工作就算了”,還是過于情緒化的與業務方”杠起來”,對于產品經理來說只能是”百害而無一利”。

前者容易讓我們對工作價值產生懷疑,后者則使我們無法順利完成工作。

所以我總結下來3點,和業務對接前先做好的心態建設:

1. 業務方不是“萬能” 的

業務與我們一樣都是人,我們之間的區別是專攻領域不同。

運營專攻領域是營銷、運營;銷售專攻領域是銷售、轉化;他們也許在自身領域十分擅長,但是并不意味著他知道技術該怎么解決業務問題,也不意味著他知道產品該怎么規劃和設計。

如果有心的話,你發現業務每次提過來的需求,往往都從系統中的某一個點切入,而不是從系統的某一個面切入。

這恰巧就證明了對方不會站在系統全局的角度考慮需求合理性。

所以我們在面對業務方的需求時,應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要因為對方懂業務,所以認為需求一定是對的。

2. 產品與業務之間的溝通一定是平等的

就如上面所說,因為產品經理有自己的優勢和價值,所以我們之間的溝通一定是平等的。

我對接銷售部門的時間不少,熟悉的人都知道銷售部門離錢最近,話語權最大,我們也曾調侃銷售就是“爹”。

但就算是面對銷售部門,我還是堅信”產品與業務的溝通肯定是平等的”,面對部分銷售主管提出的不合理需求,我也會據理力爭,跟對方講明白為什么不可以做。

反而是這種做法,讓我贏得了銷售部門主管的認同,對方也更愿意聽取產研部門的建議。

所以在溝通前一定要樹立好雙方平等溝通的心態。

3. 不要過于在意業務的無視、不搭理或者消極的配合態度

在業務對接中遇到一些配合態度消極的人,不要過于在意對方的態度。

工作時緊盯目標,確保每次接觸、訪談都有明確目的。這樣首先在能力范圍內,不對他人工作造成過度打擾。

同時也不要過于陷入人際關系的打理中。這個人不配合,我們換一個人配合就好。如果主管不配合,也可以將問題如實反饋給上級,請求上級協調。

當然了,必要的時候帶點小零食,小飲料,其實就已經能很好地培養感情。業務方也都是普通人,只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你會發現這件事情并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困難。

三、學會“建立人設”,對業務方施加影響力

如果業務本身對我們就倍感信任與認同,那么我們的想法和意見自然更容易被接納。

所謂信任和認同,其實就是我們對業務有一定影響力,對方認同我們在產品領域的專業性。

那么我們該如何做呢?下面是我自己的做法,權當拋磚引玉。有更好做法的朋友,歡迎留言補充。

1. 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應

凡是與我們相關的工作內容,無論業務方是否著急,我們都要主動給到對方一個反饋。

例如:業務方提過來一個需求,但是你覺得這個需求不確定能不能做,在約定了一個時間后,主動給到對方是否能做的回復。

2. 工作中多換位思考

有些事情雖然麻煩,但在職責范圍內可以被解決的,仍然盡量為對方處理。

例如:在預約會議時,盡量約上午、下午的前半段或后半段,少打斷他人工作;在需要對方決策某樣事務時,盡量為對方提供足夠多的背景信息等。

3. 在職責范圍內,做到事情的公正、客觀

和業務方建立信任,并不是說我們要一昧地滿足業務的所有需求。而是向對方表達自己的專業性,讓對方信服我們是專業的。

所以我們在職責范圍內,要做到事情的公正、客觀,堅持自己的想法。

例如:某個需求經過大量調研后發現需求存在問題,從開發角度上也發現需求實現有技術風險,那么就應該堅持自己的想法,盡力勸說對方放棄需求。

4. 多在同事中分享工作經驗心得

如果公司原本就有相關機制,我們可以利用分享會多分享自己平時的所學所得,讓他人感受到我們在自身領域是十分專業的。

如果公司沒有相關機制,則可以在平時的溝通中,多向業務方表露自己通過學習了什么,對業務有了一步什么洞察,多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

業務方的選擇也要注意:最好是在業務中有決策影響力的人。就算對方不是直接決策的人,也是能夠對決策造成影響的人。

這些平時準備工作足夠好,我們在正式溝通場合中就會更加容易。

四、正式溝通中的方法技巧

1. 溝通前要做好事前準備

很多B端產品可能對這點感受非常強:業務方太強勢了。

為什么業務方能比我們強勢?根本原因就是對方的信息量比我們的大。

如果業務的信息量對我們形成了“降維打擊”,那么業務必定是強勢的。

他們每個需求的理由都比我們更充分,不容拒絕。如果產品的信息量完全來自于這位業務,那就意味著我們永遠無法在信息量上戰勝業務。

所以我們想要做到平等溝通,取得自己希望的溝通結果,就必須在溝通前平衡雙方信息差,盡量讓自己擁有更多的信息量。

1)拓寬各種信息獲得渠道

要想方設法從不同渠道中獲得多樣的信息,這樣我們面對業務方才有平等交流的可能性。

這里的渠道可以是同公司的不同部門、也可以是同行業的其他公司,也可以是競品的信息。

舉一個例子:某位主管曾經跟我提過希望增加兼職老師形象照的需求,當時我的駁回理由是:一線人員反饋過大部分兼職老師都比較注重自己的隱私,所以這個功能做了也用不了。

這就是一個典型使用其他渠道方給的信息,和需求方交流。

2)重要溝通前想清楚目的

在進行溝通前,要明白本次自己溝通是為了達到什么目的?是為了闡釋清楚需求,或者是想拒絕掉需求?

想清楚目的,才能知道接下來要準備什么,要怎么說。

否則在實際溝通中,十分容易被對方“帶偏”。

我就有過一次反面案例:業務方給我提了個不合理需求,但是光靠產研部門可能很難說服業務方放棄。于是我找到了財務主管,希望拉他”入伙”,一起勸阻業務方。

但因為沒有提前想好自己的目的,也沒有準備好說辭,結果溝通時反而被對方的邏輯帶走,放棄自己本來的想法,迫不得已為業務方實現需求。

3)溝通前的信息準備

我們可以事先翻閱需求相關的產品文檔,部門文檔等,確保自己有足夠的前置信息量。

除了這些工作信息外,對方為人、性格的了解也可以幫助我們知道如何與對方溝通。

某些人是比較強硬的類型,那我們就不要硬碰硬,在溝通中保持冷靜;某些人是比較粗枝大葉的類型,那我們就一定要把細節考慮好,告訴對方可能會出現哪些問題;某些人是比較老油條的類型,那我們溝通中記得不要隨意攬活在自己身上;面對不同的人,我們要有不同的溝通方式。

但我們的溝通并不可能是一帆風順,如果對方突然給出了一堆反對意見,我們很容易被打個措手不及。

所以在正式開始溝通前,可以先預判一下可能給出哪些反對意見。

事先考慮到對方可能因為哪些因素作出反對,準備好應對措辭,可以顯得我們在溝通中更游刃有余。

當然,這個預判需要你對業務有一定了解才可能作出預判。

那么如果沒有那么了解業務怎么辦呢?也很簡單——去詢問領導、詢問其他同事。

2. 正式溝通的3個小技巧,讓業務方“聽”你的

1)信任

上文提到:如果業務本身對我們就倍感信任與認同,那么我們的想法和意見自然更容易被接納。

如果平時信任建立地不深,我們該怎么辦呢?

此時,我們可以在溝通開始前,開誠布公地向對方說明:有任何的需求肯定是積極協助的,不存在故意拒絕需求的情況。

表明自己是真心實意來溝通的誠意,也可以帶點小零食,小飲料達到更好的效果。

2)權威

人更容易相信在某個領域上權威人士的觀點;所以在溝通中,列舉你過往的實績,告訴他們為什么用這個方法在你前公司是行得通的。

類似的經歷+真實的案例,能夠加強話語的說服力。

3)互惠

人在收到他人的好意時,也會傾向于回饋好意。

這表現在如果在爭執中,對方退讓了一步,我們也往往傾向于同樣退讓一步;在溝通中以退為進,在強硬表達需求問題的同時,退一步表示可以協作,但是要用自己的方案去做。如果方案能達成業務原本的目標,大概率此時業務也愿意退后一步,同意我們的方案。

五、結束語

與業務方溝通的正確姿勢分為以下3個部分:

1. 做好底層心態建設

要知道業務并不是”萬能”的,他們也會犯錯,所以產品與業務的溝通必然是平等的。同時不要過于在意一些消極配合態度的業務方。

2. 平時的”形象建設”

讓別人感受到我們是靠譜、專業的,這要求了我們工作中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也要求我們在必要的時候堅持原則,據理力爭。如果公司有機會,多跟大家分享自己的工作心得。

3. 溝通中的方法技巧

做好溝通的事前準備,其中包括信息量的準備,摸清楚需求方性格為人等;在正式溝通中利用影響力的3要素,盡量達到自己的溝通目的。

以上就是我自己使用后十分有效的溝通方法了,希望能幫助到有同樣困境的產品伙伴們。

最后給各位有同樣困境的伙伴們打個氣:2年前我曾經想過要放棄,業務要什么就怎么做。但我覺得所謂產品經理不該如此,所以我選擇了繼續堅持。

經過2年的努力,我發現業務現在會主動過來聽取產品的想法時,很慶幸自己當時沒有放棄。

所以即使你現在也有這種困境,也不要輕易放棄。持續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加上適當的溝通方法,就不會陷入“工具人”的陷阱。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與大家共勉。

本文由 @Thea小里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你好,作者,您這邊文章的觀點講的很好,我可以拿到公司去進行講課培訓嗎?

    來自湖南 回復
    1. 沒問題的,歡迎使用。

      來自廣東 回復
  2. “無線游戲” 這個觀點我在溝通的方法,脫不花這本書看到過,我也非常認可這個觀點

    來自四川 回復
    1. ????是的~只要找到機會,我們就能把溝通繼續進行下去~

      來自廣東 回復
  3. ????

    來自四川 回復
    1. ????

      來自廣東 回復